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3篇).docx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 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描写。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 致逼真,引人入胜,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观察 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1 cn jy com学情分析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此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因此, 在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入手,激发他们学 习的兴趣。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 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建议在学法上,积极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和理解,有所感悟,从而 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 景,多种形式读文,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不同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你听到了什么?(蝉叫声、青蛙的叫声)3 .好美!谁能把这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听?(指名读第7、8自然 段)(师随机板书:美)4 .瞧,(出示课件)雨过天晴,蓝天上有白云,有彩虹,树上有蝉、 蜘蛛,池塘里有青蛙。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去感受雷雨后的美景!(齐 读第7、8自然段)(四)回归整体,朗读全文。1 .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雷雨前、中、后景色的变化吧!(播放课件)2 .请同学们拿起书,我们来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 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五、填词,比较词句1.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下来。2. 一只蜘蛛从网上 下来,逃走了。3. 一条彩虹 在天空。比较“压”“垂”“挂” 3个字的用法,体会这3个字用得巧妙之处。 六、指导写字1 .出示“垂、户、迎、扑” 4个生字,指名读,集体读,再口头组 词。2 .同桌交流写字方法,全班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写字方法。3 .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临摹。4 .展示交流。七、课堂小结,背诵课文1 . 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为什么能把这场雨的前后变化写得这么细 致?2 .是呀,作者经过了非常仔细地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么美,希望 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 这样,你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3 .想把这篇精彩的课文背下来吗?快试一试吧。八、梳理板书雷雨雷雨前:闷雷雨中:大雷雨后:美九、教学感悟正式上课前,我让学生辨别“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让学生 对“雷雨”有初步的印象。当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抓住重点 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恰当运用词语所带来的奇妙效果。此外, 我围绕“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不同,引导学生通过 读句对比的方法,说出景象的不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 结能力。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第2篇】雷雨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识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识 字的主动性,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形成学习能力。语 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不应以教师 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阅读教学中 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图文对照、情境创设、想象谈话等多种形 式去品悟文章描写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制作学生活动卡。学生准备: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留心观察天气变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题目1 .导入: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来临了!请同学们仔细看, 认真听!(播放视频:课文第一幅插图。)2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3.过渡:同学们真会观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6课雷雨,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文题目。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此环节培养 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想 办法记住。2 .教师示范读文,学生听读识字,看看解决了哪些生字。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教师相机纠正读音。翘舌音:蝉、垂。4 .在小组中,利用生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5 .汇报识字方法。(1)压:做一做把手压在语文书上的动作。用顺口溜识记:广上一 点落下,埋在泥土底下。(2)蝉:课件出示“蝉”的,播放蝉的叫声,使学生了解“蝉”是 一种昆虫。(3)垂:出示蜘蛛垂下来的,引导学生感受“垂”字的整体结构。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课件展示“垂”字的笔顺,请同学们一起 书空。看课件,通过比较来理解“垂下来”和“掉下来”这两个短语。出示:下垂的小狗耳朵、成熟的向日葵,掉下来的树叶、从树上掉下 来的苹果。小结:“垂下来”,东西一头向下,一头与上边的连在一起。“掉下 来”,东西向下,和上边的分开了。作者用词准确,非常值得我们学 习。看图选词,巩固运用词语。(课件出示垂柳图、大雪压松图和古诗 句0 )A.万条()下绿丝绦。B.千朵万朵( )枝低。扩展识字。出示引导学生用顺口溜拓展识记生字:有目就睡,有手就捶;金秋时 节,稻穗下垂。(4)用猜谜语的方法识记“户”:无方之房。