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宣城高一年级上册化学月考试卷.pdf
2020-2021学年安徽宣城高一上化学月考试卷D.将Na?。?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后不褪色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 四2(。)2。3B.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C.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D.铁质菜刀生锈2.随着人们对物质组成和性质研究的深入,物质的分类更加多样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QO?、加2。3、尸&2。3都是碱性氧化物B.磁铁矿、盐酸、绿矶都是混合物C.CH3COOH.NH3 H2。、”G。都是弱电解质D.烧碱、纯碱、熟石灰都是碱3.下列铁的化合物通过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均能得到的是()A.Fe3O4 B.Fe2(SO4)3 CFeCl2 D.Fe(OH)34.设以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 是()A.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MB.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他C.4。时9mL水和标准状况下1L2L氮气含有相同的原子数D.同温同压下,以 个N。与治个N2和外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相等5.在自然界中,铭有7%e、7 2Ge等多种稳定的核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JOGe、7 2Ge互称同素异形体B/OGe、7 2Ge互称同位素cPG e、7 2Ge的化学性质不同D.7%e、7?Ge的质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相等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7 87。2。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4治B.7.8gNwO2与水反应,转移。2以 电子C.lmoWaz。?与足量。2反应,固体增重28g7 .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Mg粉中的4粉:加入足量NQOH溶液后,过滤、洗涤B .除去坑北。3固体中混有的Ba S/: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C.除去NQCO3溶液中的N&C/:加入稀盐酸D.除去4 2。3中的少量尸6 2。3: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8.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若加入OAT有沉淀析出,若加入H+能放出气体的是()A.Mg2+、Na+、C l.。广B.8Q2+、K+、OH:NOC.H+、Mg2+、NO、S0l-D.Na+、C*、C、HCO39.下列物质的用途或者制备中所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A B.B C.C D.D选项用途或者制备离子方程式A用稀硫酸清洗铁锈Fe2O3+6H+=2Fe2+3H2。B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C0l-+2H+=H2O+CO2 T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20H=c r +CIO-+H2OD用氯化铁溶液刻蚀铜板Fe3+Cu=Fe2+Cu2+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2(。)和Nz(g)分子数一定相同B.等温等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容器中分别盛有57 7 20/。2和27 7 10岫则压强之比为5:2D.等温等压条件下,5?7 10/。2(9)和2?7 1。胆(9)的体积之比等于5:211.某溶液中仅含有H+、4 3+、。厂和S。;-四种离子,其中H+的浓度为0.5m。,力n+的浓度为。1。,L-1,C厂的浓度为0.2mo,L贝US。:-的浓度是()A.0.15moZ-L-1 B.0.25mo/L C.Q3mol-L-1 D.OAmol-L-112.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正确的是()A.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分别位于周期表第1和第7纵列B.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其对应的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C.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增强,其对应的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D.肉族元素从上到下,其对应的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13.X、八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简单离子X+、Y+、Z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Y X ZB.原子半径:Z X YC.单质的还原性:X y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 y1 4.为了探究铁单质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设计如图实验(夹持装置已略)。下列说法错误 的 是()A.4项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z高温下铁与水反应也生成碱和“2B溶解度:CciC。?VCa(HCO3)2溶解度:Na2CO3 有提供氧气的作用。(3)装置4使用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 O 2,装置B中饱和NaHC03溶液的作用是:(4)装置C中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盛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5)证明X可作供氧剂的实验方法:第 7 页 共 2 0 页第 8 页 共 2 0 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0-2021学年安徽宣城高一上化学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答案】B【考点】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由现象可知发生的反应,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现象与家化含还原反应有关,反之,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现象与氧化含还原反应无关,以此来解答。