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认识毫米|冀教版.doc
-
资源ID:9569212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认识毫米|冀教版.doc
认识毫米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的表象,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提高估测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学重、难点:建立1毫米的表象,会用毫米做单位实际测量。学具准备:直尺、米尺、白纸、彩纸条、带一个1分米长的物体和一个厚1毫米的物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米和分米厘米是我们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呢?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1米等于多少厘米?评析:借助量身高的情景,唤醒学生对米、厘米的认识,通过让学生用手比划,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从小朋友现在的身高引出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分米、自然贴切。二、探索新课1、初步感受1毫米师:我们以前量过数学书的长边和短边,现在老师想请你帮个忙,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同学们有的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有的说1厘米不到,老师还想知道得更准确,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接着板书课题:毫米)2、关于1毫米师: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学生齐读。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电话卡或银行卡的厚度、书上数出10张纸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评析:学完分米再来学习毫米,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因此设计了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由于二年级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还较弱,出示具体的学习步骤,让他们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与讨论,从而体验毫米的含义。3、体验1毫米。师:你能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同桌互相比划,用5角硬币插进去量一量对不对。4、师: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吗?(量小蚂蚁的身长)(三)小结师: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学习了几个长度单位?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从大到小分别是:米、分米、厘米、毫米。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智慧屋,里面有很多难题等着我们去挑战,有没有信心?四、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第一关:说说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想想做做”第2题第二关:量一量量出图形每条边的长度(1)学生判断,集体反馈。(2)学生用尺量。3、第三关:数一数这三把不同长度的尺上有几分米?4、第四关: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5、欣赏小明的日记。评析: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指出新的问题,激发他们探寻课本以外的新知的欲望,让他们知道知识无止境。为学生走出课本,走向自生探索创造了机会。三、 总结1、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毫米)师:加上前面学习的米、分米和厘米,我们已经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从大到小分别是:米、分米、厘米、毫米。今天我们还知道了这些单位之间的一些关系。(学生齐读: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评析:在教学中已经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沟通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关系,进一步总结使学生形成概念。总评:本课从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到进行实际测量,学生均以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教学分层次展开,教学毫米的认识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放手让学生用眼观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