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DB4202_Z 013-2021 模具钢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南.docx

    • 资源ID:95463949       资源大小:66.6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02_Z 013-2021 模具钢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南.docx

    ICS 03.080.10CCS A 004202黄石市地方标准DB4202/Z 0132021模具钢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南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guide for die steel industry2021 - 07 - XX 发布2021 - 08 - 01 实施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202/Z 0132021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础要求. 24.1产品. 24.2装备. 24.3环保. 34.4节能节水. 44.5安全. 55  发展原则与目标. 65.1基本原则. 65.2主要目标. 66  发展路径. 76.1产能置换. 76.2优化布局. 76.3装备升级. 76.4产品结构优化. 76.5节能节水. 86.6环保. 86.7标准引领. 96.8品牌建设. 96.9技术创新. 106.10两化融合. 106.11绿色发展. 106.12体系建设. 116.13低碳发展. 117  发展保障. 117.1资金支持. 117.2政策引导. 127.3人才培养. 127.4平台建设. 127.5规范条件动态管理.12参考文献. 13IDB4202/Z 013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黄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黄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湖北省鄂东南新型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新创、肖邦国、霍咚梅、王强、廖冲、冯帆、李晓、张玮玮、陈刚。本 文 件 实 施 应 用 中 的 疑 问 , 可 咨 询 黄 石 市 经 济 和 信 息 化局 , 电 话 :0714-6285432 , 邮 箱 :2066620157;对本文件有修改意见请反馈至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电话:010-65228077,邮箱:huodongmei。IIDB4202/Z 0132021引言黄石市模具钢产业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多年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企业数量、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国前列,为全国重要模具钢产业集聚地,为黄石市经济税收和劳动就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家逐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重视高质量发展,黄石市模具钢产业暴露出企业环保投入少、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高、生产设施水平低、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为加快模具钢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特制定指导黄石模具钢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地方标准,以标准化为突破口,为政府实施“整改提升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转型升级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政策提供依据和支撑,为模具钢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件结合黄石市模具钢产业生产实际,提出模具钢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要求、发展原则与目标、发展路径及发展保障等方面的指导,不断推动黄石模具钢产业向高质量、精品化方向发展,加快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鼓励模具钢企业实施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和品牌建设,加强对模具钢企业产品质量、节能、节水、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监管,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模具钢企业生产用水、用电实行差别水价、差别电价等政策,引导落后模具钢产能退出市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技术升级,提高模具钢企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能力。IIIDB4202/Z 0132021模具钢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南1  范围本文件提供了模具钢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要求、发展原则与目标、发展路径以及发展保障等方面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独立模具钢生产企业以及模具钢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99工模具钢GB 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3456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5735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GB 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1368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300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 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6924节水型企业钢铁行业GB/T 29456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30258钢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 32050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 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T 32163.4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 第4部分:无机轻质板材GB/T 33567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规范GB/T 33635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导则GB/T 34564.1冷作模具钢第1部分:高韧性高耐磨性钢GB/T 34564.2冷作模具钢第2部分:火焰淬火钢GB/T 34565.1热作模具钢第1部分:压铸模具用钢GB/T 35770合规管理体系 指南GB/T 35840.1塑料模具钢第1部分:非合金钢1DB4202/Z 0132021GB/T 35840.2塑料模具钢第2部分: 预硬化钢棒GB/T 35840.3塑料模具钢第3部分: 耐腐蚀钢GB/T 36132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9257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GB/T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 50506钢铁企业节水设计规范AQ 2001炼钢安全规程AQ 2003轧钢安全规程YB/T 129塑料模具钢模块YB/T 4771钢铁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基础要求4.1产品4.1.1  模具钢企业生产的产品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要求。