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庆A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docx
-
资源ID:95729353
资源大小:20.4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历史(重庆A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docx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重庆卷A卷)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CBAACACcccAABI.【答案】D【解析】据材料“各地形成的以国'为中心的地域组织逐渐取代传统的氏 族群体"、"邦国''邦族'国族等地域组织概念已没有明确的界限”可知春秋战 国时期地域组织逐渐取代传统氏族群体,邦、国等地域组织概念已没有明确的界限,表 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氏族群体之间的融合,即族群融合加强,故选D项:宗法观念在宗 法制瓦解后长期影响中国古代甚至现代社会,排除A项;西周时期就有相对成熟的国 家制度,时间不符,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并非礼乐文化鼎盛,排除C 项。2 .【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所示,司马迁一生多次游历,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联 系所学可知,司马迁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后来创作史记奠定坚实的 基础,可以印证史记为何被后世评为“信史”,故选C项;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初步 开放,排除A项:司马迁的游历经历与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有关,但“强化”无法从静 态地图中体现出来,排除B项;“高度发达”的说法与史实不符,而且路线中看不出水 路还是陆路,排除D项。3 .【答案】C【解析】据材料“唐代自高宗、武后以后朝廷及民间重进士而轻明经之记载, 则知代表此二科之不同社会阶级在此三百年间升沉转变之概状矣”可知唐代社会大体上 推崇进士科而轻视明经科,结合所学可知科举考试更加注重个人的文学才能,打击了旧 的门阀士族,故选C项;繁荣诗歌艺术是科举制的影响,并非唐政府的目的,排除A 项;唐朝实行科举制,并没有改革选官制度,排除B项;唐高宗、武则天并没有发扬 光大儒学,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4 .【答案】B【解析】学易记反映了北方地区“易学”研究状况,而其中收藏了 64位 不同政权时期的观点,说明多民族政权并立并未影响南北方的文化交流,故选B项: 此书反映的是北方地区的“易学”研究状况,无法推断出南北方理论水平的高低,排除 A项;材料”将张特立(金朝)、程颐(北宋)、朱国(南宋)、杨万里(南宋)等64位 学者的观点集合于此”无法突出程朱理学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将张特立(金朝)、 程颐(北宋)、朱熹(南宋)、杨万里(南宋)等64位学者的观点集合于此书中“反映 的是作者李简的个人行为,无法推出当时统治者对文化的态度和具体措施,排除D项。5 .【答案】A【解析】材料中“圣谕十六条”“钱粮是奉君王的”“王法者,朝廷所设,以治 吾民者也”均蕴含了对皇权的尊重与畏惧,说明了明清时期出现皇权的基层下渗,故选 A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朝廷或官府的态度,排除B项:据材料“每年钱谷务先完粮,而 后作别事”可知百姓要按时交纳租税,这不是对乡土成员的保障,而是要满足国家的赋 税征收,排除C项;三则材料中,只有绩溪梁安高氏祖训中有关于法律的要求, 而其他两则材料均未涉及法律,不能得出乡约与法律合流,排除D项。6 .【答案】A【解析】据材料“银元一角可购买16斤大米。尽管如此,拍发电报者仍大量 增长”可知电报虽然收费较高,但是使用者日多,这从侧面反映出也报行业满足了人们 的需要,故选A项;忽视民众利益需要突出展现洋务派在开办工业过程中不重视普通 民众利益的现象,而材料主要介绍了津沪电报线建成后的收费标准及良好的社会反响, 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主要体现在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民用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方面, 而津沪电报线是由李鸿章主持修建,是官办行为,排除C项;帝国主义资本输出表现 为开设工厂、开办银行、开采矿山、修建铁路等,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 在华设厂是列强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的标志,排除D项。7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899年戊戌变法已经失败,“志士通人”不敢谈 经史、时务,忌讳孔数,言春秋、孟子的被视为乱党,可知戊戌变法尽管失败, 但发挥了较大的思想启蒙作用,可见戊戌变法余音仍存,故选C项;材料中反映传统 观念受到冲击,并没有被颠覆,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 战争后就被打破了,排除B项;1895年公车上书,而材料时间是1899年,排除D项。8 .【答案】A【解析】据材料“证明了中国的团结”以及“'分裂再击溃'的计划并不是一 条可以轻易征服中国的道路”可知,日本分裂中国再击溃中国的计划是行不通的,当时 的中国已经形成了团结的局而,结合时间“1937年1月3日”可知,这是对西安事变 后的中国形势的评价,因为西安事变后,中国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 项;材料“证明了中国的团结是建立在巩固的基础上的中国向日本证明了”纽 约时报体现的是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信心”,排除B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已经发动侵华战争,故“预警”一词不符合1937年这一时期,排除C项;美国在 一战后推行“中立”政策,并没有介入远东战争的强烈意图,排除D项。9 .【答案】C【解析】据材料“1954年”且宣传画中提到“战斗机、拖拉机、纺纱厂、修铁 路”等项目,这都和当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有关,故选C项;1952年底中国国民经济 已经恢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4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与材料时间 不符,排除B项;国家三线建设开始于20世纪6()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0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重庆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可以对生产、流通、 交换、分配领域进行系统性改革,这使得重庆能够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了国有企 业和城市的经济活力,故选C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借鉴农村改革中扩大生 产和经营自主权经验的基础上,以犷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 在全国推开,重庆是第一个大城市,不是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的开始,排除A项:带 动中西部改革和发展需要强调这一政策对于其他中西部城市改革和发展的影响,材料重 点强调重庆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项;材料中只提到将经济管理权下放到重庆,没有 讲述各区、各县如何承担经济管理权责,排除D项。11 .【答案】C【解析】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往往是展现人与命运,人与神的抗争,在此过程 中体现人的主体意识,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典型体现。希腊城邦众多并非都是实行民主 政治;戏剧演出兴盛与商业发展有关,但是其悲剧主题与商业发展无关。宗教对公民生 活有重要影响,但是并不能说完全主宰,和材料的主旨不符合。12 .