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力实验解析版.pdf
2018-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力实验专题一、实验探究题1.(2 0 2 2 扬 州)利用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1 所示。在制作测力计刻度面板时,小明和小华的方法不同。小明:在回形针上挂6 个 5 0 g的钩码,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等分刻度,画出的刻度线如图2 所示。小华: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5 0 g的钩码,分别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如图3 所示。(1)实际操作后发现两人的刻线并不完全瓯合,你认为图 的刻度较准确;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2.0 N,则测量值 真实值;(2)小华想在原有刻度基础上进一步画出分度值是0.I N的刻线,但未找到1 0 g的钩码。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于是想通过探寻形变与拉力的定量关系进行细分刻度。他测量了每根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拉力F/N0.51.01.52.02.53.0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c m1.0 02.2 03.605.2 07.0 09.0 0他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F-L 图像如图4所示,请你利用图像信息在图5中标出2.2 N力对应的刻度线:(3)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逐渐减小过程的F-L 图像,如图6中图线所示,与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图线不重合。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 N),为使测量准确,请针对此橡皮筋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答案】(1)3;小于2.0 I;5 c m2.2 N =(2)越大:兰2.5 -7t8(3)先测量较小的力,紧接着测较大的力【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解析】【解答】(1)由小华的方法可知,受到拉力时,橡皮筋的实际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则刻度不均匀,所以,一次挂6 个 5 0 g的钩码后,记下指针位置再等分刻度,误差较大,故图3的刻度较准确。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2.0 N,由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程度越大,则真实值要大于 2.0 N,故测量值小于真实值。(2)由图3 可知,拉力越大,刻度线的间距越大,说明橡皮筋形变程度越大。由图4可知,当拉力F=2.2 N时,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为5.90 c m,故作图如下所示(3)由图6 可知,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发现图线与图线不完全重合,说明拉力减小时,橡皮筋不能完全回梵到原来的形状。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 N ,为使测量准确,应先测量较小的力,紧接着测较大的力。【分析】(1)根据皮筋的形变规律,判断皮筋受力后的长度大小:(2)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形变程度越大;根据多次测量的数据在坐标图像中描点连线,判断拉力对应的刻度位置:(3)橡皮筋被拉长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若减小误差,应该先测量较小的力,紧接着测较大的力。2.(2 0 2 2 山西)据 天工开物记载,3 0 0 0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弓的基础上,又研发了能从容瞄准目标击发的弩,如图甲所示。实践小组的同学们模拟弩的结构,把橡皮筋纸卷根梢许绷紧的橡皮筋两端固定在卫生纸卷芯开口处两边,在纸卷芯内安装带凹槽的固定装置,制作了发射器,并用吸管代替驾箭,如图乙所示。利用这个自制发射器,同学们探究吸管飞行的距离与发射角度的关系。(1)同学们在吸管上每隔1 c m 标注记号,其目的是。(2)请你帮助小组同学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3)结合野的材料、结构特征,请你猜想吸管飞行的距离还跟自制发射器的什么因素有关?【答案】(1)便于控制橡皮筋的形变程度一定(2)实验次数发射角度吸管飞行的距离/m123(3)橡皮筋的粗细、绷紧程度、纸卷的内径等【知识点】弹力;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解析】【解答】(1)同学们在吸管上每隔1 c m 标注记号,是为了在实验时向后拉动吸管的长度一致,控制橡皮筋的形变程度相同。(2)本实验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只多次改变发射角度,观察吸管飞行的距离。实验次数发射角度吸管飞行的距离/m123(3)结合弩的材料 结构特征,比如弩弦的材料、粗细、绷紧程度、长度可能对弩箭发射的距离产生影响,可以猜想吸管飞行的距离还跟自制发射器的橡皮筋的粗细、绷紧程度、纸卷的内径等有关。【分析】(1)根据均匀的刻度,可以判断形变程度;(2)根据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设计表格;(3)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所研究的影响因素。3.(2022大庆)小明想比较某两种品牌运动鞋的防滑性能,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将两种品牌的运动鞋各取一只,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它们的重力。小明观察到未悬挂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 N,图乙是测量其中一只鞋子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其示数为 N,鞋子的实际重力为_ _ _ _ _N;(2)用弹簧测力计挂起较轻的那只鞋子,再向里面缓慢加入细沙,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悬挂较重鞋子时的示数相同;(3)在跑步机的传送带上按图甲摆放实验用品,将弹簧测力计正确调零后,其端固定在跑步机上,另端钩住鞋子:(4)启动跑步机,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该示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鞋子受到的摩擦力:(5)换另一只鞋子,重复步骤(4),并记录数据;(6)比较步骤(4)、(5)中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对应示数(填“较大 或“较小”)的鞋子防滑性能好;(7)如果在步骤(4)中提高传送带速度,那么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其示数与低速时相比将【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1)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示数为2.4 N,未悬挂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 N,所以鞋子的实际重力为2.2N。(4)鞋子在跑步机的传送带上受到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鞋子受到的摩擦力。(6)比较步骤(4)、(5)中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示数较大的说明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鞋子防滑性能好。