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95552093
资源大小:13.7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docx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识记东汉时期医学成就及地位,掌握司 马迁撰写史记的基本史实,知道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会阅读历史校本教材、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技文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 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历史巨著史记的地位及影响。难点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课时计划1课时实际完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利用华佗的故事导入新课。通过新颖的导入 方式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二、展示学习 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西汉时期的科 学技术医学成就和文化成就,包括造 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 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2 .通过引导学会阅读历史校本教材、 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 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重点:历史巨著史记的地位及影 响。难点: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阅读学习目标, 明确本课学习 任务。明确本节课的学 习任务,让学生带 着任务开展下面 环节。三、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 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 行讲解强调。1.造纸术的发明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独立 完成问题,并初 步记忆。通过自学了解课 本的大致内容。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 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 总结 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 大大提高。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 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 成了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 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 情对症治疗和“治未病”理论,是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 称为“医圣”。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 发明了“麻沸散”,便于实施外科手术; 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用来 强健身体。3.历史巨著史记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 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帝一时约3000年的史事。道教:东汉末年, 张角 创立了太 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 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当时在 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 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 入道或治病。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O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 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 才能得到解脱。张骞通西域后,佛教 通过丝绸之路 传入中国。东汉 明帝 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 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 社会上传播开来,在社会、思想、文 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 了深远影响。学生先讨论,后讲解。1.两汉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有哪些?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进步是两汉 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 发展的许多科技成就既是两汉文化发 展的表现,又是两汉经济发展的动力。 两汉形成统一帝国,政治统一,促 进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交流,为两汉文 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强有力的政 府也促进两汉文化的发展。西汉武帝 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 东汉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 文化的发展。两汉统一帝国政府的 存在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 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 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两汉文化的发 展。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 习,分享智慧的能 力。四、合作学习五、课堂小结两汉的科技与文化1.造纸术的发明3.历史巨著史记思考、归纳、总 结通过设计板书,培 养学生的归纳、表 达能力,巩固本节 课的内容。六、巩固复习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进一步加强对知 识的记忆及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