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资源ID:95706838
资源大小:42.06M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资料,运用内外力作用原理,分析河曲、河流阶地的发育过程。2.描述河口冲积岛的生消变化,推测崇明岛的演化趋势。3.结合实例,说明河流地貌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河流地貌: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冲刷地表,将地表物质带走(搬运作用)使得一些地区地表物质减少(侵蚀作用),形成河流侵蚀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堆积作用),形成河流堆积地貌河谷河谷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下蚀使河床加深侧蚀使河床展宽溯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长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下软上硬河流侵蚀地貌部分部分瀑布瀑布瀑布的形成过程瀑布的形成过程瀑布发育地区,上部岩石较坚硬不易遭受侵蚀,下部岩石较松软容易遭受侵蚀;瀑布发育地区,上部岩石较坚硬不易遭受侵蚀,下部岩石较松软容易遭受侵蚀;受河流下蚀作用,下部岩石被侵蚀,上部岩石崩塌下落,逐步形成瀑布;受河流下蚀作用,下部岩石被侵蚀,上部岩石崩塌下落,逐步形成瀑布;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瀑布逐渐向源头方向后退;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瀑布逐渐向源头方向后退;受侧蚀作用影响,瀑布逐渐加宽。受侧蚀作用影响,瀑布逐渐加宽。初期成熟期中期沟沟谷谷V V形形河河谷谷下蚀下蚀溯源侵蚀溯源侵蚀沟谷沟谷加深加深和延和延长长出出现现河河曲曲凹岸侵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凸岸堆积侧侧 蚀蚀侧侧 蚀蚀槽槽形形河河谷谷河谷的演变河谷的演变镇江地处长江下游的南岸,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然而,长江在此处持续向北发生偏移,西津渡所在的南岸泥沙淤积,慢慢成了陆地(图2.26)。曾经喧嚣的码头最终沉埋于地下,它所在的位置如今成为游人如织的商业街。你知道长江岸线镇江段为什么会持续向北推移吗?长江岸线镇江段南岸为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北岸为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所以岸线会持续不断的向北移动。1 1图图中中表表示示的的地地理理事事物物,按按照照发发展展的的先先后后顺序排列的是顺序排列的是()A A甲甲乙乙丙丙丁丁 B B乙乙丙丙丁丁甲甲C C丙丙乙乙甲甲丁丁 D D丙丙丁丁甲甲乙乙2 2影影响响图图中中地地理理事事物物形形成成和和发发展展的的主主要要地地质作用是质作用是()A A内力作用内力作用 B B冰川作用冰川作用C C流水的侵蚀作用流水的侵蚀作用 D D流水的搬运作用流水的搬运作用3 3与下图措施最适合的图幅是与下图措施最适合的图幅是()A A甲甲 B B乙乙 C C丙丙 D D丁丁地理位置(河段)、河谷形态特点?V形谷地理位置(河段):山区或高原段(上游)形态特点: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槽形谷地理位置(河段):平原(河流中下游)形态特点: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长江三峡长江三峡-瞿塘峡瞿塘峡-河流地貌河流地貌长江江三三峡峡是是万万里里长江江中中的的一一段段山山水水壮壮丽的的大大峡峡谷谷,它它西西起起重重庆市市奉奉节县的的白白帝帝城城,东至至湖湖北北省省宜宜昌昌市市的的南南津津关关,由由瞿瞿塘塘峡峡、巫巫峡峡、西西陵陵峡峡以以及及三三座座峡峡之之间的的香香溪溪宽谷谷和和大大宁宁河河宽谷谷所所组成成,全全长 193 km。三三峡峡两两岸岸悬崖崖绝壁壁,江江中中滩峡峡相相间,水水流流湍湍急急,人人们传颂:西西陵陵峡峡滩多多险峻峻;巫巫峡峡幽幽深深秀秀丽;瞿瞿塘塘峡峡雄雄伟壮壮观。寥寥寥寥数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1)(1)三峡是怎样形成的吗?三峡是怎样形成的吗?(2)(2)三峡地区的地貌是河流地貌中的哪种?三峡地区的地貌是河流地貌中的哪种?(1)(1)三峡地区地块上升,河流下切形成。三峡地区地块上升,河流下切形成。(2)(2)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河谷加深、延长,河谷加深、延长,形成形成V V形谷形谷流速快流速快落差大落差大下蚀和溯源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侵蚀为主V形谷的形成槽形谷的形成流速减慢流速减慢落差变小落差变小下蚀减弱下蚀减弱侧蚀表现出来侧蚀表现出来凹岸侵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凸岸堆积槽槽形形谷谷河谷河谷展宽展宽河流侵蚀地貌-河曲、牛轭湖侧蚀的具体原理侧蚀与横向环流河水流经弯曲河道时,表层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底层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使得水流螺旋状推进的系统。横向环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由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河流侵蚀地貌-河曲、牛轭湖 凹岸凹岸:河岸凹入的部分 凸岸凸岸:河岸凸出的部分识别河流凹凸岸识别河流凹凸岸c cd d凸岸凸岸凹岸凹岸凸岸c cd d凹岸凸凸岸水流速度慢慢,泥沙堆积堆积,地形平坦,利于聚落建设和农业生产利于聚落建设和农业生产,利于利于“淘金淘金”,水浅水浅不宜建码头不宜建码头;凹凹岸水流速度快快,侵蚀侵蚀作用强烈,水深较深水深较深,适合修筑码头适合修筑码头。