【解答】4.出现铜绿时C”、0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A错误;B.发生大理石与酸的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8正确;C.氢气燃烧爆炸,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现象与辆化还原反应有关,故C错误;D.生锈中/e、0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D错误;故选B。2.【答案】C【考点】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弱电解质的判断【解析】力、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8、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C、根据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可知,电离不完全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碱在水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解答】儿 尸。2。3是碱性氧化物,4 2。3是两性氧化物,%。2。2是过氧化物,故A错误:B.磁铁矿、盐酸都是混合物,而绿矶(FeSO47”2。)为纯净物,故8错误:C.CH3CO O H.N H 3 H 2 O、在水中均不完全电离,则都属于弱电解质,故C正确:D.烧碱、熟石灰都是碱,而纯碱(NQ2c。3)属于盐,故。错误;故选3.【答案】C【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尸&3。4能通过铁与氧气的化合反应得到,也能通过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得到,但无法通过复分解反应得到,4不符合题意;B.硫酸铁可以通过FeSO4溶液与氧气的化合得到,也可以通过氢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但无法通过置换反应得到,B不符合题意;C.FeCG可以由FeCG和尸e的化合得到,也可以由Fe和H G的置换得到,也可以由尸e(OH)z和H G的复分解得到,C符合题意;D.Fe(OH)3可以通过Fe(OH)z和氧气、水的化合得到,也可以通过氯化铁与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得到,但无法通过置换得到,D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A.臭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根据n=/计 算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根据N=n M计算氧原子的数目;B.根据n=/计算M g的物质的量,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为镁原子,故失去电子物质的量为镁原子的2倍,根据N=N.计算失去电子的数目:C.根据m=pV计算水的质量,根据n=?计算水的物质的最,根据计算氮气的物质的量,结合分子含MVm有原子数目,计算各分子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据此判I断:D.同温同压下,分子数目之比等于体积之比。【解答】A.臭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故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泻J=氧原子的数目为37 7 1。1*以7?1。厂1=3 S,1 6g/mol n n故A 正确:8.24gM g的物质的量为喘森=17 7 101,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为镁离子,故失去电子的数目为Im。/X 2 X以7 7 1 优1 =2队故B错误:C.4。时9mL水的质量为97 7 iLx lg口,/?=9dg,水 的 物 质 的 量1 8g/为mol,=0.5mo,,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x3 =1.5 mol-.标况下氮气的物质的量为段3=0.5,n o Z,氮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 o2x2=lm o,故二者含有原子数目不相等,故C错误;D.同温同压下,分子数目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故可 八 个N。与以个N2和。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相等,故D错误;故选5.【答案】B【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及其相互联系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解析】G e、G e质子数相等,质量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据此进行解答.【解答】4.,Ge,Z e质子数相等,质量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4错误;8.G e、G e质子数相等,质量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Ge,Z e质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误:D.G e、7 e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等,质量数不相等,故。错误;故选B。6.【答案】C【考点】氧化还原反应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解析】417720,过氧化钠中含277血钠 离子和17710,过氧根:B.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C.1相0川。2。2与足量。2反应为:2 N a2O2+2 CO2=2 N a2CO3+02,得到 1爪0小。2。3固体:。.由于2770202+2“2。=4可。“+。2?,溶液显碱性,故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又由于可。2。2的强氧化性而将溶液漂白。【解答】A.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Im o h而Im o,过氧化钠中含2mo,钠离子和Im o,过氧根,故含3mo2阴、阳离子即3 M个,故4错误;B.