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大纲重点复习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
-
资源ID:95634247
资源大小:1.01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社会工作概论大纲重点复习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社会工作概论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1.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2.社会工作的职能:恢复、预防、发展、稳定 3.社会工作的特征:(1)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2)职业的非盈利性(3)社会工作督导(4)个人与环境(5)运用社会环境资源(6)团队协同工作(7)自助与民主参与 4.如何理解自助与民主参与的特征?答:社会工作确实可能为案主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以帮助案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工作者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到助人自助的境界。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案主的民主参与十分重要。社工在助人的过程中切忌为案主下判断,应该协助案主自己去做决定。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5.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 6.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迫切的社会现实需求、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和长期助人活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7.西方社会工作的实践:从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来看,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德国汉堡制(1788)与爱尔伯福制(1852)、慈善组织会社(1869)、睦邻组织运动(1884)等都是早期为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前提的重要实践。8.我国古代救济措施和社会工作有:(1)仓储(2)赈谷与赈银(3)施粥(4)疏遗(5)居养(6)养老(7)慈幼 9.我国解放前的社会工作:(1)大学开展社会工作课程,注重走向社会(2)晏阳初、陶行知等教育家开展平民教育 10.我国建国后的社会工作:(1)改造游民工作(2)救助残疾人工作(3)改造贫困工作 11.我国社会工作的结构特征:(1)不同模式并存(2)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并存(3)本土性社会工作的依重 12.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职业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13.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服务提供者、反应支持者、行为倡导者。14.社会工作者的拓展角色:过程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专业研究者。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基本意义 1.社会工作可怎样分类:(1)按工作方法分类(2)按工作功能分类(3)按工作的服务层次分类(4)按工作的主持机构和经费来源分类(5)按工作的对象和内容分类 2.我国实际社会工作分类: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社会救济工作。3.社会工作的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2)援助自立原则(3)资源动员原则(4)人道主义原则 4.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职业道德:(1)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每一个工作对象的尊严和价值(2)社会工作者要要帮助工作对象满足基本的、合理的需要(3)社会工作者要有责任协助工作对象发挥潜能,全面发展(4)社会工作要促进工作对象的健康发展,使其能对社会有所贡献(5)社会工作是国家履行职责、义务的手段(6)社会工作要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7)社会工作要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社会工作的职业道德:(1)职业责任:热爱本职工作确立一切为案主服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 (2)职业态度:全心全意,尽心尽职耐心细致,诚恳坦率礼貌待人,热情服务 (3)职业作风:努力钻研,精益求精尊重同事,相互协作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职业纪律: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尊重案主,保护隐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6.社会工作的特点:(1)社会工作学科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2)社会工作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3)社会工作性质的服务性和非营利性(4)社会工作价值的崇高性与人道性 (5)社会工作方法的技术性和技艺性 (6)社会工作过程的周期性与变动性 (7)社会工作资源的丰富性与开发性 7.社会工作的功能:(1)促进社会稳定(2)促进经济发展(3)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8.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的研究范围要比社会工作广泛;社会学侧重理论研究,社会工作侧重问题的解决;社会学有研究范围,社会工作还可以从社会学以外汲取理论知识。