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DB4401∕T 103-2020 城市建成区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95696853       资源大小:329.9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401∕T 103-2020 城市建成区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ocx

    ICS 13.080CCS Z 10DB4401广州市地方标准DB4401/T 1032020城市建成区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oi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urbanbuilt-up area广  州  市  生  态  环  境  局 联合发布2020-10-10 发布2020-11-15 实施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DB4401/T 103-2020目次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 14  工作流程. 25  监测准备. 45.1  资料收集.45.2  现场调查.45.3  采样准备.45.4  监测项目.56  监测区域划分.57  监测对象选取.57.1  居住用地的选取.57.2  公园绿地的选取.67.3  城市道路的选取.77.4  监测对象数量.88  监测点位布设.88.1  布点原则.88.2  布点方法.89  样品采集、制备和分析.99.1  样品采集、流转与保存.99.2  样品制备.119.3  样品分析方法.1110  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价.1110.1评价值的选取.1110.2土壤污染物评价.1210.3风险评价.1311  质量控制. 1311.1  基本要求.1311.2采样、制样质量控制.1311.3实验室内质量控制.13DB4401/T 103-202011.4实验室间质量控制.1412  调查报告. 1412.1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1412.2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15附录 A(资料性)  城市建成区结果评价表内容与格式. 16附录 B(资料性)  调查报告编制内容大纲. 17DB4401/T 103-2020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泽雄、熊凡、李芳芳、周志军、胡丹心、孔彬、何文祥、林照彬、肖竑、陈影、欧锦琼、熊春妮、梁国龙、潘海娇、樊明辉。DB4401/T 103-2020城市建成区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建成区土壤监测的监测准备、监测区域划分、监测对象选取、监测点位布设、样品采集制备、分析测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价、质量控制和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建成区居住用地(R)、公园绿地(G1)、城市道路用地(S1)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其他用地类型可参考本文件。本文件不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非法填埋场地和城市垃圾填埋场的调查,以及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修复效果评估、回顾性评估等过程的环境监测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GB 36600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5013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T 50280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CJJ/T 85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HJ 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9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城市建成区  urban built-up area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1DB4401/T 103-2020来源:GB/T 50280-98,3.0.63.2土壤混合样  mixture sample of soil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表层或同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应为 520 个。来源:HJ/T 166-2004,3.8,有修改3.3土壤污染风险  soil contamination risk居住、工作人群长期暴露于土壤中污染物,因慢性毒性效应或致癌效应而对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来源:GB 36600-2018,3.2,有修改3.4监测区域  monitoring area根据城市建成区土壤监测目的和要求,依据城市的发展历史、工业布局和自然条件划分的监测范围。3.5监测用地类型  type of land monitored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划分的各个用地类型。3.6监测对象  monitoring object在监测用地类型基础上划分的基本监测单元,如单独的居住用地、公园绿地、城市道路用地。4工作流程城市建成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流程如图 1 所示。2DB4401/T 103-2020图 1 城市建成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流程图3序号类别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收集信息资料1综合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建成区土地利用的基础信息、土地利用现状和区域地勘数据生态环境部门场地环境调查报告、历史监测数据(如普查数据、详查数据等)2居住用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各居住用地名称、建成年限、占地面积、绿化面积、居住人口等基础信息3公园绿地林业和园林部门建成区公园名录、占地面积、地址、主管单位及公园类型、客流量、建成年限等信息4城市道路用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建成区主要城市道路名称、长度、走向、起止点、养护单位等信息5林业和园林部门建成区主要城市道路绿化带长度、面积等信息6公安交通警察部门建成区各主要城市道路车流量信息DB4401/T 103-20205  监测准备5.1  资料收集根据城市建成区土壤监测的目的和要求,确定监测工作应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城市建成区土壤环境相关文献、城市发展和工业布局规划等资料查询,咨询相关专家和实地调查分析。