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管网工程施工方案.docx
桥涵、管网工程施工方案一、八字型排出口施工模板安装过程中,在施工中预埋螺丝并安装可调丝框控制模板上 部,防止移动和调整直顺度;模板上部用对拉螺杆控制宽度。确保模 板在施工过程中不会移动。模板支设时,首先用经纬仪控制其直顺度,确保其直顺度控制在 Imni之内,再用鱼线调整校核。安装完成后,要进行自检,主要是检 查安装尺寸是否合适,各个固定点是否牢固可靠,在混凝土浇注过程 中,发现变形要随时调整。混凝土浇注时采用分三层浇注。第一层浇注到底部斜边下角变点, 第二层浇注到斜边上角变点,第三层浇注到顶,由振捣人员控制三层 混凝土的入模时间及方量。混凝土布料要均匀,严格控制振捣时间, 每层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小于Imin,不大于1. 5min。混凝土浇注完成 后,顶面先用木抹子抹平,再用铁抹子抹平初压光,最后待混凝土初 凝时用轧子用力轧光。拆模时间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而定,覆盖不污染混凝土的草帘 洒水养生。二、砂垫层施工运砂汽车装好砂后要检查后箱板是否关牢,避免运输中后箱松动 而遗失砂砾。车辆应按运输选定好的最佳路线,快速运到施工现场内。卸砂时一定要听从施工管理人员的指挥,提供最优卸料位置,加 快施工进度。根据垫层的设计厚度和松方系数测算出卸料间距后,开始用自卸 汽车卸料。然后按规定的标高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三、混凝土管安装施工(1)管道铺设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好施工机具、工具、吊运设备、碎管、橡胶圈、润滑剂 等材料。2)复核沟槽中心线和基础标高。3)清除承口内表面和插口外表面的油污、杂物。4)按管径选用相应的橡胶圈,并检查橡胶圈外观应无气泡、裂 缝及碰伤等缺陷。5)准备好润滑剂,用刷子、布头沿插口涂刷一遍,然后将橡胶 圈平滑套入,橡胶密封圈放置位置。(2)基础a基础应压实到设计要求密实度,其压实度应在90%以上,按重 型击实法试验测定,砂垫层应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 要重新铺筑。b混凝土包管尺寸及沉降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沉降缝位置应 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c、管涵基础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 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d、管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图纸有关规范要求。e、管节各部尺寸,不得超过有关规范规定值。(3)安管顺序1)以吊车系下第一节管,将管头放在已弹好线的检查井井墙内 壁处,按照井中测桩找好中心线及两端高程后,才能松吊回臂。2)继续系稳第二、第三节管并随稳随测后端中线和高程直到另 一检查井。带承口的半节管排在检查井的进水方向,带插口的半节管 排在检查井的出水方向。3)为准确控制管位,须在第一节管的两端用支撑控制并固定。4)并以此做为调节下一节管端头中线位置及调整后的管头固定 方法。(4)管节合拢方法一端用钢丝绳与承口拉钩连接,另一端作为固定反力端,管节合 拢时手扳葫芦应放置在管节水平直径处,拉钩勾在被合拢管节的承口 壁,手扳葫芦反力端可用钢丝绳,卡扣等固定于临时方木,合拢时两 只手扳葫芦应同步拉动,使管节合拢。(5)管子承插就位,放松钢丝绳时应进行下列检查:复核管节的高程(标高)和中心线。高程有误差时利用吊车系管 点动找准;高时用特别小铲除去砂层,低时塞入砂料并用小锤击实。 检查承插口之间的间隙为9mni-15nlm。就位稳好后,可用楔形混凝土 块以900支承角,置于管道两侧底角处楔紧,其纵向位置每组距离管 端1 / 5处。(6)管道包封管道间隙必须用净中砂填实,包封碎采用钢筋砂,碎浇筑时必须 密实。预制加工时,按规范要求和实际安装尺寸进行预制加工。进水口端头需加装好临时堵板以备试压用。管道安装前要清扫管 膛,安装时要找直找平,要复核甩口位置、方向和变径是否正确。对 于暂留的管口要加装临时堵头。(6)回填夯实管道安装敷设完毕,待隐蔽工程验收后,应立即 回填。四、排水塑料管安装施工1沟槽槽底净宽度,根据管径大小、土质条件、埋设深度、施工工艺等确定。2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基底 设计标高以上0. 2-0. 3m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 高。