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学随笔》读书笔记小学考试.pdf

    • 资源ID:95649490       资源大小:303.8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学随笔》读书笔记小学考试.pdf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1/2 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学随笔读书笔记 我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书的目录吸引了我,目录分为六辑:第一辑课前慎思、第二辑课中求索、第三辑课后反思、第四辑听课随想、第五辑评课心语、第六辑生活感悟。而每一辑的小标题也深深的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如脑袋磕破后的笑声、无意间的伤害、“下课啦”、会飞的课堂、手指尖上的智慧、风景、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站着的眼睛等等,看到这些标题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脑袋磕破了还能笑得出来?下课啦有什么好写的?眼睛还能站着?带着这些疑问,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华老师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全书的六大部分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他对别的老师上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全体数学教师阅读的一本好书。一、思考让课堂精彩纷呈 他的课前慎思为课堂求索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中,华老师有一个固定环节:借橡皮。这个环节的设计,华老师是经过慎重思考的,他认为借橡皮有两点理由:1、“没有橡皮,下笔会更慎重。”现在的学生很浮躁,往往不肯静下心来想好了再动笔,常常是毛手毛脚,一看就动笔,一动笔就错,一错就擦。宁静才能致远,逼学生静心思远,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2、“错了,也不白错,抓住她好好欣赏,看看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学生和老师总是习惯地认为是“粗心”。其实学生做错一般都不是因为“粗心”往往是因为感知、技能和思维的缺陷。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华老师课前慎思的结果。华老师在教学这一课之前回想起自己以前在黑板上画圆时,画出的圆经常不是很圆,于是赶紧擦掉重画。为什么总是画不圆呢?他发现要么是由于圆心滑动,要么是由于圆规两脚距离的改变。他想:这不正突出了圆的特征吗?为此,他备课时就计划好,自己在黑板上画的圆不标准,不擦,而是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不圆。”他思考:学生不圆的作品该怎么把它们也利用起来呢?因此他就想到把学生的橡皮借过来,让他们没法擦,不圆的作品也就保留下来了。再如:华老师为执教“乘法的估算“一课搜集资料,看到一份”生活中的估算“教案,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几个例子,让学生思考判断结果是否正确,说说为什么?例 1:三年级学生小梅每天从家走到学校,一般情况下,用 10 分钟左右时间可走到学校。一天,数学老师问她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她思索了一会儿说:“也就 2000 多米吧。”例 2:妈妈在农贸市场买了每千克 8 元 8 角的芒果 4 千克,摊主向她要 37 元 2 角钱。这里的例 2 正是华老师要搜寻的生活中的估算。在书写自己的教案时,华老师想象课堂上学生会怎么回答“摊主多要了钱!每千克芒果 8 元8 角,不足 9 元钱,买 4 千克总共应不到 36 元。”“什么?摊主多要了钱?”华老师的心不由一惊:这不是在贬损摊主吗?人应该是互相尊重的!并且,如果上课班级的学生家长正是个什么摊主,学生看到这道题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如果改成“摊主少要了钱”那么妈妈会怎么做呢?这不是又可折射出妈妈的心地善良,为人诚实嘛?因此,华老师设计了以下一段文字让学生看过后评论:妈妈在农贸市场买了每千克 8 元 3 角的芒果 4 千克,摊主向她要 31 元 2 角钱。这样的课前思考值得我们学习。华老师十分重视课后反思后再实践。例如:他在听别的老师执教“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场景:在学生画出、测量并汇报圆的若干条半径的长度后,老师请学生思考:从刚才的测量中,你发现了什么?生 1:圆的半径一样长。生 2:圆的半径都相等。生 3:圆的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师:还有其他的发现吗?还有补充吗?没有学生回答。师:能说这两个圆的半径的长度相等吗?(指着两个大小不一的圆)生:不能。师:那该怎么说?学生木然,教师补充在同一个圆里。华老师请大家反思这个片段,老师的步步紧逼有必要吗?大多数的教师可能回答,从来如此。华老师质疑“从来如此,便对吗?”、“教学要讲究严密,但需要如此的严密吗?”。在执教“初步认识分数”中,华老师问:3/5 表示什么意思?一名学生回答:3/5 就是把 5 平均分成 3 份。华老师反思造成学生这样回答的原因:一是他在教分数的意义时强调了表示分数的三要素(平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归纳,忽视了单位“1”的渗透,以致学生头脑中对把“什么”平均分的意识淡漠。