河曲形成过程河曲形成过程人教版必修一4.1 常见地貌类型2-河流地貌(共16张PPT)人教版必修一4.1 常见地貌类型2-河流地貌(共16张PPT)在在地势平缓地势平缓地区,河流不断地区,河流不断侧蚀侧蚀形成河曲。形成河曲。随河水不断随河水不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弯曲程度逐渐增大。弯曲程度逐渐增大。洪水泛滥时,河水冲断河曲的颈部,洪水泛滥时,河水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裁弯取直,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形成牛轭湖。根据视频和图描述牛轭湖的形成侧蚀:侧蚀:使河床发生侧向迁移,使河床发生侧向迁移,河谷拓宽河谷拓宽,并导致,并导致河曲、牛轭湖河曲、牛轭湖的发育的发育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荆江段河道曲折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长江上游,流量大 B落差大,下蚀作用强C地形平坦,侧蚀作用强 D位于长江上游,流速快7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A加速洪水下泄 B增加河床淤积 C减少上游来水量 D增加径流量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示意天鹅洲故道群。1.在下图中绘制出河流CD断面的河床剖面及河流表层、底层的水流方向。2.简述天鹅洲故道的形成过程。3.从防御自然灾害、交通运输角度,简述荆江河道变化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荆江河段流经地势平缓处,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荆江河段河道更加弯曲。洪水泛滥时,河水冲断河曲颈部,裁弯取直,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原河道留在原地,形成天鹅洲故道。主河道变平直,加速洪水下泄,减少洪灾;缩短航程里程,减少运输危险因素。曲峡(曲峡(嵌入式蛇曲)形成过程)形成过程从从南南到到北北,有有数数条条大大河河切切穿穿了了太太行行山山的的主主脉脉。河河流流流流经的的太太行行山山主主脉脉区区域域,也也正正是是曲曲峡峡最最为壮壮观的的区区域域。发源源于于太太行行山山的的河河流流从从高高山山流流入入平平原原时,具具备了了很很大大的的势能能,因因此此溯溯源源侵侵蚀作用作用都很都很强,最后切穿太行山脉的主脉,并由此形成了极,最后切穿太行山脉的主脉,并由此形成了极为幽深、壮美的幽深、壮美的曲峡景曲峡景观。太行山曲峡太行山曲峡河流上游落差大,下蚀溯源侵蚀强烈发育为“V”形河谷河流中游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发育成“槽形”河谷河流下游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继续拓宽呈宽而浅的槽形;下蚀逐渐停止,转为沉积牛轭湖小结: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洪(冲)积扇发育于山前地带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处(河口处)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河流堆积地貌的分布河流堆积地貌河流或季节性洪水在山区流动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山前冲积平原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水流流出谷口地势趋缓水道开阔流速放慢多个冲积扇扩大并彼此联合冲积扇特点冲积扇特点实验冲积扇景观图实验冲积扇景观图提示:位置、形状、特点提示:位置、形状、特点ABCABC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扇状堆积体;从扇顶到扇缘,地势由高变低,沉积物由厚变薄,颗粒由粗变细。扇 顶扇 缘颗颗粒物由粗到细砾石粉砂粘土一一般般来来说说,降降水水多多且且多多暴暴雨雨的的气气候候条条件件,河河水水流流速速增增大大,冲冲蚀蚀力力强强,上上游游地地区区松松散散物物质质供供应应充充足足,河河水水泥泥沙沙含含量量高高且且堆堆积积区区地地形形平平坦开阔,形成的冲积扇较大。坦开阔,形成的冲积扇较大。影响冲积扇的大小因素沉积物供给量(河流泥沙含量)气候因素(洪水大小、河流的流量、流速)物质来源区堆积区的地形条件山前冲积扇的特点及大小的影响因素1.图示区域冲积扇的分布有什么特点?2.并分析该区域冲积扇形成的原因。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地带(或位于第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出山口。太行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地形变得平坦,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河漫河漫滩平原平原河床枯水位洪水位河漫滩凸岸凹岸中下游地区,下蚀减弱中下游地区,下蚀减弱,侧蚀加强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形成水下堆积体枯水期露出水面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形成河漫滩洪水期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洪水期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并连接在一起河漫滩被废弃并连接在一起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河南北部河流堆积地貌:三角洲地理位置、形态特点、物质组成?