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O.lmo,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O.tziol过氧化钠中的氧原子由一 1价变为0价和-2,故转移O.lmo/电子,即为0.1M个电子,故8错误;C.1巾0小02。2与足量。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Q2O2+2 c。2 =2 N a2CO3+02,得到Imo,Na2c。3固体,Im oW a2c。3质量为 106g,lm oW a22质量为7 8 g,固体增重 106g 78g=28g,故C正确:D.由于2212。2+220=4掴。0 +。2%溶液显碱性,故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又由于Na?。?的强氧化性而将溶液漂白,最终溶液变成无色,故。错误:故选C。7.【答案】A【考点】物质分离、提纯、除杂的实验方案设计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M g与NQOH溶液不反应,山与NaO”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N a40z和“2,过滤、洗涤即可得到镁,4项正确;B.加入盐酸会将B a e/溶解,不溶于盐酸,将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项错误;C.加入盐酸,一方面盐酸的量难以控制,另一方面引入新杂质N a C h同时NaHC03可能减少,C项错误;D.加I入过量Na。”会将加2。3转化为N tM g,F e z/与NaOH溶液不反应,不能将杂质除去,D项错误;故选人8.【答案】D【考点】离子共存问施【解析】【解答】A.Mg2+、COg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4错误:B.8a2+、K+、。,-、NO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但是加入。“一 无沉淀析出,加入,+无气体放出,故B错误;C.H+、Mg2+、N O g、S O f 之间不反应,加入。一 有氮氧化镁沉淀析出,但是加入+没有气体放出,故C错误;D.Na+、Ca2+.C L、HCO.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共存,若加入。,一 有碳酸钙沉淀析出,若加入+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满足条件,故。正确;故选。9.【答案】C【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析】A.离子方程式两边不满足电荷守恒;B.碳酸钙为难溶物,不能拆开;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0.该离子方程式两边正电荷不相等,违反了电荷守恒。【解答】A.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 e2O3+6H+=2 F e3+3 H2O,故4错误:B.碳酸钙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 H+=Ca2+H20+C02 T,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 0H-=Cl-+CI O-+H20,故C正确:D.用氯化铁溶液刻蚀铜板,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 F e3+Cu=2 F e2+Cu2+,故。错误;故选C。10.【答案】A【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解析】此题暂无解析第11页 共2 0页第12页 共2 0页【解 答】A.压 强 不 一 定 相 同,则联 不 一 定 相 同,体 积 相 同 时,物 质 的 量 不 一 定 相 同,二 者 分 子 数 不 一 定 相 等,故A错 误;B.等 温 等 压 下,气 体 的 联 相 同,由0 =萼=:可 知S O z气 体 与。2气 体 的 密 度 之 比 等 于6 4:4 4 =1 6:1 1,故n Vm*THB正 确:C.温 度 和 容 积 相 同 的 气 体,容 器 的 压 强 与 气 体 的 物 质 的 量 呈 正 比,则 两 容 积 中 的 压 强 之 比 等 于5:2,故C正确;D.等 温 等 压 下,气 体 的 分 相 同,气 体 的 物 质 的 量 与 体 积 呈 正 比,5小。/。2(。)和2 m o/H 2(9)的 体 积 之 比 等 于5:2,故D正确;故 选人1 1.【答 案】C【考 点】物 质 的 量 浓 度 的 相 关 计 算【解 析】此 题 暂 无 解 析【解 答】根据 溶 液 中 电 荷 守 恒 有 C(,+)+3 c(*3+)=C(cr)+2 c(SOt),故:9 5 m o l/L+3 x Q.lmol/L=0.2 mol/L+2 c(S。)解 得:c(S O:-)=03 mol/L,故 选C。1 2.【答 案】B【考 点】同 主 族 元 素 性 质 的 递 变 规 律元 素 周 期 律 和 元 素 周 期 表 的 综 合 应 用【解 析】人依 据 元 素 周 期 表 结 构 可 知:碱 金 属 元 素 和 卤 族 元 素 分 别 位 于 周 期 表 第1和 第1 7纵 行:B.碱 金 属 元 素 从 上 到 下,金 属 性 增 强,其 对 应 的 单 质 还 原 性 逐 惭 增 强;C.元 素 的 非 金 属 性 越 强,其 对 应 的 单 质 氧 化 性 就 越 强;D.元 素 的 非 金 属 性 越 强,其 对 应 的 氢 化 物 就 越 稳 定。【解 答】人依 据 元 素 周 期 表 结 构 可 知:碱 金 属 元 素 和 卤 族 元 素 分 别 位 于 周 期 表 第1和 第1 7纵 行,故人错 误;B.碱 金 属 元 素 从 上 到 下,金 属 性 增 强,其 对 应 的 单 质 还 原 性 逐 渐 增 强,故B正 确;C.卤 族 元 素 从 上 到 下,元 素 的 非 金 属 性 逐 惭 减 弱,其 对 应 的 单 质 氧 化 性 逐 渐 减 弱,故C错 误;D.卤 族 元 素 从 上 到 下,元 素 的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减 弱,其 对 应 的 氢 化 物 稳 定 性 逐 渐 减 弱,故。错 误:故 选B。1 3.【答 案】B【考 点】原 子 结 构 与 元 素 周 期 律 的 关 系微 粒 半 径 大 小 的 比 较氧 化 性、还 原 性 强 弱 的 比 较金 属 在 元 素 周 期 表 中 的 位 置 及 其 性 质 递 变 的 规 律【解 析】X、八Z均 为 短 周 期 元 素,其 简 单 离 子x+,厅+,Z 2+的 核 外 电 子 层 结 构 相 同,则X是N a元 素,y是4元 素,Z是。元 素,然 后 根 据 元 素 周 期 律 分 析。【解 答】X、八Z均 为 短 周 期 主 族 元 素,其 简 单 离 子X+、尸+、Z 2-的 核 外 电 子 层 结 构 相 同,则X是N a元 素、y是4元素、Z是0元 素。A.N a是1 1号 元 素、4/是1 3号 元 素、。是8号 元 素,所 以 原 子 序 数:A l Na 0,即:Y X Z,故4正确:B.