9.社会问题的分类:(1)结构性社会问题(2)变迁性社会问题(3)越轨性社会问题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1.马克思主义关于需要的理论:(1)需要是人的本质属性(2)需要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动因 (3)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4)充分满足需要的条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需要的规律性:(1)需要的满足具有一定的界限(2)需要具有层次机构及可变的重心 (3)需要具有积累效应 (4)新的需要是不断产生的 3.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对待工作对象的需要:(1)了解社会工作对象的现实需要(2)引导社会工作对象去实现合理需要(3)抑制和削弱社会工作对象某些不合理需要(4)调节和协调发展各种需要 4.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帮助人们满足需要,人们的需要是社会工作的动因和依据。5.群体互动理论对社会工作的意义:(1)群体使人们存在的基本形式(2)人们在互动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3)社会关系的总和反映人的本质 6.两类性质的互动是社会工作产生的内在依据:(1)人们在互动中产生互助关系(2)人们在互动中产生矛盾关系 7.社会工作应遵循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原则:(1)平等(2)信任(3)互助 8.社会工作应遵循群体互动的规律。9.人的属性:现实的人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10.人类行为的特点:(1)人类行为是适应性的(2)人类行为类型繁多(3)人类行为是动态的、发展的 (4)人类行为是可控的或可训练的(5)人类行为是生理、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交互的结果 11.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1)内在因素:如遗传及生理、心里状态(2)外在因素:社会环境 12.社会影响人类行为的定则:(1)各年龄阶段社会环境影响行为的程度不相同 (2)社会环境的转变程度与对个人的影响成正比 (3)在某一特定社会环境内,许多人长期身临其境会形成相似人格和行为特征 (4)幼年时期社会环境不良所导致行为偏差会形成人格缺陷,并对人生影响重大 13.人类生命周期:童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 14.行为挫折:指需要无法满足、动机无法实现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反应 15.生命周期各阶段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儿童时期:教养不当学业不良偏差行为心理疾病 (2)青少年期:成绩落后攻击行为品行不端青少年犯罪 (3)成年时期:职业调适家庭调适心理调适 第四章 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概念: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帮助个人和其家庭更有效的处理他们在社会适应中所遇到的问题,使个人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进而促进社会福利的达成。2.个案工作的运行程序:(1)申请与接案(2)案情调查(3)诊断与服务计划(4)服务与治疗(5)评估与结案 3.个案工作的原则:(1)保密原则(2)接纳的原则(3)沟通的原则(4)重视差异的原则(5)案主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工作的职能恢复预防发展稳定社会工作的特征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职业的非盈利性社会工作督导个人与环境运用社会环境资源团队协同工作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工作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案主自己去做决定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受助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参与和自决原则 (6)妥善处理情感转移的原则 4.个案工作的技术:(1)会谈(2)访视(3)记录逐字记录式叙事性记录摘要式记录研究问卷式记录 5.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型:(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2)任务中心介入模式(3)行为修正模式(4)危机介入模式 (5)功能派理论模式 (6)问题解决模式 6.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1)环境改善术(2)心理支持术(3)澄清术(4)领悟术 7.任务中心介入模式适合处理的问题:(1)人际冲突(2)社会性关系不协调(3)与正式组织不协调 (4)履行角色上的困难(5)社会性变迁所带来的问题(6)反应情绪困扰(7)社会资源不足 8.任务中心介入模式的理论特点:1)案主的自决权,任务中心介入模式相信案主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2)界定案主问题较具体,目标是有限的。(3)工作者与案主地位的同等性。9.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特点:给案主一个“再学习”的机会,以修正到案主所希望且能感到满足的行为,也可用于需要适应环境的正常行为者。10.行为修正模式的技巧:(1)正增强法(2)负增强法(3)消除法(4)差别增强法(5)形成反应法(6)惩罚法 11.危机调适模式的工作原则:(1)及时接案和处理(2)有限的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 (5)自我影像 (6)自我独立 12.功能派理论模式:提倡一种全面性的观念,加强个体和机构之间的联系和配合,并且促成各类服务人员和受助者之间的关系。13.问题解决模式的理论假设:(1)基本假设:人类生活是一连串的问题解决过程 (2)隐含假设:一个人缺乏处理自身问题的能力,往往是由于缺乏动机、能力及机会。14.问题解决模式的工作目标:(1)尽可能减少案主的焦虑与惧怕,引导和增强案主寻求改变的动机,提供安全感,激励案主通过自我能力的发挥去解决问题。