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3篇).docx
-
资源ID:95583697
资源大小:14.7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3篇).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学习山行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 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3、句子的理解: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8、美读古诗形式多样,体会情感。三、作业完成课后的习题山行教案【2】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第2篇】?山行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 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 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教学过程:一、整体读感知美1、激情导入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 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对相同的景 物有不同的感受。在你眼中秋天是怎样的呢?2、今天,让我们走进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诗中,感受杜牧眼 中的秋天。3、师配乐读4、揭题解题板书:行,谁能用“行”字组一个词语。板书:山行,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5、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6、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播放 音乐,引导学生自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二、理解读领略美(一)“扶”学第一句。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 词的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二)“半扶半放”学第二句。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三)“放手”合作学习三、四句。在学习小组中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做上记 录,请教老师和同学。(四)、请一个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串起来讲一遍。三、反复读品味美(一)想象意境1、师: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深秋的美景,但是全诗没有一个“秋”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品味诗中的语言,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 特别好?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3、是啊,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山行是一幅色彩鲜艳,意境 深远的画,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4、各种形式朗读古诗。(二)体会情感1、我们常说,诗以言志。诗中的色彩,描写的景物都和诗人 当时的心境有关系,心情好的时候,笔下的景物都诗那么有生气,那 么明丽;悲伤忧愁不得志的时候,笔下就显得萧瑟灰暗。所以了解诗 人写诗的背景,就能更深的体会诗人的情感,更好地读懂一首诗。2、多媒体出示山行的写作背景。学生自由朗读3、读了这些资料,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吗?用心读读好。4、再次多种形式朗读,配乐读。(三)朗读比赛。1、播放一组组枫树林图片: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 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的美呢?比一比, 赛一赛,谁最有杜牧的气质。四、延伸读升华美1、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先了解作者,又理解诗的意思,然后 展开想象感受了诗的意境,还通过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了诗人 的情感,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下面的两首诗,秋词和临 平泊舟,可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2、汇报学习成果。3、总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山行,拓展学习了两首 诗,我想同学们一定掌握了古诗学习的方法吧!学生总结,并板书: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会情感五、选择作业表现美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3、找一找:收集杜牧的其它诗作或搜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句 段和诗词,与同学交流。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第3篇】目标预设: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二理解“寒山”“坐”“石径” 等字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读懂山行,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 的意思,并能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重点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2、难点:读懂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这首诗比较易懂,大部分诗句都能通过 自己来读懂,于是在学生读熟了诗以后,就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 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来解决。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 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方法: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情境感悟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课文插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引入:1、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2、板书课题。3、介绍作者:同学们,你们知道杜牧吗?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 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4、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哪些景色?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不理解的词语。2、指名朗读古诗,正字正音,引导读出古诗的节奏之美(斜:x i a) o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 什么景色?4、师生交流。板书:(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三、再读感悟,理解诗意1、读第一行诗。理解“远上” “石径” “斜为什么称“寒山”呢?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出示挂图: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 这几户人家在什么地方呢?2、读第二行诗。理解“白云深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指名把一、二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深秋季节,高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 在山上飘浮白云的地方,隐隐约约地看得见有住人的房子。)小结:前二行诗写诗人看到的山林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