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95713810
资源大小:41.5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解析: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榆林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清楚。3 .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 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蒙胧(long)门槛(k&n) B俯瞰(k&n)迸溅(beng) 憎恶(6)血气方刚(xu6)晌午(sh&ng)酣然入梦(h2n) C.模拟(ni)妥帖(tie) D.拯救(zhGng)露宿(lu) 凛冽(ling)千钧重负(jun) 疮疤(chuang)气冲斗牛(d6u) 【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字音。A.憎恶(3) wu;B.俯瞰(k&n) kan;C.凛冽(ling) lin;故选Do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竹蔑商酌取缔如释重负B.繁密修葺鲁莽颠沛流离C.猥琐循环醒悟仙露琼桨D.滞笨荒僻斑澜天涯海角【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竹蔑竹蔑;16 .示例:人应该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学生阶段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展现自己的风采。【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记叙顺序及作用。结合选文第段“十多年前我家也有一棵柿子树。柿子树长得很快,只一年,就蹿得比我还高。这一年春 天,我们家的柿子树居然开出了儿十朵花。开放了好几天,直到它们结出了小小的青果。没等成熟,西头 的天龙便来偷摘了四颗”、段“我回到院子里,看到那棵柿子树已一果不存”等内容可知I,文章第 段写“我”家里的柿子被人偷走,运用插叙的记叙顺序;结合选文第段“一星期过去了,枝上依然是二 十八颗柿子。那天,我在枝下仰望着这些熟得亮闪闪的柿子,觉得这个世界有点不可思议”可知,通过写 十年前“我”家的柿子被人偷走,与山本家的柿子成熟后无人来摘形成对比,交代了 “我”觉得这个世界 有点不可思议的原因。【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1)“干巴巴”形容没有水或水分很少,干枯瘦瘪的样子。用“干巴巴”形容柿子树,写出柿子树果实 被摘完后毫无生机的样子,同时也表现出“我”内心的愤怒和无奈。(2)由“翻身下床”“抽掉门栓”“夺门而出”可知,此句话为动作描写,“只穿了一条裤衩,赤着上 身”为外貌描写,形象写出“我”在听到动静后的快速反应,生动表现出“我”担心柿子被偷的紧张心 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结合选文第段“从夏天到现在,它们居然不少一颗,还是二十八颗”、段“前些天去前川先生的家拜 访,我说起了山本家的柿子树,并将我对当地民风的赞赏,告诉了前川先生”可知,“我”原本因为山本 家的柿子成熟后没有人来偷摘,可以完好无损地挂在枝头上,欣赏的是当地的民风;结合选文第段“可是现在,这温馨的时光已永远地逝去了。你说得对,那挂在枝头上的柿子,是不会有 人偷摘一颗的,但那一树的柿子,竟没有一个人来摘,那柿子树不也太寂寞了吗”、段“我又见到了山 本家的柿子树。我突然地感到那一树的柿子美丽得有些苍凉。它孤独地立着,徒有一树好好的果实”可 知,感到“悲哀”是因为柿子成熟后不能让人品尝,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15题详解】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作用。结合选文第段“秋天来了,柿子在秋阳之下,一盏一盏地红红地亮起来,那横到路上 枝头上的柿子一 下子就能数清”可知,此处描写秋阳下的柿子成熟红亮的状态,充满着蓬勃与生机;结合选文第段“秋深了,山本家柿子树上的柿子,终于在等待中再也坚持不住了,只要有一阵风吹来,就会从枝上脱落下三两颗,直跌在地上。那柿子实在熟透了,跌在地上,顿作糊状,像一摊摊废弃了的颜 色”可知,写深秋时柿子跌落地上的情景;“糊状”“一摊摊废弃了的颜色”与之前“红亮”对比,突出 柿子前后变化带给“我”不同的内心感受。【16题详解】本题考查主观表达。“我”家柿子树结了柿子被人偷与山本家柿子无人问津形成对比,结尾作者表达了对 柿子成熟后不能让人品尝,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感慨,可据此联系自己学习生活发表感悟启示,言之有 理即可。示例: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人生价值,竭尽所能展现自己的才华。(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 (3)陶后鲜有闻()(4)宜乎众矣()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 B.濯清涟而不妖而钱不沾湿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 D.莲,花之君子者也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19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0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答案】17.(1)多。 .(2)艳丽。 .(3)少。 .(4)应当。 18.B19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20 .可以看出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意近即可)【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理解文言词汇在具体语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2)句意: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艳丽。妖:艳丽。(3)句意: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鲜:少。(4)句意:人数应当就很多了。宜:应当。【18题详解】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辨析。