4.1.2  模具钢产品质量(化学成分、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力学性能等)应符合 GB/T 1299、GB/T 34564.1、GB/T 34564.2、GB/T 34565.1、GB/T 35840.1、GB/T 35840.2、GB/T 35840.3、YB/T 129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4.2装备4.2.1  基本要求模具钢企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要求。4.2.2  废钢铁加工装备4.2.2.1  配备废钢铁加工工序的模具钢企业应配有打包设备、剪切设备或破碎设备以及配套装卸设备、车辆、辐射监测仪器、成分检测设备、电子磅和非钢铁类夹杂物分类等设备,逐步淘汰鳄鱼剪式剪切机。4.2.2.2  配备废钢铁加工工序的模具钢企业应选择生产效率高、加工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加工生产系统,应配套有粉尘收集、污水处理和噪音控制等环境保护设施。4.2.3  冶炼装备4.2.3.1  新建、技改项目冶炼装备电弧炉公称容量应100 t,合金钢电弧炉应50 t;用于熔化废钢的工频和中频感应炉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取缔“地条钢”有关要求淘汰;30 t 炼钢电弧炉(不含机械铸造、特殊质量合金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特殊合金材料用电弧炉)为淘汰类。4.2.3.2  按照国家 23 部委关于做好 2017 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的意见(发改运行2017691 号)规定,工频和中频感应炉的使用范围仅限于: 铸造行业采用感应炉作为熔炼设备生产各类铸件产品;2序号生产工序或设施污染物限值1电弧炉、精炼炉颗粒物152电弧炉3二噁英类(ng-TEQ/m )0.53电渣冶金氟化物(以 F 计)5.04精整、抛丸、修磨颗粒物155热处理炉颗粒物156二氧化硫1507氮氧化物300DB4202/Z 0132021 利用中(工)频炉感应加热熔化金属物料,再经精炼工序冶炼,用于生产精密合金、非晶合金等特殊合金材料,且这些设备应在科研院所和具有国家、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资质的钢铁企业使用; 在不锈钢及高合金钢生产流程中,仅用于熔化铬铁、镍铁等合金的中(工)频炉,需具有完整采购、生产、操作、销售等证明记录。4.2.3.3  电弧炉模具钢企业配备用于熔化合金的中频炉,公称容量不宜超过电弧炉公称容量的 1/2;不应采用 LF 钢包精炼炉或改造后的 LF 钢包精炼炉直接熔化废钢铁生产模具钢。4.2.4  连铸和模铸4.2.4.1  连铸机配备必要的检测仪表以及继电联锁控制系统、钢包吹氩、保护浇注设施以及水处理系统等。4.2.4.2  鼓励企业采用车铸法,在浇铸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保护浇铸防止模铸钢水二次氧化以及采用较高质量的保护渣、绝热板和汤道耐火材料。4.2.5  轧钢装备轧钢装备应采用先进、节能的工艺装备,轧制模具钢企业禁止使用横列式棒材轧机、热轧窄带钢轧机。4.2.6  其他装备鼓励模具钢深加工企业配备完善的锻造、热处理、机加工、锯切等设备。4.3  环保4.3.1  建立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控体系,贯彻落实“三线一单”制度,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落实到本文件涉及的环境管控单元。4.3.2  企业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等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条例的规定。4.3.3  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遵守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的“三同时”原则。4.3.4  企业有组织污染物排放应达到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排放标准要求。企业各工序不同时段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应符合表 1 要求。表1  各工序不同时段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二噁英类除外)3公称容积t单位产品电耗kWh/t单位产品能耗kgce/t3050540865045072注:原料中每增加1%铁水比,降低单位产品电耗5 kWh/t。原料中每增加1%铁水比,降低单位产品能耗0.8 kgce/t。精炼方式工序能耗钢水,MJ/t钢水,kgce/tLF1946.6VD31010.6序号无组织排放源限值1有厂房生产车间8.02无完整厂房车间5.0序号生产工序或设施污染物限值8其他生产设施颗粒物15DB4202/Z 0132021表1  各工序不同时段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续)4.3.5  企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应符合表 2 要求。表2  现有和新建企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4.3.6  涉及工业废水排放的企业应集中处置,排放限值应符合 GB 13456 的要求。4.3.7  厂界噪声应符合 GB 12348 的要求。4.3.8  工业固体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及贮存,并符合 GB 18599、GB 18597 的要求。4.3.9  加强企业污染排放监控,电弧炉安装颗粒物在线监控设施,监控数据至少保留一年以上。含炼钢工序的车间顶部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施,视频监控数据至少保存三个月以上。4.4节能节水4.4.1  新建和改扩建电弧炉全废钢冶炼单位产品能耗和单位产品电耗准入值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3  新建或改扩建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电耗和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值4.4.2  电弧炉全废钢冶炼时单位产品能耗和单位产品电耗先进值应符合 GB 32050 的要求。4.4.3  炉外精炼工序能耗设计指标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4  炉外精炼工序能耗设计指标4.4.4  连铸工序能耗设计指标应符合表 5 的规定。4连铸机类型工序能耗坯,MJ/t坯,kgce/t方坯连铸1756.0DB4202/Z 0132021表5  连铸工序能耗设计指标4.4.5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准确度等级及管理要求应符合 GB 17167 和 GB/T 21368 的配备原则和要求。4.4.6  用水总量和强度等指标应符合国家、湖北省及地方行政区域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要求。4.4.7  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设计和现有工程项目生产运行应符合 GB 50506 和 GB/T 26924 的要求。其中,新建、改扩建项目实施节水“三同时”,即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企业现有项目的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设备应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淘汰。4.4.8  模具钢企业产品生产取水定额应4.3 m3/t 钢,企业水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水计量率和准确度等级应符合 GB 24789 的规定。4.5  安全4.5.1  配备废钢铁加工工序的模具钢企业应符合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防护设施。模具钢企业炼钢工序的设计、施工、生产和维护应符合 AQ 2001 的要求。模具钢企业轧钢工序的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全、生产和设备检修应符合 AQ 2003 的要求。模具钢企业热处理工序的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全、生产和设备检修应符合 GB 15735 的要求。