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一) 课程教学大纲.docx
工程结构(一)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Structures ( I )课程编号:1001340学分:2 学时:64学时一、课程教学对象本课程教学对象是土木建筑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工程造价方向)本科学生。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工程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和会计学(造价方向)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实践性强,是工程管理专业和 会计学(造价方向)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 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实用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性质、功能和业主的要求,进行正 确、合理的工程结构选型与方案布置,初步具备进行一般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三、对先修知识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和工程力学等专业课程基础。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总学时数:64)知识模块知识点要求学时学习方式课外学习要求1、绪论1.1工程结构的分类A1课堂讲授1.2工程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A2课堂讲授1.3工程结构的发展简况C1课堂讲授2、钢筋混凝 土材料的力 学性能2.1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A2课堂讲授2.2影响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的因素 及保证钢筋和混凝土粘结力的构造 措施B1课堂讲授2.3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B1课堂讲授3、混凝土结 构的基本设 计原则3.1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安全等级和 结构可靠度B1课堂讲授3.2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A1课堂讲授3.3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 的设计表达式B1课堂讲授3.4荷载的分类及其标准值,材料强 度标准值与设计值C1课堂讲授4、轴心受力 构件的承载 力计算4.1轴心受力构件的受力特点B2课堂讲授4.2轴心受力(受压、受拉)构件的 承载力计算和配筋构造A2课堂讲授5、受弯构件 正截面的承 载力计算5.1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原理A4课堂讲授5.2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 的计算及构造要求A4课堂讲授5.3双筋矩形截面、T形截面受弯构 件承载力的计算及构造要求B2课堂讲授6、受弯构件 斜截面的承 载力计算6.1受弯构件斜裂缝的形成机制、剪 跨比的概念、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C2课堂讲授6.2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 主要因素B1课堂讲授6.3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斜截面受 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A2课堂讲授6.4保证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 力的构造措施B1课堂讲授7、偏心受力 构件的承载 力计算7.1偏心受力构件的分类和基本构 造要求A2课堂讲授7.1大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的承载 力计算A3课堂讲授7.2小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的承载 力计算C自学辅导7.3偏心受力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 计算B1课堂讲授8、混凝土构 件的变形及 裂缝宽度验算8.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 和有关限值A2课堂讲授8.2裂缝宽度验算A2课堂讲授8.3受弯构件变形验算B2课堂讲授9、预应力混 凝土构件计 算9.1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预应 力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特征A4课堂讲授9.2预应力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减少 预应力损失的措施B2课堂讲授9.3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 的计算和验算C自学辅导9.4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承 载力的计算和验算C自学辅导9.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C自学辅导10、梁板结构 设计10.1梁板结构布置的一般方法及其 构造要求A2课堂讲授10.2计算简图、换算荷载、活荷载 最不利布置及内力包络图B2课堂讲授10.3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方法和 构造要求A2课堂讲授10.4塑性较及内力重分布的概念C1课堂讲授10.5双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方法和 构造要求C1课堂讲授10.6楼梯、雨篷的计算与构造要求B2课堂讲授11课内实习 环节4注:知识点中粗体字部分为本课程的重点或难点五、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 .理论课教材林宗凡.建筑结构原理及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注:任课教师可选用更合适的教材2 .主要参考文献1张季超等.建筑结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沈蒲生,梁兴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沈蒲生,梁兴文.混凝土结构设计(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Williams, A. Design of Rei 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Second Edition)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 版社,2002 (国外原版教材:美艾伦威廉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5熊丹安等.建筑结构.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6叶列平.混凝土结构(上册,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江见鲸等.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GB50009-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9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10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六、课程考核方式以考试成绩为主,结合作业和平时表现综合评定成绩。七、课内实验(实训)环节及要求(总学时数:4)序号实验(实训)项目实验(实训)内容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学时1框架结构施工现场实 习参观框架结构的钢筋配置 及构造要求掌握梁、板和柱的钢筋配置及 构造要求,为相应的课程设计 奠定基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