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
关于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根本状况分析 一年级孩子对美术有深厚的兴趣,但对美术课的熟悉停留在绘画阶段。由于年龄较小,留意力集中时间短,尽管对课堂新内容的兴趣深厚,但长久力差。一些学生由于资质较好,承受力量快,能够很快成为班里的美术尖子生。那些没有受到学前教育的小同学,则美术力量较差,所以缺乏自信念。因此,教师在以后的课堂上应注意后进生的进展以及学生动手力量的培育,引导学生探求美术课各领域的学问,感悟美术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学问系统和构造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美术教学规划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美术教学规划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美术教学规划指运用肯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肯定的目的和用途进展设计与制作、传递、沟通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育设计意识和实践力量的学习领域。 “观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展观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观赏力量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究”: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制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本册教材以“造型·表现”课为主,“设计·应用”课为辅,加上一节“综合·探究”课和一节“观赏·评述”课,共20课的内容。课程内容新奇,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宠爱。 (二)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1)能够感知各种随便外形,熟悉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运用形和色,进展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2)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态与习惯。 (3)观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感受其艺术之美。 2、技能目标 (1)在美术活动中进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制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制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舞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心情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敏捷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进展。 3、情感目标 (1)培育儿童喜爱祖国、喜爱家乡、喜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制造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敏捷的把握对造型、颜色的运用,对设计理念的把握。激发学生的制造精神,进展美术实践力量。 难点:进展学生的艺术感知力量和造型表现力量,培育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三、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教师应加强行为习惯的培育。比方,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备工作,遵守上课纪律,准时完成作业等等。主要实行共性评价表的方式时时进展评价,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培育。 (二)提高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时机,引导学生绽开想像,进展比拟。不急于用简洁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熟悉,而应当通过比拟、争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索、鉴别、感悟美术作品,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激发学习兴趣 以各种生动好玩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加对形象的感受力量与想像力量,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进度安排 绘画课1课时完成,手工课分两课时完成。 关于下册数学教学规划2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使学生能利用描点法作出函数y=ax2+k的图象.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受二次函数y=ax2+k的性质探究的过程,理解二次函数y=ax2+k的性质及它与函数y=ax2的关系,培育学生观看、分析、猜想并归纳、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发觉、大胆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理解二次函数y=ax2+k的性质,理解函数y=ax2+k与函数y=ax2的相互关系. 【难点】 正确理解二次函数y=ax2+k的性质,理解抛物线y=ax2+k与抛物线y=ax2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是,它的开口向,顶点坐标是,对称轴是,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函数y=ax2在x=时,取最值,其最值是. 2.抛物线y=x2+1,y=x2-1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各是什么? 3.抛物线y=x2+1,y=x2-1与抛物线y=x2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教授 问题1:对于前面提出的第2、3个问题,你将实行什么方法加以讨论? (画出函数y=x2+1、y=x2-1和函数y=x2的图象,并加以比拟.) 问题2:你能在同始终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1与y=x2的图象吗? 师生活动: 学生回忆画二次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根据画图的步骤画出函数y=x2+1、y=x2的图象,观看、争论并归纳. 教师写出解题过程,与学生所画的图象进展比拟,帮忙学生订正错误. 解:(1)列表: x-3-2-10123 y=x29410149 y=x2+1105212510 (2)描点:用表格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3)连线:用光滑曲线顺次连接各点,得到函数y=x2和y=x2+1的图象. 问题3:当自变量x取同一数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在图象上,相应的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上表并思索,当x依次取-3、-2、-1、0、1、2、3时,两个函数的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看、争论、归纳得:当自变量x取同一数值时,函数y=x2+1的函数值比函数y=x2的函数值大1.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函数y=x2和函数y=x2+1的图象,先讨论点(-1,1)和点(-1,2)、点(0,0)和点(0,1)、点(1,1)和点(1,2)的位置关系. 学生观看、争论、归纳得:反映在图象上,函数y=x2+1的图象上的点都是由函数y=x2的图象上的相应点向上移动了一个单位. 问题4:函数y=x2+1和y=x2的图象有什么联系? 学生由问题3的探究可以得到结论:函数y=x2+1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x2的图象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 问题5:现在你能答复前面提出的第2个问题了吗? 生:函数y=x2+1与函数y=x2的图象开口方向一样、对称轴一样,但顶点坐标不同,函数y=x2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0),而函数y=x2+1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1). 问题6:你能由函数y=x2+1的图象得到函数y=x2+1的一些性质吗? 生: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是y=1. 问题7:先在同始终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1与函数y=2x2-1的图象,再作比拟,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分. 师生活动: 教师在学生画函数图象的同时,巡察指导.学生动手画图,观看、争论、归纳. 解:先列表: x-2-1.5-1-0.500.511.52 y=2x2+195.531.511.535.59 y=2x2-173.51-0.5-1-0.513.57 然后描点画图,得y=2x2+1,y=2x2-1的图象. 教师让学生发表意见,归纳为:函数y=2x2+1与函数y=2x2-1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一样,但顶点坐标不同.函数y=2x2-1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2x2+1的图象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 问题8:你能说出函数y=x2-1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以及这个函数的性质吗? 师生活动: 教师让学生观看y=x2-1的图象. 学生动手画图,观看、争论、归纳. 学生分组争论这个函数的性质,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最终归纳总结:函数y=x2-1的图象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轴,顶点坐标是(0,-1);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y=-1. 三、稳固练习 1.在同始终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y=x2+2、y=x2-2的图象. (1)填表: x y=x2 y=x2+2 y=x2-2 (2)描点,连线: 【答案】略 2.观看第1题中所画的图象,并填空: (1)抛物线y=x2+2的开口方向是,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抛物线y=x2+2是由抛物线y=x2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2)对于y=x2-2,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 (3)对于函数y=x2,当x=时,函数取最值,为. 