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丨苏教版 .docx
-
资源ID:9564106
资源大小:13.35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丨苏教版 .docx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平均分小棒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能正确表达商和除数,会 读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3、通过操作、思维和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能力。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具学具: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师出示分铅笔的课件)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儿10支铅笔,想把它分给表现好的同学,可是老师不知道怎样分才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二、自主探究。(一)、教学例1(课件出示)1、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支、4支、5支呢?小组内分一分,说一说。 师:每人分2支该怎么分?生答,课件出示演示过程。 师:每人分2支,有没有分完? 生:分完了。 师:那如果每人分3支、4支、5支,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小组内分一分,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2、小组活动交流,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边讲解边课件演示。 课件出示表格,生答,把表格填完整。3、师小结:请同学们观察以上分法,可以怎么分类? 生答,师概括: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分后有剩余。 师引导学生把正好分完的列除法算式。 10÷25(支) 10÷52(支) 师承上:那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人。有没有分完? 生:没有分完,还剩下1支。 师:剩下的这1支还够不够再分? 生:不够。 师总结:剩下的,不够再分的这1支铅笔该怎么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师:我们把这个平均分时分不完或剩余的数叫做余数。 师:那算式该怎么表示呢? 10÷33(人)1(支)(师板书) 余 数 师带读除法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师引导学生把每人分4支的除法算式列出来。4、 师小结:余数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分不完,但又不够再分剩余的数。 (二)教学例21、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师:先小组摆一摆,再写出除法算式,并把教材第2页的表格填写完整。 生小组活动,摆小棒,写算式,填表格,师巡视指导。 生交流汇报结果,师课件演示。2、师小结:请同学们比较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余数都比除数小。(课件演示)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有余数的除法。 师:生活中如果遇到平均分后还有剩余,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四、巩固练习 练习一1、看图填算式。 (1)9÷4( )盘( )个 9÷2( )个( )个 (2)20÷3( )个( )个 20÷6( )束( )个2、先摆一摆,再填空。 (1)8个圆圈,每3个一份,分了( )份,还剩多少个? 8÷3( )份( )个 (2)11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还剩( )个。 11÷2( )个( )个3、(1)有14朵花,每个花瓶里插( ) 朵,插了( )瓶,还剩( )朵。 14÷( )( )瓶( )朵 (2)有14朵花,平均插在( )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 )朵,还剩( )朵。 14÷( )( )朵( )朵4、说出每道算式中的商和除数各是多少,再读一读。 17÷352 25÷734 板书: 有余数的除法 10÷33(人)1(支) 余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