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docx
-
资源ID:95552793
资源大小:16.3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docx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静夜思是素有“诗仙”美称的唐朝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首 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以前已倒背如流。 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关键在 于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 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 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 文。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 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2、能够用朗诵、演唱、配画来表现静夜思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教学难点: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以前所熟悉的诗歌。二、赏析。老师:“古诗中“静”是什么意思? “思”又是什么 意思?三、吟诵。1、教师吟诵。2、个别学生吟诵。3、学生吟诵。四、学习歌曲。1、师有感情的范唱。观察老师演唱的表情。2、老师带唱一遍。学生用“路”轻声哼唱。3、老师学生接唱歌词。五、演唱歌曲。1、想象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离你很远找思念的感觉。2、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六、配画。七、评价。八、老师小结。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跟月亮有关的古诗静夜思。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伊始,就让学生 猜谜,学生的浓厚兴趣被激发,为整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静、夜”(1)指名试读课题。(2)师板书这三个字的拼音,再让学生把课题读准。(3)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 吗?(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4)揭题:这首诗是我国古代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是 他刚刚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 勾起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一环节中,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 于接受。)(二)初读古诗,感情意境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 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不仅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 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1、听录音读诗,要求学生边听边点。2、自读诗句,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生字圈好后多 试拼几遍。3、指名读,评议。4、检查生字学习情况。(1)集中出示生字: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 乡。a、开火车试读,要求拼准b、请小老师带读(2)分块识字:a、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带读。b、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 而且韵母都是“ang”。)c、用做动作的方式识记“举、低”。d、学习“故介绍新偏旁“攵(3)做“摘星星”的游戏。师: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 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它说:“我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 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就送给你了。”a、做“摘星星”的游戏。b、书写“头(指导两点的位置是一上一下)c、把字宝宝送回家。(4)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齐读生字。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 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 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充分相信 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朗读诗句,感悟诗韵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 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 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2、读全诗,感悟诗韵(1)教师范读,再现意境。(2)模仿练读,想象意境。(3)配乐朗读,深入意境。(4)表演读: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 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5)指名表演读古诗。设计意图: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解, 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学习古诗词,重在读,不在“懂”,对诗意理解可以淡化。(四)课堂拓展,欣赏古诗古朗月行(拼音注释)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1、出示诗歌,范读。2、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3、在这首诗中,你从哪儿感受到李白写的是月亮?4、写月亮的诗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家搜集一首跟月亮有关的古 诗,并把它背下来。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 外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给学生搭建有利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 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探索,获取新知。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两个板块进行,首先是识 字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把要求识记的字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刚刚 在课题中认识过的两个字“静”、“夜”;第二类是韵母都是“ang”的 字“床、光、望、乡”;第三类是做动作识记的两个字“举、低”;第 四类是需要介绍新偏旁的字“故”。这样的分层教学,真正体现了以 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也适合一年级学生认字的规律,学生易于接受。 其次是朗读教学。因为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 解,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重在读,不在“懂二对诗的意境能初步 感知就行。所以我安排了 一系列的读,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劲头十足。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读本课1。个生字。(2)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 的话说说诗意。2、情感目标: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3、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教学过程】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1、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 己的家乡)(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2、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1)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 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3)简介李白。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全诗。(2)检查勾生字情况。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 等字。(4)解题:“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读。说(词义句意)2、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 勾出不懂的词。(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3、学习第一行:读整行诗。(2) “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说第一行诗意: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4、学习第二行:读整行诗。(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 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 起来是白色。)(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 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4)朗读,引导: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 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5、学习第三行:读整行诗。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4)朗读、引导: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 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 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 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 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 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6、学习第四行:读整行诗。(2)说说诗句的意思。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4、有感情地齐读,背诵。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1、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2、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3篇】教学目标:1、能学会歌曲静夜思,并有感情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