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学案.docx
-
资源ID:95555749
资源大小:14.9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学案.docx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学案学习目标:1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2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学习重难点:L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与影响。3 .难点: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变法的异同。知识自学: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1 .特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重要时期。2 .表现经济上农业:和牛耕的出现并逐步推广。手工业:技术日益进步。商业:日趋活跃,、临淄、宛、陶等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阶级关系上:社会 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自耕农和 出现。政治上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 统治。世卿世禄、封邑制局面需要打破。军事上:春秋时期主要是 战争,战国时期则以 战争为主,战争更加频繁。文化上私人讲学风气兴起,兴盛,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1 .目的:富国强兵。2 .概况时期国别内容性质春秋齐(管仲)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奴隶主阶级改革鲁实施,“履亩而税,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战国魏(李悝)实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 制定,力口强法制地主阶级改革楚俣起) 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变相没收旧贵族的土地裁官、削俸、养兵和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L必要性公元前7世纪后期,秦国偏居关中,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较为落后。公元前4世纪初,秦国开始实行一些改革,如正式废除人殉制度、迁都栋阳、初步制定 制度等。2.可能性有利条件秦国 权力比较集中,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相对较弱。 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 学说,容易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民风质朴,精神浓厚。历史机遇长期以来扼制秦国发展的 已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力量大大削弱。中原地区众多士人游说各国,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改革创造了可能性。直接原因:公元前361年,继位,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思维拓展:L请你想一想,当时兵家、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变法改革与战 胜攻取又有什么关系?2 .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变法的不同3 .为什么商鞅能担当秦国改革之大任?4 .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认识5 .商鞅变法的背景参考答案:知识自学:大动荡铁农具邯郸生产力新兴地主封建专制争霸 兼并民间办学法家学说相地02/4而衰征 初税亩 尽地力之教 平汆法 法经 分封制 奖励军功 私门请托 户籍 国君 法家 尚 武晋国秦孝公思维拓展:1 .(1)兼并战争是战国时期的显着特点,“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战胜对方, 都十分重视农业和奖励军功。法家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法家思想直接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变法活动;而兵 家思想来源于战争实践,是在战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各诸侯国只有通过改革变法,发展经济,才能够富国强兵。只有实现富国强兵,才能够达到对内巩固统 治、对外战胜对方的目的。2 .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战国时期的变法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进行改革, 比春秋时期的改革更加全面,影响也更加深刻。春秋时期的改革只是动摇了旧的制度,而战国时期的改革 在摧毁旧制度的同时也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基本上完成了社会的转型。3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活在诸侯分裂割据、兼并战争频繁、思想文化活跃的社 会大变革时代,精通法家学说,同时对道家思想、儒家学说、“刑名”之学也很有研究。4 .(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显着标志是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及推广。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而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频繁的战争使多国统治者都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从而战胜对手。法家思想适应了时代需要,成为各国推行改革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2)内容政治上,改善吏治,削弱旧贵族特权。经济上,逐步确立土地私有制,发展经济。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法制上,制定法律,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作用和效果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内部阶级力量的差异,其效果略有不同。从总体上看,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旧贵族,废除了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使新兴地主阶级地位得到 强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巩固了自身统治。5 ,必要性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的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国相对落后,迫切希望富国强兵。可能性经济条件: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思想基础: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成为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齐国管仲改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秦国的有利条件:国君权力较集中;注重法家学说;民风质朴。主观条件:商鞅受到秦孝公重用。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