地理位置:河流入海口、入湖口(河口处)形态特点: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三角洲形态多种多样。水下坡度平缓水下坡度平缓流速减慢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泥沙沉积三三角角洲洲河流含沙量大河流含沙量大海水(湖水)海水(湖水)顶托作用顶托作用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三角洲平原水下坡度平缓水下坡度平缓流速减慢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泥沙沉积三三角角洲洲河流含沙量大河流含沙量大海水(湖水)海水(湖水)顶托作用顶托作用河流入海口是否一定会形成三角洲?入海口处地势落差大,河道狭窄,水流速度快;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少;泥沙在流域内其他地方沉积,河流含沙量少;河口处海水搬运能力强,海水的顶托作用较弱。【分析】刚果河入海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密布,植被覆盖率高,刚果河含沙量低;刚果河中游流经刚果盆地,地形平坦,流速较缓,泥沙沉积于盆地内部,入海泥沙少;河流入海处落差较大,河道较狭窄,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三角洲地貌特征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俄罗斯莉娜三角洲俄罗斯莉娜三角洲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河流上游:下蚀峡谷/V形谷河流中游: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槽形谷牛轭湖河口:堆积作用三角洲、三角洲平原河流下游:沉积作用为主,侧蚀河漫滩、河漫滩平原、河曲河流堆积地貌: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源:溯源侵蚀山前:堆积作用冲(洪)积扇、山前冲击平原河流侵蚀地貌:v形谷、槽形谷、瀑布、河曲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1.为什么平原是城市分布最密集和最有利于为什么平原是城市分布最密集和最有利于城市发育的地区城市发育的地区?(1)(1)河流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2)河流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河流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3)(3)平原土肥肥沃,便于耕作,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平原土肥肥沃,便于耕作,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4)(4)地势平坦,利于基础设施建设,节省建设投资。地势平坦,利于基础设施建设,节省建设投资。2.2.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的影响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 1)河网密布地区,)河网密布地区,耕地破碎耕地破碎,聚落规模较小,聚落规模较小(2 2)河流稀少地区,)河流稀少地区,耕地集中耕地集中,聚落规模较大,聚落规模较大(3 3)高原山区,)高原山区,地势崎岖地势崎岖,耕地面积小耕地面积小,聚落规模较小聚落规模较小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地形区区聚落分布聚落分布原因原因聚落形状聚落形状聚落规模聚落规模高原高原河谷地带河谷地带地势低、气候温暖;地势低、气候温暖;地势低、气候温暖;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多呈带状多呈带状多呈带状多呈带状小小山区山区洪积扇、冲积扇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都比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都比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都比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都比较丰富。较丰富。较丰富。较丰富。多呈带状多呈带状多呈带状多呈带状较小较小平原平原聚聚落落分分布布最最为为密密集集,有有的的沿沿河河发发展展,形形成成沿沿河河聚聚落落带带,有有的的沿沿海海发发展展,形形成成沿沿海海聚聚落带落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航运和海上运输航运和海上运输航运和海上运输带状带状带状带状或或或或团状团状团状团状较大较大河流与聚落江西婺源月亮湾乡村聚落呈“宅高田低”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n“宅 高 田 低”布 局 的 主 要作 用 是 什 么?耕作区(低田)位于较低的河流旁,可以方面取水灌溉,灌溉水源便利,而住宅区则位于较高的坡地,能避免丰水期的水涝灾害。河流与聚落山区河谷聚落n右 图 中 聚 落 布 局 的 主 要 作 用 是什 么?为防御洪水,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流水作用侵蚀作用堆积作用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侵蚀地貌河谷的演化V形河谷槽形河谷堆积地貌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可能发展为平原课堂小结河谷阶地(河流阶地)河谷阶地(河流阶地)1.1.概念概念地地壳壳抬抬升升,河河流流下下切切侵侵蚀蚀加加剧剧,原原来来的的河河漫漫滩滩超超出出一一般般洪洪水水位位之之上上,呈呈阶阶梯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2.2.