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七级语文上册讲义.docx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目标导航圣、知识点01理解1U!诗歌。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 . 了解诗歌有关知识,准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 诗歌,默写诗歌。2 .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 的特点。3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 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4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 化品位和审美情趣。L诵读积累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 书理解基本内容。2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 欣赏品位。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4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 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学即练1(一)、了解四首诗歌内容及体裁?【知识解析】:峨眉山月歌此七绝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 篇之一。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 共计十二个字。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首句写出了月映清江的 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这位“仗 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 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 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 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三)、阅读岑参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题目。【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乙】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知背景】甲诗略。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析场景】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 酒,无人相伴。1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2 .赏写法(1)甲诗后两句(2)乙诗后两句(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甲】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乙】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 .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2 .两首诗都写了景,但作用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江南逢李龟年此七绝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 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 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 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 为713年一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流露了诗人对 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的这首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 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 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 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暗寓着题中“行 军”的特定环境。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夜上受降城闻笛此七绝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 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 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 感受。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 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 的乡愁。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 肺腑。(二)、古诗节奏划分有哪些规律?参考示例:(1)四言诗歌,主要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五言、七言诗有两种情况:单音节在末尾,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单音节 在句中,五言诗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工知识点02探究U!诗歌表现的意境。【资料助读】:分析诗歌意境的答题模式(意境二意象+情感)。首先了解意境(氛围)特点术语: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 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其次了解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 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最后熟 记答题模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用一两个专业术语(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 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遥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和情调;根据意境氛围地特点来分析作者地思想感情。【即学即练2(一)、有人说“月”是读峨眉山月歌这首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试加以说明。答案示例: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月”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明 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 见”的感慨更加深沉。(二)、读江南逢李龟年,说说你对“落花时节”的理解,并说明景物的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暮春的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诗人衰病漂泊之时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作用: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 情。(三)、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说说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 象,它们有什么不同?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 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答案示例: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 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 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四)、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沙 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峰前的沙漠如 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描绘出两个比喻句“沙似雪”“月如霜”) 作用:“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营造了边塞的荒 凉、凄冷的环境氛围,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士、知识点03赏析诗歌的语言。【资料助读】:诗歌的炼字。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 (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 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 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即学即练3(一)、“影入平羌江水流” 一句中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 样的一种“动”中之景?参考答案: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寻常”“几度”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 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三)、说说“强欲登高去” 一句中“强”字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 乱中的凄清景况。(四)、说说“遥怜故园菊” 一句中“怜”字含义和作用。参考答案:“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 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五)、说说“一夜征人尽望乡” 一句中“尽”与“望”的表达效果。参考示例:“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真可谓用到极致了。 “望”字照应“不 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然什 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J能力拓展金考点:(一)、谈谈诗歌鉴赏的题型。【知识点详解】:1 .描绘诗歌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时,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 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描绘出动人的意境。2 .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 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 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 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 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3 .诗歌句子赏析:此题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 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 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 伤今,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等。此诗正处于作者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不能为国尽力,屈 原投江自尽的遭遇和命运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4 .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 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5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其一,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 高、低、俯、仰的变化。其二,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三,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 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 合,(也叫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 法的运用。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首先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其次要 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最后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金、考法:(一)、峨眉山月歌中,影入平羌江水流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表 达效果?答案示例: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该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晴朗优美的江中月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二)、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示例:“芦管”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尽望乡”。抒发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结合诗句内容答题,只写表达情感的扣1分)而分层遢分学题组A基础过关练1 .填空。(1)李白(701年一762年),字,号,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 即“小李杜”。与杜甫并称为“李杜”。(2)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著名的 边塞诗人,曾任嘉州刺史。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 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3)杜甫(公元712年一公元770年),字,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 号,唐代伟大的 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4)李益(约750约830), 代诗人,字君虞,河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后迁河南 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土,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 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 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2 .理解性默写。(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接着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句子是;(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3)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且为下文作 了铺垫的两句是: ,J(4)江南逢李龟年中暗写现实之衰,流露诗人无限沧桑之感;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 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5)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 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 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 是: ,(7)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表现边塞荒寒凄冷,触发征人乡思的典 型环境的诗句是: ,(8)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由听觉形象写情感,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 句是: ,3 .选择题。(1)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 “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 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2)下列对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作者回忆重阳节在长安登高的情景。B. “无人送酒来”化用了有关陶渊明的典故。C第三句诗人联想到沦陷的都城中的菊花。D诗歌流露出诗人惆怅、凄凉、难以言表的思绪。聚、题组B能力提升练1 .峨眉山月歌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个词是:2 .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3 .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构思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有何作用?4 .峨眉山月歌一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说说你对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落花时节”的理解,并说明景物的描写有何作用?6 .请表现手法及情感的角度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7 .关于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清朝衡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 凉流落,俱在其中。”请举例说明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上述意思的。8 .请简要分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故园菊”负载了哪些意义?9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10 .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题组C培优拔尖练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文,回答下面题目。【甲】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乙】襄邑道中(南宋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江,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注】: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1 .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包分析两首诗如何表现“舟行江上”的?2 .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二)阅读下面两文,回答下面题目。【甲】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乙】感旧歌者(元'戴表元)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注】李龟年:唐开元间乐工,常出入王侯之第,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 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1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的形象,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2 .简析这两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