(2)增强案主自我功能(3)提供案主解决问题或减轻问题所必须的机会与资源 第五章 团体工作 1.团体工作的概念: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协助和引导团体中的个人开展各种团体活动,以促进个人行为改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2.1844 年英国人威廉在伦敦创办世界上第一个青年会,由此形成了团体工作的雏形。3.团体动力论: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他活动的范围,个人的行为相互依赖。4.交互模型:也称居中调停模型。该模型认为:团体中的个人相互依赖与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工作者本人也是团体及系统的一分子,团体本身没有一个特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个体与团体、团体与社会之间构成另一系统。5.治疗模型:团体中个人的社会角色定位发生了困难,团体工作的任务是改变他们的越轨行为模式,因此,也称该模型为临床模型。6.治疗模型在团体工作中运作时要注意的几点:(1)正确选择团体治疗目标(2)在目标确立以后,还要确立一整套用于治疗的价值规范体系(3)实际运作过程中,团体工作者一方面要注意维护团体的协调性、一致性,另一方面又要针对成员的个别特殊情况予以特殊治疗。7.发展模型:又称过程模型。认为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人生目标也不同。团体工作的主要目标在于促使团体中的个人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扮演好个人的社会角色。8.发展模型的目标1)充分或适当地接纳团体成员的内心感受,以促进团体成员对团体生活的积极态度。2)要充分支持成员、尊重成员以激发其潜能,促使对团体做出贡献。3)要培养团体成员把握现实的能力 4)要增进团体成员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9.行为模型:认为一切个人的行为都是对外来刺激的一种反映,个人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10.社会目标模型:认为虽然个人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模式各有不同,但某种社会主流意识、社会责任感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工作的职能恢复预防发展稳定社会工作的特征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职业的非盈利性社会工作督导个人与环境运用社会环境资源团队协同工作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工作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案主自己去做决定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受助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或多或少的在个人行为上有所体现,社会团体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团体工作中的个人自主的改变其行为模式,形成某一共同的团体目标,促进社会进步及发展。11.精神分析论:强调过去经验对以后近身活动的影响。12.社会团体工作的应用范围:(1)医疗与心理卫生 (2)越轨及偏差行为群体 (3)教育(4)社会弱势群体 (5)工业企业 (6)城市社区 (7)特别性质的群体 13.团体工作的功能:(1)影响个人发生转变(2)通过个人自荐的互助合作,培养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价值。(3)传授知识(4)学习正确扮演社会角色(5)宣泄情绪(6)发展社交技巧 14.雷德的最佳距离原则:同质性到某一程度可以保持它的稳定,而异质性到某一程度可以保持它的活力。15.汉森的团体工作目标:过程目标、一般目标和个人目标。16.克那普卡的活动节目观点:活动节目是指在团体聚会时,呈现在团体成员前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不是根据团体工作者而是根据成员的爱好或需求来计划、制定的。17.团体活动设计原则:(1)团体目标(2)团体阶段性目标(3)团体大小(4)聚会时间(5)环境安排(6)工具准备(7)过程协调(8)弹性原则(9)职责认定(10)活动评价 18.格兰德等人的五阶段模型:1)亲密前期 2)权利与控制期 3)聚合期 4)差异接纳期 5)分离期 19.团体工作的程序:(1)团体工作的准备(2)分析机构及团体状况 20.社会团体工作的原则:(1)计划完整原则(2)目标可行原则(3)专业互动原则(4)民主原则(5)资源善用原则(6)适时鼓励原则(7)阶段评价原则(8)经验总结原则 第六章 社区工作 1.社区工作的概念:指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2.社区建设:指基层社区在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3.社区组织的特点:(1)建立不同层次的社区工作机构,全面协调社区中的各种社会工作力量。(2)汇集社区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解决社区中的问题加强社区内和社区之间各种组织力量的沟通、协调。(4)对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的工作与项目进行监督、评估,促进其工作效率。4.社区发展的特点:(1)有比较全面长远的社区发展规划及实施的部署、方案。(2)其价值取向是促进当地社区的社会经济的全面改进与进步、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社区对国家的贡献(3)强调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力量(4)是一种促进社会变迁的较为宏观的社会工作方法 5.社会建设的含义:(1)在社区内搞好配套建设(2)发展社区力量,解决社区问题(3)使小社区的工作与大社会同步(4)利用社会资源,搞好社区服务(5)使社会发展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6)对社区进行全面规划,有计划的全面建设 6.社区工作定义的共同点:(1)是一种工作思想(2)是一种工作过程(3)是一种工作方法(4)是工作方法与工作过程的结合。7.罗斯曼认为社区工作目标分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托马斯认为社区工作目标为分配资源和发动居民。