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自理·自立:立足学生成长的三大生活必修课程.docx
-
资源ID:95588020
资源大小:27.5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自知·自理·自立:立足学生成长的三大生活必修课程.docx
自知自理自立:立足学生成长的三大生活必修课程二,研究综述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史上,许多教育家都对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过详细 阐述,并分别提出过自己的生活课程设置思路。(-)古罗马以追求幸福生活为主旨的课程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探索生活课程的发展脉络,可以把源头追溯到古罗马 时代追求实用主旨的思想家那里。在辛尼加(Seneca)这位古罗马哲学家看来, “幸福生活的要旨,也就是教育的主要用意”,“为生活而学习,非为学校而念书”。 普鲁塔克是古罗马另一位教育思想家,他在儿童教育一书中,提出了与生 活有关的非常实用的箴言:“勿摸黑尾巴一一勿结交坏人。勿坐吃山空一一未雨 应绸缪。勿用剑挑火一一不要激怒他人”等。这些警句成了儿童成长的行为指南。(二)斯宾塞用科学改变生活的“生活准备”课程教育应该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教育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斯宾塞从 这个角度出发,把人的活动分为五类,并依此确立了课程内容。他提出的“生活 准备”课程以科学知识为中心,重视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希望通过知识 使人类“更好地认知自我和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之带有一定的进化论的味道。(三)杜威基于儿童生活的课程与理论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开篇提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在他 看来,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促进个人“经验”的不断生长,“生长”不仅没有终 极目的,而且是永无止境的。他主张,应让儿童从他们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在生活中创建课程,从而提出活动课程理论。(四)陶行知生活教育观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许多学者发现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当前课程 改革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打破教育间阻隔的大课程观,既要满足社会需要又1林玉堂:西方教育思想史,九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2 英斯宾塞著,胡毅、王承绪译: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70页。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社会、自然、生活都是课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三概念界定(-)生活素养:这里指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价 值观。它是一种对人的态度、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质,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生 活能力和心理社会能力等。(-)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 展,在发展中生活。3(三)成长必修课:本文试阐述的成长必修课,是基于以上理解,立足儿童 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习成长的校本课程。具体依托学校实 际,开设“好习惯课程、生活必修课和游学课程”三项生活课程。1 .好习惯课程: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 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据此效应,学校征集了小学生 当下最需养成的好习惯,以“每月一个好习惯”推进习惯养成教育。2 .生活必修课:以提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为核心的,家庭教育与实践为主, 学校考核与评价为辅的校本课程。我们把它叫做“没有课时的必修课”。3 .游学课程:本文所指的“游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学,而是学生假日 活动的一种形式。校本演绎的游学课程,是学生假期中,通过“游”与“学”的 融合亲历一段过程,并且在这个体验、学习和发现的过程中,通过访问、学习、 思考等形式,梳理感觉,品味文化,打开智慧,收获成长。(-)研究对象:*学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研究方法1 .文献法: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生活教育等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进行系统 学习、梳理,筛选出有效的经验,为研究提供借鉴。2 .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展开实践研究; 分段实施家校合作的生活必修课;课程化教学,让“游学”更具实效。3吴岩:南非”2005课程改革”中的生活课程,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1期27-28页3 .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法: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的 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以形成更为有效的课程实施方案。密切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状态,进行适切的“生活必修课”与“游学课程”。(三)研究目标与内容以好习惯课程、生活必修课、游学课程的六年一贯设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习与他人、与社会的文明交往,最终成长为一个自 立、自强、自信的现代化公民。