(户)(5)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扑”:4 +卜=扑。区另4I引仆。6 .巩固识字。(1)开火车轮流读生字。(2)过河游戏:课件出示石头上的词语,学生帮助小动物“过河”。压下来垂下来窗户蝉叫了 迎面扑来(3)句子巩固练习,指名读,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课件出示句子:动作演示“压二体会乌云压顶。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识字教学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音”“形”“义”的结合,通过“识字学词 读句”的模式,循序渐进,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学、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识字经验。在识字教学过 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生字,探索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教学中重视识 字方法的总结与运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识记生字时,结合了汉字的字义,学生就会少写错别字,同时能比较 准确地运用词语。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 .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雷雨前的景象?哪些自然 段写了雷雨中的景象?哪些自然段写了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 做记号。2 .学生汇报。雷雨前(第13自然段)雷雨中(第46自然段)雷雨后(第7、8自然段)3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这三个部分,用心去感受三处不同的 景象。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此环节中, 坚持以读为本,有效地突出了读的目的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多种形 式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思路,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丰富了 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四、指导观察,书写生字1 .出示4个会写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雷乌黑压2 .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一边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及书写要领。(1)“雷” 雨字头稍宽些,盖住下边的“田”字,雨字头的第二笔 是点,第三笔是横钩,第四笔竖和第十二笔竖都在竖中线上。(2)“乌”第三笔竖折折钩的横段较宽,写在横中线下方。最后一 笔横稍长。(3)“黑”第六笔竖在竖中线上,第八笔横比第七笔横稍长些四点要均匀排列,外面两点稍长,中间两点稍短。(4) “压” 厂字头的横不要过长。写“土”时注意下横长于上横, 也要长于厂字头的横,最后一点写在长横上,不能写到外面。3 .教师强调眼到、手到、心到,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 之后,再进行书写。4 .全班展示写得较好的字。设计意图:教学中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观 察字的结构,观察重点笔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突出 重点,从而教会学生从书写中寻找规律,促进自主写字能力的提高。对于难写的字加强示范,让学生从示范中感受用笔方法,并通过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五、拓展延伸,积累词语1 .收集并阅读有关描写雷雨的片段。2 .摘抄课文中描写天气的词语。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领读。黑沉沉乱摆垂下来逃走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下越大迎面扑来彩虹蝉叫了2 .这些词语向我们展现了不同时间的景象,回忆课文内容,你知道它 们展现了哪三个不同时间的景象吗?3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雷雨,用心去品读,体会不同 的场面,感悟词语的魅力。4 .齐读课文题目。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字词是篇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复习字词,巩固生字的认识。这些词语正是雷雨前、雷雨中 和雷雨后三个场面的展现,复习这些词语,可以降低概括课文的难度, 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为中年级教学奠定基础。二、细读课文,感悟意境导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完成学生活动卡。(一)研读雷雨前的景象。1 .过渡:大自然变幻莫测,在雷雨来临之前,你都看到了哪些景象?2 .交流读书感悟,教师相机点拨。3 .品读第1自然段。在这一自然段中,你喜欢哪些词语?引导学生体会使用“压” “黑沉 沉”的妙处。你能说一些像“黑沉沉”这样ABB式的词语吗?(亮晶晶、沉甸甸、 绿油油。)引导学生结合亲身经历来说说“乌云低低地压下来”的感受。此时,乌云来势多凶猛啊!厚厚的乌云低低地压下来,带给你怎样的 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读, 齐读)4 .品读第2自然段。(1)你能想象“树枝乱摆”是怎样的景象吗?不下雨时树枝是怎样 的状态?出示上一自然段中的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对比来读一读树枝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从“一动不动”到“乱 摆”的变化,说明风很大,天气变化很快。)(2)小结:联系上下文法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方法。(3)出示句子:“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好?(引导学生体会“垂” “逃”等字的妙处。)想象一下蜘蛛逃走时会说些什么呢?(4)想象:雷雨即将来临,蜘蛛逃走了,其他的动物会有什么反应?(如:蚂蚁忙忙碌碌地搬家、燕子低飞、小鱼浮到水面等。)5 .品读第3自然段。(1)引读:小动物预感到雷雨马上要来了,你快看,你快听!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2)课件演示画面。(3)如何通过朗读来体现天气的突然变化呢?谁愿意来试一试?教 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好两处“越来越”从中体会闪电、雷声的不断变化。(二)研读雷雨中的景象。1 .课件出示插图。观察插图,说一说:你观察到的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的?2 .同桌合作读第46自然段。3 .雷雨中的天气是怎样变化的?教师相机板书:雨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4 .“渐渐地”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用“渐渐地”这个词语说一句话?5 .你们能通过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来读出天气变化吗?