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都是连词,表转折,但是;C助词,不译/兼词,于此,在那里;D.助词,表判断,不译/代词,的人;故选Bo【19题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 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重点词语:通:贯通,通透;直:挺立的样子;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蔓、生枝。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 人感到清雅。益:更加;植:竖立。【2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要结合文章主旨即上下文分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 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作者感慨世上像自己 一样爱莲的人很少,其实是感慨生活中像自己一样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 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人生态度,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点睛】参考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 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艳丽。它 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 近赏玩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 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 应当就很多了!(四)(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1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境界。请以颔联中“钟”和“割”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做到一字传神的?2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答案】21.“钟”是聚集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传神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表现了泰山像一 把硕大无比的剑切断了阳光,使泰山的南北两面明暗对比强烈,突出泰山的高峻奇险。(意近即可)22 .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和诗人渴望登顶的愿望以及敢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既表达了诗人 的远大抱负,也激励着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勇攀高峰。所以千百年来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意对即可)【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 迥然不同。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一个“钟”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人 格化,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写出整个大自然十分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 所以说“割昏晓”。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写出了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 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巍峨高大的形象。【2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同时结 合自己的阅读思考,感受诗句的情感力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为: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 小。诗句突出了泰山的高峻,但是作者表现出定当登上泰山的愿望和气势,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表 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 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诗句中的蕴含的凌云壮志与奋发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人们无 畏艰险,向上勃发。所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四、作文(50分)23 .作文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 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 请以“原来,我也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例文原来,我也很富有别老抱怨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可仔细想想,其实我也很富有。总是说自己贫穷。但仔细想想,我拥有世上最大的财富时间。时间是宝贵的,它比金钱还宝贵。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会让他知道珍惜时间的好处;而浪费时间的人,时间会给他相应的报应。像卓别林说 的:”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清晨沐浴着朝阳像赶集似的来到学校,傍晚拖着疲惫的身躯与时间赛跑,将挤出来的时间,偶尔看看 书,偶尔听听音乐,偶尔参加体育锻炼。学会挤时间、利用时间,我就拥有了世上最大的财富,想想,其 实我也很富有。