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世界》教学反思教学研究_-教学研究.pdf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1 页 数的世界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的世界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的世界教学反思数的世界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即教学因数和倍数。在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用乘法算式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而这部分内容学生是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由于这是节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比如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认识了各类数之后,我创设有效了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直接告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变式拓展,实践应用,促进了学生的智能内化。在理解因数和倍数中,我认为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第一就是因数和倍数的范围(非零自然数),我是这样处理的:通过一组算式让学生说谁的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如 35=15 68=48 94=36 125=60等,学生越说越顺口,越说越有劲,我突然抛出了 1.56=9 这个算式,结果有同学陷入了沉思(我认为这些同学感觉到了与刚刚的哪些算式有点不一样),但也有同学还是举手这样答道:1.5 和 6 是 9 的因数,9 是 1.5 和 6 的倍数,话一说完,就见那些沉思的同学有几个高高举起了手,迫不及待的说:我们说研究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的自然数范围里,可这里的 1.5 不是自然数,所以不可以说 1.5 和 6 是 9 的因数,9 是 1.5 和 6 的倍数。我就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统一了认识,真正认识到了因数和倍数的范围,从而为理解概念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而第二个关键性的问题我认为就是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我采取了几个递进的环节进行处理:一开始我就直接告知,让学生鹦鹉学舌。如通过学生写的34=12 这个算式,我就说,这时 3 和 4 是 12 的因数,12 是 3 和 4 的倍数。通过一些类似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试着说,很快学生就有了第一感性认识;接着我用一个游戏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我举了三个数字卡片,分别是 3、6和 12,让学生很快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为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 3 是 6 和 12 的因数,6 也是 12 的因数;6 和 12 都是 3 的倍数。我追问:那我说,6 是因数,12 是倍数可以吗?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认识到 6 相对于 12 是因数,而相对于 3 却是倍数;而 12 相对于 6 才是倍数,它相对于其他的数就说不定了,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相互依存的含义,更好的理解了概念的内涵;最后我让同坐两人一组,一人说任意一个自然数,另一个同学则找出它是谁的因数,谁的倍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由于答案不唯一,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很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 40 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2 页 书吗?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本节课,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体验中,享受到了数学思维的快乐,我想这才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 国策 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精品教学资源数的世界教学反思数的世界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即教学因数和倍数在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用乘法算式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我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由于这是节概念课因此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比如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认识了各类数之后我创设效了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变式拓展实践应用促进了学生的智能内化在理解因数和倍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