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95601652       资源大小:29.9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田家炳高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1 .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133座墓中,有些随葬品有五六十件,但有些随葬品极少;大溪 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没有随葬品,而有的随葬品达58件之多。这些现象说明 了 ()A.生产力发展,墓葬文化相似B.氏族内部分化,封建等级出现C.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D.国家已经产生,阶级压迫出现K答案U cK解 析据材料“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133座墓中,有些随葬品有五六十件,但有些随 葬品极少;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没有随葬品,而有的随葬品达58件之 多”可知,两个文化遗址中的墓中随葬品均有多少的差异,这从本质上说明了随着生产力 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墓葬 随葬品的多少差异,但未涉及随葬品的种类区别,因此不能断定“墓葬文化相似”,排除 A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两个文化遗址均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故“封建等级 出现”说法错误,排除B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两个文化遗址均是新石器时代的文 化遗存,此时国家尚未产生,故D项表述与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不符,排除D项。故选C 项。2 .武王灭纣后,封召公于北燕,召公为了辅佐周王,派其长子克代为封侯。如堇鼎记录了 燕侯派遣使者献物于召公,燕侯旨鼎记述了燕侯亲往宗周见事的史实。这可以用来说明, 西周初期()A.统治秩序较为稳定B.移民实边得以落实C.燕国国君权力较大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K答案U AK解 析I根据材料可知,召公长子克代被召公封为第一代燕侯后,在西周早期保持了同周 王室密切 往来,由此可以用来说明分封制下西周初期的统治秩序较为稳定,A项正确; 移民实边、燕国君主权力大,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C项;燕国和周王室都处于中国北方, 空间上不存在南北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3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 能体现“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解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没 有体现“史观不同引发学术争论”,排除B项;后学者的解释明显比前学者深化,排除C 项。故选D项。25 .通典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749),通计天下仓粮屯收并和汆等见数,凡一亿九 千六百六万二千二百二十石”。有学者认为,唐朝此阶段 实际人口数字在7800万左右, 人均粮储2. 5石,足够当时全国人吃上4个月,据此可知() 农业经济繁荣政府重视粮食储备两税法实施的效果显著政府开始成为社会救济主体A.B.C.D.R答案X AK解 析U根据材料“天宝八年(749),通计天下仓粮屯收并和汆等见数,凡一亿九千六百 六万二千二百二十石”,可知当时粮食产量颇丰,说明农业经济繁荣,正确;根据材料 “唐朝此阶段的实际人口数字在7800万左右,人均粮储2. 5石,足够当时全国人吃上4个 月”,可知国家粮食储存量比较多,说明政府重视粮食储备,正确;两税法在唐德宗时 期才开始实施,错误;材料强调粮食的产量与储备,与社会救济无关,错误。错 误,排除B、C、D项,正确,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 强。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混战,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封建割 据,关卡林立,这些限制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地主阶级为了保证对农民的剥削压迫, 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秦国来完成统一,不是偶然的。从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到泰王政公元前238年亲自执政,共历六代123年,关东六国 一个一个衰败下去,唯独秦国越战越强。在此期间,秦消灭了六国共150多万军队,领土 从今关中地区扩展到陕南、陕北、甘肃、宁夏、四川、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 因而秦国最有条件来完成统一的事业。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当年,即宣布废除西周创立并实行了八百余年的封建领 主制政治体制,推行新的适合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是地主阶级用来 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但它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在当时以及此后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中,这一制度对巩固我们祖国的统一,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 一定的作用。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各朝基本上沿用了这一制度。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第二版)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始皇创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组成部 分。K答案X (1)原因:生产力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加强;统一成为各阶层民众 共同愿望; 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积极推动国家统一;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实力日益强盛,军力强大。