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遗传与进化(含解析).docx

    • 资源ID:9554045       资源大小:283.4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遗传与进化(含解析).docx

    遗传与进化一、选择题1如图,有的小麦在果实外的被片尖端长有芒刺。芒刺不仅可以防止鸟类捕食,还可附着在人和动物身上,有利于种子扩散传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被片尖端是否具有芒刺受环境的控制B小麦有芒刺这一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子代。C被片尖端有芒刺和无芒刺是一对相对性状D有芒刺是小麦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有利变异2关于生物遗传和进化的相关概念,描述正确的是()A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一定存在的,染色体与生物遗传现象无关B同一物种的不同生物个体间,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和种类是不同的C性状遗传的实质是通过生殖过程把部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D科学实验表明,生物群体中不同的基因传递给子代的机会相同的3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达尔文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无翅、残翅,少数昆虫有强健翅,岛上具有正常翅的昆虫消失了。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A翅型的差异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B正常翅昆虫的消失是与海岛环境斗争的结果C频繁的大风导致昆虫的变异类型出现D无翅、残翅和强健翅都是与海岛环境相适应的有利变异4随着科学高速发展,新成就层出不穷,科学家试图在实验室克隆出上世纪70年代前已灭绝的袋狼,但计划失败,因为从这些动物残骸上获取的DNA已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成为“碎片”,目前还没有能力将这些决定着袋狼性状特征的“碎片”组合成完整的DNA你认为这些“碎片”是( )A基因B染色体C蛋白质D细胞核5宁波月湖景区的梧桐树因被天牛的幼虫蛀食,生长受到影响。化学防治以喷洒农药为主,导致抗药性天牛数量增多,所以效果不明显。2021年5月初,园林部门通过释放花绒寄甲成虫(花绒寄甲是天牛的天敌之一)的方法,以虫治虫。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月湖景区内所有的梧桐树构成一个群落B天牛的抗药性只与生物的遗传有关C花绒寄甲与天牛构成一条食物链:天牛花绒寄甲D“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6新疆地区不仅棉花产量大,而且所产棉花品质好,特别是新疆长绒棉因其棉纤维长、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成为棉花界的明星。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A基因BDNAC染色体D细胞核7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这种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转座子”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有关C由“转座子”跳动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D“转座子”中含部分遗传信息8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B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C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化石种类越多D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化石进行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9转基因技术在育种、医药等方面应用广泛,下列研究应用了该技术的是()A通过返回式飞船搭载种子的方式培育出太空番茄B袁隆平通过杂交、筛选等过程选育出耐盐碱海水稻C将紫罗兰的叶片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D把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得到了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工程菌”102021年3月1日媒体报道:江西农业大学付东辉教授及团队培育出38种颜色的油菜花,极具观贯性,令人眼前一亮。下列关于油菜花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油菜花是它的生殖器官 B江西地区所有的油菜植株属于生物群落C油菜植株属于被子植物 D油菜植株开出38种不同颜色的花是由基因决定的11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错误的是()A晚期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都很高等    B化石是由生物的遗体或遗物或生活痕迹形成的C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性                      D早期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都很低等1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B生物的变异一定都是可遗传的C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不可遗传D没有可遗传变异,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13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海洋中的大堡礁,拥有300种珊瑚,1500种鱼,4000种软体动物,5种龟,252种鸟。其大量新物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变化B食物丰富C地域辽阔D地理隔离14如图所示的4种细胞来自同一人体。则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4种细胞的细胞核中都有DNAB在神经细胞和上皮细胞中,DNA的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C4种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4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不相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15如图所示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由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组成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蛋白质分子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与基因数相等二、填空题16一个农夫在农业试验场用牛耕作。牛棚中的苍蝇非常多,致使牛的健康受到影响了。因此,农夫往牛棚里面喷洒了杀虫剂,几乎将所有的苍蝇都杀死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苍蝇的数量又多了起来,农夫就再次喷洒杀虫剂,和第一次喷洒的结果类似,但是不是所有的,只是大部分苍蝇被杀死了。又过了较短的时间后,苍蝇的数量再次增加了,于是还喷洒杀虫剂。这样重复了5次。很显然,杀虫剂的灭蝇效果越来越差了。农夫提出杀虫剂A的灭蝇效果越来越差,是杀虫剂的药效本身可能会随时间而减弱的原因。(1)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杀虫剂A的灭蝇效果越来越差是_的结果。(2)请利用以下器材设计实验步骤,验证农夫的观点_。实验器材:量筒、烧杯、喷雾器、透明玻璃箱(顶部加网)若干,蒸馏水,能提供符合实验要求的杀虫剂,能提供足够数量符合实验要求的苍蝇。172011年11月21日,科研人员从“神舟八号”返回舱中取出完成太空之旅的8株番茄植株。(1)番茄植株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2)将这些番茄产生的种子进行培育,得到的植株与原植株在某些性状上有所差异,这种现象称为_。18基因编辑技术又称基因手术刀,能够在活细胞中快速、精准的“编辑”任何基因,是目前生物学领域尖端的研究工具。(1)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改变基因来改变生物的_;(2)科学家可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_。A培育抗病毒的家禽 B治疗人类某些遗传病 C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19我国药学家屠哟哟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早在1971年青蒿素对鼠疟、猴疟都具有100的抗疟作用,青蒿植物会产生青蒿素这种性状是由青蒿的_决定的。但是在单方青蒿素的地区,疟原虫对单方青蒿素敏感度下降,这意味着疟原虫出现抗药性,这种现象是_的结果。