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试题.pdf
-
资源ID:95510309
资源大小:2.10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试题.pdf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4分全选对得 4分,全部全得 2分,选错不得分)1【答案】B【解析】位移是矢量,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 38m,位移大小为 10m。【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2【答案】AC【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描述变速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方向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3【答案】D【解析】平均速度是描述变速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1 2121212222v vsssvsstttvvvv 解得:v2112vvvv。4【答案】C【解析】st 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对应的位置,及在这一位置的运动情况。若图线为直线,则表示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若图线为曲线,则表示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曲线上某点切线的倾斜程度表示质点该时刻运动的速度大小。由题图可知,在 0t0这段时间内,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三质点平均速度相等。5【答案】B【解析】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同向,也可以反向。在 2s 内甲的位移:s甲vt12m,乙的位移:s乙2162atm。在 2s 时甲的速率:v甲t6m/s,乙的速率:v乙at6m/s。可知在 2s 时甲、乙速率一定相等,但方向不一定相同。在 2s 内的位移大小不等,方向也不一定相同。6【答案】C【解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速度、位移、从静止开始每经相同时间的位移和从从静止开始每经相同位移所用的时间等四个基本的特点,灵活地运用这些特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手段,并且方法较多。因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设 3s 内的位移为 s总,已知第 3s 内通过的位移为 s,则有 s总95s,又 s总21922ata,解得:a25s。7【答案】A【解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vat,a0.8m/s2,所以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 0.8m/s,末速度不等于初速度的 0.8 倍。在任意一秒内,初速度与前一秒末的速度对应的是同一时刻的速度,两者应该相同。因初速度未知,故 D 项不一定正确。8【答案】AD【解析】本题用 vt 图象分析较为直观。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t 图线下方包围的面积值等于位移的大小。从右图中直观地可以看出,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总有在2L处的速度为 v1大于在2t处的速度为 v2。9【答案】D【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具体实例。前 n1 秒内的位移为:211(1)2nsg n 前 n 秒内的位移为:212nsgn 第 n 秒内的位移为:22111(1)22Nsgng n 联立式得:第 n 秒内位移与前 n1 秒内位移之比为:sN1sn1 2112nn。10【答案】B【解析】不计空气阻力,在拍球时,球作竖直下抛运动,球的离手点到地面的高度为 h,因初速度不等于零,可以判断球落地所需的时间一定小于自由下落高度 h 所用的时间2hg。二、填空题(每题 4分)11【答案】24【解析】本题是个上当类型的题目,不能直接套用公式。一辆以 12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以 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可以算出经 t04s 汽车已经停止运动了,所以在计算 t5s 后的位移时,时间只能用实际用的时间 t04s 代入。v t O v0 vt v2 v1 v t O v0 vt v2 v1 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20 001242sv tatm,或者用2202tvvas来计算,其中 vt0。【思考】在这种类型中,当 tt0,tt0,tt0的情况下,如何计算位移?12【答案】3.75【解析】在最初 0.5s 内的平均速度 v1就是 0.25s 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初 1.5s 内的平均速度 v2就是 0.75s 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有:v2v10.5a2.5,解得:a5m/s2。因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 v2at250.75m/s3.75m/s。13【答案】2.5 【解析】从某一时刻计时的 1s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恰为 6m,这 1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6m/s。设此后质点还能运动的时间为 ts,这 1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其中间时刻即(t0.5)s 的瞬时速度 vt0.5。因末速度为零,用逆向思维,应有 vt0.5a(t0.5)2(t0.5)6m/s,解得:t2.5s。14【答案】15【解析】设该绳全长为 l,根据题意,绳自由下落,从释放到绳下端抵 A 时绳下落的高度为(Hl),到上端上端离开 A时绳下落的高度为 H,则有:22()HHltgg1s 解得:l15m。【总结】画出过程草图,找出对应的几何量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1(2nngH【解析】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可以看成是由向上的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若以自由下落的甲球为参考系,则乙球将向上做匀速运动。设乙球抛出的初速度为 v0,则从抛出到两球相遇的时间为:0Htv。在这段时间内甲球下落的高度为(1)nHn,则有:220(1)11()22nHHgtgnv,解得:v0)1(2nngH。16【答案】4 1 0.75【解析】由图 2 可知,0、1 两记数点间的距离为 s1,设 1、2 两记数点间的距离为 s2,2、3两记数点间的距离为 s3,则有 s29s1,s3(159)cm6cm。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应有ss3s2s2s16(9s1)(9s1)s1,解得:s14cm。因相邻两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所用电源频率为 50Hz,所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0.1s,因为saT21102m,解得:a1m/s2。