五、具体操作以“生活素养”为旨趣的校本课程建设,学校整合德育处、大队部与教科室 的力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 “六年一贯制”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围绕“提高学生生活素养”的教育目标,学校建构管理网络分成三个层面。第一 层面决策层:是统筹学校工作的校长室与教科室,不仅担任规划与实施的重要作 用,更是总结评价、不断改进的决策中心,同时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主动联系, 全程全权保障活动的实施;第二层面执行层:由德育处、大队部和教导处三个部 门负责的执行部分,同时具体负责计划的实施、检查以及最后的总结评价活动, 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及时把相关的信息反馈。第三层实施层:是由班队活动、 系列活动、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等组成的德育活动,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紧紧 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一系列适合于学生发展、学生成长的活动。(成长必修课成长必修课涉及的三大生活课程,主要实施主场地虽有所不同,但学校、家 庭、社会之间相互融通,是一个多维整合体,并不是相互割裂。“三大”生活课 程的实施方案,是“同中存异”,从课程内容的设定开始,开发多种途径的教学 方式,以及多平台的交流与展示;其评价机制,是面向全体学生获得不同层次提 升的多样评价。以下,逐项介绍课程具体操作过程。课程之一:好句保课程好习惯课程,立足于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广义上说,小学生好习惯 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 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单指人 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 惯的养成。面对纷繁的习惯培养内容,如何确定课程内容呢?(-)从生活中来,建立“好习惯”课程“好习惯”征集面向全体师生,让师生互相发现彼此身上习惯方面的欠缺 与不足之处,初步提出急需整改、需要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内容。面向新入学的一 年级老师、学生和家长征集“好习惯令”,最后由大队部、教导处分析、研究与 筛选,总结出最具典型的一些学生好习惯的要求与希望。我们将习惯初步分成两 大板块:重点习惯和基本习惯。XX学校“一月一个好习惯”基本内容(草案)重点习惯(重点实施)十大生活习惯1文明就餐2人离凳进3靠右行走4讲究卫生礼仪习惯5礼貌对话6规范升旗7文明玩耍8出操集会学习习惯9积极应答10读写坐立基本习惯(初步设想)礼仪(品德)习惯1尊敬老师3爱护公物5诚实守信7乐于助人2尊敬他人4遵章守纪6关爱同学8孝敬父母9敬老爱幼11主动归还10邻里和睦生活习惯1勤俭节约2勤于锻炼3热爱劳动4注重仪表5按时作息6保护环境7待客做客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2课前准备3安静倾听4认真作业5课外阅读6课后复习7规范读写其中重点习惯包括以学年为单位开展的十大习惯:分别包括生活习惯、礼仪 习惯和学习习惯三个部分;其中又从礼仪(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 三方面提出了 25个基本习惯。在保障落实好重点习惯的基础上,再逐一进行基 本习惯的培养落实。(-)到生活中去,实施“好习惯”课程确定了重点习惯之后,学校就初步拟定了 2012学年第一学期的“好习惯”课程安排,以“每月一个好习惯”的形式,指导学生行为养成。1 .细化“课程”内容,明确课程实施的标准传统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就是教材,甚至就是教科书,这无形中窄化了教学途径。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开发者和实施者,在“好习惯”课程的推进过 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与研究意识,制定、实施、完善课程内容。在每月一个好习惯出台之后,细化“好习惯”的教学与评价标准:XX学校“一月一个好习惯”重点习惯基本内容(草案)十大 重点 习惯生活习惯1文明就餐自觉排队不拥挤;均衡营养不挑食;安静吃饭不说话;饭菜吃 净不浪费;整理餐桌不弄脏。2人离凳进人离座位要记住,凳子及时放桌下,桌凳前后左右齐,教室清 洁又整齐3靠右行走小学生,守秩序,走路一律靠右走,教室走廊上楼梯,轻声慢 步讲秩序,不追不跑不喧哗,安全第一心中记,你我在校快乐 行4讲究卫生地面净,桌凳齐,学习用品桌角放;书包抽屉无杂物,教室清 洁又美丽礼仪习惯5礼貌对话少先队员讲文明;礼貌用语记心中;谢谢再见对不起;路遇长 辈要问好;同学相见说声早;面带微笑人人夸6规范升旗升旗仪式要庄严,列队整齐不讲话,抬头注视看国旗,严肃站 立敬队礼,声音响亮唱国歌,争做爱旗好队员。7文明玩耍下课玩耍要注意,教室走廊不追逐,不跑不跳慢慢行,上下楼 梯靠右行,文明安全做游戏8出操集会铃响快快排队伍,小嘴闭闭不讲话,队伍齐齐一直线,出操集 会守纪律。心中牢记静齐快学 习 习 惯9积极应答上课认真听,问题积极答,使用普通话,站立如松树,声音如 闹钟10读写坐立举止优雅要做到:站立如同一棵松:头正肩平臂垂胸挺;坐姿 如同一钟,写字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和一行姿好像一 阵风:收腹挺胸看前方,双臂自然两侧摆以课程的形式实施,就要明确对于这一德育内容,小学生具体该做些什么。 例如“安静用餐”,我们的细化内容就是:遵守秩序:(1)进出食堂:排队有序进出,队伍整齐,列队靠右行,不讲话喧哗,不 推撞打闹;(2)安静就餐:用餐时保持安静,不讲话、不随意走动、不与同伴玩耍。文明卫生:(1)倾倒饭菜时有序排队,不推不挤。 (2)倾倒饭菜入框、安放餐盘 碗瓢要轻。(3)注意餐桌卫生,不把饭粒、菜屑留于餐桌上,应保持干净、卫生。 (4) 用餐完毕,注意脸面洁净、离开座位不得有饭粒滞挂脸上。节水爱粮:(1)注意营养均衡,不能挑食,节约粮食,无特殊情况不得倒饭;(2)洗 手擦脸时,要节约用水,不得相互嬉水。这样明确的内容,使学生明白一个好习惯的标准是什么,使老师的教学与评价也有准则,促进一个好习惯得以正确养成。2 .教学“课程”内容,创设课时认真实施有了明确内容之后,就要考虑“怎么教”的问题了。成长必修课程,是没有 课时的生活课程,依赖于生活中的常态教育。但是,“好习惯”课程的实施,我 们开辟了教学新途径。(1)创设课时认真教。我们每一个月有一节专门的班队课,是进行“每月 一个好习惯”的教学的。专门有老师设计PPT,确定讲课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习惯养成方法教育,使学生了 解习惯养成方法,完成从“知规则”到“行规则”的过渡。下图所示的是学校“靠 右行走”的主题教育资料:(2)二十一天持续做。教给学生规则,就要训练学生按这个规则进行,并 且持之以恒。