(2)组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K解析HK小问1详析原因:根据材料“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 的加强”可知,生产力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加强;根据材料“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 争混战,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可知,统一成为各阶层民众的共同愿望;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积极推动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从公元前361年秦孝 公即位,到秦王政公元前238年亲自执政,共历六代123年,关东六国一个一个衰败下去,唯 独秦国越战越强”可知,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实力日益强盛,军力强大。K小问2详析力组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冼夫人是梁、陈、隋时期岭南俚族首领,其参与平定侯景、欧阳纥、王仲宣等 叛乱。冼夫人率部归顺隋朝后,请命设置崖州,使海南在遥领500多年后重新归属中央朝 廷。隋书记载,冼夫人在父母家时,就常劝亲族为善。隋仁寿元年,番州总管赵贪虐百 姓,引起俚僚人民反叛逃亡。冼夫人上书控告赵讷,并提出安抚百姓之策,情文帝采纳了 她的意见,惩处了赵讷,并委派冼夫人招抚叛亡的各族百姓,叛亡的各族百姓都重新归附 朝廷,岭南重获安定。粤西罗州刺史冯融听说冼夫人很有见识和才华,于是为儿子高凉太 守冯宝提亲。冼夫人作为俚人首领,排除了两家之间民族不同、文化各异、政治经济相殊的障碍,同意嫁给冯宝,对于其后的汉俚通婚,民族融合影响深远。南朝时期俚人社会 “法”的概念十分淡薄,争强斗胜、恃强凌弱是常有之事。冼夫人明确要求但人“使从民礼”,不得违犯。她还与冯宝一起断案,俚族首领犯法,也决不姑息,岭南社会秩序日渐 和谐。冼夫人先后被多位君王敕封,被尊称为岭南“圣母”。隋书评价说:“至于明识 远图,贞心峻节,志不可夺,唯义所在,考之图史,亦何世而无哉!”摘编自李润等冼夫人信仰的精神内涵及价值功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冼夫人受到后人尊崇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冼夫人的历史功绩。K答案X (1)原因:反对分裂叛乱势力,坚定维护国家统一;以民为本,倡行仁爱,保护 百姓;推动汉俚融合,促进民族团结;革旧布新,改造社会,推动岭南地区社会进步。(2)评价:夫人始终能顺应时代的进步方向,坚持不懈反对分裂割据,矢志不渝地为巩固 民族团结而努力,为发展汉越人民友好交往和安定岭南地区的局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夫人积 极提倡先进文化,锐意改革俚僚陋俗,使封建的典章制度、生产技术广为传播,改变了岭南 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等。(言之成理即可)K解析XK小问1详析I原因:根据材料“冼夫人是梁、陈、隋时期岭南俚族首领,其参与平定侯景、欧阳纥、王 仲宣等叛乱。冼夫人率部归顺隋朝后,请命设置崖州,使海南在遥领500多年后重新归属 中央朝廷”可归纳出反对分裂叛乱势力,坚定维护国家统一;根据“隋书记载,冼夫人 在父母家时,就常劝亲族为善”“冼夫人上书控告赵讷,并提出安抚百姓之策,情文帝采 纳了她的意见,惩处了赵讷,并委派冼夫人招抚叛亡的各族百姓,叛亡的各族百姓都重新 归附朝廷,岭南重获安定”可归纳出以民为本,倡行仁爱,保护百姓;根据“冼夫人作为 俚人首领,排除了两家之间民族不同、文化各异、政治经济相殊的障碍,同意嫁给冯宝, 对于其后的汉俚通婚,民族融合影响深远”可归纳出推动汉俚融合,促进民族团结;根据“冼夫人明确要求但人'使从民礼',不得违犯”“她还与冯宝一起断案,俚族首领犯 法,也决不姑息,岭南社会秩序日渐和谐”可归纳出革旧布新,改造社会,推动岭南地区 社会进步。K小问2详析I评价:根据材料“冼夫人是梁、陈、隋时期岭南俚族首领,其参与平定侯景、欧阳纥、王 仲宣等叛乱”“同意嫁给冯宝,对于其后的汉俚通婚,民族融合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夫人始终能顺应时代的进步方向,坚持不懈反对分裂割据,矢志不渝地为巩固民族 团结而努力,为发展汉越人民友好交往和安定岭南地区的局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根据“南 朝时期俚人社会法'的概念十分淡薄,争强斗胜、恃强凌弱是常有之事。冼夫人不 得违犯。她还与冯宝一起断案,俚族首领犯法,也决不姑息,岭南社会秩序日渐和谐”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夫人积极提倡先进文化,锐意改革俚僚陋俗,使封建的典章制度、生产 技术广为传播,改变了岭南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们心目中的最高神一一“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K答案H DK解析I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商人已意识到祖先有灵,会关照子孙,因此托祖先转 达对“帝”的请求,体现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D项正确;题干反映出商人敬 祖畏神,但不能得出祖先地位高于神,排除A项;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说法过 于绝对,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了商人敬祖畏神,但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排除 C项。故选D项。4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 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据此可知,司马迁意在()A.强调各民族保留自身特色B.启发民众摒弃华夷观念C.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D.构建同源同祖思想观念K答案H DK解析根据材料“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 中去”可知,司马迁意在构建以黄帝为先祖的同祖同源观念,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 族间的相互关系而非各自的特色,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华夷观念,排除B项;不虚美不 隐恶是司马迁对史记中历史人物撰写的原则,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C项。故选D 项。5 .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 立锥之地”这则材料可以看出()A.