资料收集参考途径见表 1。表1  资料收集参考途径5.2  现场调查5.2.1对于资料收集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区域进行现场踏勘和确认,明确建成区土壤现场及周边环境情况、土壤类型、植被等,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5.2.2开展人员访谈,对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所得存疑信息进行考证和补充。5.2.3访谈可采取当面交流、电话交流、电子或书面调查表等方式进行。访谈结束后应对访谈内容整理,并对照已有资料,对其中可疑处和不完善处核实和补充。5.3  采样准备5.3.1图件类: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交通布局规划图等。4序号监测区域划分方法适用条件1行政区划分法适用于行政区域面积差异较小的建成区2方位划分法适用于行政区域面积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城市方位差异的建成区3分类划分法适用于城市历史发展沿革较清晰或功能分区较为明显的建成区4综合划分法适用于各类城市,特别是城市发展历史沿革、工业布局和自然条件等较为复杂的建成区DB4401/T 103-20205.3.2  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塑料托盘或木质托盘、非扰动采样器、一次性注射器或不锈钢专用采样器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5.3.3  器材类:GPS、照相机、卷尺、样品袋、样品瓶、便携式冷藏箱或具有相应功能的冷藏设备等。5.3.4  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笔、资料夹等。5.3.5  安全防护用品:手套、口罩、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5.3.6  运输工具类:采样用车辆。5.4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分基本项目和其他项目。基本项目:GB 36600 中的必测项目和土壤 pH。其他项目: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根据 HJ 25.1、HJ 25.2 及其他相关技术标准自行确定。6  监测区域划分结合城市的发展历史、工业布局和自然条件等状况,划分监测区域。一般可选用行政区划分法、方位划分法、分类划分法和综合划分法等。选用方法参照表 2。表2  城市建成区土壤环境监测区域划分方法7  监测对象选取7.1  居住用地的选取按照表 3 收集建成区内所有居住用地的相关信息,包括:建成年限、占地面积、居住人口、绿化面积和类型、城市方位。并依该表“筛选结果”列中序号 1-6 顺序逐项筛选。5序号判定指标选取条件定性/定量方法原因筛选结果1建成年限(发售时间)土地利用稳定发售时间>5 年5 年以上小区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相对较为稳定筛选出建成年限大于 5 年,土壤利用比较稳定的居住用地2占地面积(地块整体面积)占地面积大占地面积为各区前十;或参考以下标准:2老城区0.01 km2其它区0.15 km保证具有较大的绿地面积;具体数值根据统计居住用地信息进行分级所定筛选出占地面积前十的居住用地3居住人口(总户数或发售套数)人口多、活动频繁参考以下标准:老城区700 户数或发售套数其它区1000 户数或发售套数参考值为根据统计居住用地信息进行分级,按各区居住人口数量排名靠前的情况而定筛选出居住人口(总户数)前三的居住用地4绿化面积和类型绿地面积大,具有多块成片绿化用地绿化率较高,卫星影像显示有多块成片绿地具有成片绿地,土壤差异性较小,适合土壤监测采样选取绿化率相对较高的居住用地(排除绿地面积较小、绿地分布零散等不适宜进行土壤监测采样的居住用地)5城市方位(地址)建成区范围内根据建成区范围示意图进行判定筛选出城市方位特征明显的居住用地6随机选择剩余备选居住用地按预设数量随机选择DB4401/T 103-2020表3  居住用地监测对象选取条件和筛选结果7.2  公园绿地的选取按照表 4 收集城市建成区内公园绿地的相关信息,包括:建成年限、占地面积、服务人口等。城市公园一般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四大类。6序号判定指标选取条件定性/定量方法原因筛选结果1建成年限土地利用稳定建成年限大于 5 年5 年以上公园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相对较为稳定筛选出年限大于 5年的公园绿地通过卫星地图软件等方式查阅近 5 年的历史卫星影像,判定 5 年内土地利用类型有无大面积变化土地利用相对稳定2占地面积(地块整体面积)公园绿地规模大占地面积为各区前五,或参考以下值:综合公园0.05 km2社区公园0.03 km2面积较大的公园一般具有较大的绿地面积选取各监测区域占地面积前五的公园绿地3服务人口人流量大通过网络查询和现场咨询人流量大的公园绿地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筛选出人流量前三的各类公园绿地4随机选择剩余备选公园绿地按权重数量随机选择DB4401/T 103-2020根据各类公园绿地的总面积权重设置其监测对象的数量,并依该表“筛选结果”列中序号 1-4 顺序逐项筛选。表4  公园绿地监测对象选取条件和筛选结果7.3  城市道路的选取按照表 5 收集建成区内城市道路的相关信息,包括:城市道路类型、拥堵级别、绿化面积、绿化年限、辐射人口。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带相对有限,可选用周边绿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绿道作为城市道路的代表。依据城市道路走向划分类型,一般分为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特殊情况另行划分。根据城市道路类型权重确定其选取数量,并依该表“筛选结果”列中序号 1-6 顺序逐项筛选。