物体经第 2 个记数点的瞬时速度为 v2232ssT0.55m/s,物体经第 4 个记数点的瞬时速度 v4v2a2T0.75m/s。三、计算题 O H A 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17(12 分)【解析】前方汽车突然停止,后面的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以原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设在司机反映时间内后面的汽车的位移为 s1,则有 s1vt20m 设后面的汽车做减速运动到停止的位移为 s2,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知 0v22as2 解得:222vsa200m 后面的汽车从司机发现前面的汽车停止到自己停下来所走的总的距离为 ss1s2220m 故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距离至少应为 220m。18(12 分)【解析】设物体落地时间为 t,据题意有:212Hg t 设最后 5s 前的位移为 h1,最后 5s 内的位移为 h2,则有 211(5)2hg t 22211(5)22hgtg t 根据题意有:h23h1 联立解得:H500m,v100m/s。19(12 分)【解析】甲车运动 6s 的位移为:201 01452sa tm 尚未追上乙车,设此后用时间 t 与乙车相遇,则有:2210211()8522a tta tm 将上式代入数据并展开整理得:212320tt 解得:t14s,t28s t1、t2、都有意义,t14s 时,甲车追上乙车;t28s 时,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第一次相遇地点距 A 的距离为:211101()2sa tt125m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 A 的距离为:221201()2sa tt245m。高一物理寒假作业(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4分全选对得 4分,全部全得 2分,选错不得分)1【答案】B 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解析】速度 v、速度的变化v 和速度的变化率vt三者之间无直接关系,不能根据一个量的大小去判断另一个量的大小。加速度即速度的变化率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的物体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即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不一定大,与时间还有关。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完全可以不为零,如在高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速度不一定越来越大。2【答案】ABD【解析】当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夹角小于 9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当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夹角大于 90时,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大小的变化与加速度大小的变化之间无直接关系。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增大或减小时,速度均减小;各种交通工具在刚启动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却不为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且始终不变时,物体的速度一定要发生变化,速度矢量始终不变时加速度必为零;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的速度方向垂直时,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这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均可以保持不变。3【答案】C【解析】图象是 st 图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甲比乙早出发时间 t0,甲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 s0。甲、乙运动的速率用图线的斜率表示,由图可知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4【答案】A【解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 t 内的位移是 s,两者的比值st表示物体在 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也表示物体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不等于物体在 t 时间末的瞬时速度,小于物体在 s 这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不表示物体在 t 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5【答案】D【解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 s2201122tvtv tatvtat。在给定的时间间隔 t 内,位移的大小决定于平均速度v,平均速度v大,其位移一定大。6【答案】D【解析】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 x 轴上运动,初速度 v00,加速度 a0,速度与加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当 a 值减小时,说明物体速度的增加变慢,但速度仍在增加,因 a 仍大于零,所以还没有增大到某个定值。位移逐渐增大,不会增大到某个定值。所以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位移也逐渐增大。7【答案】C【解析】一物体的位移函数式是 s4t2t25(m),与一般的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 sv0t212at对比可知,初速度 v04m/s,加速度 a4m/s2。后面的常数项表示 t0 时物体不在坐标原点。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8【答案】BC【解析】从高度为 125m 的塔顶,先自由释放的 a 球,从释放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 t15s,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 1s,当 b 球下落高度为 20m 时,a 球下落了 3s 时间,速度大小应为 30m/s;当 a 球接触地面瞬间,b 球下落的时间为 t24s,b 球下落的高度为 80m,离地高度为 45m。在 a 球接触地面之前,a 球相对于 b 球作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两球的速度差恒定,速度差始终为 10m/s,两球离地的高度差逐渐增大。