秦朝土地私有制确立B. 土地兼并带来社会两极分化C.秦朝赋税过重D.商鞅的做法加强了中央集权K答案H BK解析I根据材料中“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 者亡立锥之地”可知,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和兼并,造成了贫富分化,B 项正确;商鞅在战国时期推行变法,并非秦朝,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秦朝的赋税制 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6 .春秋初年“宋公不王”,郑庄公就联合一批国家攻打宋国,宋国也只好向王室表示纳贡。郑国联合齐国等攻打不服从“王命”的许国时,要蔡、卫、邮国参加联军,因这三国 “不会王命”,于是受到郑国、齐国的讨伐。类似现象比比皆是。这体现了春秋时期 ()A. “君之宗之”关系得到维持B. “礼崩乐坏”摧毁王室权威C. “尊王攘夷”得到普遍认可D. “诸侯争霸”推动社会转型K答案F AK解 析I材料显示,春秋时期出现不服从“王命”现象的时候,必然会遭到诸侯国联军的 讨伐,这说明,分封宗法体系一定程度上得到维护,A项正确;“礼崩乐坏”摧毁王室权 威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C项错在“普遍”,排除;诸侯争霸是社会转型的产 物,属于因果关系颠倒,排除D项。故选A项。7 .孔子家语六本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子因错把瓜苗的根锄断了,被其父曾皙一怒之下 用锄柄打晕,曾子醒后向父亲赔罪,还回房弹琴练歌,让父亲放心;孔子听闻此事很生 气,对曾子说:“(你)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死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 孰大焉? ”据此可知A.儒家思想已确立正统地位B.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盛行C.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D.精耕细作农业获得大发展K答案H CK解 析I根据材料“(你)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死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 孝孰大焉? ”可以看出孔子是不赞成曾子这样没有原则的孝道,c项正确;儒家思想已确 立正统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没有体现 有教无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与精耕细作的农业无关, 排除D项。故选C项。8 .战国时代诸子蜂起,儒家和墨家内部都有不同的派系。庄子崇尚老子,倡导自然,韩非 主张彻底抛弃文学、忠信、仁义、贤智,“一断于法”。此外,还有“离坚白”和“合同 异”的名家,以及阴阳家、纵横家等等。百家自由发表言论,平等竞争,思想极度活跃。 该状况()A.反映出百家在争辩中实现融合B.根源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C.说明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D.体现了诸子学派内部的分裂K答案U BK解析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根源于当时封 建经济的发展及封建社会的形成,B项正确;A项表述中,“百家在争辩中实现融合”与材 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当时儒家思想并未取得统治地位,谈不上丧失,排除C项;D项 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9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笼络大量 人才资源,出现了一种特有的门客现象。门客 是具有相当身份的贵族所养的一批待用之人,不乏贤土、能人、有特殊技艺之人,他们在 关键时刻往往为主人或国家效力。诸侯国的做法A.反映了儒学影响力不断扩大B.壮大了门阀土族的力量C.有利于民间向学风气的形成D.加强了君主专制的统治K答案H cK解 析根据材料中“笼络大量的人才资源可知,这一现象有利于土阶层的崛起,c项 正确;材料中的“门客”不一定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排除A项;B项中的“门阀土族形 成于三国时期,D项中的“君主专制的统治”确立于秦朝,均晚于材料中的“春秋战国时 期”,排除。故选C项。10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废除分封制,创立郡县制。郡县两级的长官分别由中央任 免,他们直接对中央政权负责。县自秦以后一直作为基本的行政区划,历代没有什么变 化。秦朝这些举措()A.为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确立奠定基础B.在世界地理行政史上有划时代意义C.郡县二级的地方管理机制得以固化D.官僚政治已经完全取代了贵族政治K答案AK解析I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对后世影响深远,为中国中央集权体制 确立奠定基础,A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秦始皇这些举措对世界的影响,排除B项;秦以 后出现过三级、五级地方行政区划,排除C项;郡县制只是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的 标志,并不意味着完全取代,排除D项。故选A项。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接受了邹衍的五行学说,认为周属火德,秦代周,应当属克火的 水德;因五色中和水相配的是黑色,于是把礼服和旌旗皆用黑色。据此可知,秦始皇()A.推行法家治国思想B.意图强化思想专制C.寻求立国合法依据D.全国推行郡县制度K答案cK解析根据材料“认为周属火德,秦代周,应当属克火的水德;因五色中和水相配的是 黑色,于是把礼服和旌旗皆用黑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德之运”学说主要是为了 论证秦朝立国的合法性,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阴阳五行家思想,而非法家,排除A 项;秦始皇强化思想专制的方式是焚书坑儒,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 项。故选C项。12 .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柳翼谋评价秦始皇:“盖秦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 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秦始皇()A.修筑长城维护边疆稳定B.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C.