成因:成因:地壳间歇性抬升地壳间歇性抬升 河流侵蚀作用河流侵蚀作用3.3.新老关系:新老关系:海拔越高的阶地,形成越早,越古老。海拔越高的阶地,形成越早,越古老。4.4.比比较较不不同同时时期期的的河河流流流流速速大大小小:河河流流流流速速越越快快,河河流流搬搬运运能能力力越越强强,对对应应的阶地颗粒物组成越粗大。的阶地颗粒物组成越粗大。5.5.比较不同时期的水土流失程度:比较不同时期的水土流失程度:水土流失越严重,对应的阶地厚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对应的阶地厚度越大。真题研析(2018全国卷)下图示意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流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流所在区域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3.D4.B地质剖面图是沿地表某一方向,以假想的竖直平面与地形相切所得的断面图。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1)该河流的流向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2)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洪水水位时,河谷谷坡上就形成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形。试推测河漫滩发育成阶地是()A.河流流量减小,河床裸露形成B.植被破坏,河道泥沙大量堆积形成C.河流侵蚀和地壳抬升共同作用形成D.河漫滩和阶地都由流水搬运作用形成课课前前背背诵诵1.1.山山前前冲冲积积平平原原的的形形成过程成过程在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搬运能力强,挟带大量泥沙和砾石;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地形变得平坦,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联合,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2.2.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3.3.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过程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过程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由于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之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河流中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向海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和田自古出美玉,玉龙喀什河从M地到P地间的河滩是采玉的重要地段,当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从M地到P地对采玉河滩进行实地考察,下图为玉龙喀什河部分流域图。(1)同学们发现N处河滩鹅卵石的直径大都在8 cm左右,推断下图中能正确反映M、N、P三地河滩鹅卵石粒径分布特征的是()(2)有关图中M、P、N三地的鹅卵石分选性说法,正确的是()A.分选性相同B.M地分选性最好C.P地分选性最好D.N地分选性最好通常,河流受地球自转偏向力、水流惯性力的影响,两侧的河岸不断侵蚀和沉积。图1为世界某河流局部平面示意图,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曾经河流广泛发育。图2为沿图1中AB线所作的地质剖面图。该河流注入内海,河口地区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河床底部沙层消失,淤泥层出露,淤泥中巨大的沉积木被拖出。(1)分析河流AB处南北两岸地貌特点及其成因。(2)说明C、D两处沙洲形成的作用力。(3)分析图2中河流北岸没有沉积岩分布的原因。(4)推测该河流河底淤泥中沉积木的主要来源。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上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裂点指在地质作用下河流形成较陡峻的河段与早期的平缓河段之间的交点,由于坡降突然下跌或突然变化,常形成急流、跌水和瀑布,下图示意某瀑布的形成过程。5.由图示信息可判断,出现裂点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壳抬升 B.流水下切C.断裂下陷D.岩性差异6.从阶段一到阶段三,瀑布的位置()A.前进B.后退C.不变D.时进时退河流侵蚀地貌瀑布瀑布瀑布的形成过程瀑布的形成过程瀑布发育地区,上部岩石较坚硬不易遭受侵蚀,下部岩石较松软容易遭受侵蚀;瀑布发育地区,上部岩石较坚硬不易遭受侵蚀,下部岩石较松软容易遭受侵蚀;受河流下蚀作用,下部岩石被侵蚀,上部岩石崩塌下落,逐步形成瀑布;受河流下蚀作用,下部岩石被侵蚀,上部岩石崩塌下落,逐步形成瀑布;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瀑布逐渐向源头方向后退;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瀑布逐渐向源头方向后退;受侧蚀作用影响,瀑布逐渐加宽。受侧蚀作用影响,瀑布逐渐加宽。下图为“某地理研究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下图,完成78题。7.图示砾石景观常见于大河的()A.下游泥滩B.中游凸岸C.上游凹岸D.入海口处8.下列地貌形态中与图中砾石滩成因最为相似的是()A.风蚀蘑菇B.移动沙丘C.冲积扇D.花岗岩风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