9【答案】BC【解析】一只气球以 10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有一小石子以 2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以气球为参考系,小石子做初速度为 10m/s 的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 H5ms06m,所以石子追不上气球。若气球上升速度为 9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 1s,因 91s02012110 12 15(m),则石子在抛出后 1s 末追上气球。若气球上升速度为 7m/s,其余条件不变。石子到达最高点用时 t02s。设石子抛出后经时间t 追上气球,则有:7ts020t212gt,代入数据解得:t10.6s,t22s。但 t22s 时石子到达最高点,此时石子的速度小于气球的速度,所以石子在到达最高点前 t10.6s 时能追上气球,石子到达最高点时不可能再追上气球。10【答案】ABD【解析】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aT2,所以有:s2s1aT2,s4s13aT2。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有打点 2 时物体的速度为 v2232ssT。因计数点 0 处的速度不等于零,所以:2112saT。二、填空题(每题 4分)11【答案】4 11 1.25 3.125【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 vv0at,与题给的速度表达式对比可知,初速度 v05m/s,加速度 a4m/s2,4s 末的速度 v11m/s。物体的速度为零时,0vta1.25s,质点速度为零时的位移 s202va3.125m。12【答案】7m/s 8m/s【解析】物体 2s 末在作 7m/s 的匀速直线运动,故瞬时速度为 7m/s。在这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10 1723svt m/s8m/s。13【答案】2 相反【解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 2s 内的平均速度即第 2s 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1.5,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即第 3s 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2.5,因 v2.5v1.5a(2.51.5),代入数据解得:a2m/s2。加速度为负值,表示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相反。14【答案】8 100【解析】一物体从某行星上的一悬崖上从静止开始下落,物体在该行星的表面做自由落体运动。设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则有212hgt,得22hgt8m/s2。若该物体下落 4s,它将在起点下面21112hgt100m。15【答案】3:2:1 (32):(21):1【解析】子弹先后射入三木块前的速度分别为 v1、v2、v3,穿过三木块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t1、t2、t3。子弹在木块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穿透第三块木块的速度恰好为零,可以将子弹的运动反过来看,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子弹穿透三个木块所走的距离相同,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特点有:v3v2v11:2:3,t3t2t11:(21):(32)。故则子弹先后射入三木块前的速度之比为 v1v2v33:2:1,穿过三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1t2t3(32):(21):1。16【答案】0.8【解析】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 50Hz,第 6 计数点到第 11 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与第 21 计数点到 26 计数点之间的时间相等,均为 T0.1s,设第 6 计数点到第 11 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 s1,第 21 计数点到第 26 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 s4,如右图。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有:saT2,s4s13 aT2,统一单位,代入数据解得:a0.8m/s2。三、计算题 17(12 分)【解析】设通讯员速度为 v1,从队尾走到队首的时间为 t1,从队首返回到队尾的时间为 t2,队伍前进的速度为 v2,队伍长为 l,则有 v2t1lv1t1 l(v1v2)t2 由解得:t1150s,t275s 所以,通讯员的路程 Lv1t1v1t2675m 通讯员的位移 sv1t1v1t2225m 18(12 分)【解析】设两车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为 t0,此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小,设为 L0。甲车恰能追及乙车就是在此时刻,应有 2000012v tatv tL乙甲 其中0vvta乙甲 6 11 16 26 21 s1 s2 s3 s4 v t O v甲 v乙 t0 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解得:L025m(1)若 LL025m,则两车速度相等时甲车也未追及乙车,以后间距会逐渐增大,两车不相遇;(2)若 LL025m,则两车速度相等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以后间距会逐渐增大,两车只相遇一次;(3)若 LL025m,在两车速度相等前,甲车追上并超过乙车,甲车运动至乙车前面,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此后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两者间的距离又逐渐减小,乙车追上并超过甲车,两车再次相遇。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者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不会再相遇,即两车能相遇两次。【总结】从物理意义结合速度图象分析此类问题较为简捷,也可运动数学知识讨论分析。19(12 分)【解析】(1)由2saTD=知小球的加速度 a2220150.1BCABssT-=cm/s2500 cm/s25 m/s2(2)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即:vB1520220.1ACsT+=cm/s1.75 m/s(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 sCD sBC sBC sAB 所以 sCD2sBCsAB25 cm0.25 m(4)设 A点小球的速率为 vA,根据运动学关系有:vBvAaT 所以:vAvBaT1.25 m/s 故 A球的运动时间 tA525.1avAs0.25 s,故 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高一物理寒假作业(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4分全选对得 4分,全部全得 2分,选错不得分)1【答案】A【解析】A的加速度 a11.0 m/s2,B 的加速度 a22.0m/s2,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其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一致或相反,比较加速度的大小须比较其数值,有 B 的加速度大于 A的加速度。