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篇说明.docx
一、 建筑节能1、总体布局Xx 地块公共建筑方案节能设计设计说明节能设计专篇抹面砂浆JC890 和附录二中的相关要求。±0.000 以下填充墙不与土接触承受MU10 烧结页岩多孔砖、M5 混合砂浆。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直接与土接触承受MU20 混凝土实心砖、M10 水泥砂浆。3、主要材料混凝土等级:1根底及地下室: C402) 地上单体混凝土强度: C45C30。建筑规划布局表达乐观节能设计意识,利用合理朝向设计,使建筑能耗降低。运用合理的建筑布局,组织好建筑间的自然通风。2、建筑单体1) 建筑物体形系数符合标准要求。2) 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满足标准要求。3) 建筑物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按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23 规定的三级设计。4围护构造各局部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满足标准要求。5屋顶和外墙承受外保温。二、 构造节能本工程构造节能有如下要求:1、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建筑构造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构造体系为框架剪力墙构造,承受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2、填充墙砌体材料:上部构造墙体承受 240mm 厚 B07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应使用 M5.0 专用砂浆,其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3钢 筋:梁、板、柱主筋承受 HRB400,箍筋承受 HRB400 级和HPB300 级热轧钢筋。4、本工程所承受的混凝土及砂浆均承受预拌混凝土和预拌商品砂浆,符合节能原则。5、其余节材和综合利用措施:1材料选择时应分析资源的消耗量,宜选择资源消耗少、可集约化生产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2选择材料时宜分析其对能源的消耗量,并宜承受生产、施工、撤除和处理过程中能耗低的建筑材料。3选择材料时应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并符合以下要求:1 应承受生产、施工、使用和撤除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的建筑材料;2 不应选用可能导致臭氧层破坏或产生挥发性、放射性污染的建筑材料;3 宜承受无须外加装饰层的建筑材料。4) 在保证性能状况下,设计宜选用以下建筑材料: 1 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建筑材料;2 以各种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3 建筑施工、旧建筑撤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尚可连续利用的建筑材料;4 速生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5 本地的建筑材料;6 耐久性优良的建筑材料。5) 在保证经济性的状况下,设计宜选用以下功能性建筑材料:1 具有保健功能和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建筑材料;2 能防潮、能阻挡细菌等生物污染的建筑材料;3 削减建筑能耗和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材料;4 具有自洁功能的建筑材料。6) 在保证安全及使用功能的状况下,设计宜选用以下轻质建筑材料:1 轻集料混凝土等轻质建筑材料;2 轻钢等轻量化建筑材料。三、 给排水节能一、设计依据: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2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23。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23。2、节水措施(1) 、卫生洁具承受节水型洁具。(2) 、公共卫生间的大便器承受自闭式冲洗阀,公共卫生间的小便器及洗手盆承受感应式水嘴,洗脸盆等卫生器具承受陶瓷片等密封性能良好耐用的水嘴。(3) 、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分开计量。并在每层的生活给水管网上设水表,分层计量。(4) 、绿化用水及道路冲洗用水等承受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供给。雨水回收系统最高日处理水量为 10m3/h,雨水收集池容积为 80m3。(5) 、合理分区:本工程承受加压供水装置。在地下水泵房设加压供水机组,系统竖向分为两区,-2 层3 层,由市政直供;其余加压供水,由地下室加压设备供水。系统分区不超过 0.35MPa,且用支管减压阀掌握供水压力不超过 0.2MPa。(6) 、消防水池和水箱设置溢流信号和溢流报警装置,防水水资源铺张。(7) 、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 3、节能降噪措施(1) 、承受管内壁光滑,阻力小的给水管材,适当放大管径以削减管道的阻力损失和水泵扬程。