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1章 7 超声波及其应用 知识(有解析).docx
-
资源ID:9552055
资源大小:229.5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1章 7 超声波及其应用 知识(有解析).docx
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1章 7 超声波及其应用 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共20分)1. 以下实例中可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B. 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C. 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与悬崖的距离D. 利用超声波可以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 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D. 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3. 下列哪一种应用是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 A. 超声波诊病B. 超声波洁牙C. 次声波预测海啸D. 声纳测距 4. 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蝙蝠能发出超声波B. 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 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D. 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5. 下列图中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 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调相同C. 丙图中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是次声波,人耳听不见D. 丁图中通过改变杯中的水量,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6. 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很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钢尺产生的声音与 (选填“声呐”或“海啸”)产生的声音都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7. 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 而产生的。地震前通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的是 。 8. 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起来,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面“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答案第一部分1. A【解析】利用超声波能清洗精密元件上的污渍,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利用声呐,是根据反射来获取鱼的信息,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号角的声音传递到悬崖后,发生反射,由此人们可以对悬崖的距离进行判断,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如果病人的内脏器官发生病变,发出的声音会出现异常,医生由此判断发生病变的部位,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2. B【解析】A、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包括:物体发生振动;良好的听觉器官;有足够的响度,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在城市中禁鸣喇叭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D、“听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选:B。3. B【解析】A选项,用超声波诊病,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选项,超声发出的能量把污垢和牙齿分离,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选项,次声波预测海啸,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选项,用声纳探测距,利用的是回声测距,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4. B【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具有传播距离远、速度快的特点。 【解析】解:A、蝙蝠发出的是超过20000Hz的超声波,人耳无法听到,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超声波发出以后,到达海底就会反射回来,回声探测仪接收到讯号后,计算出超声波从发出到接收所用的时间,根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每秒钟1500米,就能知道海底的深度了,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具有穿透性,所以可以用于医疗检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了对超声波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要结合定义和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5. D第二部分6. 海啸;次声波【解析】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钢尺振动频率低,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 20Hz,属于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所以虽然用很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海啸时也会产生次声波。7. 振动;大象【解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因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而图中的大象听觉频率是 1Hz20000Hz,正是在此范围之内,所以大象会有较为明显的反应。8. 能量;音调【解析】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会看到烛焰跳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女高音”、“男低音”,这里的“高”和“低”是指声音音调的高低,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第4页(共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