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做减速运动,由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决定,与加速度的正负没有直接关系,从题给条件中无法判断 A、B 的运动性质和运动方向,两物体的速度可以为零。2【答案】B 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解析】甲、乙、丙三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经过某路标,当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位移相同。从此时刻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丙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第一个路标,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根据题意,可作出它们运动的 vt 图象,图象下方包围的面积值表示位移大小,所以它们的图象包围的面积值应相等,如右图。由图象可知,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甲车次之,丙车最后通过下一路标。3【答案】AD【解析】作出整个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右图。达到的最大速度设为 vm,则:vma1t1a2t2。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都等于12mv,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也等于12mv,即:1 12 21222ma ta tvv。4【答案】D【解析】在速度图象中,图线下方包围的面积值表示位移的大小,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从图象中可知,实际图线下方包围的面积大于梯形下方包围的面积,所以有 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02tvv。因曲线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所以加速度 a 随时间逐渐减小。5【答案】AC【解析】A点为 2T 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点,在 2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是 A点的瞬时速度,即122AssvvT。又saT2s2s1,所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12ssT。因初速度不为零,所以加速度不等于122sT。物体在 B 点的速度大小1221212322BAssssssvvaTTTTT。6【答案】C【解析】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a,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运动(n1)s 的位移为 sn121a(n1)2 运动 n s 的位移为 sn21an2 所以第 n s 内的位移有:ssnsn121an221a(n1)2s 解得:a122ns v t O v 甲 乙 丙 t乙 t甲 t丙 v t vm t1 t1t2 O a1 a2 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7【答案】B【解析】石块 A、B 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当石块 B 开始下落时,石块 A已下落一段时间,获得了一定的速度,所以此时 A一定在 B 的上方,这样它们最终才能同时落地。设 A下落 s1时经历的时间为 t1,继续下落至落地的时间为 t2,则 B 自由下落的时间也为t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有:h21g(t1t2)2 s121gt12 hs221gt22 由式可得出:211221212,)(,sshsshshshsh 所以塔高为:h12214)(sss 8【答案】A【解析】不计空气阻力,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在下落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有 1 s 内、2 s 内、3 s 内位移之比为 149,注意时间的用语。9【答案】AD【解析】从匀加速上升的气球上释放一物体,物体释放前与气球一起向上运动,在放出的瞬间,物体相对地面将具有向上的速度。物体释放前与气球有相同的向上的加速度,在放出的瞬间,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有向下的加速度。10【答案】B【解析】人的重心在跳高时约升高 h0.9m,因而初速度02vgh4.2m/s。二、填空题(每题 4分)11【答案】2 4 6【解析】B 点是 AC 段的中间时刻点,AC 段的平均速度就是 B 点的瞬时速度,所以,vB4ABBCss4m/s。又 sBCsABaT2,代入数据得:a1m/s2。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有:vAvBaT2m/s,vCvBaT6m/s。12【答案】2.5【解析】计时器使用的是 50 Hz 的交变电流,现要求纸带上记录的点数不得少于 41 个,即运动时间应满足 t0.8s。因 s0.8212at,所以有:a2.5m/s2。13【答案】2【解析】注意图中所给数据都是从 A 点开始的,首先须转换一下数据,求出每相邻两计数点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间的距离,再根据saT2,统一单位后代入数据解得:a2m/s2。14【答案】20【解析】由题意知,汽车刹车后经 t11.5s 时的瞬时速度 v16.25m/s,设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 a,有 v1v0at1,代入数值解得:a2.5m/s2。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来所需的时间为 t,有 vtv0at0,代入数值求得:t4s,这说明汽车在后 2s 内已停止。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来的位移为 s,有 vt2v022as,代入数值求得:s20m。15【答案】233【解析】设加速度为 a,运动的总时间为 t,则有:212sat,201132sat,10ttt 0vat,0023vvat 解得:11(1)3tt,223tt 故:t1t2233 16【答案】121 2122()()h ttt t tt【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和速度变化规律有:12211()2hhgtttt 整理得:g121 2122()()h ttt t tt。三、计算题 17(12 分)【解析】静止的木棒 A端到 C 点的距离是 h0.8 m,剪断绳后木棒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位移公式得 A端运动到 C 点的时间为:因为 h21gtA2 所以 tA2hgs0.4 s B 端由开始下落到通过 C 点的时间为:tBtA0.2s0.2s 则木棒 B 点到 C 点的距离 h是: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h21gtB20.2m 木棒的长度 L 是 A、B 端到 C 点的高度之差 Lhh0.8m0.2m0.6m。