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浅说读后感800字参考.docx
庄子浅说读后感800字参考庄子读后感1 从朋友处借得庄子心得一书,此书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通过庄子每一个不同的寓言故事来讲述,偶尔看看这样的书对净化人的心灵有一定的帮助。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在功名利禄的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都忘了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快乐,心灵的快乐,心灵的闲适放松。这些离我们太远了!如今媒介如此发达,资讯如此快速,科学给了我们无穷力量的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人格在今天更健康,更明朗。也许,我们在心智上的残缺更多了。 人有肢体上的残疾,也会产生心理上的残疾,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心理上的残缺,那是因为心理上的残缺,不像身体上的残疾那么容易被人看见。这种残缺有可能是在某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自己犯的一个错误,也有可能是在某种时刻自己受到的一个打击,从此不知不觉就积淀下一种毛病。 庄子告诉我们,在天地之间,如果一个人真的顺应生命形态,就首先要把这些遗憾和残缺都接受下来,不要委屈,不要较劲,而应该想的是怎么样去改良它,是自己更好。庄子在最后还讲到,人生只要掌握好六个字“不要怕,不要悔”,做人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只要你不怕任何磨难都能闯过去,而懊悔的事情往往都是过去式。 是啊!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其实人生无非是尽心尽力,仅此而已! 庄子读后感2 语出庄子逍遥游。何为逍遥?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者逍遥。”但凡人无法得到逍遥因为会有所凭借有所限制,做人无论如何也会受到寿命的限制。如此怎样也不得逍遥。庄子因此说:“此之悲矣。”于是,与其说是鹏的逍遥游,不如说是庄子的逍遥叹吧? 庄子说,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旋向上直冲九万星高空,背负青天,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鷃却因此讥笑他。此则小大之辩矣。 是啊,鹏鸟之志,斥鷃又岂知哉?因此那此可以胜任一官之职行为可以顺应一方群众才能可以取信一国的人,追逐到了功名利禄他们自己很得意,其事如斥鷃一样所见甚小。 是啊!昔日绕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说:“天下已经治理好了,我接替你岂不是为名而来名是依附于实的客体,难道我要做有名无实的客体吗?”可是不去追求地位,不去追求名利,不去追求成就,能同大鹏版超然,也只有庄周吧?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周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他的妻子死了,他竟还能“鼓盁而歌,送妻升遐”可见他参透了生死,只是剩的逍遥了。 仿佛和那庄周相比,你我的人生真是太可笑,追求高分,追求容貌姣好,追求事业的成功,比起至人,神人,圣人如何?我们都是斥鷃罢了。可即使如此,和庄周一般无为,又对了吗?宿命论强加在我们身上,只有庄周才能看的开吧?因此,大小之辩也无法言对错。 如是命运早有安排,谁还会击打破既定的命运?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比起庄周,我无法理解他的超然却渴望宋荣子般的不屑,我不向往无为,却追求鲲鹏般的高飞,我尚未参透生死,却追求庄周般的逍遥。 庄子无疑是伟大的,他教会我看破眼前的一切责骂,否定,夸耀,嘲笑,崇拜苏轼的眼光往往会阻扰人的进步。说到这,我想到了现实中的生活 我无法像庄周版逍遥。但我会树立目标,在中考来的白日里,有一些“不能去在乎”的东西,而我愿向逍遥游中的那只鲲鹏,藐视这一切。看看我们的生活他人的肯定,物质的条件,成绩的好坏,其实这些又有什么可在意的呢?学会去忘记他们吧 成长路上的烦恼,总归是有许多的,委屈与哭泣更是少不了,别再垂头丧气,何不像庄周版释然,少年何必叹逍遥? 少年谈,叹逍遥,又是几度年华空度日? 逍遥叹,游逍遥,又是一个逍遥少年郎! 或许,那只逍遥叹里从北冥飞到南冥的鹏才是我心中的逍遥之祖吧! 庄子读后感3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争鸣。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言,以表达自己的思想 观点。我认为在众多经典著作之中,最引人莫过于庄子。 庄子又称为南华经,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作者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 周,庄周被世人称为庄子。庄子全书共三十三篇,相传,书中内篇七篇为庄周本人所著, 而其余外篇十五篇与杂篇十一篇为庄子后学所著。 内篇多介绍庄子的哲学思想,外篇则介绍庄子的事迹来反映他的观点,让他描述的思想 有理有据,更具说服力。细细读来,庄子并不像现代哲学教研书那样枯燥,反而十分有趣。逍遥游中,庄子通过大量如鲲鹏、小若蜩之间的对比,写出心怀大地之人与鼠目寸 光之人的区别。而斥那无知之言令人发笑。用宋荣子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 不加沮”“列子御风而行”来反衬出庄子心目中能真正逍遥的境界。即书中所言“至人、圣人、神人”的境界。从这些境界中,可以看出庄子对身体、精神,甚至某些更为玄妙状态下的绝对自由的向往。读罢此篇,我突然发现,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已经十分缺乏对于这种自由的追求思想。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境界,我对庄子追求极致自由的思想顿生敬意。 而庄子对于人类状态的思考,其角度更为精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庄子在 齐物论中,写出“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这样的话。