托马斯说提出的分配资源与罗斯曼的任务目标相似。其特别之处在于他在过程目标上进一步阐述了公民权及社区凝聚力的重要。8.根据国情,我们将社区工作目标分为最终目标和特定目标两大类。9.最终目标: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通过社区内居民及团体的参与、合作和互助,满足社区需求,促进居民福利,增进社会稳定。10.特定目标:(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居民的社区意识。(2)发掘社会资源,高效解决社区问题。(3)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调整和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4)培养居民相互关怀、互助互济的美德,增强社区凝聚力。(5)发挥人民潜能,发掘和培养社区领导人才。(6)改进社区环境,改革不良制度。11.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1)功能主义理论(2)社会冲突理论(3)阶级冲突理论(4)社会变迁理论(5)社会运动理论(6)新女性主义 12.社会冲突理论:社会上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各种利益集团,为自己争取最大化的利益和权力,从而形成冲突。13.社会变迁理论:分为(1)政策改变(2)社会关系改变(3)政治上的改变 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工作的职能恢复预防发展稳定社会工作的特征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职业的非盈利性社会工作督导个人与环境运用社会环境资源团队协同工作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工作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案主自己去做决定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受助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4.社区工作者角色:(1)组织促进者(2)咨询服务者(3)调查设计者(4)牵线搭桥者(5)权益保护者(6)宣传鼓动者 15.社区工作的模式:(1)地区发展模式(2)社会计划(3)社会行动 16.社区工作的原则:(1)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原则(2)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3)全面发展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原则(4)自我发展与外界支持相结合 17.社区工作的过程:(1)准备与探索:准备调查:地区背景、社区需要和社区问题 (2)制定计划:整体计划和具体计划 (3)社区行动:动员社区居民发掘社区资源建立社区组织推进社区工作 18.我国社区服务的目标: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推动社区服务的发展,从而不断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19.我国社会服务的类型:(1)福利型服务(2)公益性服务(3)商业性服务 20.我国社会服务的内容:(1)老年人服务(2)青少年服务(3)残疾人服务(4)拥军优属服务(5)低收入者服务(6)失业及下岗人员服务(7)便民利民服务(8)优化社区环境服务 第七章 社会行政 1.社会行政的定义:指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的相关的管理活动。2.社会行政的特征:(1)社会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 (2)社会行政服务职能的非营利性 (3)社会行政服务手段的专业性 (4)社会行政服务实施的层次性 3.社会行政的地位:(1)与社会政策的重要意义有关 (2)还在于它在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4.社会行政的原则:(1)社会工作价值原则(2)整体性原则(3)专业责任的原则 (4)依法管理原则 (5)协调的原则(6)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5.社会行政的功能:(1)实施社会政策(2)进行有效管理(3)总结经验,修订政策 6.社会服务计划的内容:(1)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2)调查社区资源(3)识别居于优先应满足而未获得满足的需求(4)确定工作目标与范围(5)发展战略(6)制订工作计划(7)编制预算(8)履行方案(9)评估方案设计 7.社会工作组织的特点:(1)社会工作组织立足于案主的需求,服务于案主的目的,因而它是非营利性组织(2)社会工作组织为所有的人提供服务,不歧视任何人,也不带有任何偏见(3)社会工作组织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均与人们的福利需求密切相关,其活动的结果应当是受服务者行为的改变与福利的获得 8.社会行政的主要内容:计划组织管理评估 9.评估的内容:主要以社会服务的计划所列的各项指标为标准。10.评估的意义:(1)明了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情况,肯定成绩,找出问日,更好的推进机构的工作(2)通过评估使社会服务机构对社会工作更具有责任感(3)通过评估可以想社会服务的支持机构交代,并使它们更深入的了解并理解社会服务的内涵及意义(4)通过评估可以使相关政策的制定更合乎实际(5)评估还可以达到总结社会服务经验,发展理论的作用 11.我过社会行政体制基本结构:民政部门、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卫生部、公会及妇联残联,以及非政府组织 12.我国社会工作经费的来源:(1)国家及地方财政预算(2)各地各级各部门自筹经费(3)社会志愿捐赠(4)社会工作机构通过福利企业的营收所获得的收入(5)社会统筹保险收入 13.如何改善我国现行的社会行政体制:(1)促进非政府福利机构的发展(2)加强对社区工作者专业水平的培训(3)广开财源(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第八章 儿童社会工作 1.儿童的心理社会问题:(1)行为问题(2)情绪障碍(3)功能发育迟缓 2.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理论,将儿童分为四个阶段:(1)0-18 个月为婴儿期(2)18 个月到 3、4 岁为童年期(3)4-5 岁为学前期(4)6 到 11、12 岁为学龄初期 3.