焚书坑儒强化思想控制D.首创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管理K答案H BK解析工根据“盖秦政称皇帝之年”,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 项正确;修筑长城不属于“秦政”,排除A项;焚书坑儒不符合“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 点”,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实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13 .如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图,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母后临朝君权旁落把持朝政夺回君权依靠宦官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封建君主专制演进C.皇帝昏庸造成乱象D.血缘政治得到强化K答案U Bk解析D材料反映的是汉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其实质是皇帝借用外力加强专制, 并不全是皇帝昏庸造成的,B项正确,排除AC项;D选项材料的信息不能说明,排除D 项。故选B项。14 .汉武帝时期,中朝官员的品级,通常比较低下。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提拔严 助为中大夫,“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讪”。由此可知,汉 武帝在政治上A.以小御大,以内御外B.集体决策,集思广益C.加强监督,防止腐败D.内重外轻,加强皇权K答案H AK解 析I汉武帝时期,严助为代表的、品级较低的皇帝亲信出任中朝官员,“与(丞相 等)大臣辩论” “大臣数讪”,中朝制衡外朝,体现的是以小御大,以内御外,A项正 确;集体决策,集思广益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加强监督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 项;内重外轻指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中央集权,与汉武帝利用中朝加强皇权不符,排 除D项。故选A项。15 .有学者指出,实行了 300多年的两汉选官制度一一察举制。从实际情况观察,察举制 确实为汉朝选出了许多人才。但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权门势家把持察举的结果,令其 流弊百出。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察举制埋下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B.察举制对两汉政治具有双重影响C.权门势家把持察举使其不能持久D.以官举士的方式不利于政治清明K答案BK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有两层意思,分别从积极作用以及流弊方面对两汉选官制度一一 察举制进行了全面评价,B项正确;察举制是选官制度,对汉末分裂割据没有直接的影 响,排除A项;C项没有全面地体现该学者对察举制的认识,排除;D项过于绝对,察举制 为汉朝选出了许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政治统治的,排除。故选B项。16 .史记记载“(汉文帝)治霸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这使得人们对霸陵 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近年对“江村大墓”考古时发现,大墓布局呈现只能有皇室使用的 “克”字形,并出土了车府、中司空印等中央机构的印章以及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金银 器。经一系列考古发掘确认,“江村大墓”即是汉文帝霸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中华民族历史出现了由多元向一体的发展趋势汉初尊奉黄老思想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中司空、车府等官职都隶属于皇帝掌控的中朝考古发现为解决历史争议提供有力证据A.B.C.D.K答案U BK解 析“(汉文帝)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体现出汉初尊奉黄老思想,致力于恢复 和发展社会经济,对“江村大墓”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解决了人们对霸陵具体位置的争议,说明考古发现能为解决历史争议提供有力证据,汉文帝墓葬中出土了典型少数民族特 色的金银器,可以印证当时中华民族历史出现了由多元向一体的发展趋势,说法符 合题意,B项正确;汉文帝墓中出土的车府、中司空等中央机构印章,说明中司空、车府 等官职的存在,但不能证明其隶属于汉武帝时期才形成的中朝,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与之组合的ACD三项。故选B项。17 .西汉末期,王莽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并称“三 公”。东汉建立后,一切官僚机构的名称都恢复西汉旧制,唯有“三公”遵从王莽的改 变。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光武帝又去掉“三公”前面的“大”字,增设将军,使 其地位和“三公”相等。这反映出东汉初期()A.专制皇权得到加强B,三公制度逐渐瓦解C.官僚政治趋于成熟D.中枢制衡机制确立K答案H AK解 析I本题考查汉代专制皇权的强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汉初期,“三公”地位下降,适应了专制皇权 强化的要求,A项正确;东汉时期,三公制度仍然存在,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标志着官僚政治的成熟,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三公”地位的下降,体现不出中枢制 衡机制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18 . “子虚上林都是大赋,是司马相如对辞赋的开拓和独创,表现了一代汉赋的新 风貌”。这里“汉赋的新风貌”是指A.铺陈排比,辞藻华丽B.语言通俗深刻C.现实感强D.形式朴实自然K答案X AR解 析X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故选 A; B、C、D不符合汉赋的特点。19 .