指3名同 学来朗读第二部分。(三)研读雷雨后的景象。1.过渡: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看啊,雨终于停了。(课件出示插 图。)3 .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4 .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样子的雨。【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1 .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难点1 .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2 .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 趣。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挂图。学生:预习生字新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 .会认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4个生字。2 .结合插图,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部分,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 .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重点语句,相机点拨。(1)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好?(“挂”字用得好。)配乐欣赏几组美丽的彩虹图,指导读句子。(2)蜘蛛又坐在网上。一边读一边想象,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你能体会蜘蛛此时此刻的心情吗?引导学生体会蜘蛛的悠闲和愉 快。4 .过渡:你看,小动物多高兴!蜘蛛悠闲自在,就连青蛙也叫起来了。 出示: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仿照这个句子说话:()了,()也()。5 .假如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6 .小结:雷雨过后,空气清新、洁净,到处充满了生机。让我们带着 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第三部分。设计意图:阅读中,加入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学习默读,为三年级 的阅读做好过渡。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看一看、读一读、画一画、 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来丰富情感体验,感受文章语言的 优美。课文的插图也是一种文字,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来理解课文内容, 这样可以降低阅读难度。教学中始终以“读”为本,通过自由读、情 境读、想象读、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读 中感悟作者用词准确生动,观察细致入微。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1 .出示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垂、户、新、迎、扑。2 .指名读,口头给生字组词。3 .指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特点、笔画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 .学生交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相机指导。“垂”的笔顺:撇、横、竖、横、竖、竖、横、横。整个字形中间宽, 上下两头窄,横画间的距离要相等。“户”的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尸”撇要长。“新”是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迎”先写里面再写外面。“迎”里面的“左部分不能多加一点或 一撇,两部分要错开,左高右低。“扑”左高右低,左右等宽。“卜”略低于魂”,第四笔收笔比第二 笔稍低。“卜”最后一笔点与竖是相触关系,不能交叉。设计意图:设置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通过认真 观看教师示范,掌握重点字的书写要点,感受到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 笔、每一画中。四、总结谈话,拓展延伸1 .大自然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到处都藏着无穷的奥秘。善于观察 的孩子,一定会用自己明亮的双眼去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一定 会有更多的发现。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留心观察吧!2 .留心观察雷雨时的环境,把它写在日记里。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揭示了留心观察大自然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促进学生积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活, 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写观察日记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例如做动作、加一加、字理识字、扩词、 造句等方法,采用识字、学词、学句、学文的教学过程,在多种情境 下巩固识字效果,学生对于本课生字的识记效果较好。教学中重视学 生的写字训练,通过观察、临写、对照、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 基本的书写技能,对于不好写的笔画及容易写错的字进行了重点指导, 使学生能够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在写字教学中,重视学生的 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注重训练语言,指导朗读。阅读教学中始终围绕“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的教学目标进行,通过朗读把欣赏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 象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也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结合 课文插图、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的片段时,让学生自己说说课文都写了哪些景物,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作者语言运用得精当。创设情境,调动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文章描写的意境, 想象当时的画面及角色,体会小动物的心情。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 的个性阅读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思 考。