(7)鞋子在传送带上受到摩擦力,与鞋子对传送带的压力大小、鞋子与传送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传送带速度无关,所以其示数与低速时相比将不变。【分析】(1)根据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根据测力计的位置判断实际物体的重力;(4)根据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结合测力计示数计算摩擦力:(5)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6)物体受到平衡力时,滑动摩擦力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4.(2021 黄 石)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包括弹簧测力计,以及:(2)第3次实验“物体3”的重力如图a所 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实验结果完成表格中第3次实验的有关数据。实验次数被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 G/m(N/kg)1物体10.10.999.92物体20.43.889.73物体30.5(3)根据上面实验结果可知:同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 N/kg;(4)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l/6 o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根据上面实验结果,月球对他的引力是 N;5)小明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b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 同 质 量 的 物 体 在 甲 星 球 表 面 上 的 重 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答案】(1)天平(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2.4;2.2:等于:较大:不变(2)4.9;9.8(3)9.8(4)1 4 7(5)大于【知识点】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1)实验要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需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故需要的测量工具包括弹簧测力计和天平。(2)分析图a 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O.I N,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9 N,即物体重力G=4.9 N.G与 m的比值虹遥=9.8 N/k g(3)将表中三次测得的比值取平均值,即9 9/3+9 7纱g+9.8N/%=9.8 N/3(4)地球对该物体的吸引力G=m g =90kg x 9.8 N/k g =8 8 2/V月球对他的吸引力只有地球对他吸引力的1/6,所以月球对他的引力F 月=:G =*x 8 8 2 N =1 4 7 N(5)分析图b可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分析】(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即可;(3)结合表格中的三个比值,求平均值;(4)假设物体处在地球上求解物体的重力,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5)取相同质量的物体结合图像比较受到的重力。5.(2 0 2 0 内 江)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以钩码作为被测物体,每个钩码的质量m均为5 0 g。实验步骤如下:(1)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 时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示 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钩码所受的重【答案】(1)等于2(3)正比【知识点】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I)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二力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2)根据表中数据,采用描点法作出G-m 图像如图所示:o (3)根据图像可知,物体所受的电力与它的质量成线性正比例变化关系。【分析】(1)测力计测量重力时,示数等于重力大小;(2)根据测量的重力和质量,在坐标图像中作图:(3)物体受到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6.(2 0 2 0 山西)我国乒乓球制造企业已经研制生产出了无缝乒乓球。据厂家宣传,与有缝乒乓球相比无缝乒乓球弹性更强。小明选择同一厂家生产的材料、大小相同的有缝和无缝乒乓球各一个,在同个台面上,探究其弹性的强弱。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由静止释放高度hr/c m有缝乒乓球弹起高度h2/c m无缝乒乓球弹起高度h3/c m2 01 21 33 01 92 04 02 32 65 03 13 2(1)当释放高度相同时,可根据 比较两种乒乓球的弹性。对比两组实验数据,可知(选填“有缝”或“无缝”)乒乓球弹性更强;(2)请根据无缝乒乓球的实验数据,在 如 图 的 坐 标 系 中 描 点 作 出 图 象,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结【答案】(I)乒乓球弹起的高度;无缝h3 cm在同一台面上,同一无缝乒乓球弹起的高度与由静止释放的高度成正比【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解析】【解答】(1)当释放高度相同时,可根据乒乓球弹起的高度判断出两种乒乓球的弹性,这用到了转换法:对比两组实验数据,当释放高度相同时,无缝乒乓球弹起高度更高,说明无缝乒乓球的弹性更强。(2)请根据无缝乒乓球的实验数据描点画出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知在同一台面上,同一无缝乒乓球弹起的高度与由静止释放的高度成正比。【分析】(1)根据乒乓球弹起的高度判断出两种乒乓球的弹性,这用到了转换法;由表格数据,根据控制变量(2)第 3 次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位置如图甲所示,表 中 空 缺 的 实 验 数 据 是 N;(3)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对应点,请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图象;(4)由图象可知,物 体 所 受 的 重 力 跟 它 的 质 量。【答案】(1)零刻度线G N【知识点】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候,首先要“调零”,即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2)第 3 次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位置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该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0.2N,指针在1 刻度线下方3 格,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L6N。(3)根据描点法作图,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如下所示。