总是说自己愚昧。但仔细想想,我拥有世上最高尚的品质善良。雨果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当善良之花绽放的时候,心里就像洒满了阳光般温暖。一次在滑冰场上,看到一个小男孩摔倒,他向在场的人发出了求助的目光,他需要我的帮助,赶紧去扶他起来,会有人帮助他的,不用我去扶“去”与“不去”两个影子在我脑海里争吵,当时心里可真不是滋味,有什么比无助时的痛苦更重要 呢?于是我去了,快速地滑向小男孩的面前,伸出手将他扶了起来。当我看到那纯真的微笑的时候,心里 不禁舒坦了许多,从心底里散发出心灵的芳香善良。我就拥有了世上最高尚的品质,想想,其实我也很富 有。总是说自己懦弱,但仔细想想,我拥有世上最伟大的精神拼搏。“拼”者为达目 不惜代价,乃至于付出生命代价者为“拼”。“搏”者在没有可能或可能性极小成功的情况下,放手一试者为“搏”。记得那次和父亲下棋, 我是连连战败,但我还是坚持到底了。终于,胜利的号角为我吹响。其实,人生就如下棋,趁我们还年轻,努力奋斗,放手一搏。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生 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要扼住生命的咽喉,拼搏,是我们的命运。奋斗、拼搏、坚持。我拥有着这样伟 大的智慧,想想,其实我也很富有。我拥有时间的宝贵,我拥有善良的高尚,我拥有拼搏的精神。真正想想,其实我也很富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原来”,有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意思是开始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另一面,经过一些 事情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有这一点。“也”中暗含对比,和过去的自己比,和“别人家的孩子” 比,我也有这一面。“很”表程度,不是具备了,而是很具备。文题中“我”表明是文章的视角是第一人 称,或者是作者自己,或者是行文中的叙述者。“原来,我也很”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意料之中,有时却是意料之外的。待到事情发 生时,忽然发现了自己的变化。比如“坚强”“勇敢”“自信” “优秀”等,原本觉得自己不曾拥有的, 现在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写作中应抓住“成长”二字,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梳理出自己在知识、能力、 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变化,感受自己对亲情、友情、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体察与认识的提高。第二,选材构思。这道题目要求写成记叙文。写幸福类可以写“我”以前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唠叨,但随 着年龄的增长,自己逐渐懂事了,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原来,享受唠叨也是一种幸福。可以将题目拟 为“原来,我也很幸福”。写亲情类通过回想“我”照顾父母、长辈的事,揭示亲情无价、亲情永恒的道 理。比如通过自己对残疾母亲的照顾,进而揭示母女深情。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注重亲情”。 写友情类回想和朋友、同学之间的故事,发现许多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美或令人感动之处,表现友谊的温 馨、温暖。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宽容”。写社会类通过对社会的观察以及亲身实践,增长了许 多见识,认识到自己原来是那么孤陋寡闻。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孤陋寡闻”。写自我类可以写 自己通过成功完成一件事,发现以前很自卑的自己原来也是很棒的,也能成功。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 我也很棒”。使用第一人称叙事抒情,“我”是文章的主人公,可以加上其他人物,但是主体不能更换, 主要记叙“我”的变化或者出乎意料的转变。记叙的事件要有变化,有转折。例如,之前“我”认为自己“软弱”,而过了一段时间,经历了一些事件,我可以变得“坚强”旨在说明在成长过程中“我”的转 变。文章是“过去”与“现在”的结合。这种转折,体现在结构上是倒叙或插叙的手法。注重文章主题的 升华,不能仅仅体现出“我”的变化,且要通过这种变化体现出变化的原因,最后得出更加深刻的主题。C.仙露琼桨仙露琼浆;D.斑澜斑斓;故选Bo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择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1)烈日炎炎的环境下,边防战士依旧保卫着我们的边疆,让人(敬仰 钦慕 钦佩)不已。(2)春日的天气总是带着儿分 (不可思议不可捉摸 不可名状),早上还是阳光灿烂,中午却有可能春雷阵阵、大雨倾盆。【答案】.(1)钦佩 .(2)不可捉摸【解析】【详解】考查近义词的运用。解答时,首先理解词语本义,再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判断。第一空:敬仰:尊敬仰慕。钦慕:敬慕。多用于晚辈对长辈、下位者对上位者、平凡人对不凡人,且多含 敬意。钦佩:敬仰佩服。联系语境,边防战士保家卫国的精神令人敬仰佩服,应使用“钦佩”。第二空:不可思议: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来形容无法想象,很难理解;不可捉摸:指对事物无法猜测、估量,或无法知道对方的用意;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联系句中“春日的天气”“早上还是阳光灿烂,中午却有可能春雷阵阵、大雨倾盆”的语境,可知春日的 天气无法猜,选择“不可捉摸”更为合适。4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1),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可怜夜半虚前席,o (李商隐贾生)(3)草树知春不久归,o(韩愈晚春)(4)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5)商女不知亡国恨,o (杜牧泊秦淮)(6)黄梅时节家家雨,o (赵师秀约客)(7)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8)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9)无丝竹之乱耳,o (刘禹锡陋室铭)(10)那天清晨落叶满地,o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答案】.