普通儿童的社会工作:(1)促进有关儿童福利的立法(2)促进儿童保健,提高儿童身体素质(3)促进儿童心理健康(4)促进和提高家庭对儿童的保护(5)保护儿童的各项权益 4.特殊儿童的社会工作:(1)对流浪儿童的收容和遣返(2)对失去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工作的职能恢复预防发展稳定社会工作的特征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职业的非盈利性社会工作督导个人与环境运用社会环境资源团队协同工作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工作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案主自己去做决定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受助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婴、弃儿,一部分由儿童福利院或其他相应机构实施救助和教养,为这些儿童提供饮食,安排起居,给予必须的生活照顾,提供医疗保健和教育。(3)对贫困家庭的儿童实施社会救助(4)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工作(5)残疾儿童的社会工作(6)矫治儿童心理异常、行为偏差 5.家庭成员的互动理论:亲子关系对子女人格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6.游戏治疗理论:利用儿童喜爱游戏的天性,对儿童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培养。7.儿童社会工作的原则:(1)尊重儿童原则(2)儿童利益至上原则(3)区别对待原则(4)不持批判态度的原则(5)保守秘密原则 8.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现状特点:(1)建国以来,我国儿童福利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2)在我国儿童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将会显示出更大的发展潜力。(3)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素养。第九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1.青少年的概念:指个体从儿童到承认的一个过渡时期。2.青少年特殊的本质属性:(1)急剧变化的自然属性(2)日趋成熟的社会性(3)逐步完善的实践性 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含义:(1)以青少年为案主的社会工作(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青少年能够健康、全面、顺利的成长。(3)“教导”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子特征。(4)青少年社会工作具有很大的社会功能。(5)青少年社会工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4.从保护的角度理解青少年社会工作:(1)青少年越轨、犯罪的预防、矫治和改造(2)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保护(3)残疾青少年的保护工作。5.进化理论中门宁格的观点:认为所有生物体都会发生自动的变化来维持身体内部的平衡。6.进化理论中李温的观点:认为个人的生活领域是由其诸多不同的经验汇集而成,而每一项经验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并在生活领域中产生影响。7.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自我是个人人格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个人过去经验与当前认识范围内所面临的的社会任务的结合,是对影响个体发展的内外部力量做出的适应。8.精神分析理论中佛洛依德的观点:认为个体人格发展是以性心理发展为基础的,同时也受到早年期经验的影响。9.精神分析理论中沙利文的观点:反对佛洛依德的本能说,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于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10.学习理论:认为青少年的人格形成与发展是学习的结果,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11.用社会化理论解释青少年不适应社会的原因:青少年是童年向青年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转变的过程中需要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履行角色义务。1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原则:(1)结合青少年的特点进行工作(2)正确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3)思想教育与关心服务相结合 1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1)个案服务(2)团体、组织活动(3)社区组织活动 14.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1)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性不断增强(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社会化趋势逐渐扩大(4)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队伍不断扩大 第十章 老年社会工作 1.老年人问题的产生原因:(1)雇佣制的普及和后的退休制度的确定,使得大多数人不再像传统社会一样从事自给自足的生产。(2)生育观念的转变、节育措施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共同作用,导致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3)家庭结构的变迁形成了更多老年空巢家庭和孤独无依的老人。(4)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使得许多人一生要迁移多个地方,也给照料老人带来不便。(5)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老年人失去了传统社会中的权威和地位。2.