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9554190
资源大小:28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美 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doc
第18课 童 年一、教材分析: 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童年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是学生们正在经历着的人生阶段,也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题材。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在体味童年美好的同时,对比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别,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童年属“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向我们展示了六幅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关于童年的作品。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的画卷。从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成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今天的金色童年。表现形式涉及年画、雕塑、中国画、油画、摄影。其中不仅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景,一种通过美术作品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学习情景。在这里,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二、教学目标: 1、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2、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三、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3、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四、教学难点: 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欣赏作品的相关资料。2、学生准备:与童年生活相关的照片或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1、逍遥津大象滑滑梯导入,回忆童年。对比几十年的变化,不变的是滑梯带给我们的乐趣。2、教师小结:我们的童年是美好、幸福的。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童年二、新课讲授:1、欣赏沙画童年: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法为我们展现出一幅老师的童年生活景象,沙画童年。提出初步欣赏的问题:作品类型?2、畅所欲言:艺术家的沙画童年 是不是勾起了你们的回忆,生说一说自己的童年趣事。3、欣赏作品战斗中的英雄分析: 从作品的历史背景、环境、服饰、动作、表情等方面对画面进行描述、分析和评述。 4、自主学习,根据任务单解决重难点: 小组探究,根据任务单,分组探讨,完成探究学习。 探究任务:第一小组考试第二小组翻身女里的儿女第三小组冬日的阳光第四小组欢天喜地(1) 作品类型(2) 作品表达的内容(3) 画家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4) 利用分析方法进行自己的理解与描述三、学生创作利用自己喜欢的创作方式,合作一副童年的故事。四、展示学生作品小组代表利用本节课欣赏作品的方法评述本组作品。五、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