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教学设计.pdf
七年生物下学期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制订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我 们编写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供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下学期使用。本册教材编写遵循了这套书共同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二、地位作用第一章与第七章相呼应,第一章的插图比较多,并且插图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第二章比第一章探究性学习的力度加大,本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三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测量、取样和测算等基本方法;第四章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和血型单独安排,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第五章注重体现本套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关系的编写思路,将人体内废物的产生和排出放在环境和生物圈的背影中,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渗透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第七章在编写上并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环境保护知识,而是特别注重体现技能方面的目标,以有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三、编写原则是:1、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2、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3、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4、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5渗 透STS教育思想。6、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7、加强启发性和可读性。8、具有弹性。四、学情分析我担任的是初中七年级5、6两个班的生物教学,通过近半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期中成绩都不理想,最差的班级是6班,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讲,还有部分学生不交作业,甚至将书和练习册斯坏,在上课时没有书,造成成绩差。要想提高6班的平均分,必须抓好中游以下的学生,当然由于学生的智力差别,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能够过关,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问题即可,在此基础上,对少数学生进行能力拔高,另外少数学生不能太为难他们,但也不能放弃。班级学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以此为基础的应用肯定就更糟糕,整体来看,错别字、审题不清、粗心是几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由于后进生的成绩太低,导致平均分不高,下个学期要在这几班个多下功夫,才能提高平均分。五、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1 .知识目标:(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2 .能力目标:(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2).进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能力。(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六、教学要求: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2、突出学科特点。配齐仪器、标本、挂图、模型、等必要的生物教学用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4、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5、考试备考要做到:(1)注重基础(2)联系实际(3)重 视 实 验(4)反映现代性(5)加强学科基本观点教育。要加强考试题型训练。单项选择题填充题识图作答题简答题。实验题分解在以上四种题型之中。七、方法措施1 .基础训练重点练习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生物体形态结构方面的内容,结 合 资源与评价进行巩固训练。2 .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增加感情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调查,培养实践能力;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能力,通过“模拟制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按照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和需要,先进行思维和操作技能,再进行学生设计部分环节的探究,最后要求学生进行全过程设计探究,从问题到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材料,然后实施探究方案,所以技能训练,先简单的观察、比较、测量计算等,后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的分析结果,解读数据、推理。3 .活动安排在学习过程中,组织探究活动、实验,搜集生物学相关资料,进行测试评比等活动八、学法指导1.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2、注意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的落实,并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5、倡导探究性学习。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7、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8、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9、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10、管好班级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九、考查训练在设定了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1、对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3、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学会搜集资料,学会如何自学4对每个班都进行培养优生,辅导差生,激励中等生并由优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5每月进行一次章节测试、加强复习与巩固。6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十、进度安排第八章:人的生殖和 发 育(三课时)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三课时)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五课时)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两课时)第十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三课时)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两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