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95567308
资源大小:14.2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新人教版.docx
明朝的统治课 题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时安排共(1 )课时课程标准知道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了解朱元璋强化政权的措施。(P189)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及教师讲述学生能识记期朝建立的时间、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2、通过合作探究学生能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出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通过引导 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试现场举子看榜图学生能总结出科举考试带来的 影响。3、通过设疑讨论明朝强化皇权措施,学生能总结出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 统一,但它又提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教学难点八股取土曲消极影响。教学方法探究法比较法分析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作业学生预习课本知识(目标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人:)环节明朝的建立1 .图片展示。元末农民起义示意图2 .学生读教材,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答案提示:元朝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 社会动荡,民不聊生。3 .教师讲述明朝建立的概况。(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随 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课中作业(目标1)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CT环节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 .教师简要介绍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背景。(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2 .提出问题: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目的。答案提示:巩固统治。3”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答案提示:(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 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 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巩固皇室。(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 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4)特务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4.教师总结这些措施带来的结果。(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课中作业列举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目标1和3)环节1 .史料解读。材料一: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材料二: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2 .根据教材回答八股取土的目的。答案提示:加强思想控制。3 .学生回答八股取土的考试范围。答案提示: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 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4 .分组讨论八股取土的影响。答案提示:(1)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2)消极: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 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 从者。5.教师简短地介绍一下明朝经济的发展情况。(农业:明代引进了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 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 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课中作业(目标2)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课后作业设计:(目标2)与前代相比,明朝的官僚机构和科举考试有什么变化?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这些措施的确达到了加强君权,巩 固统治的目的。但不少措施如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 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现在应创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修改人:)板书设计: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时间:1368年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府(南京)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明朝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