7序号选取条件判定指标定性/定量方法原因筛选结果1城市道路走向城市道路走向通过卫星影像确定城市道路走向城市道路类型初步划分通过城市道路走向的分布情况选取城市道路2车流量大拥堵级别(车流量)通过统计部门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查询,城市道路高峰时期拥堵级别长期处于轻度拥堵以上程度(交通拥堵指数>4)日均车流量较多,两侧土壤受车辆影响较大筛选出车流量(拥堵水平)前十的城市道路3绿化面积大绿化面积通过卫星影像和实地考察确定城市道路两侧每3km5 km 有连续绿化带具有成片绿地,土壤差异性较小,适合土壤监测采样筛选两侧每 3km5km 有连续绿化带的城市道路4绿化年限长绿化年限通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查询为确保土地利用的稳定性排除经常更换土壤的绿道路段5辐射人口大辐射人口通过统计部门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查询辐射人口最大的城市道路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选取辐射人口最大的城市道路绿化带进行监测6随机选择剩余备选城市道路按预设数量随机选择DB4401/T 103-2020表5  城市道路监测对象选取条件和筛选结果7.4  监测对象数量根据各监测区域的土壤面积(总面积)或人口数(常住人口数),设置不同监测区域的监测对象数量,原则上每个监测区域中每种监测类型的监测对象数量不少于2个。8  监测点位布设8.1  布点原则布点原则按 HJ/T 166“随机”和“等量”原则。8.2  布点方法82占地面积A(km )A0.050.05A0.10.1A0.5A0.5布点数量(个)3456注1:在公园布点时,依照绿地面积来布点。2                                                                  2注2:当A0.5 km 时,每增加0.5 km ,增加1个点。2占地面积A(km )A0.050.05A0.10.1A0.5A0.5布点数量(个)34562                                                                  2注:当S0.5 km 时,每增加0.5 km ,增加1个点。DB4401/T 103-20208.2.1  居住用地每个监测对象根据布点数量将监测对象分成面积相等的区域,在每个等分区域内布设 1 个点位,可根据所选监测对象的占地面积和实际分布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具体布点规则可参考表 6。表6  居住用地布点规则8.2.2  公园绿地每个监测对象根据布点数量将监测对象分成面积相等的区域,在每个等分区域内布设 1 个点位,可根据所选监测对象的占地面积和实际地形进行适当调整,具体布点规则可参考表 7。表7  公园绿地布点规则8.2.3  城市道路用地每段城市道路按距离均匀布点,根据城市道路长度和两边绿化情况,城市道路长度10 km 时,布点数量为 3 个,城市道路长度10 km 时,城市道路长度每增加 3 km5 km,增加 1 个点位。9  样品采集、制备和分析9.1  样品采集、流转与保存9.1.1  样品采集垃圾桶等干扰源应不小于 10 m,5 个分点土壤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四分法弃取得到一个土壤混合样(挥发性有机物除外),如图 2 所示。9.1.1.2  城市道路用地以监测点位经纬度为中心点,在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带内分别沿城市道路 50 m范围内采集 3 个分点,6 个分点土壤等量均匀混合后使用四分法弃取得到一个土壤混合样(挥发性有机物除外),如图 3 所示。9DB4401/T 103-20209.1.1.3居住用地、公园绿地和城市道路用地的挥发性有机物在各个分点单独采样分析,测试结果以各个分点测试结果的均值表示。9.1.1.4采集深度为 0 cm50 cm,采样量为每份土壤混合样不少于 1 kg。采集样品时应进行 GPS 定位,同时用相机记录周围环境情况。如确实难以满足以上布点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进行土壤混合样的采集。图 2 居住用地和公园的采样布点方法图 3 城市道路用地的采样布点方法9.1.1.5  采样质量控制在采样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应对采样设备、取样装置进行清洗;与土壤接触的其他采样工具重复利用时也应清洗。一般情况下可用清水清理,也可用待采土样或清洁土壤进行清洗;必要时或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无磷去垢剂溶液、高压自来水、去离子水(蒸馏水)或 10%硝酸进行清洗。在采样过程中,每批(原则上最多 20 个样品/批)样品应采集 10%的现场平行样,样品数量不足 10个时,应至少采集 1 个现场平行样。采集土壤样品用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指标时,每批样品应至少采集一个全程序空白和一个运输空白样品,以便了解样品采集过程和运输途中是否受到污染。现场采样记录、现场监测记录可使用表格描述土壤特征、可疑物质或异常现象等,同时应保留现场相关影像记录,其内容、页码、编号要齐全,便于核查,如有改动应注明修改人及日期。9.1.2  样品流转与保存9.1.2.1装运前核对现场样品采集完成之后应逐件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等信息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9.1.2.2运输中防损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沾污,防止标签遗失和破损。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9.1.2.3  样品流转由专人将土壤样品送到实验室,送样者与接样者双方同时清点核实样品,并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样品交接单由双方各存一份备查。9.1.2.4样品保存10DB4401/T 103-2020样品依据 HJ/T 166 或参照相关分析方法及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保存。分析测定无机项目,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 4以下避光保存。分析测定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项目,应采集新鲜土样,且样品应始终置于 4以下避光保存。9.2  样品制备9.2.1  风干样品的制备9.2.1.1风干:在风干室将土壤混合样放置于风干盘中,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 23cm 的薄层,经常翻动。半干状态时,用木棍压碎或用两个木铲搓碎土样,置阴凉处自然风干或采用烘干设备进行风干。9.2.1.2制样:粗磨后过 2 mm(10 目)筛的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用四分法弃取、称重,其

    注意事项

    本文(DB4401∕T 103-2020 城市建成区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馒头)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