社会撤离理论:该理论认为老年人从社会位置上“撤离”是一个必然性的和普遍性的过程。3.对社会撤离理论的评价:首先理论假设不成立,其次是该理论完全忽视了衰老过程中个性因素的作用。4.活动理论:老年人社会半径缩小,活动层面减小,有很多角色被剥除掉,从而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缺乏自我认同。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工作的职能恢复预防发展稳定社会工作的特征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职业的非盈利性社会工作督导个人与环境运用社会环境资源团队协同工作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工作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案主自己去做决定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受助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对活动理论的评价:该理论基本上得到老年社会工作者认同,但活动水平不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唯一因素。6.次文化理论:老年人加入老年人的次文化群体,可以使老年人保持自尊,保持较高的士气,而相反,如果老年人所参与的活动,其要求超出他们的能力,可能会产生失败的感觉。7.人格持续性理论:认为正常的男女两性,其人格不会随年龄而出现显著断裂,反而会加强其持续性。8.对人格持续性理论的评价:抹煞了人的个性由于种种内部或外部因素而改变的可能性。9.年龄阶层化理论:社会典型地把自身安排为一个高地年龄层的体系,这些年龄层各有各的权利和义务,当社会成员进入某一年龄层之时,即同时拥有了该层的权利和义务。10.老年社会工作的原则;(1)思想上尊重老年人,理解老年人。(2)细致、周到、有耐心。(3)帮助老人自立、自决。(4)与老人建立良好的、有目的的情感关系。11.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分类:(1)机构照顾(2)社区照顾 12.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内容:(1)养老服务(2)健康服务(3)生活服务(4)娱乐服务(5)教育服务(6)就业服务 第十一章 妇女社会工作 1.妇女社会工作的目的:(1)改变对妇女角色、地位、职能、权利的传统观念(2)促进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树立自爱、自信、自立的思想(3)改变妇女与男性之间不平等关系,以两者之间的友谊与尊重取代两性的对立与冲突(4)帮助人们理解妇女的价值,重建以真、善、美、正义和高尚为核心的人类精神文明。2.女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 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1)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现象。(2)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3)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4)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5)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6)将性别观点纳入决策主流。4.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1)个案工作法(2)调查研究和其他统计研究方法(3)访谈法 5.我国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组织和发动妇女参加社会生产(2)对妇女进行宣传教育(3)保障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4)其他社会服务 6.如何更好地开展妇女社会工作:(1)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推动妇女社会工作的发展(2)把妇女社会工作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挂钩。(3)以社区为依托,妇女活动中心为阵地,将社区工作与妇女工作结合起来。(4)加强妇女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妇女社会工作者。第十二章 家庭社会工作 1.我国家庭变化的趋势:(1)小家庭成为普遍趋势(2)家庭功能缩减(3)家庭关系趋向平等(4)社会援助日趋弱化(5)婚姻家庭问题增多 2.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家庭社会工作是解决与处理影响家庭正常运转与发展的一项服务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克服家庭生活困难、协调家庭关系,为改善不幸家庭生活、预防家庭问题激化而提供服务工作。3.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1)家庭社会工作的对象是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家庭(2)社会工作者与家庭建立的是平等的关系(3)把家庭看做一个整体 4.我国的家庭社会工作类型:(1)救助性工作:经济救助危机干预 (2)发展性工作:家庭教育社区服务 5.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指由夫妇双方的结合组成家庭开始,到夫妇双方死亡从而家庭解体而告终的整个家庭发展过程。6.家庭社会工作方法:(1)家庭访问(2)系统分析法(3)问题解决与决策(4)危机调适(5)家庭治疗 7.系统分析法内容:(1)家庭平衡状态(2)家庭规则(3)互动内容与过程的层次(4)互动的前后关系(5)在家庭真题内解释症状的意义。8.问题解决与决策:任何人每天都遇到各种情境与问题的挑战,需要个人决策与抉择。当个人陷入难以克服的困境来求助时,工作员应设法协助案主进行解决。协助重点是帮助案主解决眼前问题与提高案主未来摆脱困境的能力两者兼顾。9.