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
-
资源ID:95535976
资源大小:39.4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治理局 1994 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制定。(1) 好发于冬春二季,常因气候转变而发病。(2) 病前多有伤风病史。(3) 咳嗽为主要临床病症。(4) 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啰音。(5) 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6X 线检查: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2. 西医诊断:参照 202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有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第 7 版制定。(1) 病症:以咳嗽为主症。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症,渐渐消灭明显的咳嗽, 也可突然消灭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可有发烧、头痛、胸痛、纳差、乏力,也可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病症。(2) 体征: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干、湿啰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湿啰音为主。(3) 试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检查一般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上升者可能继发细菌感染。胸部 X 线检查多阴性或仅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二证候诊断 1风寒袭肺证: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无汗,咽部不红。苔薄白,脉浮紧。2. 风热犯肺证:咳嗽,痰黄而稠,鼻塞,流浊涕,发烧恶风,咽红而肿。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3. 痰热壅肺证:咳嗽,痰黄白粘稠,咯吐不爽,咳时面赤唇红,或伴发烧口渴, 咽喉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4. 痰湿蕴肺证:咳嗽,痰多色白如泡沫,咳时喉有痰声,或呼吸气粗,多不发烧。苔白腻,脉滑。二、医治方案一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风寒袭肺证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推举方药:杏苏散加减。杏仁、紫苏、荆芥、白前、金沸草、姜半夏、桔梗、生姜、大枣等。加减:恶寒无汗加麻黄;苔腻、痰多加陈皮、莱菔子;腹胀便秘加全瓜蒌、枳壳; 有化热之势加黄芩、大青叶。中成药:午时茶、杏苏止咳冲剂等。2风热犯肺证治法:疏风解热,宣肺止咳。推举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前胡、大青叶、杏仁、连翘、桔梗、薄荷、芦根、甘草等。加减:肺热重加金银花、黄芩;咽红肿痛加土牛膝根、玄参;咳嗽重加枇杷叶、桑白皮;痰多加浙贝母、瓜蒌皮;便秘加牛蒡子、莱菔子;风热夹湿证,加薏苡仁、半夏、茯苓。中成药:止咳桑杏颗粒、急支糖浆等。3痰热壅肺证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推举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杏仁、前胡、款冬花、黄芩、鱼腥草、浙贝母、法半夏、桔梗、莱菔子等。加减:有汗而喘加炙麻黄;痰多色黄,粘稠难咯加瓜蒌皮、葶苈子;发烧加生石膏、虎杖;心烦口渴加生石膏、栀子、竹叶;大便秘结加瓜蒌仁、制大黄。中成药:急支糖浆、金振口服液、蛇胆川贝液等。4痰湿蕴肺证治法:燥湿化痰,宣肺止咳。推举方药: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炙麻黄、杏仁、苏子、白前、姜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加减:痰涎壅盛加白芥子、莱菔子;湿盛加苍术、厚朴;咳嗽重加款冬花、百部、枇杷叶;纳谷不香加焦神曲、麦芽、焦山楂。假设面色不华加党参、白术。中成药:橘红痰咳液、半夏露等。二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依据病情需要,选用中药注射液,如喜炎平、热毒宁、痰热清等。三敷贴疗法1. 紫苏叶、杏仁、前胡、桔梗、陈皮、半夏、枳壳、甘草各 3克,共碾细末,与生姜12克一路捣烂如泥,调和成膏状,敷于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 次。用于风寒咳嗽。2.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甘草各3克,共碾细末,与蜂蜜12克调和成膏状,敷于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用于风热咳嗽。3. 麻黄、杏仁、石膏、甘遂、白芥子、明矾各等量共碾细末,与陈醋调和成膏状,敷于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用于痰热咳嗽。4. 麻黄、白芥子、细辛、肉桂、丁香、延胡、苍耳子各等量共碾细末,取药适量,敷于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用于痰湿咳嗽。5. 止咳平喘贴:膏贴于天突、膻中、双肺腧、双定喘穴。用于支气管炎各证型症见咳嗽、气喘明显者。四护理1一般护理(1) 维持室内空气颖、流通,温度、湿度适宜。(2) 留意休息,维持室内安静,保证充分的睡眠。(3) 常常变换体位及拍打背部,增进痰液的排出。(4) 避开与煤气、烟尘等接触,削减不良刺激。2饮食护理赐予易消化、富养分之食物。婴幼儿尽可能不转变原有的喂养方式,咳嗽时应停顿喂哺或进食,以防食物呛入气管。年长儿饮食宜清淡,不给辛辣、油腻食物,少给生冷、过甜、过咸之品。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痊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消逝,体温恢复正常,其它临床病症大体消逝,积分削减95%。显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其它临床病症大体消逝或好转,积分削减70%且95%。有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好转,其它临床病症大体消逝或好转,积分削减30% 且70%。无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无明显转变或加重,其它临床病症多无改善或加重, 积分削减缺乏 30%。二评价方式 1主要从病症、体征上进展评价,相关的试验室检查作为参考。2. 医治前后应由同一人进展疗效评价。3. 疗效评价人员应承受疗效评价表应用培训。附表: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1) 风寒袭肺证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病症体征分级计分主症0 分2 分4 分6 分咳嗽轻浅,不影响学咳嗽无连续咳嗽,次数不频昼夜频咳,影响睡眠习和生活咯痰无无痰或少痰有痰痰多色白,偶有喉间痰鸣肺部听诊呼吸音清呼吸音粗偶闻干啰音或粗湿啰音闻及干啰音或粗湿啰音次症0 分1 分鼻塞不通无有鼻流清涕无有恶寒无有咽不红无有舌苔薄白无有脉浮紧无有指纹浮红无有合计其它病症体征分级计分主症0 分2 分4 分6 分咳嗽轻浅,不影响学(2) 风热犯肺证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咳嗽无连续咳嗽,次数不频昼夜频咳,影响睡眠习和生活咯痰无无痰或少痰有痰痰多色黄,偶有喉间痰鸣肺部听诊呼吸音清呼吸音粗偶闻干啰音或粗湿啰音闻及干啰音或粗湿啰音次症计 0 分计 1 分鼻塞不通无有鼻流浊涕无有发热无有咽红舌尖红无无有有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指纹浮紫合计其它无无无有有有(3) 痰热壅肺证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病症体征分级主症0 分2 分4 分6 分计分咳嗽无咳嗽轻浅,不影响学习和生活连续咳嗽,次数不频昼夜频咳,影响睡眠咯痰无少痰或偶及喉间痰鸣有痰或时有喉间痰鸣痰多色黄或粘,或喉间痰声漉漉肺部听诊呼吸音清呼吸音粗偶闻干啰音或粗湿啰音闻及干啰音或粗湿啰音次症计 0 分计 1 分痰黄粘稠难咯无有发热无有面赤唇红无有口渴无有舌质红无有舌苔黄腻无有脉滑数无有指纹沉紫无有合计其它(4) 痰湿蕴肺证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病症体征分级主症0 分2 分4 分6 分计分咳嗽无咳嗽轻浅,不影响学习和生活连续咳嗽,次数不频昼夜频咳,影响睡眠咯痰无少痰或偶及喉间痰鸣有痰或时有喉间痰鸣痰多色白或灰白,或喉间痰声漉漉肺部听诊呼吸音清呼吸音粗偶闻干啰音或粗湿啰音闻及干啰音或粗湿啰音次症计 0 分计 1 分痰多色白如泡沫无有纳少无有胸闷无有面色欠华无有神乏困倦无有舌苔白腻无有脉滑无有指纹沉红无有合计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