原 子 核 外 电 子 层 数 越 多,原 子 半 径 越 大,电 子 层 数 相 同 时,原 子 序 数 越 大,原 子 半 径 越 小,所 以 三 种 元素 的 原 子 半 径 大 小 关 系 为:Na A l 0,即XyZ,故8错 误:C.元 素 的 金 属 性 越 强,单 质 的 还 原 性 就 越 强,两 种 元 素 单 质 的 还 原 性:Na A l,即Xy,故C正 确;。.元 素 的 金 属 性 越 强,其 最 高 价 氧 化 物 对 应 的 水 化 物 的 碱 性 就 越 强,元 素 的 金 属 性x y,所 以 其 相 应 氢 氧化 物 的 碱 性:x o“y(o”)3,故。正 确;故 选8。1 4.【答 案】D【考 点】铁 及 其 化 合 物 的 性 质 实 验【解 析】此 题 暂 无 解 析【解 答】X.酒 精 灯 火 焰 加 上 网 罩 后 火 焰 会 集 中,从 而 提 高 了 火 焰 的 温 度,使 加 热 效 果 更 好,故 正 确;B.F e与 水 蒸 气 反 应 生 成?冉 内 和外,故 点 燃 肥 皂 泡 可 观 察 到 淡 蓝 色 火 焰,故 正 确;C水中H元 素 的 化 合 价 降 低,做 氧 化 剂,故 正 确:D.反 应 生 成 黑 色 的 四 氧 化 三 铁,故 错 误:故 选0。1 5.【答 案】D【考 点】氧 化 还 原 反 应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计算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 电 子 转 移 数 目 计 算【解 析】由/元 素 化 合 价+5价 降 低 为0,/元 素 的 化 合 价-1价 升 高 为0,结 合 电 子 及 原 子 守 恒 可 知 反 应 为K/O 3 +5 K/+6H Cl=3 I2-6KCl+3 H2O,以 此 来 解 答。【解 答】反 应 物 和 生 成 物 中 只 有K/、仪。3的 化 合 价 发 生 变 化,K I、K/3中 碘 元 素 化 合 价 分 别 为-1价、0价、+5价,则 该 反 应 为K/O 3与K/生 成 小A.根 据 分 析 可 知,K/在 反 应 中 被K/O 3氧 化 成,K/为 还 原 剂,故4正 确:B.K/在反应中被K/氧化成%,化合价从-1变为0,化合价升高1价,K/被依。3氧化,故8正确;C.K Q被K/还原为化合价从+5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5价,则每消耗Im o/K S,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故C正确;D.K/在反应中被K/O3氧化成,2,化合价从-1价变为。价,化合价升高1价;K/O3被K/还原为与,化合价从+5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5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相等可知:K/与K/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故。错误;故选D。16.【答案】C【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钠的重要化合物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解析】4.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也,而高温下铁与水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也:B.碱金属的碳酸盐溶解度大于碳酸氢盐:C、难溶性的碱受热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和水:。、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溶液均水解显碱性,而氯化钠、硫酸钠溶液是强碱强酸盐溶液呈中性。【解答】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也,而高温下铁与水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七,所以类推错误,故力错误:B.碱金属的碳酸盐溶解度大于碳酸氢盐,所以溶解度:N a2CO3 N a H C O3,类推错误,故8错误;C.难溶性的碱受热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和水,所以氢氧化镁、氢氧化铁也能加热分解生成相应价态金属氧化物和水,类推正确,故。正确;D.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溶液均水解显碱性,而氯化钠、硫酸钠溶液是强碱强酸盐溶液呈中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钠盐溶液均能使酚醐变红,类推错误,故。错误;故选C。17.【答案】B【考点】无机物的推断【解析】儿若X为镁,Z为氧化镁,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B.若丫为K,K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氢氧化钾再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沉淀;C.若X、Z均为非金属单质,丫 为水,则X为F2,Z为氧气;D.若X、Z均为金属单质,y为氧化铁,则X为4,Z为铁。【解答】A.若X为镁,Z为氧化镁,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则y可能为二氧化碳,故4正确:B.若X为硫酸铜溶液,若y为K,K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氢氧化钾再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不能得到红色固体,故B错误;c.若x、z均为非金属单质,丫 为水,则x为Fz,z为氧气,故c正确;D.若X、Z均为金属单质,y为氧化铁,则X为4,Z为铁,故D正确;故选B。18.【答案】A【考点】钠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解析】试题分析:A.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A错误;B.氯气性质活泼,易与活泼金属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 a C h反应时有大量白烟,所以白烟是氯化钠微晶分散在空气中形成,B正确;C.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C正确;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可根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正确,答案选人【解答】A.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A错误:8.氯气性质活泼,易与活泼金属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 a G,反应时有大量白烟,所以白烟是氯化钠微晶分散在空气中形成,8正确;C.