对于函数y=x2+2,当x=时,函数取最值,为. 对于函数y=x2-2,当x=时,函数取最 值,为 . 【答案】(1)向上 x=0 (0,2) 上 2 (2)增大 减小 (3)0 小 0 0 小 2 0 小 -2 四、课堂小结 1.函数y=ax2(a0)和函数y=ax2+k(a0)的图象外形一样,只是位置不同,把y=ax2的图象沿y轴向上(当k0时)或向下(当k0时)平移|k|个单位就得到函数y=ax2+k的图象. 2.抛物线y=ax2+k(a0)的性质. (1)抛物线y=ax2+k(a0)的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是(0,k). (2)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伸展;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并向下无限伸展. (3)当a0时,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这时,当x=0时,y有最小值k. 当a0时,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这时,当x=0时,y有最大值k.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做到了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把握函数y=ax2(a0)和函数y=ax2+k(a0)的图象外形一样,只是位置不同,把y=ax2的图象沿y轴向上(当k0时)或向下(当k0时)平移|k|个单位就得到y=ax2+k的图象;其次,能够理解a、k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初步体会二次函数关系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最终,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以上就是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规划:第6章第2节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课时),怎么样,大家还满足吗?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当! 关于下册数学教学规划3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解决问题、表内除法、图形与变化、万以内数的熟悉、克和千克的熟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总复习等。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除法。这两局部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根底。因此,表内除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根底学问,是小学生需要把握的除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常常用到的数学学问与技能。因此,在这两局部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学问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学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育学生应用所学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消失克和千克的熟悉,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重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和变化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看、操作,初步熟悉平移、旋转现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学问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洁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熟悉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受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广角”介绍了简洁的组合思想和规律推理方法,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分析及推理力量,以及有挨次地、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意识。 本册教材依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学问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力量。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熟悉熟悉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把握把握万以内的数位挨次,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熟悉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展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展估量。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娴熟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受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识别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洁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熟悉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洁的复式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并能进展简洁的分析。 8、会探究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简洁规律;有发觉和观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制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量。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10、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试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根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讨论和使用阅历的根底上进展编排。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试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构造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表达了前两册试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试验教材仍旧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阅历与体验、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鼓舞算法多样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表达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试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受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形成应用意识。 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使学生把握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以往的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把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过肯定的训练到达计算的娴熟。此次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再孤立的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笔算加法中安排了参观博物馆的乘车问题,笔算减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奥胜利后得票多少的比拟问题等。这里的编排挨次是: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现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万以内的加法笔算,教材先供应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例1、例2、例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在笔算方法的教学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现算理并结合直观图出示算法。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在例3中,每辆车限乘70人,通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71,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辆车。”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受了笔算学问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受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学问,获得用数学的胜利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2、供应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展。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是他们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熟悉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进一步进展的重要根底。因此,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展。