二是教材中和他的板书对分数的读法是这样写的四分之三,这样的读法一开始就容易使学生认为:“3/4 是把4分成3份。”-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通过反思,他把 3/4 的读法改为“四份之三”进而提出了“究竟怎么读分数”的疑问。这样华老师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就呈现了一种思考的、立体的教学课堂。二、遵守时间让课堂充满期待 他不但重视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思考,他还非常重视课堂时间的遵守,只要下课哨声或铃声一响,不管他的教学内容是否完成,他一定准时下课。他这样做源于他喜欢听的歌曲童年: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源于学生时代的自己,那时常在心中说:老师,下课了;源于他听课时,如果老师拖堂,从学生眼中读出“下课啦”三个字。是呀!下课铃声一响,学生的心已经飞到了教室外,老师还在讲,有几个学生真正在听啊!况且下课后学生要在短短的十分钟内上厕所、收拾文具、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按时下课,既是满足学生生理、心理的需求,也是尊重下一节课教师的需要。“花未全开月未圆”按时下课效果会更好。但是今天的许多老师就没有意识到按时下课的重要性。三、用心让课堂与众不同 华老师不但善于思考,他还是个很用心人。他的脑袋磕破后带着帽子上课,竟然和执教内容中括号相衔接,脑袋上加个帽子和算式中加个括号是一样的,都是有着某种需要,帽子和括号都有着特别的功能。正如他说的:“磕破脑袋,是无意的;但是把磕破的脑袋给用起来,那就是有心的,是苦苦追求的。”例如执教角的度量华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景:课开始师:孩子们请看屏幕。(出示第一个倾斜度比较小的滑梯)玩过吗?生:玩过。师:地球人都玩过!(出示第二个倾斜度稍大的滑梯)想玩哪个?(大多数学生说第二个)(出示第三个倾斜度很大的滑梯,第三个,学生脱口而出,紧接着好多学生改变了主意是第二个)。华老师的三个滑梯设计的太好了。华老师设计这三个滑梯可是用了太多的心。开始他搜寻生活中的角,发觉生活中的角都不需要量。在一筹莫展了一周后,发现了衣橱里衣领的角、牙刷上的角、椅子靠背上的角,又经过三天的搜寻、比较、思考,发现这些角还是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最后他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世界,从儿童的生活中寻找,终于找到了既真实又有趣,还能引发学生学习需求的滑梯情景。而华老师想到第三个滑梯得益于他懂得“极限思想”。这些都是因为华老师有一颗坚持的永不放弃的心,因为华老师的用心。四、源于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 这本书读到最后,我找到了华老师的课为什么总是那么精彩,学生听了为什么不愿意下课的答案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华老师出身于农民家庭,对农民有着一种天然的情节。他认为教师应该像农民热爱自己的庄稼那样热爱自己的学生;像农民精选种子那样精选教学内容;像农民深耕细翻土地那样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像农民对长得不好的庄稼从不责怪庄稼而是责怪自己那样,反思课堂的遗憾与自己的关系。一位哲人说:“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知识是容易传授的,技能是容易训练的,但是精神和灵魂的成长却需要“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像农业一样需要信任,需要宽容,需要耐心,需要期待,需要守望。正如华老师所说:“觉得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是件很踏实、很幸福、很惬意的事。”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更不是商业。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能学习华老师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那将是教育的春天,学生的春天!二辑课中求索第三辑课后反思第四辑听课随想第五辑评课心语第六辑生活感悟而每一辑的小标题也深深的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如脑袋磕破后的笑声无意间的伤害下课啦会飞的课堂手指尖上的智慧风景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站着的眼睛我仔细读了这本书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华老师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全书的六大部分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他对别的老师上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全体数学教师读的一本好书一思考让课堂节的设计华老师是经过慎重思考的他认为借橡皮有两点理由没有橡皮下笔会更慎重现在的学生很浮躁往往不肯静下心来想好了再动笔常常是毛手毛脚一看就动笔一动笔就错一错就擦宁静才能致远逼学生静心思远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

    注意事项

    本文(《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学随笔》读书笔记小学考试.pdf)为本站会员(H****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