独坐幽篁里.不问苍生问鬼神 .百般红紫斗芳菲 .箫鼓追随春社近.隔江犹唱后庭花.青草池塘处处蛙 ,浩荡离愁白日斜.将军百战死.无案牍之劳形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幽篁、鬼神、芳菲、箫、池塘、荡、案牍、污染。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它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用具,人们也很早就开始用绳 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到人们的服装、佩饰上,绳结也是中 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1)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第句中的“装饰器物”按短语结构类型划分,属于 短语。(3)请在第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连接词。【答案】(1)将“一种”与“特有的”调换位置。(2)动宾 (3)因此【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语序不当,将“一种”与“特有的”调换位置。改为: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编织工艺品。【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短语类型。“装饰”为动词,“器物”为名词,二者组合构成动宾短语。【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绳结还被应用到人们的服装、佩饰上”为原因,“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结果,因 此两句之间用“因此”衔接。6 .海底两万里中有很多精彩的情节,请你概括“智斗鲨鱼救采珠人”这一情节,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 前因后果。【答案】示例:船长带大家观看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一个采珠人正辛苦地采珠,突然一头大鲨鱼向他发起 进攻,船长舍身相救,与巨鲨展开殊死搏斗。正当船长危在旦夕时,尼德兰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船长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并赠送一袋小珍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智斗鲨鱼救采珠人”出自海底两万里第七章,大致内容:当到达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阿龙纳斯 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 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 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可据此概括作答。二、综合性学习(7分)7 .班级准备开展以“走进对联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将“联”字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1 1111 11 1 11 11111 111111-1 11 1-1 11 1T I 1 1一 一 I 111111111 11 11 1111111 111111I111 1 1!I 1(2)请阅读下面文字,运用对联知识,根据画线句子的内容,对出下联。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宝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 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下联:(3)对联在各行各业的门面装饰中十分常见,它通常突出了该行业的特征。请你选出与下列对联对应的 行业。(填序号)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几处青帘沽酒市,一竿红日卖花声。()A茶馆 B.药房 C.超市 D.书店 E.酒楼 F.电影院(4)学习小组就“对联喜好占比”展开了问卷调查,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得到的信息。1 一111-11乐-耳一帮一1 TpA 理TpZ.联联-【答案】(1)(2)示例:经典国学引成年龄1225岁(100 人)3045岁(100 人)45岁以上(100 人)喜爱对联人数占比18%40%65%长圆梦想(3).D .E(4)喜爱对联人数所占总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意近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笔画笔顺。按要求正确书写笔画笔顺,书写时注意结构紧凑,不要太空,要紧密一些。联字共有12画,笔画顺序为:横、竖、竖、横、横、提、点、撇、横、横、撇、捺。【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的特点与格式要求有“七相”之说,即为其基本要素:两联字数相等;内容 相关;词性相对;结构相同;语气相称;文字相异;平仄相间。根据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可知,对联结构:偏正短语+动词+名词+动词+名词;故下联可为:经 典国学引成长圆梦想。【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及文化常识。“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意为想要知道千年以来的历史和经验,就需要读很多很多的书。五车书,表示很多书的意思。故可用在书店;“几处青帘沽酒市,一竿红日卖花声”意为清明时节外出踏青,看到几处酒旗、一杆红日,耳边还卖花之声。