之后屠哟哟团队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解决了这一问题,治疗疟疾获得更大的突破。20我国是杨梅的原产地,2001年仙居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称号,仙居杨梅被冠以仙梅称号,“东魁”杨梅更是享誉国内外。(1)仙梅具有色美、味甜、核小的优良性状是由DNA上的_决定的;(2)仙梅能开花、结果,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参考答案1C【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详解】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被片尖端是否具有芒刺这一性状受基因的控制,错误。B小麦有芒刺这一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可以遗传给子代的,错误。C被片尖端有芒和无芒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正确。D芒刺个体中具有变异现象,有长芒刺和无芒刺的个体,环境定向选择了有芒刺的个体生活下来,并且通过遗传把有利变异传给后代,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有芒刺的有利变异,错误。故选C。2C【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详解】A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是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与生物的遗传有关,错误。B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量相等且形态相似,从而保证物种的相对稳定,错误。C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正确。D在繁衍过程中,基因既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并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发生着某些变异。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发生着“自然选择”。生物群体中不同的基因传递给子代的机会是不相同的,错误。故选C。3C【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A.昆虫不同个体之间有正常翅、无翅或残翅的区别,这是生物之间的变异现象,翅型的差异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B.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是有限的。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生存斗争。因此,正常翅昆虫的消失是与海岛环境生存斗争的结果,B正确。C.大风只是对昆虫的性状进行了自然选择,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D.无翅、残翅和强健翅的昆虫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适者生存现象都是与海岛环境相适应的,D正确。故选C。【点睛】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环境对这些变异起选择作用:具有适应环境变异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否则就被淘汰。4A【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详解】由分析知,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题干中说动物残骸上获取的DNA已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成为“碎片”,因为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因此这些“碎片”是基因。故选A。【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5D【分析】(1)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群落亦称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我们把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2)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3)生物防治具有长效、环保、无污染等特点。【详解】A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群落。月湖景区内所有的梧桐树构成一个种群,构不成群落,错误。B天牛的抗药性不仅与生物遗传有关、也与后天的环境影响有关,错误。C 食物链中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故花绒寄甲与天牛构成一条食物链为:梧桐树天牛花绒寄甲,错误。D以虫治虫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防治、食物链以及群落和种群等相关知识。6A【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详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随着生物的传种接代,基因能一代代地传递。所以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基因。故选A。【点睛】关键是要明确基因和性状的关系。7C【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详解】AD由题干可知,“转座子”中含有遗传信息,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正确。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有关,正确。C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改变了遗传物质,是可遗传的变异,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染色体的组成等。8C【分析】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详解】AB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AB正确。CD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种类越少,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种类越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题的关键。9D【分析】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详解】A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船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番茄,是利用太空环境使种子基因发生变异,不属于转基因技术,错误。B袁隆平培育的耐盐碱水稻是利用了不同水稻的基因不同,通过有性生殖过程进行自然的随机的基因重组,然后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形成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不属于转基因技术,错误。C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育紫罗兰,不属于转基因技术,错误。D把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得到了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工程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属于转基因技术,正确。故选D。10B【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详解】AC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油菜花是它的生殖器官,油菜植株属于被子植物,正确。B江西地区所有的油菜植株属于生物种群,错误。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油菜植株开出38种不同颜色的花是由基因决定的,正确。故选B。11A【分析】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详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新近形成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因此选项A错误。故选A。【点睛】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12D【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3)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详解】A生物的变异既有有利变异,也有不利变异。因此,变异对生物的生存不一定都是不利的,A错误。