如遇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砂石料,并整平夯实,其密实度应 达到基础层密实度要求,严禁用杂土回填。槽底如有坚硬物体必须清 除,用砂石回填处理。3管道基础中在接口等部位的工作坑,宜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开 挖,工作坑的大小可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在接头完成后,应立即用砂 石回填密实。4对由于管道荷载、地层土质变化等因素可能产生管道纵向不均 匀沉降的地段,应在管道敷设前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5下管前,必须按产品标准要求逐节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者, 严禁下管敷设。6一般小口径可采用人工下管,大口径宜采用汽车吊下管。下管 时应采用可靠的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沟底激烈碰撞。7雨期施工时应防止浮管。管线安装完毕尚未填土时,一旦遭水 浸泡,应进行管中心线、管顶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发生位移、漂 浮等现象,应作返工处理。8管道连接过程中使用非定长管时,采用手锯或电动往复锯进行 断管,断管后端口漏出的钢带部分,必须用微型挤出机或手工热风焊 枪进行封焊;对采用卡箍式弹性连接的,断管后接口处须用微型挤出 机或手工热风枪焊接挡水块。9管道敷设后因意外造成管壁局部损坏,当局部损坏的孔径不大 于60mm或环向、纵向裂缝不超过管周长的1/12时,可进行修补。当 局部损坏超过以上范围时或现场条件不具备修补条件时,采取砌筑井、 检查井或换管等措施。五、碎检查井施工1、检查井施工工序:验槽线一挖槽一钎探验收一支模一垫层f浇筑混凝土一抹面一 浇筑混凝土一安装盖板一回填2、槽底经验收合格后,即进行垫层施工。3、垫层施工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支模,按设计规定混凝土宽度, 高度,几何尺寸支好模板,模板以钢模为主,木模为辅,后背用木方 及架子管连接固定,支撑木与槽帮垫好木楔子固定,使整体模板牢固 可靠,保证结构尺寸准确,经驻地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浇筑混凝土 和混凝土养生。4、钢筋按设计图纸进行安装。5、井底底板混凝土:井底底板混凝土浇筑前要对底板中线桩、高程线进行复核。采用 平板振捣器振捣。用溜槽下混凝土时要避免骨料分离,要控制好混凝 土塌落度。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保温、养护措施。6、井壁混凝土对模板及其支架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 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等应清理 干净,模板应已刷好脱模剂,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 板应浇水湿润。但不能有积水。使用振捣棒时,捣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 的1. 5倍,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 5倍,应避 免碰撞模板、预埋件等。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得小于300量米。7、混凝土养护: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采用塑料布及草帘覆盖,应保持塑料布内 的混凝土湿润。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有抗渗要求 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六、雨水口施工在基础上放出雨水口侧墙位置线,并安放雨水管,管端面露于雨 水口内,其露出长度不大于20mm,管端面完整无损。砌筑雨水口灰浆饱满,随砌随勾缝,雨水口内保持清洁,砌筑时 随砌随清理,砌筑完成后及时加盖。雨水口底面用砂浆抹出雨水口泛 水坡。雨水口平面尺寸及位置施工误差不超过±10mm,高程误差不超 过-10mm。连接管与雨水口壁连接处,添抹密实。路下雨水口、雨水支管根据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基础,坐落于道 路基层内的雨水支管做混凝土包封,且在包封混凝土在75%强度前, 不得放行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