(2) 、生活用水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3) 、食堂厨房承受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有效削减能耗铺张。(4) 、卫生间排水管道承受UPVC 消音管材,削减排水管到噪音。四、电气节能1、设计依据1浙江省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232) 供配电系统设计标准GB 50052-20233) 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标准GB 50053-20234) 低压配电设计标准GB 50054-2023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标准GB 50055-2023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237)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238)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标准JGJ/T 163-20239)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231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311) 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GB/T 14549-19931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231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标准GB50343-202314)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分项计量系统设计标准DB33/1090-202315) 国家、地方现行相关的标准、规程2、供配电系统参见电气配电设计相关内容1) 、供电电压等级为 10KV,电源引自就近 10KV 开闭所,变电所设置在地下一层,供电半径不大于 150 米,变压器深入负荷中心。2) 、合理计算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力求使变压器的实际负荷接近设计的最正确负荷,提高变压器的技术经济效益,削减变压器自身损耗,变压器均选用SCB11H 环氧树脂真空浇铸干式变压器,变压器接线组别为D.yn11。3) 、优化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即最小损耗的运行方式。尤其是季节性负荷如空调负荷设置专用配电回路,过渡季节停运,以降低变压器损耗和线路损耗。4) 、单相负荷经计算,合理选择相位,使三相尽量平衡。最大相负荷不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 115,最小相负荷不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 85。5) 、合理布置配电线路路径,减小长度,降低线损。6) 、母线承受铜导体,电缆承受铜芯电缆,并按发热等技术条件、经济电流密度确定其截面。7) 、无功补偿:变电所低压侧设置集中无功补偿装置,使10KV 侧功率因数在 0.92 以上,低压侧功率因数在 0.95 以上。承受智能型补偿掌握器,具有自动循环投切、过零投切、分相补偿等功能。 8当成组用电设备无功负荷较大且离变电所较远、功率因数较低时,承受就地无功补偿。3 照明系统房间或场所照明功率密度对应照度值显色指数1) 、各主要场所照度标准及 LPD 确实定室内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23, 室外满足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标准JGJ/T 163-2023 的要求。变配电房720080泵房3.510080风机房3.510080公共场所掌握室830080走道、通道25060楼梯间25060车库25080商业配套公建930080办公一般办公室830080高档办公室设计室13.550080会议室830080大厅1030080本工程各建筑照明设计功率密度不大于上表所规定值;当房间或场所的照度值高于或低于本表规定的对应照度值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以上未及场所的照明照度值及 LPD 值应满足标准的规定要求。立面照明依据建筑物饰面材料反射比及对应的照度值选用符合标准的LPD值。室内照明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均按标准要求执行。2) 、照明方式承受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三种方式。3) 、光源的选用:光源选用以高效和节能为原则,在走道、前厅、楼梯间等公共场所以 LED 灯为主要光源;汽车库、办公室以直管细管径三基色荧光灯T8、T5 管为主要光源;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但其照度及功率密度值LPD要求应符合相关要求;景观照明、泛光照明承受高光效金属卤化物灯或LED 光源。4) 、镇流器等灯具附件的选用(1) 直管型荧光灯承受电子型或节能型电感型镇流器,其它类型节能灯承受电子型,金卤灯承受节能型电感镇流器,要求 cos0.9,谐波含量应满足国家标准GBl76251-2023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放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 16A的规定。