;(4)由于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2)1.6【分析】(1)使用测力计时,首先调零;(2)根据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3)根据测量的重力和质量作图;(4)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8.(2020郴州)小明为了研究弹簧枪能射多远(水平射程x),准备了一把可调节弹簧压缩量的弹簧枪和三种大小一样、质量不同的弹珠,并提出如下猜想:猜想A: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簧压缩量有关猜想B: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珠质量m 有关猜想C:弹珠水平射程与发射点距离地面高度h有关。小明先后调整弹簧的压缩量和发射点距离地面的高度,选用不同质量的弹珠,分别进行实验,实验中弹珠均水平射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序号弹簧压缩量/cm弹珠质量m/g弹簧枪离地而高度h/m水平射程x/m1220.451.342420.452.683620.454.024440.451.905460.450.506441.002.847441.503.849.(2019 株 洲)用把刻度尺和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K和R2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向右拉,R、R?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1)据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 cm;乙图中测力计读数为 N。(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3)当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cm位置时,K位于刻度尺上 cm位置。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答案】(1)3.00;1.6(2)均匀:成正比(3)3.50;2:I(1)比较实验序号1、2、3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压簧压缩量越大,水平射程越远;(2)比较实验序号 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B,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3)比较实验序号 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发射点离地面越高,水平射程越远。【答案】(1)A(2)2、4、5;弹珠质量越大,水平射程越小(3)4、6、7;C【知识点】弹力;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解析】【解答(1)比较实验序号1、2、3三次实验数据知,弹簧枪离地面高度相同、弹珠质量相同,弹簧压缩量不同,且弹簧压缩量越大,水平射程越远,故可以验证猜想A。(2)要验证猜想B,即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珠质量m的关系,需要控制弹簧压缩量、弹簧枪离地面高度相同,改变弹珠质量,实验2、4、5符合题意,由2、4、5实验数据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弹珠质量越大,水平射程越小。(3)要探究弹珠水平射程与发射点离地面的关系,即验证猜想C,需要控制弹簧压缩量、弹珠质量相同,改变弹簧枪离地面高度,实验4、6、7符合题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发射点离地面越高,水平射程越远。【分析】(1)高度、质量相同时,弹簧压缩量不同,水平射程越远:(2)弹簧压缩量、弹簧枪离地面高度相同,弹珠质量越大,水平射程越小:(3)控制弹簧压缩量、质量相同,发射点离地面越高,水平射程越远。【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 m,由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3.00cm;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0.2 N,由乙图可知,测力计的读数为L6N:(2)图乙中,弹性细绳长度为6.00cm,伸长了 3.0 0cm,测力计的示数为L6N,图丙中,弹性细绳长度为9.0 0cm,伸长了 6.0 0cm,测力计的示数为3.2N,图丁中,弹性细绳长度为12.00cm,伸长了 9.0 0cm,测力计的示数为4.8N,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均匀伸长的,且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3)由图甲可知,R2 位于 3.00cm 时,Ri 位于 1.00cm;由图乙可知,Ra位于4.00cm时,R i位于2.00cm:由图丙可知,氐 位于6.00cm时,R i位于3.00cm:由图丁可知,Ri位于8.00cm时,R i位于4.00cm;综上可知,R i的长度是Rz长度的一半,则当标识Rz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cm位置时,R i位于刻度尺上3.50cm位置由图甲可知,由图乙可知,由图丙可知,由图丁可知,R?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2.00cm,R?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4.00cm,氐 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6.00cm,R?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8.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1.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2.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3.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4.00cm;综上可知,R2左侧弹性细绳长度是右侧弹性细绳长度的2倍,则 A 端向左B 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不动,由 丫=器可知,A、B 两端的速度之比为2:1。故答案为:(1)3.00:1.6;(2)均匀:成正比:(3)3.50:2:k【分析】(1)结合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示数即可,注意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位.(2)读出图乙、丙、丁中弹性细绳的长度,然后求出伸长量,再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分析数据判断弹性细绳怎样伸长的以及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3)读出甲、乙、丙、丁中R i和 R?的位置,归纳得出结论,然后求出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cm位置时R i的位置,读出甲、乙、丙、丁中R?左侧和右侧的长度关系,A 端向左B 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2不动,根 据 得 出 A、B 两端的速度之比.10.(2019河北)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1)它的重心在它的 上。(2)图所示为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薄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重心。a.操作方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b.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重力作用线CD判断方法:即为海木板的重心。