有人说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我们的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学生学习 规则、实践规则、忘记规则、提醒规则、再实践规则在这样循环往复中行进 的。习惯的养成,来自一件件小事的积累,习惯是做出来的,“做”是一月一个 好习惯的重要环节。主题实践就是关键。在学校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下,班级采用 黑板报、文化长廊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过程性资料,各班级可采用召开主题 班会,主题演讲,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活动收获等形式,展示“一月好习惯”主 题教育成果。必要时学校将组织由全校师生参加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便进一步系 统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教育。(3)学科整合齐关注。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对于“读写坐立”、“安静 倾听”、“积极应答”等等好习惯的培养与落实,需要将学生的行为习惯渗透在 每一门的学科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各任课老师采用每周一小评,每月 一大评,每学期进行总评的方式关注着孩子的行为养成。(4)家校合力共约束。家校共同训练,不扯两张皮。学校喊破嗓,家里全 丢光。从建校开始,学校德育就设计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内容。每周的“家 庭”评分,是评价孩子重要的组成部分。3 .检测“课程”实效,注重激励全员评价对习惯养成进行评价是“一月好习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习惯管 理中的重要手段。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评价对发展起着导航的作用。因 此,我们十分重视对评价的探索与研究。因此,我们以发展、全面的眼光来看待 学生,结合学生的在校情况和日常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的评价,提倡自我评 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在主动、多元、发展 的评价过程中得到激励、不断提高。(1)“三项竞赛”抓落实。养成教育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帮助学 生形成良好的一月习惯。出现反复,十分正常。应反复抓,抓反复,扎扎实实, 坚持不懈。学校充分利用“三项竞赛”评比活动,通过值日教师、值周教师以 及红领巾小卫士的常规检查(出勤、卫生、纪律),一天一小查,一天一小结, 半周一汇报,一周一表彰等活动,从而指导和监督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及时评价促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进行常规“三项竞赛”检查 的同时,根据“一月好习惯”制定的具体条款进行细化检查、强化管理,有的放 矢地进行“一月好习惯”的专项检查内容。黑板右上角的专区,教室外面的专栏。下面,从一个中队的一个习惯教学,来窥探课程实施过程。以上是显性地“好习惯”课程实施的过程。隐形的渗透在学生行为中的校风、 班风、文化氛围、班级公约也对孩子的“养成教育”起着重要影响。课程之二:生活热修课在听取了家长们的众多意见建议后,我校大队部立马进行了提高小学生生 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和思考,根据本校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 学校考核、家庭实践的生活必修课。学校每年级共十项必修内容,学校每月进行 一评价反馈,期末自理章、家务章进行考核。从内容的制定到家校联手全面开展 实施及各阶段的合理评价,我们说恰似编了 “四步曲”,真正奏响我们的“生活 必修”乐章。(-)了解需求,分段整理必修内容孩子个体间存在太多差异,受学前教育和家庭氛围影响,即使是同龄孩子 间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是有差别的,不同年级段间的差异就更为明显了,因此,生 活自理能力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得按年级段来划分。为了对孩子们的生活自理现状进行了解,我们从家长的反馈中我们进一步意 识到提升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必要性,很多家长反应孩子在家依赖性太大,表格 罗列的几点简单生活能力很多都不曾尝试,许多时候都是家长代劳或协助的,别 说一年级,二、三年级不会系鞋带、叠被子的也是大有人在。习惯的养成虽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自理能力的提升也不是简简单单学会一项 两项本领,但是从身边小事做起,本领总得一样一样学。我们将生活必修内容划 分为“自理”和“家务”两大块,(二)积极发动,轻轻开启必修课程1、周末一封信,传递课程信息。给家长的每周一信是我们学校家校沟通一大亮点,每周五班主任们都会在 自己的班级博客上上传一信,在上学期第六封家信中,各班都发起了“生活实践 必修课开课啦”的通知,告之家长此信息,并发动家长积极配合此课程的实施。2.期中家长会,交流操作方法。在上学期期中家长会上,我们特意安排了 “生活必修课程”介绍的内容, 还邀请了家长代表谈谈有关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的感受体会,想不到在会上很多家 长都有感而发,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现在的孩子通常自理能力不太好,虽然在学校往往积极劳动,而 到了家里没了老师的监督则成了 “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 有的说,孩子书包是父母理的,衣服是父母帮着穿的,铅笔是父母削的,连起床、 吃饭、做作业都要父母催,针对这些弊病,务必要向孩子提出:自己的事情自己 做;有的说,在做好了自己的事情后,我们也要鼓励孩子主动地帮父母做一些家 务。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或者认为“孩子不会干 活,反而添乱”,这是很不正确的。学校创设的“生活必修课程”正是起到了督 促孩子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也是督促家长一起参与监督,非常给力,给予大力支 持! 我们在家长会上进行强调,目的就是尽量争取家长的配合,请家长对孩子每月下 发的考核表客观评价。月初下发表格,上交评价,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每周评议两 次,在考核表上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