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与评析小学教育小学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
资源ID:95516383
资源大小:226.2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比例尺》教学设计与评析小学教育小学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教学内容 教材第 3536 页的比例尺及例 4、“练一练”,练习七第 13 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3、结合实际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教具准备 泰州地图一张,米尺一把,不同比例的相同照片两张,变形照片两张。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比例尺 朱老师从家骑摩托车到学校,用了十五分钟。但有只蚂蚁从家爬到我们学校只用了五秒钟。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导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评析】“教育无痕”。课的开始,教者巧妙地创设了教学情境,在欢声中自然地导入新课,在笑语中学生理解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两个概念,为研究比例尺奠定了基础。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操作计算。画出一条 1 米长的线段,提问:你能把 1 米长的线段画到自己练习本上吗?公布画图结果。(板书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要求学生用比的形式反映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板书:比)这里应用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统一。2、比例尺的意义 让学生说出所写各比所表示的意思。揭示比例尺的意义。像这样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补充板书:=例尺)强调比例尺的意义。提问:比例尺是尺吗?那它是什么?强调:比例尺是一个比,是一个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板书:着重号)由于比有两种形式表示,所以比例尺也可以写成1:和 的形式。教学比例尺的特点。在我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时,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写成1 的形式。3、掌握意思,引出线段比例尺。出示同一幅标有线段比例尺的地图。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这两种比例尺有何关系。结论:这两种比例尺是一回事。只是形式不同,都表示图上距离1 厘米实际距离 400000 厘米。演示画线段比例尺的过程。先画 1 厘米表示 400000 厘米,再画 2 厘米呢?3 厘米呢?引导学生发现要把小单位化为大单位,并只在最后一个数字后面添上单位。让学生说出黑板上另外三个数值比例尺的意思,根据比例尺的意思,让学生自己试画线段比例尺。(提示:画线段比例尺的注意点。)通过学生对比比较,提问像这种比例尺,我们该叫什么比例尺呢?前面这一种呢?(板书:数值 线段比例尺)【评析】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在认识、研究、推导、归纳“比例尺”概念时,教师要求学生画出 1 米长的线段的数学活动,学生在操作中不断思考:怎样在纸上确定所画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线段的长短?所算出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怎样称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教师又恰当地辅以指导。不断感悟比例尺、逐步认识比例尺,最终理解比例尺,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三、注重实践,运用比例尺 1、求出照片中的比例尺。出示自己的照片:提问:你能算出这幅图片的比例尺吗?要求这幅图的比例尺,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本人身高 1.76 米,图上身高 22 厘米)要求学生自己求出比例尺。(标上比例尺)出示另一张自己的照片 提问:图上身高 11 厘米,这幅片的比例尺又是多少呢?小结:选用不同的比例尺,图片的大小是不同的。2、画出黑板的平面图 要求:同学们刚才在练习本上画了 1 米长的线段,那你能不能把黑板画到你的练习本上呢?测量:黑板长 4 米,宽 1.2 米。提醒:图画好后要注意标上什么?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比例尺的意义。展示学生作品。强调在画平面图形时,运用比例尺所要注意的问题。A强调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B强调一幅图上只能用一个比例尺。出示照片一:讲解:同学们看这张照片。我把我的身高缩小了 16 倍,也就是说我图上身高与实际身高的比是 116,我的体宽缩小了 24 倍,也就是我图上体宽与实际体宽的比是 124,同学们看看我现在像什么呢?是不是有点像豆芽?!出示照片二:讲解:这张照片,我把我的身高缩小了 16 倍,也就是说我图上身高与实际身高的比是 116,我的体宽缩小了 10 倍,也就是我图上体宽与实际体宽的比是 110,所以我就变成这样了!继续完成作图。【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学,才会有更大的学习兴趣。求比例尺作为本节课学生必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教者巧妙地把自己同一底版、大小不同的照片引入课堂,要求学生分别求出比例尺,这样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地使用,亲切自然,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去研究不同照片的比例尺,而并非去完成纯粹的数学题。学生对于教师的照片饶有兴趣,意由未尽。教者抓住教学契机,乘势而上,充分运用“照片”这一不可多得的资源,引讨学生讨论、观察:如果在同一幅图里出现了不同的比例尺,那会什么样?风趣的图片加上教师幽默的语言,让学生自然地接受了:在运用比例尺设计图片时,同一幅图的比例尺只能有一种,否则事物就会变形。四、拓宽视野,认识放大比例尺 1、出示已求出的 116 的照片。说明:这张照片是把真人缩小了,有没有把真人放大了的呢?提问:那么那些巨幅广告照片是用的什么比例尺呢?2、说明:刚才,我们所学的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了的比例尺。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放大的比例尺。出示一只 CPU。说明:这只 CPU是一个边长只有 3.5 厘米正方形。一些技术人员为了研究它,通常把它放大若干倍。出示CPU图纸,边长是 14 厘米。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结合实际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教具准备泰州地图一张米尺一把不同比例的相同爬到我们学校只用了五秒钟你知是怎么回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导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评析教育无痕课的开始教者巧妙地创设了教学情境在欢声中自然地导入新课在笑语中学生理解了图上距把米长的线段画到自己练习本上吗公布画图结果板书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要求学生用比的形式反映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板书比这里应用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统一比例尺的意义让学生说出所写各比所表示的意思揭示比例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提问:你能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强调:不管是缩小比例尺还是放大比例尺。求比例尺,我们都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但与缩小比例尺不同的是放大比例尺通常后项为 1。【评析】放大比例尺介绍,作为必要的知识补充很有必要。教者结合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理解放大比例尺的价值和意义。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五、巩固练习,掌握比例尺 、说出下面各比例尺表示的意思。140000 0 40 80 120 千米 2、在一幅某乡农作物布局图上,20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6 千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3、学校操场长 150 米,宽 60 米。下面是这个操场的平面图。求出这个平面图的比例尺,并在图的右下方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六、课堂小结,回顾比例尺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知道?板书设计: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1 厘米 1 米 1:100 0 1 2 3米 5 厘米 1 米 1:20 0 2 4 6分米 10 厘米 1 米 1:10 0 1 2 3分米 2.5 厘米 10 千米 1:400000 0 4 8 12千米 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结合实际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教具准备泰州地图一张米尺一把不同比例的相同爬到我们学校只用了五秒钟你知是怎么回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导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评析教育无痕课的开始教者巧妙地创设了教学情境在欢声中自然地导入新课在笑语中学生理解了图上距把米长的线段画到自己练习本上吗公布画图结果板书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要求学生用比的形式反映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板书比这里应用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统一比例尺的意义让学生说出所写各比所表示的意思揭示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