这种将人类与其它物种相互交融,看成一体的想法确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他直接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在外篇至乐中写道:“庄子的妻子死后,惠子前去探望庄子,想安慰他。但惠子没有想到的是,他不但没有看见悲伤的庄子,反而看到了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庄子正在敲击盆大声唱歌。”故事有些夸张,但这正是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现。他说明了这样做的原因,那就是他认为人本是从天地间衍生而来的,而人死后不过是回归自然天地,又为什么要为妻子的死而伤心呢?如此豁达,天地间唯此一人尔。庄子可以说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读之书。书中崇尚自由,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思 想让我受益匪浅。在我看来它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一般有趣的哲学书。 庄子读后感4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那时已意识到,如果人的欲望无限膨胀,如吞象之蛇,是要被撑破肚皮的。 在人的欲望问题上,庄子所采取的态度与释家有类似的地方,但其实质是不同的。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生死。佛家对于生死的态度,认为本来人的身体就只是一个躯壳,“色即是空”,而且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事实,以此唤醒人们了悟无常。佛家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包括让我们痛苦的欲望,以此来寻找精神慰藉,减轻痛苦,消除人欲。而庄子则认为,理解才可以减轻痛苦,削弱欲望。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关于庄子的论述中提出:“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的本性有理解,他的心也就不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界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 02欲望有好坏之分 西方的许多哲学家也认为欲望是一个坏东西,理由有二。一是说它虚幻。比如,叔本华说:“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萨特说:“人是一堆无用的欲望。”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说:“灵魂和平的人是有知的人,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二是说它邪恶,是人间一切坏事的根源,导致犯罪和战争。 其实,人活着就有欲望,欲望也有好坏之分,好的欲望本身不是罪过。人最基本的欲望如果不得到实现或满足,肯定会郁结于心,精神和心灵就会由于压抑变得扭曲和阴暗。尘世中,人的心很难不攀缘。你可以探索,可以开创,可以志存高远,可以坚忍不拔,甚至可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是,不少情况下,正常的欲望很容易演变为贪欲。生活中,正常的欲望与贪欲并不是非黑即白,常常是黑白相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贪欲常常顶着需求的帽子招摇过市以售其奸。宋代理学家朱熹说“人欲中自有天理”,“天理人欲只争些子”,“不为物欲所昏,则浑然天理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熹的意思是,天理人欲其实只差那么一点点,正常的、合理的欲望是天理,过头的、贪婪的欲望就是人欲了。 庄子读后感5 人们说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掩卷而沉思,庄子的思想,仿佛是一股清流,对心灵进行着一次次洗礼。 庄子,名周, 是宋国崛起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著有逍遥游养生主等7篇著作。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几千年来的一大奇人,他给世人的是另类的思考面向,以及深层的哲学思维。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逍遥的人生观,似不食人间烟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宁静的灵魂家园,以一种“无”的深层内涵去泯灭尘世的一切权利、功禄。 庄子一书通过许多个庄周讲述的短小精炼、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诠释着他对生命的理解及对社会的看法、对世俗的厌恶及对自由的追求。一个个故事虽看似有些荒谬,但细细品味,却是内涵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庄周梦蝶”讲述了庄子一个变为蝴蝶的梦。在梦中,他在空中翩翩起舞,与蝴蝶浑然一体,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体现出了庄子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对世俗的思考,而飞向远方,不正是庄周的心解脱了尘世的束缚,飞向了世界那端完美的国度吗? 而庄子最令我佩服的莫过于他参透生死的从容。对于人的一生,固然会经历生、老、病、死,庄子认为人本身是没有生命,神气与身体的,在似有若无之间,产生了最初的气,气是大自然的精华,飘浮不定,成为人的样子。人若死了,只是身上的气散开了,又安静地回归了自然。庄子如此平静的面对生死,参透生死,不得不说是令人惊叹的!庄子认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如果生时一天天虚度光阴,那么死后,这一场梦就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了。 庄子曾说过,一个人能不能达到彻悟,是与他的阅历及悟性是分不开的,而我只是凡人,我无法像庄子般成为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项背。生命有限,流光苦短。只有在心灵倍感疲倦与束缚时,静下心来,做一个让人梦魂牵绕的庄周的“蝴蝶梦”,乘着庄子自然的箫声寻找那失落的世界,跟着庄子一起展开一次心灵的逍遥游 庄子浅说读后感800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