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第3篇】教材分析:雷雨是第六单元的第二课,这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雷雨 中和雷雨后景色的优美短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精练、 用词准确,既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色,又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 空间。本文共有8个自然段。1到3自然段主要写雷雨即将来临的情景。满 天的乌云,一动不动的树叶,一声不出的蝉,写出了雷雨前沉闷的天 气。尤其是“压”字,让人感觉喘不过气来。突然袭来的大风,乱摆 的树枝,逃跑的蜘蛛,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和不安。闪电, 雷声,“越来越亮”“越来越响”,给人恐惧之感。4到6自然段主要 写雷雨中的情景。“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雨声小了”,写出了 雨起初又大又急,接着越下越大,渐渐地变小的过程。“哗,哗,哗” 写出了雨又大又急,“渐渐地”写出了雨逐渐变小,充分表现了雷雨 的特点。7到8自然段主要写了雷雨之后的情景。这一部分作者按照 从上往下的顺序,空中树上池塘如画卷一样徐徐展开,通过 雨后不同事物:清新的空气,天空的彩虹,蝉叫了,蜘蛛坐回网上, 池塘水满,青蛙叫了,写出了雷雨后清新愉悦的画面。课文中的插图天空和地面上下呼应,浑然一体。天空中电闪雷鸣,雨 帘密织,地面上一切笼罩在雨中模糊不清,和课文中的第5自然段内 容相匹配。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 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提取明显信息和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本课要提 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还要整合信息,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 雨后景色的变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学生能力要求有梯度地提高了。 纵观本课语言特点,都是简短的句式,容易提取信息。对学生难度较 大的是:本课没有明显的时间词,如何让学生发现课文雷雨前、雷雨 中、雷雨后的写作顺序;提取了信息之后,如何整合信息说清楚雷雨 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教学目标:1 .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 雨、乌云”等7个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 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4 .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教学重点:1 .学习识字、写字。2 .能在课文中找出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 化。教学难点:1.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的好处。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一)出示谜语,请学生猜,并说是如何猜出来的(课件出示: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小结:会抓关键信息来猜。(板书:雨)(二)说说见过的雨,引入课题1 .学生交流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雨。2 .根据交流,揭示课题:还有一种雨,先是电闪雷鸣,接着就哗哗哗 哗地下起来,这样的雨就叫雷雨。(板书:雷)3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 .独立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 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2 .合作读。同桌位相互检查读一遍,帮助纠正字音。3 .集体对读。(课件出示:y d ch a n chu h u p 0 压 蝉垂户 扑)(1)指名检查。刚才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现在请哪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这些生字。相机 正音提示:“蝉” “垂”读准翘舌音。去掉拼音齐读。(二)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蝉鸣窗户垂下来压下来迎面扑来)1 .学生练读。2 .集体读。男女生开火车比赛读,随机提示:“户”在词中要读轻声。(三)整体感知,了解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1 .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2 .根据学生反馈关于下雨的内容,顺势质疑: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 写下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找出4、5、6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情景。 教师板书:雷雨中3 .教师进一步质疑引导:4至6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情景,那前面 的1、2、3和后面的7、8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呢?4 .根据学生反馈,相机板书:雷雨前、雷雨后5 .小结: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的不同情景。三、学习1至3自然段,抓主要信息,感受雷雨前的情景(一)整体感知,标注信息1 .自由读1至3自然段。2 .用方框标出雷雨前描写了哪些景物。3 .学生反馈,相机板书。(板书: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二)品读感悟雷雨前的情景1 .抓关键信息,想象画面。我们一边读一边来感受: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雷雨前的沉闷。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做动作理解“压”,让学生感受“压”是向下用力。 什么东西压下来?引导回扣“满天”和“黑沉沉”感受乌云的特点。读读句子说说,乌云是怎样的?(满天黑沉沉压) 用评价指导学生读出画面。 结合你读出的画面,说说“压”给你的感受。带着感受去读。(指 名学生读出乌云越来越逼近的沉闷,紧张,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受。) 课件出示: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读读句子,随文识字“蝉、 说说树上的叶子和蝉是怎样的呢?它们为什么是这样呢?(引导感 受天气闷得一丝风也没有。) 指名读出感受。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大风袭来时的情景。课件出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逃走了。 读句子说说,蜘蛛为什么要逃?引导学生联系前文,了解是因为风 很大。 蜘蛛是怎样逃的? 课件出示“垂”字的演变,相机理解字义。(课件出示:“垂”甲骨 文字形是土上有一棵枝叶下垂的植物,本来的意思就是东西的一头笔 直向下。) 为什么它要这样逃呢?(指导结合字义感受蜘蛛的害怕) 指名朗读句子。(3)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雷雨前闪电和雷声的变化。