“沽酒”意为卖酒,故可用在酒楼;故分别选DEo【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由“对联喜好占比”问卷调查可知,1225岁喜爱对联人数占比18%, 3045岁喜爱对联人数占比40%, 45岁以上喜爱对联人数占比65%,故可得出结论:喜爱对联人数所占总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三、阅读(46分)(一)(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调研报告显示(不包括居民家庭饮食 中的食物浪费),中国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在340360亿斤。报告说,中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五年保持在6. 5亿吨以上,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稻谷、小麦两大主粮自给率超过100%,其它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当前中国粮食损失浪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存在的损耗现象。其中,每年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二是消费环节浪费。“不科学的消费心理和 方式、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缺乏节俭意识是造成餐饮浪费的主要原因。”由于粮食生产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基数大,中国粮食中长期供求仍呈紧平衡状态,目前粮食供给结构性 矛盾突出,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报告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个永恒课题,面对后疫情时代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只有一手狠抓粮 食生产,一手狠抓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才能真正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材料二】【材料三】英国可持续餐饮协会围绕食物浪费问题,对伦敦一百家餐饮企业进行跟踪摸底调查,并将调 查结果反馈企业,告诉他们食物在培训厨师阶段、厨师烹任阶段、食品售出阶段及其它阶段被浪费的程度, 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食物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据统计,调查活动开展后,平均每年每家餐饮企业节约2 吨左右的食物,价值近6000英镑。回收家庭食物垃圾在韩国需要交纳相应的费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食物垃圾回收袋收费,这些特 制垃圾袋按容量定价,价格比一般垃圾袋要高;另一种是计量收费,由特制垃圾桶记录食物垃圾的重量并计 入居民账户,每月从物业费中扣除。韩国大田市和蔚山市引入这种特制垃圾桶后,2017年平均每户每天产 生的食物垃圾量比2015年下降了 36. 5%o丹麦法律严格区分“最佳食用期限”和“保质期”,但不少超市和消费者将二者混为一谈,扔掉大量刚 过最佳食用期限的食物。2016年初,哥本哈根开了一家超市,专卖已过最佳食用期限的食品,向食物浪费 说“不”。该超市一亮相即引发广泛关注。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二段说明了我国粮食总产量基本上能自给自足的现状。8 .【材料一】后三段指出了我国粮食安全存在隐患问题,呼吁大家要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C.【材料三】第二段说明了韩国两市引入特制垃圾桶后垃圾量明显下降的成效。D.丹麦法律严格区分“最佳食用期限”和“保质期”的做法并不被人们接受。9 .请简述【材料二】中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10 .结合【材料三工说说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以解决【材料一】中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11 .学生在学校就餐时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请针对【材料一】中提到的浪费原因,给学校提三个切实可行 的建议。【答案】8. D9.漫画中一个小孩正在背诵“锄禾日当午”,他的妈妈却买来小孩要的一大桌子美食。寓意:讽刺了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要珍惜粮食时言行不一的行为。10 .加强过程监管,减少食物生产过程的浪费:家庭食物垃圾付费回收;制止销售环节浪费(合理销 售过了最佳食用期的食品)。11 .示例:请专业人士在学校开设科学消费心理和方式的讲座:对食堂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精细化管理 程度:举行以“俭以养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解析】【8题详解】考查对信息都筛选辨析。D.根据材料三第3段“丹麦法律严格区分'最佳食用期限'和'保质期',但不少超市和消费者将二者混 为一谈,扔掉大量刚过最佳食用期限的食物”可知“丹麦法律严格区分'最佳食用期限'和'保质期的 做法并不被人们接受”表述有误;故选Do【9题详解】考查对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解答漫画类试题:看清漫画的标题。标题往往具有导向作用,起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读懂漫画的意思。仔细观察画面,注意每一要素所提供的信息。留心画面文字。漫画中的 文字往往隐含着作者的观点或有言外之意。注意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 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材料二中的漫画内容:一个小孩正在给妈妈背诵“锄禾日当午”,他的妈 妈却说着“背得很熟练,你要的都买来啦!”旁边的桌子上是一大堆给孩子买来的各种美味食物,摆满了 一桌子。这幅漫画寓意是讽刺了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珍惜粮食时言行不一的行为,一面说着要节约珍惜粮 食,一面却行动上奢侈浪费粮食。