(2) 全部镇流器必需符合该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5) 、照明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下面两个表的数值荧光灯灯具的效率灯具出光口形式开敞式透亮棱镜格栅灯灯具效率75%70%55%65%保护罩玻璃或塑料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的效率灯具出光口形式开敞式格栅灯或透光罩灯具效率75%65%6) 、照明掌握、治理:(1) 照明系统依据需要实行分区、分组、分散、集中、手动、自动等经济有用、合理有效的掌握设计。(2) 一般房间、机房等处的照明承受就地设置照明开关掌握;每个房间灯的开关数不宜少于 2 个只设置 1 只光源的除外,一般场所所控灯列与侧窗平行,多媒体房间等场所照明掌握依据功能要求实施。(3) 不同场所应承受适当的节电开关,如定时开关、接近式开关、调光开关、光控开关、声控开关等。楼梯间、走道承受节能自熄式开关;应急照明承受节能自熄式开关时,火灾时应强制点亮。(4) 要求较高场所,承受智能灯光掌握系统进展多场景掌握,“一键式”操作场景接换。(5) 汽车库等走道等公共场所的照明承受照明配电箱就地掌握并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统一治理。照明灯具分回路配电,设置降低照度措施。(6) 按建筑使用条件和自然采光状况实行分区、分组掌握措施。(7) 道路照明承受集中掌握,除承受光控、程控、时间掌握等掌握方式外,还具有手动掌握功能。在深夜能关闭一半光源,以节能。(8) 泛光照明承受集中掌握系统,并依据使用状况设置一般、节日、重大庆典等不同开灯方案。除承受光控、程控、时间掌握等智能掌握方式外,还具有手动掌握功能, 同时设有深夜减光掌握,及分区或分组节能掌握。4、电气设计1) 、本工程变压器选用 SCB11H 节能型环氧树脂真空浇铸户内干式变压器。10kV 配电设备承受环网柜。低压配电柜选用抽屉式开关柜。2) 、水泵、风机等设备的电动机选用高效节能型电动机,局部电动机依据工艺要求或者容量较大的电机承受变频调速方式。3) 、电梯及自动扶梯协作建筑专业选用具有节能掌握策略产品。4) 、选用绿色、环保且经国家认证的电气产品。在满足国家标准及供电行业标准的 前提下,选用高性能相关配电设备,选用高品质电缆、电线。不选用淘汰、落后的电气产品。5、计量及设备运行治理1) ,计量(1) 外部计量:进线承受高供高计。(2) 内部计量:对各种用电设备,包括空调及风机组、电梯设备、生活水泵、电热水器、各功能区照明用电等分别设置多功能表计,以实现能耗的分项计量。对于出租的场所依据用户设置计量装置。分项计量系统可供给全部能耗节点的电耗数据,其中一级能耗节点包括室内外公共及非公共场所照明插座用电、空调末端用电、电梯用电、给排水系统用电、非空调用通风用电及特别场所的用电均承受直接计量,二级能耗节点承受拆分法猎取能耗数据。(3) 全部内部计量的电表承受数字网络型,通过总线接入能耗计量收费治理系统, 以掌握用电并制定节电措施。(4) 分项计量系统具有上传相关信息的接口,具备向当地主管部门能耗监管平台传输数据的功能。(5) 将依据计费要求对工程的各主要场所用水量进展计量。2) 、设备运行治理(1) 承受建筑设备监控治理系统对空调设备、水泵、各类风机、电气照明及其它用电设备进展自动掌握,实时监测,以实现最优化运行,到达集中治理、程序掌握和节约能源的目的(由专业单位设计)。(2) 地下室通风设施承受检测地下室CO 浓度对通风系统进展节能运行方式的掌握。(3) 工程投入运行后,能源治理系统采集的能耗数据定期由本工程的节能治理部门进展分析争论,不断优化运行治理方式。运行中检测到的主要用能设备状态特别,通过能源治理系统准时反响处理,准时解决问题。6、光伏发电由专业单位设计办公大楼的机房层屋顶设置光伏发电设备,主要用于楼梯间、走廊等公共照明。机房层屋顶可以利用做光伏发电的屋面面积大约有 200 平方米,总的发电量约为20kW。每年约节约电量 20230KWh。五、暖通节能1. 严格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23进展设计。2. 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承受综合性能系数高的机组,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不低于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中的第 1 级 IPLV>3.6,按系统的最长配管长度折算,夏季供冷量修正系数不小于 0.85,分体式空调能效等级不低于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中 2 级的要求。4地下车库设置双速通风/排烟合用风机,同时设置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当车库一氧化碳浓度大于 30mg/m3 时,联动风机进展排风。3. 一般机械通风系统中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不大于 0.32W/(m3/h);空调风系统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设粗过滤段时空调箱单位风量耗功率0.42W/CMPH,设粗、中效含复合式净化除菌除尘段过滤段时空调箱单位风量耗功率0.48W/CMPH。5. 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各设备均选择效率高、能耗小的产品。6. 各空调区域均可独立开启、关闭及调控,满足不同区域空调的分时运行,承受自控系统对空调系统进展能量调整。7. 地上局部大办公室设置CO2 监控系统,与风全热交换器联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