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地形图的判读.doc
-
资源ID:95704667
资源大小:311.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地形图的判读.doc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地理年级/册七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难点名称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本节课内容涉及到等高线知识,从而使学生具备了较系统的基础地理知识,为以后学习地形,奠定基础。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本节教材,可塑性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可是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次强化训练,才能达到。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本节课概念多、难度大、大多数知识都是学生未接触的,课堂上,给学生应有的思维、参与、当堂消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难点教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法,演示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问题探究法,比较法,讲练结合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造就了各种地形、地貌景观,千姿百态,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魔幻之旅。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 新知1:等高线地形图。读图练习:(展示)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读下图回答:甲点的海拔 米;乙点的海拔 米;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地形图: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图。承转: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他们都是立体的,而我们画的地图是平面的,怎样将立体的各种地形转化到平面上呢?2. 新知2: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高山用棕褐色。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3. 新知3: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转绘而成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沿某一剖面线作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沿线海拔高低和地势起伏状况。判读地形剖面图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看端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等高距大小,读出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二看极值.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剖面线经过区域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三看拐点,根据拐点判断沿剖面线地势的起伏状况。四看疏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等高线间隔中相等的地方表示坡度均匀。承转:重难点分析 -利用多媒体软件的优势,动画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总结归纳:山峰、陡坡、缓坡、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归纳与总结能力,及时梳理本节知识结构,不断反思自我,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4. 探究学习:认识山地的不同部位。先来认识一下世界5大地形的海拔高度状况及其地表形态。(1)、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2).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 (3).平原: 陆地上海拔高度较低的广大平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4).丘陵 :连绵不断的低矮高地,海拔500米以下,相对起伏在200米以下(5).盆地: 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承转:山地不同部位又该如何判读哪?山峰:等高线范围越来越小,数值越来越大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课堂练习(难点巩固)5 连线 6.小结本节课学习了等高线的原理、绘图方法、及不同地形等高线的形态特征,也是本节的重点。学会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学会判读山地不同部位地形图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空间地理事物的认识和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