危机调适的原则:(1)及时接案与处理(2)主动采取行动,了解案主的内心过程,主动参与、引导、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工作的职能恢复预防发展稳定社会工作的特征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职业的非盈利性社会工作督导个人与环境运用社会环境资源团队协同工作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工作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案主自己去做决定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受助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判断及评价情境的过程,并与案主共同制定适当的调适计划(3)有限的目标:避免危难。最重要的是与案主共同解决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使他重新获得平衡状态(4)支持与鼓励,不断输入希望,助其恢复自信(5)培养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三章 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工作 1.特殊弱势群体:指由于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缺陷、身心功能未发育完善或功能出现衰退等原因所导致的在社会性资源的分配上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能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2.特殊弱势群体的类型:(1)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而导致生活状况低下者(2)由于心理方面的缺陷而导致生活状况低下者(3)由于身心功能发育不完善而导致生活状况低下者(4)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功能的衰退、不能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而导致生活状况低下者 3.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条件,使其恢复或维持健康状态 (2)提供劳动就业、养老保险或直接供养起来 (3)提供教育或继续教育 (4)促进特殊弱势群体与其家庭、亲友的交流 (5)制定各种保护特殊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政策 4.科学的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工作应当依据的理论:(1)维权论(2)人文主义理论(3)沟通理论 (4)需要层次论(5)标签理论 5.标签理论:社会主流文化群体由于没有亲身体验,往往会认为特殊弱势群体是一些不正常的人群,这种看法反过来也会使这些人产生逆反心理,显得更不“正常”。6.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的原则:(1)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工作者应自觉的运用社会工作中有关特殊弱势群体的理论知识来指导社会工作实务。(2)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工作者应与医疗工作者紧密合作进行社会工作。(3)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工作应充分尊重案主。(4)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案主在不同时期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方法。(5)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工作者应对案主、自己所属的机构和社会负责。7.残疾人政策原则:(1)保障残疾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残疾人的人身权利。(2)必须给予残疾人一定的特殊帮助。(3)残疾人的形象应是主动的创造的而不是被动的受助者。第十四章 矫正社会工作 1.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是针对越轨群体特别是罪犯这一特殊群体所采取的一种治疗性社会工作。2.矫正概念是由意大利犯罪学家、犯罪人类学派和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菲利提出的。3.矫正社会工作的特征:(1)工作对象具有特殊性(2)服务性质具有福利性(3)矫正作用具有补充性 4.矫正社会工作的意义:(1)降低行刑成本(2)保障违法犯罪人员的合法权益(3)提高预防犯罪的效果 5.社会帮教体系的特点:(1)帮教力量具有广泛性(2)帮教对象具有普遍性(3)帮教内容具有丰富性(4)帮教形式具有多样性 6.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1)刑罚经济原则(2)教育刑思想(3)行刑社会化(4)行刑个别化 7.矫正社会工作的对象:(1)犯罪嫌疑人(2)受缓刑宣告者(3)假释、保释出狱或保外就医者(4)狱中改造的罪犯(5)刑满释放人员(6)违法青少年 8.矫正社会工作的内容:(1)提供物质帮助与救济(2)提供就业、就学帮助与指导(3)提供身心指导与帮助(4)提供行为约束与指导 9.社区矫正中的服务:(1)接受司法当局的聘用,具体担任对缓刑、假释罪犯的观护,督促他们在观护期间遵守法律对其的限制性规定(2)为罪犯,尤其是违法犯罪青少年提供院舍训练机会(3)协助社区服务或社区劳役的执行。第十五章 社会救济工作 1.社会救济:我国社会救济是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的一种形式。社会救济工作分为定期救济和临时救济两种形式。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工作的职能恢复预防发展稳定社会工作的特征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职业的非盈利性社会工作督导个人与环境运用社会环境资源团队协同工作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工作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案主自己去做决定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受助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定期救济对象:(1)城镇吃商品粮人口中的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老病残人员和农村五保户等;(2)在 60 年代初调整国民经济期间精简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