让小学生在观看物体、熟悉方向、制作模型、图案设计、试验操作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学问,更好地从外形上去熟悉四周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进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依据上述教育理念和标准第一学段的详细教学目标,本册试验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编排实行这样一些措施:首先,供应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素材。安排了图形与变化、克与千克的熟悉单元的教学内容。单元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如观看、拼摆、折纸、测量、作图、制作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平移、旋转现象的概念进展感知、体验和理解,对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物体所得图形、以及对所获图形间关系进展体验和理解等,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感性阅历。其次,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究性操作活动。例如,在熟悉重量单位之前,安排了关于用统一的重量单位进展测量必要性的探究;在熟悉克之前,安排了探究有效的测量黄豆重量的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探究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看、猜想、操作、争论沟通,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的特征,借助图形表象进展推理,培育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量意识与力量的培育。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中的成员,对客观世界变化的灵敏反响和对各种信息快速作出推断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数学中要培育的估量力量正是上述力量的根底之一。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对于估量力量培育涉及得很少,在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所安排的一些乘、除法估算也只作为选学内容。加强估算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标准中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估量意识、技能的培育的要求。例如第一学段要求:“能结合详细情境进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本套试验教材把加强估量意识的培育作为改革的要点之一。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将估量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结合其他数学学问的教学进展渗透与培育。 例如,本册教材在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头。教材结合实例,通过小组争论沟通的情境,展现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快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育学生的估算思想。其次,教材还留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量意识培育的内容。例如,在“重量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看某种实物大约有多重、测量某一实物时只要求大约的重量等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或准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到达目的。在教给学生根本的估算方法后,教材还安排一些应用估算方法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练习,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力量。 4、注意表达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育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背景动身,向学生供应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沟通的时机,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根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依据这一理念,本册试验教材的编排,留意从学生的已有学问和阅历动身,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供应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沟通的时机,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阅历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如前所述,在教学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熟悉之前,先组织学生进展探究性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小组争论、归纳推理等活动,得出要用统一的重量单位进展测量才能得到全都的结果,才能彼此进展沟通的结论。在学生熟悉了克、千克之后,并不是直接告知学生还有比克大的长度单位千克,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测量一袋盐的重量的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应当用比拟大的重量单位的想法,从而引出“千克”。本册试验教材安排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和“有多重”,都是开放式的对四周事物或操作材料的数学内容进展探究的活动。在这些动手实践的探究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学问,还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展探究的奇怪心,鼓励学生主动地探究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进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 四、教学用具: 表内除法练习表、万以内数位表、简易天平、学习平移、旋转的操作学具、口算练习表等 五、课时安排: (一)、解决问题 4课时 (二)、表内除法 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熟悉 平均分 2课时左右 除法 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7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关于下册数学教学规划4 一、复习指导思想 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中数学复习的指导思想。通过数学复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好数学根底学问和根本基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培育学生思维力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注意团结协作,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精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根本要求,立足根本学问、根本技能,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数学对象的性质和处理数学问题的根本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争论、数形结合、一般与特别,抽象与概括、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讨论数学教学,改良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力量,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力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和力量,奠定学习数学的力量,使数学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讨论教材中章节学问的内外构造,娴熟把握学问的规律体系和网络构造,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华,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精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根本学问和根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把握结论,还要把握相关数学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把握,留意高考热点,重视数学的应用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数学学问的广度来求得学问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 4.加强课堂教学讨论,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详细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熟悉各个学问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构造中,在比拟、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到达理解层次,留意学问块的复习构建学问网络。注意根底学问和根本解题技能,留意根本概念、根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拟,敏捷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力量尤其是数学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楚、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获和思路的探究;其次是解题回忆,侧重于阅历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学问进展了综合性处理,即在学问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习时,不但对每个学问点要把握,还要留意学问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留意代数学问和几何学问的联系,挖掘课本内容的深刻内涵构建高中数学学问网络体系;不但要重视概念和结论以及方法的要点,还要重视学问形成的过程,领悟每一个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把握它的使用条件以及推演过程中表达的数学思想方法,可能到达的效果、需要留意的事项等等,以到达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的高度。