4.5.2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具备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特种作业人员应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4.5.3  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包含以下工作要求:应将安全设施的投资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在初步设计阶段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安全设施设计;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4.5.4  企业应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运用大数据分析,定期发布预警提示,增强风险预警针对性、及时性和科技含量。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并持续改进,推进模具钢企业二级或三级安全标准化建设。4.5.5  企业应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评审,形成书面评审纪要。企业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4.5.6  企业吊运高温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应符合冶金起重机相关要求,额定起重量75 t 的冶金起重机应为铸造起重机,额定起重量75 t 的冶金起重机定期检验报告检验项目中关于吊运熔融金属的检验结论应为“合格”。应使用固定式龙门钩,吊运影响区域内不应有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聚集场所。4.5.7  以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 版)为依据,指导督促企业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对存在重大生产安全隐患的企业,下达整改指令并进行处罚;对整治不认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按有关法律法规上限给予处罚,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5DB4202/Z 01320215  发展原则与目标5.1基本原则5.1.1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围绕全产业链构建高质量的模具钢产业体系;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5.1.2  产品结构与质量效益双提升原则实施建链补链强链,突出抓好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发展,确保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5.1.3  创新驱动与品牌建设相促进原则把创新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巩固提升模具钢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模具钢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模具钢新材料“产学研用”一体化示范基地和模具钢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5.1.4  产业集聚与融合发展相统一原则优化产业布局,以集约、高效、绿色、高端为发展方向,实现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人民幸福、质量效益的和谐统一,打造结构合理、链条完善、环境友好、技术先进、集约高效、效益突出的模具钢先进制造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示范区。5.2主要目标5.2.1  产业布局优化在分区域实现“1个龙头企业、1个冶炼中心、1个国家级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N个模具钢加工基地”的多点区域块布局。加强废钢利用和绿色采购,高标准建成废旧模具钢加工配送中心,工艺装备达到国内先进及以上水平。5.2.2  产品结构丰富大幅减少低档产品、持续夯实中档产品、创新研发高档产品,拓展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高端和特色产品,大量应用到汽车、装备制造、轻工家电、石油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以及新能源、海工、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5.2.3  创新能力增强着力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增强高端产品自主创新研制能力,高品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模具钢产品比例超过30%,培育特种合金、高温合金等新材料。5.2.4  两化融合深化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培育形成一批模具钢及相关产业智能制造工厂,打造开放、互联、共享、绿色的模具钢智慧基地。5.2.5  绿色发展提高6DB4202/Z 0132021节能环保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标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稳定达标。公称容积30 t50 t电弧炉冶炼单位模具钢产品电耗420 kWh/t、单位产品能耗67 kgce/t,公称容积50 t电弧炉冶炼单位模具钢产品电耗380 kWh/t、单位产品能耗61 kgce/t。模具钢冶炼、轧制企业全面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废钢加工、模具钢生产企业有组织源颗粒物排放浓度原则上应10 mg/m3。生产废水基本实现“零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6  发展路径6.1  产能置换6.1.1  企业冶炼产能置换项目应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工信部原202146 号)的要求。6.1.2  企业项目备案应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钢铁冶炼项目备案管理的意见(发改产业2021594 号)的要求。6.1.3  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坚持环保、能耗、水耗、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倒逼,现有合规产能与承接域外产能转移相结合,积极稳妥推进全市模具钢产业转型升级。6.2  优化布局6.2.1  通过产能置换或联合重组,建设集中熔炼中心,实现集约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同时结合下游用户个性化需求及技术特点,优化工艺装备配置。6.2.2  对于产能转入项目,鼓励采用废钢铁-电弧炉短流程,鼓励废钢加工、冶炼、轧钢、深加工一体化项目,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重组,鼓励装备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6.3  装备升级6.3.1  电弧炉企业配备的化合金中频炉应增加在线监控设备。鼓励模具钢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6.3.2  鼓励高效绿色电弧炉冶炼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包括超高功率电弧炉、智能化供电技术、电弧炉安全长寿底吹技术、炉壁碳-氧-燃复合式集束喷枪技术、电极智能调节技术、冶炼质量分析与成本优化控制技术、废钢预热技术、电弧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二噁英防治技术、炉渣余热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6.3.3  鼓励电弧炉模具钢企业配备 LF 钢包精炼炉、VD 真空精炼炉等钢水精炼设施以及电渣炉等特种冶炼装备,提高模具钢质量控制水平。6.3.4  鼓励新建或技改项目采用径向锻造机、800 t 快锻机等锻造装备,以提高产品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6.3.5  鼓励模具钢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实现工艺连续化、精品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管控智能化发展。6.4  产品结构优化6.4.1  塑料模具钢鼓励发展具有耐蚀性能

    注意事项

    本文(DB4202_Z 013-2021 模具钢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馒头)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