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中考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pdf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 2 N:1 4 0:1 6 Na:2 3C l :3 5.5 C a:4 0A l:2 7 F e:5 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 分,共 3 6 分)1.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冰雪融化B.海水晒盐C.钢铁锈蚀D.沙里淘金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水B.生铁C.小苏打D.石油A.植物油B.硫酸铜C.高锌酸钾D.氯化钠4.烟花爆竹中的发色剂C u (N0 3)2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 C u(N0 3)2&2 C u O+O 2+4 X t ()A.NO B.N0 2 C.N2 0 5D.N2 05 .M(1 H),笊(2 H)、M(3 H)是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下列对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不同元素B.中子数相同C.核电荷数相同D.相对原子质量相同6 .为区别N2、H 2、C 0 2、C H 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下面实验: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是气体I ,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I I;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气体m,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w。根据实验推断,I、n、m、w对应的气体分别是()A.巩、C O,、也 、B.C H,、氏、迎、阮.C H,、电、也、CO.D.c oHC H”7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F e S 0 4 表示硫酸铁B.Na C l O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 价C.Z n+2 表示锌离子D.H 2 0 数 字“2 ”表示2 个氢原子8 .已知反应3 A+2 B=C+2 D,已知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2:3,反应共生成了 1 2 0 g C 和 D。若 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 6,则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 6 B.3 2 C.5 4 D.7 29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对溶解影响的判断(参照如图溶解度曲线),错误的是()溶解度 g-2 0HJ i I I I I I I I0.15 -0.10-:一0.05-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Ca(OH):溶解度曲线 也A.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 B.反应中,氧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D.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1 0 .课本上有8 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B.“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C.“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 p 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D.“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1 1 .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发现屋内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B.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立即涂N a O H溶液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即用锅盖盖灭D.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1 2 .相同质量的M g、F e、Z n 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 S 0 4 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 S 0 4 的质量关系见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错误的是()H:质量gf 7:Z n :1/:一o 稀H:SCU质量g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 g Fe Z n B.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 量:M g Fe Fe Z n D.三种金属与稀 小。与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 g Fe N a2c0 3、K 2S 0 4 B.K N 0 3、B a(OH)2、N aC lC.K C 1、A gN 0 3 H N 0 3 D.N aOH C u C 1 2、(N H 4)2S 0 41 7.除去下列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3兆 工 而物 后斫 金 垄 话除 主 用 后 的 方 法Acn?CCI涌 入 氧 行 占 概RC11燃C在 空 与 中 妁,废CCuSfM 溶P a s ruhnm曷 铜 蚣 一 时 油DC a C l?溶HC1加若寸曷 f i a蟒 去,过 浦A.A B.B C.C D.D1 8.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0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B.向H 2S 0 4 和MgS 0 4 的混合溶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液中滴加N aOH 溶液硫酸反应C.向p H=1 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二、填空与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4 0分)1 9.(5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回答:(1)高锌酸钾(K MnO4)溶液常用于消毒,K MnO4中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常用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3)国际上推广使用生铁铸造的锅。因为食入的少量铁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的盐能预防缺铁性贫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4)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2 0.(4 分)张明去医院看病,发现了许多与化学相关的问题。(1)医生用碘酒给病人皮肤上的伤口消毒,碘酒中的溶剂是(填化学式)。(2)下图中医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药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写一种即可)。(3)医用体温计中的物质是水银,该物质由(填具体微粒名称)构成。(4)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它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专 口 公 仝 主一 t 口 口 u z un.玻璃瓶身臂聚丙烯塑料堂 橡胶活塞/不锈钢针尖2 1.(4分)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1 Na钠22.99A17 C1氯35.45BCD E)2 8 8F(1)图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F所 表 示 的 粒 子 是(填 化 学 符 号),钠原 子 的 结 构 示 意 图 是(填序 号)。(3)原 子 序 数 为1 2的元素的原子和图F表示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2 2.(4分)我 国 科 学 家 研 究 出 碳 化 铝(M o 2 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 水 煤 气 中 的C 0和H 2 0在1 2 0 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示。(1)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构成(2)写出微观模型中一种单质分子的化学式。(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3.(4分)去 年 冬 天,某小伙子为了取暖在卫生间里贴满了“暖宝宝”(该产品的部分说明书为:“暖身更暖心,升温快。”发热成分:高纯度铁粉、水、盐;发热时间:1 0小时;平均温度:5 2),他把门窗关闭以防暖气泄漏。几分钟后,他失去意识而倒地,幸而被门外的朋友及时救起。请回答:(1)铁氧化发热,主要生成物的化学式为;“暖宝宝”中的盐是催化剂,反应刖后其质量和不变。(2)该小伙子失去意识并不是温度过高和身体本身的原因,而是。(3)下列四个实验中,对比哪两组实验可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填序号)。