【10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材料三第一段中的“对伦敦一百家餐饮企业进行跟踪摸底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反馈企业,告诉他们食 物在培训厨师阶段、厨师烹任阶段、食品售出阶段及其它阶段被浪费的程度,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食 物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可得:加强过程监管,减少食物生产过程的浪费。根据第二段中的“一是对食物垃圾回收袋收费”和“另一种是计量收费”可得:家庭食物垃圾付费回收。 根据第三段中的“2016年初,哥本哈根开了一家超市,专卖已过最佳食用期限的食品”可得:合理销售过 了最佳食用期的食品,或合理制止销售环节的浪费。【11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和提出建议。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的“不科学的消费心理和方式、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缺乏节俭意识是造成餐饮浪费 的主要原因”可得三个原因:不科学的消费心理和方式、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缺乏节俭意识。根据第一个原因可提出建议:请专业人士在学校开设科学消费心理和方式的讲座。根据第二个原因可提出建议:对食堂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精细化管理程度。根据第三个原因可提出建议:举行以“俭以养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二)(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柿子树曹文轩山本家的院子里长了一棵柿子树,柿子树开花后不久,便结了小小的青果。我将伸出院外的枝上所结 的柿子很仔细地数了一下,共二十八颗。秋天来了,柿子在秋阳之下,一盏一盏地红红地亮起来,那横到路上的枝头上的柿子一下子就能数清 了。从夏天到现在,它们居然不少一颗,还是二十八颗。柿子终于成熟了。它们沉甸甸地坠着,将枝头坠弯了,几乎颗颗都能摸着。我想:这些灯笼,早晚会 一盏一盏地被摘掉的。然而,一星期过去了,枝上依然是二十八颗柿子。那天,我在枝下仰望着这些熟得亮 闪闪的柿子,觉得这个世界有点不可思议。十多年前我家也有一棵柿子树。柿子树长得很快,只一年,就蹿得比我还高。这一年春天,我们家的 柿子树居然开出了几十朵花。开放了好几天,直到它们结出了小小的青果。没等成熟,西头的天龙便来偷摘 了四颗,我和他打了一架,他妈妈找我妈吵了一顿后来,这棵柿子树使我们家接连几次陷入了邻里的纠 纷。最后,柿子树上,只留下了三颗成熟的柿子。我将这三颗柿子分别做了安排:一颗送给我的语文老师(我的作文好,是因为她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一颗送给摆渡的乔老头(我每天,总要让他摆渡上学),一颗留着全家人分吃(从柿子挂果到今天,全家人 都在为这棵柿子树操心)。这天夜里,我被母亲推醒了,她轻声说:“院里好像有动静。“我翻身下床,只 穿了一条裤衩,赤着上身,哗啦抽掉门栓,夺门而出。只见一个人影一跃,从院里爬上墙头,我哆嗦着发一 声喊:“抓小偷!”那人影便滑落到院墙那边去了。我打开院门追出来,就见有个人影斜穿过庄稼地,消失 于夜色之中。我回到院子里,看到那棵柿子树已一果不存,干巴巴地站在苍白的月光下。晚上,月色凄清。 我用斧头将这棵柿子树砍倒了前些天去前川先生的家拜访,我说起了山本家的柿子树,并将我对当地民风的赞赏,告诉了前川先 生。然而,前川先生听罢之后却说:“我倒希望有人来摘这些柿子呢,许多年前,我家的院子里也长了一棵 柿子树。柿子成熟时,有许多上学的孩子从这里路过,他们就会进来摘柿子,看着他们吃得满嘴是沛子汁, 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可是现在,这温馨的时光已永远地逝去了。你说得对,那挂在枝头上的柿子,是不会 有人偷摘一颗的,但那一树的柿子,竟没有一个人来摘,那柿子树不也太寂寞了吗?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心中回味着前川先生的话。他使我忽然面对着价值选择的两难困境,不知如何 是好了。我又见到了山本家的柿子树。我突然地感到那一树的柿子美丽得有些苍凉。它孤独地立着,徒有一树 好好的果实。我绝不能接受我家那棵柿子树的遭遇,但我对本以欣赏之心看待的山本家的柿子树的处境,也 在心底深处长出悲哀之情。秋深了,山本家柿子树上的柿子,终于在等待中再也坚持不住了,只要有一阵风吹来,就会从枝上脱 落下三两颗,直跌在地上。那柿子实在熟透了,跌在地上,顿作糊状,像一摊摊废弃了的颜色。12 .文章第段写“我”家里的柿子树使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写这部分内容有何作用?13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1)我回到院子里,看到那棵柿子树已一果不存,干巴巴地站在苍白的月光下。(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我翻身下床,只穿了一条裤衩,赤着上身,哗啦抽掉门栓,夺门而出。(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14 .第段中写道“但我对本以欣赏之心看待的山本家的柿子树的处境,也在心底深处长出悲哀之 情。" “我"为何原本会欣赏?现在又为何会感到“悲哀”?15 .文章第段和第段两处都描写了秋阳下枝头的柿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6 .依据文中两棵柿子树所结果实的不同经历,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给你带来的人生启示。【答案】12.插叙。通过写十年前“我”家的柿子被人偷走,与山本家的柿子成熟后无人来摘形成对比,交 代了 “我”觉得这个世界有点不可思议的原因。13. (1) “干巴巴”一词既写出了柿子树没有果实后显得没有生命力的样子,也写出了柿子被偷后“我” 内心的一种无力和愤怒。(2)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我”在听到动静后反应的迅速以及担心柿子被偷的 急切心情。14. “我”原本因为山本家的柿子成熟后没有人来偷摘,可以完好无损地挂在枝头上,欣赏当地的民风; 悲哀是因为在听了前川先生的介绍后,觉得柿子成熟后不能让人品尝,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15. 第一处写秋阳下柿子红红地亮起来,写出了柿子 成熟灿烂,第二处写秋风中跌落在地上的柿子,变得 糊糊的废弃的颜色,把两种色彩进行了对比,突出柿子前后给“我”的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