18(12 分)【解析】(1)普通列车的制动过程是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利用运动学公式 220102tvvas 代入数据解得:a0.309m/s2。(2)列车提速后的制动加速度还是原来的数值,利用运动学公式 22022tvvas 代入数据解得:s1250m。(3)本问中隐含的内容是:在安全栅栏放下的瞬时,若道口处有险情,列车同时刹车,将最终停止在道口处。根据运动学公式 02tvvat 代入数据解得:t126s。19(12 分)【解析】若汽车不采取措施,到达交叉点的时间为:117535153tss,穿过交叉点的时间为:2175515ts12s。列车到达交叉点的时间为:0120020ts10s,列车穿过交叉点的时间为:0220030020ts25s。因 t2t01,如果要求汽车先于列车穿过交叉点,汽车必须加速,所用时间必须是:tt01,设加速度为 a1,则 21 011 0112vta t180 解得:a10.6m/s2。因 t1t02,如果要求汽车在列车之后通过交叉点,汽车必须减速,所用时间必须是:tt02,设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则 21 022 0212vta t175 解得:a20.64m/s2。此时:v1a2t020,所以汽车在交叉点前已停下。因此应有 2122va175 所以,a20.643m/s2。所以汽车司机可以让汽车以 a10.6m/s2加速通过或以 a20.643m/s2减速停下。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4)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4分全选对得 4分,全部全得 2分,选错不得分)1【答案】A 【解析】力的本质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A 正确,C 错误。力有接触力和场力两种,物体间不一定要接触,B 错误。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量,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仪器,D 错误。2【答案】D 【解析】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不管物体静止还是运动,也不管物体上升还是下落,地面附近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重力的大小可由公式 Gmg 求出。可见,重力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 m 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正确的答案是 D。3【答案】ABC【解析】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其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则 A 是正确的;根据二力的平衡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 B 也是正确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与物体所放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故 C 也是正确的;由于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其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重心位置也发生了改变。因此 D 是错误的。4【答案 AB【解析】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 知:它的大小不但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且也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关,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地球的位置和离地面的高度有关。所以正确的答案是 A、B。5【答案】A 【解析】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对方施加的力,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A 不正确,B 正确。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绳类柔软物体的弹力方向指向收缩的方向,C、D 正确。注意本题是选择不正确的。6【答案】D【解析】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A 错误。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两物体接触;接触面粗糙;两物体间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B 错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直接关系,取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状态。C 错误,D 正确。7【答案】AC【解析】用水平力 F 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铁块受重力、静摩擦力、水平推力 F 和墙对铁块的弹力,四个力是两对平衡力。当 F 增大时,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A 正确。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所以摩擦力不变,C 正确,B、D 错误。8【答案】C 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为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由题意可知物体的路程为位移大小为思考本题中的位移方向怎样表述答案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度的极限值运动平均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根据题意有解得答案解析图象是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质点的运动轨迹从图象中可知某时刻质点【解析】两分力 F1、F2的合力 F 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由题意可知,20NF280N,所以只有 C 正确。9【答案】C 【解析】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设两分力为 F1、F2,合力 F 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因此合力的大小不一定任何一个分力,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当两分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在规定正方向后合力可以是几个力的代数和。本题是选择不正确的,所以答案为 C。10【答案】B 【解析】保持 O 点的位置不变,即保持合力不变。a 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即保持 a 弹簧秤的拉力方向不变。因两弹簧秤的初始夹角为 90,根据矢量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