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 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 “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K答案B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K解 析I少数民族的头巾、系带儿、裤边儿在中原地区较为流行,这说明当时经济往来促 进民族交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百家对社会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主旨未涉及到区 域开发,排除C项;上述所列内容不属于地方特产,排除D项。故选B项。20 .北魏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 长”“里长”和“党长”,“三长”计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 兵役等。这一做法()A.有利于加强国家管理B.使租庸调制得到推广C.标志游牧经济的终结D.导致了民众负担沉重K答案H AR解 析从材料可知,“三长制”有利于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控制,并且能够保障赋 税及徭役的征派,因此有利于加强国家管理,A项正确;租庸调制是唐朝推行的,排除B 项;终结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增加负担,排除D项。故选A 项。21 .据统计,南北朝天象记录密度远高于魏晋,并且其相关记录分布十分不均匀,有关异 常天象的记载多出现于建国之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则更为关注天文观测。由此可 知,南北朝天文观测活动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服务于政治统治的需要B.封建统治者的个人喜好C.少数民族对科学的渴求D.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K答案AK解析I根据材料“南北朝天象记录密度远高于魏晋,并且其相关记录分布十分不均匀, 有关异常天象的记载多出现于建国之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则更为关注天文观测”及 所学知识可得,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建国初期为了统治的需要加强对天文的观测,用天文方 面的现象巩固统治,A项正确;材料未强调封建统治者的个人喜好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 意,排除B项;少数民族对科学的渴求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就是服务统治需要,排除 C项;南北朝初期是不能说社会经济的繁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22 .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 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 的占L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铃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 晋南北朝时期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B.选官权力逐渐走向集权化C. 士族政治固化了社会阶层流动D.科举制度的端倪开始出现K答案X BK解 析工根据材料中“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两晋 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锭选人仕的占50%”等信息可知,两晋时期,选官权逐渐集中到吏 部,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涉及多种选官制度,且材料体现不出九品中 正制是首选的选官方式,排除A项;材料反映社会阶层在正常流动,并未固化,排除C 项;材料不能看出科举制的端倪,排除D项。故选B项。23 .东晋时期,司马皇族与世家大族(如琅哪王氏)建立起“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 系,“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个别的特殊现象,且为整个门阀集团 所不容。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这表明当时A.门阀政治削弱了中央集权B.皇权与族权实现了相互制衡C.选官制度影响着政治的发展D.门阀政治的建立具有合理性K答案U DK解 析X从材料看,东晋时期门阀政治“'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 个别的特殊现象,且为整个门阀集团所不容”,表明门阀政治有利于实现东晋政局的相对稳 定,并维系着东晋政权的统治,故K答案11为D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皇权与族权的 制衡关系,排除B项;材料也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H点石成金R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信息反映的门阀势力在当时的影响,特别是“强 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这一关键信息来确定K答 案%即门阀势力 维护了东晋政权的统治,门阀政治的建立在当时具有合理性。24 .唐太宗年间,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女扮男装。有学者认为这与唐朝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 血统有关。也有学者指出,隋和唐初统治阶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进而提出这一现象是粟 特人随着唐朝开拓疆域大批入境所致。这反映了()A.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解释B.史观不同引发学术争论C.前学者解释优于后学者D.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K答案H 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对唐朝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女扮男装现象,有学者只是简单理解为 与唐朝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有关。有学者认为隋和唐初的统治阶层并未发生根本变 化,进而提出这一现象是粟特人随着唐朝开拓疆域大批入境所致,这是对前一观点的发 展,这反映了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明确这些学者所处的时代,不

    注意事项

    本文(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