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标准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晰、算精确的习惯,留意思路的清楚性、思维的严谨性、表达的条理性、结果的精确性,注意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准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数学复习的最正确效果,注意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细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开题海战,细心预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学问点,怎样审题,怎样翻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学问规律、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6.试题的把握: (1)注意对四基五力量的考察把握,贴近课本; (2) 注意学科内容的联系与综合 (3) 注意数学思想方法、通性通法,淡化特别技巧; (4) 注意力量立意,以考察学生规律思维力量为核心全面考察力量; (5) 注意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力量,设计应用性、探究性的问题; (6) 试题表达层次性、根底性,梯度安排合理,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有效地检测对数学学问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握的程度. (7)把握好近3年高考试题,落实好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前四道; (8) 立足根底,不做数学考试说明以外的东西。细心选做根底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要求。不选做那些有孤僻怪诞特点、内容和思路的题目。利用历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作为复习资源,要根据新教材以及考试说明的要求,进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严格掌握选题和做题难度,做到不凭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学习状况选题,不超越教学根本内容选题,不大量选做难度较大的题目。 7.周密规划合理安排,表达数学学科特点,注意学问力量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力量,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力量。 8.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进展有规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熬炼各种力量的时机,从而到达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力量的目的。不脱离根底学问,根底扎实的学生不肯定力量强。教学中不断地将根底学问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力量。 9.注意学法指导及心理辅导。 (1)准时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准时收集教学过程中反应信息并弥补学生的缺乏. (2)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胜利情感体验,促进其提高. (3)解决优生的数学缺门问题,重点稳固与提高中等生的数学解题水平和力量;带动数学困难生努力跟上复习,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 10.加强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落实常规,团结协作,相互沟通,共同提高。 关于下册数学教学规划5 一、学情分析: 四(3)班共有学生36人 ,通过在校三年半的学习,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将连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注 意在学问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和培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追求学生各项素养和全面协调进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1)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熟悉了简洁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拟,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根底上学习比拟简单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沟通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学问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挨次和运算定律的学问也是小学生应当把握的有关计算的根底学问,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根底;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熟悉的根底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展简便运算. (2)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学问和阅历的根底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提高观看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受. (3)在统计学问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依据统计图和数据进展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学问和小数加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猜想,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量,培育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觉,观赏数学美的意识. (5) 本册教材依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学问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养分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力量.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进展数感,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把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会进展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究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展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力量. 3.熟悉三角形的特性,会依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把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洁的路线图. 5.熟悉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依据统计图和数据进展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受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育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育探究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力量,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量.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 五、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力量等方面的进步和进展.在教学中要处理好: 1、重视根底,处理好根底与提高的关系. 2、注意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 3、鼓舞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4、注意实践,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 六、课时安排(共60课时左右) (一), 四则运算(6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3.简便计算.4课时左右 养分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拟.6课时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左右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2课时左右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统计(4课时) (八),数学广角(4课时) 小管家.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关于下册数学教学规划6 教学规划 一、学生的根本状况分析: 我班共有59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仔细听讲,课后准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数学生 ,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 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准时,做作业速度很慢,精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这个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要培育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学问的理解力量。 二、教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