课件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雨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还有什么变化呢? 指导读好“越来越亮”和“越来越响”。2 .小结方法,整体回顾。我们运用抓关键词,读中标记的方法,找到了雷雨前描写的景物,边 读边想象画面,了解了这些景物的样子,感受到了雷雨前空气的闷热, 大风袭来的慌乱,闪电和雷声的变化。请全班齐读1至3自然段,读 出雷雨前的情景。四、归类辨别,指导书写(一)归类辨别1 .全班齐读(课件田字格出示9个字:雷、黑、垂、迎、新、乌、压、户、扑。)2 .观察字形,按结构给生字分类。第一类:上下结构雷黑第二类:独体字垂乌户第三类:左右结构新扑第四类:半包围结构压迎(二)指导书写1 .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5个字。(课件出示:雷黑垂乌户)2 .仔细观察字形,做到“三看”看结构,看比例,看关键笔画。 让学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课件出示:雷黑垂,重点引导观察 这三个字的共同点,竖都压在竖中线上。3 .重点指导°跟着课件演示,书空“黑”。注意“黑”字的书写顺序,第6笔是竖, 压在竖中线上,注意两横的长短变化。4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范写“垂”,学生跟着书空。注意第4笔是竖,压在竖中线上, 第2横压在横中线上,一横一竖相交于中心点。“垂”字还要注意笔 顺,4横要注意间距均匀,长短变化,第2横最长。5 .学生在书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三)师生共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投屏,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 件和关键笔画。(四)抄写词语学生抄写“雷雨、乌云、闪电”。五、总结交流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的情景。3 .说说自己见过的不同的雨的情景。二、重点难点重点1 .会认5个生字,会写“雷、马、黑、压”4个生字。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难点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三、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 .雨有很多种,你们知道有哪些雨吗?(板书:雨)(学生自由说)2 .出示课后练习题的四种雨的名称及动图。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1)学生自己描述一下这几种雨的区别。哪种雨最大?3 .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你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4 .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四、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雷雨前的 景色变化。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回顾导入(一)巩固词语(课件出示:蝉鸣窗户垂下来压下来迎面扑来)同学们,你还认识这些词语朋友吗?请你们读一读。(二)回顾雷雨前的情景一起来读一读1至3自然段,回顾一下雷雨前的情景吧!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16课雷雨二、学习4至6自然段,抓主要信息,感受雷雨中的变化(一)抓关键句子,感受雷雨的变化特点1 .自由读一读4至6自然段,说一说这部分是怎样来写雨的呢?2 .学生交流,相机指导学生找出写雨的句子去发现。(“哗,哗,哗,”“雨越下越大,”“雨声小了)3 .小结:雷雨先是由小变大,接着由大变小,这就是雷雨的特点。(二) 整体感知,标注信息1 .自由读4至6自然段。2 .请用方框标出雷雨中描写的景物。3 .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相机板书。(板书:雨树房子雷声雨声)(三)抓关键句子感受雷雨的大1 .默读4到6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来了雨大呢?找出来好好 读一读。2 .出示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用评价指导学生读好“哗,哗,哗”,读出雨的来势很猛。3 .出示句子:“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 了。”(1)引导看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画面,再结合第五自然段内容,图 文结合引导感受雨很大。(2)师生配合读,指导读出雨的大。(四)抓关键词感受雨的变化1 .出示句子:“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2 .哪一个关键词写出来了雨变小了?(渐渐地)3 .你能换一个词吗?(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现在你能读好这个词吗?4 .指名读句子。(五)小结方法,整体回顾我们继续运用抓关键字词读中标记的方法,找到了雷雨中描写的景物, 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了解雷雨变化的特点。用我们的朗读,读出 雨的变化吧,齐读4到6自然段。三、学习7、8自然段,抓主要信息,感受雷雨后的清新(一)整体感知,标注信息1 .自由读7、8自然段,思考:雷雨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2 .请用方框标出雷雨后都写了哪些景物。3 .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板书: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二)结合板书,梳理写作顺序1 .借助板书,引导学生发现。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板书,先写了天空中太阳和彩虹,接着写树上的蝉 和蜘蛛,最后写了池塘和青蛙。你有什么发现?2 .学生反馈,小结。作者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咱们按照这样的顺序,美美地读一 读雷雨后那美丽的情景吧。(三)感受雷雨后天空的美1 .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读出感受。(课件出示:天亮起来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2 .借助“挂”的构字特点,联系生活体会用词的有趣。(1)(课件出示:挂)生活中,你们都挂过一些什么呀?将字的形和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挂这个动作和“挂”的形 旁提手旁是相符合的,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3)小结:瞧,天空中挂着的一条彩虹,也像是我们亲手挂上去的呢!(4)指导读出天空的美丽。(四)感受雷雨后空气的清新1 .出示句子: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2 .空中发生变化的还有一个事物呢。(板书:空气)3 .联系前后文对比,体会空气的清新。雷雨前空气是怎样的?雷雨后呢?经历了雷雨前的闷热,雨过天晴, 这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吹到我们的身上,呼吸进我们的身体,你是 什么感受?4 .指名朗读。(指导读出舒适,愉悦。)(五)感受雷雨后的舒适、惬意1.出示句子:蝉叫了。蜘蛛又坐到了网上。读一读句子,联系前文说一说蝉和蜘蛛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样子。