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C正确: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可根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0正确:故选力。19.【答案】C【考点】钠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解析】由转化关系可知,硫酸铁和M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可知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则M为 碱(Na。,、氨水等)或Na、N a2。等均可。硫酸铁和P发生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则浅绿色溶液为硫酸亚铁,P应为还原剂,则P为F e,硫酸铁和N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知白色沉淀应为硫酸银,则N为钢盐。硫酸铁溶液和Q反应生成黄色溶液,是生成Fe(5CN)3黄色溶液。Q为含SCAT离子的溶液。以此来解答。【解答】4.当Q为石蕊试液时,硫酸铁溶液不能变红,故A错误;B.当P为r e。时,不能与Fe2(S0D3溶液反应将Fe3+还原为F e?+,故B错误;C.当M为Na。时,能和Fa(SO4)3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0H)3沉淀:Fe2(S/)3+6 NaOH=2Fe(OH)3 1+3Na2s。4;当N为B a(N03)2时,能和尸&(S/X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8a5Q:3 Ba(N O3)2+Fe2(SO4)3=3 BaSO4 I +2 F e(N O3)3;当P为锌粉时,能将Fe3+还原为反2+:2 F e3+Zn=2 F e2+Zn2+;尸/0。4)3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故C正确;D.当N为M gC0时,不能和在2。4)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当Q为石蕊试液时,Fe2(S/)3溶液不能变红,故。错误;故选C。第 15页 共 2 0 页第 16页 共 2 0 页20.【答案】D【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解析】两等份溶液中份力I出aC。的溶液发生8a2+SO:-=B aSO41,由方程式可知n(SO)=n(Ba 2+),另份加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Mg2+20”-=Mg(O”)2 I,由方程式可知每份溶液中?i(Mg2+)=o.57 i(O H-),再利用电荷守恒可知每份中2n(Mg2+)+M K+)=2?i(SO r),据此计算每份中n(K+),根据c=/计算钾离子浓度.【解答】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每份溶液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同,一份加BaCk溶液发生Ba2+SO=8必。4 J,由方程式可知l7 i(SOQ)=n(B a2+)=M8aC,2)=Qmo,另份加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Mg2+2 0 -=Mg(OH)2 L由方程式可知每份溶液中n(Mg2+)=o.57 i(0,-)=0.5b7 no/,由电荷守恒可知每份中2n(Mg2+)+n(K+)=2 n(5 O 1-),故每份中溶液 (K+)=2 a-2 x 0.5bmol=(2 a-b)m o l,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 子 的 浓 度 为 等=幺等竺m o!/L,故选。二、解答题【答案】(2)2.0g,5.3g,烧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偏小,偏大,偏大(4)OH-+H+=%。、COl-+=HC。、HCO+H+=H2O+CO2 T【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析】(2)因为没有480mL的容量瓶,按“大而近 的原则应该选5007 7工的容量瓶配制溶液,故所取的NaOH和八02。3的质量分别为m(NaOH)=0.057 7 1(?/x 40 g/mol=2.0 g,m(jV a2CO3)=0.05mo/x 1 0 6g/mol=5.3g:Na。“易潮解,需放在烧杯中称量;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引流入500mL容量瓶中,定容时,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蒸储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3)上述b步骤中,若在称量Na2c。3固体时使用了游码,但药品和祛码位置放反了,则此时测得的Na2c。3固体的质量满足:药品+游码=珠码,则测得药品的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待溶液50 07 容量瓶恢复到室温时,导致液面低于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故所配溶液浓度偏大;(4)NaOH和段2。3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0“一+=H2O,其次是CO歹+H+=HCO、最后是H C O+H+=2。+。2 T;【解答】(2)因为没有4 8 0 7 的容量瓶,按 大而近 的原则应该选5 0 0?的容量瓶配制溶液,故所取的NaOH和/7。2。3的质量分别为m(NaOH)=0.5L x 0.1 mol/L x 40 g/mol=2.0 g,m(Na2C03)=0.5L x Q.lmol/L x106 g/mo,=5.3g;NaOH易潮解,需放在烧杯中称量;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引流入500mL容量瓶中,定容时,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蒸储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故答案为:2.0g;5.3g;烧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上述b步骤中,若在称量N&CO3固体时使用了游码,但药品和祛码位置放反九则此时测得的可劭。3固体的质量满足:药品+游码=设码,则测得药品的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待溶液500mL容量瓶恢复到室温时,导致液面低于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故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 小;偏大;偏大;(4)NaOH和Na2c。