2 4.(4分)t l 时,向盛有等体积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请回答:图1溶解度小0 tl t 2 温度/七(1)t l 时,(选 填“”或“”)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图2中 表 示 乙 的 溶 解 度 曲 线 的 是 (选 填 a”或 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B.trc时,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保持温度不变,向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25.(6 分)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硝酸钾 31.6 63.9 110 169 246氯化钠36.0 36.6 37.3 38.4 39.8(1)6 0 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go(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3)20C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g分别加入盛有100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A B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o若向烧杯A 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 0 ,则 A、B中溶质的质量(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2 6.(3 分)如图中A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 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B c D(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O(2)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 0若 C表示氯离子,则 X=0(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中甲的原子序数(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乙所代表的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 7.(6 分)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A gN 0 3、C u (N 0 3)2 和 Zn (N 0 3)2 o 为了减少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并回收银和铜,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推断:(1)固体甲是(填化学式);加入甲过量的目的是。(2)操 作I I I的名称是。(3)固体乙的成分是(填化学式)。(4)溶液B跟固体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三、实验与探究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 2分)2 8.过 氧 化 钠(N a 2 0 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 N a2 0 2+2 C 0 2=2 N a2 c o3+0 2 ,这一原理广泛应用于潜水艇中密闭舱的氧气再生技术,可同时完成产生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双重功能。课外研究小组为验证其可行性,利用石灰水、稀盐酸、浓硫酸、过氧化钠和饱和石灰水等设计并进行以下实 验(见 图1):A是 C 0 2 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图2中的(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 装置的作用是为保证干燥、纯净的C 0 2 气体进入D 装置,装置C 应选用的物质是检验E 装 置 集 气 瓶 中 气 体 的 方 法 是;若装置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原因是 o2 9.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细口瓶上的橡皮塞没有To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该组同学们做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查阅资料】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化学性质很相似;草木灰浸出液(K 2 c 0 3 溶液)呈碱性。【提出假设】没有变质:溶质是K 0 H;部分变质:溶质是;全部变质:溶质是K 2 C 0 3。【设计实验】为验证假设,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并进行了实验。(1)同学甲,取样品,滴加少量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甲同学由此得出假设正确。你认为甲同学这样的做法(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2)同学乙,取样品,加入酚献试液,酚酸变红,乙同学由此得出假设不正确。其余同学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3)同学丙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参与一起实验。a、写出加入A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写出反应方程式。b、现 象E:,证明假设正确。【拓展延伸】在探究物质的成分时,我们经常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现象来验证实验结果,现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X,已知它们是稀硫酸、N a2 S 0 4溶液、稀盐酸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N a 2 c 0 3溶液、Cu (O H)2固体、Ba C1 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加入的物 N a 2 C0 3溶液 Cu (0 H)2固体 Ba C1 2溶液质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固体溶解白色沉淀根据现象判断则无色溶液X是下列各项中的。A.稀硫酸 B.N a 2 s 0 4溶液 C.稀盐酸四、计 算 题(3 0题4分,3 1题8分,共1 2分)3 0 .为探究Cu O和C反应的最佳质量比(忽略副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取Cu O和C的混合物1 7.2 g,按不同的质量比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混合物中Cu O所占的质量分数,纵坐标表示生成物中Cu的质量。(1)分析可知,Cu O和C的最佳质量比对应图中的 点。(2)计 算a点时,产 生C0 2的质量_ _ _ _ _ _ _ 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3 1 .实验室模拟高温煨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取3 5 g石灰石样 品(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且不与酸反应),煨烧一段时间恢复到室温,测得生成1 1 g二氧化碳。向剩余固体中逐滴加入某盐酸至不再反应为止,又生成2.2 g二氧化碳,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生成的氯化钙质量关系如图:(1)石 灰 石 样 品 的 质 量 分 数 是(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2)a 点溶液的 p H 7 (填或“=);(3)求 所 加 盐 酸 的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写出计算过程)。1 9.(1)+7题号1 2 3 4 5 6 7 8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答案CCD BCBBA BBCA BD BBD D(2)CH 4(3)F e+2 H Cl=F eC1 2+H 2 t (4)面粉20.(1)C2H50H(2)不锈钢针尖;(或铝合金盖)(3)原 子(4)有机物21.(1)22.99(2)Cl-C(3)MgC1222.(1)分 子(2)H2(3)C0+H20 催C02+H21201C23.(1)Fe203化 学 性 质(2)铁粉锈蚀消耗了氧气造成人缺氧而窒息(3)AC24.(1)(2)b(3)A,B25.(1)能(2)Al(OH)3+3HCl=AlC13+3H20(3)食 盐 水(4)白醋不能26.(1)118.7(2)6;8(3)小于;非金属27.(1)Zn 使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2)蒸 发(3)Ag、Cu、Zn(4)Zn+H2S04=ZnS04+H2 t28.b或c;CaCO3+2HC 1 =CaC 12+H20+C02 f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D中的二氧化碳未完全反应29.【提出假设】KOH和K2C03加少量稀盐酸,若部分变质,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不产生气泡【设计实验】(1)不正确(2)碳酸钾呈碱性,也能时酚儆变红(3)a、K2 C0 3+Ca C1 2=Ca C0 3 I +2 KC1 (或者 K2 c 0 3+B a C1 2=B a C0 3I +2 KC1)b、溶液变红【拓展延伸】A3 0.(1)b (2)2.2 g3 1.(1)8 5.7%(2)(3)1 0.0%说明:1 .化学方程式漏写反应条件、“t ”、“I ”或不配平扣1 分,化学式写错不得分。2 .其他正确答案参照本评分标准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