(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填写序号)二力平衡的条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答案】(1)几何中心(2)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 AB;AB、CD的交点【知识点】重心【解析】【解答】(1)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2)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AB、CD的交点就是薄木板的重心。(3)木板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对平衡力,作用在同直线上,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样可保证重心一定在所画的线上,而两条线的交点就是重心的位置。综上所述,本实验没有用到的物理知识的。故答案为:(1)几何中心:(2)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重力作用线CD;AB、CD的交点;(3).【分析】口)形状规则的重心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集中的作用于一点;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 心-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2)悬挂法找重心的过程,主要步骤是要在物体的不同点上悬挂并画线,最后取交点便是要找的重心.(3)悬挂法是寻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最简便实用的方法,其主要依据是二力平衡条件和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11.(2018山西)小明和小亮同学利用橡皮筋、硬纸板、带指针的挂钩、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方案一:让橡皮筋在竖直方向自由下垂,当指针稳定时,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0”刻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拉力分别显示为IN、2N、3N、4N时,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注对应的刻度。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A L-F图象。(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提出了标注刻度的方案二:标注“0”刻度的方法与方案相同,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使拉力示数为4 N,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4N 的刻度,在 0 刻度线与4N刻度线之间分成.4 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刻度。如果让你利用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时,你会选择方案还是方案二,并说明理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方案一,理由为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但伸长量跟所受拉力不成正比【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2)根据图像可以行出,橡皮筋伸长量跟所受拉力不成正比,所以故答案为:理由为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但伸长量跟所受拉力不成正比;【分析】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涉及到测力范围(根据弹簧则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量准确程度(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的知识.12.(2018成都)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方向调零。(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 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No(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它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电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 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答案】(1)竖直(2)静止(3)1.8(4)小虹【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1)使用弹簧秤时,需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在测量物体重力时,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还应将在竖直方向调零;(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使物体静止时读数,因为此时物体处于平衡态,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3)由图知道,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分度值为0.2N,故弹簧秤的示数是1.8N;(4)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在实验中应该测量不同的物体,这样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所以小虹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分析】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竖直向下,根据指针位置读数,探究得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13.(2018江西)亲爱的同学,你会正确使用下列仪器吗?(1)如图所示,圆筒测力计使用前要校零,看清量程和。使用中,测得桶重为G,则该桶水重为 G:(2)如图所示,是小梅同学做完实验后的场景。请你帮助她完成实验器材的整理:第一步,用镜子将硅码从托盘上取下,并将小石块从托盘上取下,放在桌面上:第二步,o第三步,。第四步,将天平放回包装盒。(3)如图所示,是一种家庭常用的温度计,又称寒暑表,它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其测量范围是。【答案】分度值;|(2)放回祛码盒:用镒子将游码拨回零刻度线处:将橡胶垫圈放好(3)液体热胀冷缩;-3550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解析】【解答】(1)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来测量力的工具。使用前要校零、看清分度值和量程,使用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否则会造成测量不准或损坏测力计:由图1知桶重G,弹簧测力计伸长5 个格,一个格为,G,水和桶总重为6 个格,即加水后,增加了一格,所以桶中水的重力:=;(2)整理器材的步骤:第 步:用镜子将祛码取下来,放何祛码盒,并将小石块从托盘上取下,放在桌面上;第二步:用镣子将游码拨回零刻度线处;第三步:将橡胶垫圈放好;第四步:将天平放回包装盒。(3)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图 3 中,寒暑表的测量范围是:35 50C。【分析】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根据指针位置读数,天平测量质量时用镜子取磋码,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根据液柱位置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