3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先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H-+H+=也0,其次是CO歹+=HCOg、最后是HC0 J+=H2O+CO2 T:故答案为:OH-+”+=2。、COj-+H+=H C 6、HCO+H+=H2O+CO2 To【答案】(1)Na2O2,FeCl2(2)2/7。2。2+2%。=4NaOH+02 T(3)2H +2 0/r +2也。=2川。5+3”2 T(4)4(O H)3+3H+=4 3+3/0 (6)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7)8.96【考点】无机物的推断钠的重要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常见离子的检验镁、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A是淡黄色固体,8是无色液体,二者反应生成C与单质甲,且甲为气态非金属单质,则力是Naz。?,B是电0,甲是。2,C是NaO/九 甲、乙、丙为非金屈单质,丙呈黄绿色,则丙是以2:金属丁与氮氧化钠反应生成。与乙,则丁为4,。是2。4。2,乙为用,甲与乙反应生成水。乙与丙反应生成E为金属戊与盐酸反应生成 凡 与 氢氧化钠、氧气反应得到G为红褐色沉淀,则戊为Fe,F为F eC%,G为Fe(OH)3,(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 a Q z,F为F e C j 故答案为:可02。2:F eCl?。(2)反应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WO2+2%。=4NaOH+O2 T,(3)反应是此与氮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氮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4 +2 O H-+2 H 2。=2 AI O 2 +3 H 2 To(4)反应是偏铝酸钠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反应是氢氧化铝与H G反应生成氯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川(。“)3+3H+=川 3+3H2。(5)转 化中,反应是偏铝酸钠与HCI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反应是氢氧化铝与H G反应生成氯化铝,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其余为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N H,镁(3)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氮(4)2 N a2O2+2 CO2=2 N a2CO3+外,除去多余的。2(5)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若木条复燃,说明试管中有氧气,则可出。2可作供氧剂【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过氧化钠和一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见气体的检验【解析】根据题给的部分元素周期表,明确4、8、C、D、E分别为H、N、。、N a、M g元素:(1)根据题给图示,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二行,从左数第5种元素,元素A、B、。分别为H、N、N a,电子层数越多的原子半径就越大:2 8(2)元素。为钠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式表达为:J :同周期元素,元素金属性自左向右逐渐减小,元素E为M g元素;(3)浓盐酸具有强的挥发性,所以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大量的氯化氢气体;(4)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粉末X为汽。2。2;乂。2。2与。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可。2。2+2。2=2Na2c。3+。2;装置。盛放Na。”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未反应的。2:(5)为检验试管F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收集到的是氧气。【解答】结合图示可知,4位于第一周期1 4族,则4为H元素:B位于第二周期V力族,则B为N元素;结合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为。元素,D为N a元 素,E为M g元素,以此分析解答。(1)根据题给图示,元素8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二行,从左数第5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打1族;元素4、B、0分别为H、N、N a,电子层数越多的原子半径就越大,则它们的原子半径的从大到小顺序为:Na N H 0(2)钠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 1,核外电子总数为1 0,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Na M g,故答案为:,;镁。(3)浓盐酸具有强的挥发性,所以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8中饱和NQ/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发生反应NMO3+H Cl=N aCl+d 0 +肛 3既除去了H Q,又生成了主要成分。2,又降低了CO2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损耗。(4)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粉末X为可取。2;Na?。?与。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7。2。2+2。2=2NgCO3+。2;装置。盛放NQ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CO2;故答案为:2N与O2+2c。2=2 N a2CO3+02;除去氧气中未反应的C。?。(5)为检验试管/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收集到的是氧气,从而说明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2,可用作供氧剂:故答案为:取出试管尸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若木条复燃,说明试管中有氧气,则可02。2可作供氧剂。第 19页 共 2 0 页第 20页 共 2 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