(2)(课件出示蜘蛛雷雨前后的不同样子的句子和。)比较蜘蛛前后不 同的样子,说一说你从“坐”字中感受到了什么?指名朗读。(指导读出雷雨后的舒适,惬意。)(六)感受雷雨后池塘的情景1 .出示句子:“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了起来。”2 .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机,活力,美丽等)3 .想象着画面,读出感受。(七)小结方法,整体回顾我们运用抓关键词,读中标记的方法,找到了雷雨后描写的景物,抓 住天空、树上、池塘三个画面品读感悟,了解到雨过天晴,经过大雨 的冲刷,一切变得那么清新,那么美丽,那么富有生机。让我们美美 地,甜甜地读一读这个部分吧。四、总结全文学习方法,合作读中整体回顾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找主要信息,欣赏了雷雨前、雷雨中、雷 雨后的不同景色。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重新感受一下吧。男生读 雷雨前,女生读雷雨中,全班齐读雷雨后。五、整合全文信息,说清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一)小组合作练说四人小组合作,借助板书,任选一个你感兴趣的部分,可以用文中的 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在小组里说一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 的景色变化。(二)小组展示要求小组开火车,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进行展示。六、借助填空,引导背诵1 .课件出示:满天的(),黑沉沉地()下来。树上的()一动不动,()一声也 不出。忽然一阵(),吹得()乱摆。一只()从网上()下来,逃 走了。()越来越亮,()越来越响。(),雨下起来了。雨()0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者M )0 渐渐地,渐渐地,()小了,()也小了。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迎面扑来。雨停了。()出来了。() 挂在天空。()叫了。()又坐在网上。()水满了,()也叫起来 了。2 .指名借助填空背诵。七、迁移运用,拓展延伸(一)联系生活,说自己见过的雷雨 联系你看到过的雷雨,可以用书上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指名交流。(二)引路,提供表达支撑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指名交流,相机出示帮助学生说清楚。(三)小结大自然中还藏着无穷无尽的奥妙,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 更多有趣的情景。八、归类辨别,指导书写(一)发现规律在田字格分两组出示4个字:新、扑、压、迎。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两组字有什么特点?说说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发现“压、迎”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撇捺要伸展,“压”先外后 里,别少写了一点;“迎”先里后外,别多写一笔。“新、扑”两个左 右结构的字,左右等宽。)(二)重点指导“新”左右宽窄差不多,注意“亲”最后一点的避让,“斤”的撇笔 要穿插到点下。“迎”要注意第二笔是竖提,上面不要多写一撇或一点,最后三笔才 是 “L”。(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范写“新”和“迎”,学生跟着老师书空。(四)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五)师生共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投屏,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六)抄写词语学生抄写“雷声、房子、窗户、清新1 .学生听课文录音。2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4 .互相交流识字方法。5 .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认读,组词。6 .找出这5个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7 .认读词语卡片。(出示:雷雨乌云闪电雷声窗户房子) 五、朗读感悟,理清文脉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 .教师引读。3 .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 雷雨中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4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5 .分组朗读,教师随机指导。六、指导写字1 .出示“雷、乌、黑、压” 4个生字,仔细观察,说说你想提醒同 学们注意什么。2 .教师重点指导“雷、黑”,边讲边示范书写。3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七、梳理板书雷雨雷雨前(第13自然段)雷雨中(第46自然段)雷雨后(第7、8自然段)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 .会写“垂、户、迎、扑” 4个生字。2 .背诵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样变化的,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3 .体会动词的巧妙运用。二、重点难点重点1 .会写“垂、户、迎、扑”4个生字。2 .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难点背诵课文,感悟“压、垂、挂”等动词的巧妙运用。三、复习导入1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 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有)真是好样的!(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21世纪*教育网2 .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雷雨的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师板书)3 .齐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四、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一)学习第13自然段。1 .同学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 化。在夏天,你有没有注意过雷雨前的天气变化呢?请你说一说。2 .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雷雨前的景象。请你仔细观察,等会儿 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的观察能力最强。(课件出示雷雨前的画面) 3.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 .课文中又是如何来描写雷雨前的景象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 1-3自然段。(生读)5 .雷雨前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来做做压 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