B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若遗传物质不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B错误。C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二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 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可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可遗传的变异。但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C错误。D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稳定性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物种稳定性的基础,保持了物种的延续性。生物的繁衍并不是在简单地复制自己,而是在产生有别于亲代的新生命,变异增加了物种内的多样性。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自然选择是建立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的,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如果没有遗传,生物不能延续繁衍,自然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点,自然选择才能成为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生物的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出现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变异的原因和变异的类型。13D【分析】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详解】首先变异是不定方向的,是否有利要看这种变异是否适应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的动植物。大约在两亿年前,澳大利亚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那里没有高级的野生哺乳动物,只有低级的有袋类动物。因此,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海洋中的大堡礁,拥有300种珊瑚,1500种鱼,4000种软体动物,5种龟,252种鸟。其中大量新物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理隔离。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澳大利亚保留古老动物的原因,明确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14A【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卵细胞是经过减数分裂而来,其中的DNA含量减半,并且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无核DNA),A错误。B在神经细胞和上皮细胞中,DNA的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B正确。C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4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4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不相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A。【点睛】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5D【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详解】A细胞核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A正确。B一条染色体一般有一个DNA分子,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有多个蛋白质分子,B正确。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一个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C正确。D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一条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与染色体数不相等,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包含关系。16自然选择 将新配制的杀虫剂和等量原来配制杀虫剂,同时用于两组相同的且没有接触过该杀虫剂的苍蝇,观察他们的效果 【分析】达尔文指出,大多数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因此自然界中的生物,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在剧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详解】(1)杀虫剂的效果越来越差是杀虫剂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选择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农夫猜测,时间久了,杀虫剂慢慢地遭到分解失效了,验证方法是设立对照实验,将新配制的杀虫剂和等量原来配制杀虫剂,同时用于两组相同的且没有接触过该杀虫剂的苍蝇,观察他们的效果。【点睛】掌握探究实验的步骤是本题解题关键。17细胞 变异 【分析】此题涉及生物的基本单位以及遗传变异等自然现象的知识,分析作答。【详解】(1)番茄是植物,植物体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器官,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因此番茄植株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将番茄的种子进行培育,得到的植株与原植株在某些性状上有所差异,我们把这种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变异,相似的地方叫遗传,遗传和变异都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理解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18性状 ABC 【分析】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基因是DNA上的最小片段,所以说这个基因组就是DNA。【详解】(1)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把一个生物的基因转入到另一个生物的体内,就有可能表现出另一个生物的性状。(2)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基因治疗是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生物医学高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治疗性染色体遗传病。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可见A、B、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主要考察转基因技术的定义及其应用。19基因 自然选择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疟原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青蒿素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疟原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在单方青蒿素的地区,疟原虫对单方青蒿素敏感度下降,这意味着疟原虫出现抗药性,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点睛】自然选择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理解掌握。20基因 有性 【分析】(1)基因一个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3)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详解】(1)基因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乌梅汁多、味甜、核小的优良性状是由DNA上的基因决定的。(2)“乌梅能开花结果,种子萌发产生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因此属于有性生殖。【点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答案第15页,共10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遗传与进化(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公**)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