【答案】C【解析】据材料“,即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盾牌钱,以免除每年 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可知,通过征收盾牌钱", 英王可以招募常备雇佣军,大大提升了英王的军事战斗力,为推动王权强化提供了军事 基础,故选C项:该项收入主要用来招募常被展佣军,因此增强政府财政实力的说法 错误,排除A项;英法百年战争后,骑士制度逐渐衰落,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 12世纪是中世纪时期,西欧处于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尚未兴起,因此加速资本主 义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13 .【答案】A【解析】据表格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五个城市每10年人口增长率可知 18011831年英国主要城市人口增长均呈现大幅增加趋势,这些城市分别是棉纺织业 中心、造船中心、外贸港口中心、工业中心和制造业中心,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 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进程,故选A项;表格说明18011831 年英国主要城市人口增长均呈现大幅增加趋势,没有涉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无法得 出城市发展带来农村经济衰败,排除B项;城市取得自治权是在中世纪后期,排除C 项:表格中的城市不仅仅是工业城市,如利物浦是外贸港口中心城市,且工业城市的兴 起不能仅仅通过人口增长来衡量,排除D项。14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摩洛哥等非洲国家主要生产初级农产品,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非洲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各地区种植园单一作物的生产 与销售都依附于殖民宗主国,不能独立自主,故选A项;甘蔗、可可、咖啡、棉花、 烟草等经济作物主要是用于出口而不是满足本国人口饮食的需要,排除B项;区域经 济互补是指生产的产品用于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换,以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发展,而 非洲各地区生产的物资主要是为了满足欧洲国家的需求,排除C项:非洲是欧洲国家 的殖民地,不是“欧美”,排除D项。15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展出的主要是消费品,意图在民生方而证明自 身实力,且苏联在这一方面较弱,而苏联的展品主要是重工业产品,意图在这一方面展 现自身实力,反映了当时冷战思维影响两国文化交流,故选B项;冷战期间美苏两国 经济交流较少,交流活动多不是出自经济目的,而是犷大政治影响力,排除A项;结 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处于对峙状态,两国的紧张关系并 没有因交流活动而缓和,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全球化因两次世界大战和美 苏冷战受到一定影响,且美苏的活动主要目的并非经济交流,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6 .【答案】(25分)功能:防止水灾;灌溉成都平原;发展水上航运。(5分,2点4分,3点5分) 历史条件:战国时期各国争霸,各国为了发展农业增强国力,需要兴修水利。(2 分)技术条件: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为都江堰工程提供了技术条件。(2分)(2)原则:服务于军事需要打破自然地理界线。(2分)影响:抑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3)【选择阐述】原则:因地制宜。(2分)影响:能够使长城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融为一体,取得协调一致的效果。(4分) 原因: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有利于长城的施工战争中火 器的使用,需要将长城修筑得更加坚固。(6分)【选择阐述】组成部分:水圳、月沼、南湖。(6分)作用: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调节了气温,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营 造了山村迷漠空灵的意境。(6分)【解析】(I)第一小问功能,据材料一 “旱则引出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可得防止水灾;据 材料一“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可得灌溉成都平原; 据材料一 “冰乃建江作珊,穿郸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可得发 展水上航运。第二小问历史条件,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的时代背景可 得,战国时期各国争霸,各国为了发展农业增强国力,需要兴修水利; 技术条件: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为都江堰工程提供了技术条件。(2)第一小问原则,据材料二“从行省的划分方法来说,元代行省是从军事角度进行 的划分”可得服务于军事需要打破自然地理界线。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从 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如陕西行省跨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 川省失去其北面的天然屏障秦岭,江浙行省从长江中下游平原直至福建山地”可 得抑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选择阐述,第一小问原则,根据材料三“汉长城墙体或沿河岸延伸,或位于山 春,或位于山腰,或依于山根,或在沙漠之中”可得主题是因地制宜。第二 小问影响,据材料三“汉长城墙体或沿河岸延伸,或位于山脊,或位于上腰,或 依于山根,或在沙漠之中”可得这样能够使长城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融为 一体,取得协调一致的效果。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工艺和影响的 角度分析,可得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有利于长城的施工 战争中火器的使用,需要将长城修筑得更加坚固。17 .【答案】(78分)(1) (6)教训:要正确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减少对海外市场的依赖; 要注重社会公平,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 要注重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每点2分,共6分。只回答存在的问题,每点1分,不超过3分。)(2) (6)作用:实行保护性关税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鼓励发明创造促进了技术进步;改善交通运输促进了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 加强政府的经济干预刺激了弱势工业发展。(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3) (6)理解:直接计划与间接计划(或指令性与指导性)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农业发展与民生改善;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解析】(1)据材料一“英国工业化进程中,执政党牺牲了农业部门,把农业的赌注押在 落后国家,特别是殖民地上,导致了本国农业的逐渐萎缩”可知英国忽视农 业发展,且将希望寄托于殖民地,因此导致本国农业萎缩,因此英国需要重视农 业的基础地位,减少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据材料一 “1. 1%最富有的人取得国民 收入的25%:到1867年,2%的最富有者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收人的40%。相反, 体力劳动者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 可知英国贫富差距严重,因此需要注重社会公平,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据材料 一 “1801年,一座座大工厂连续不断排放出的各种有害物质伤害着人们的健康。19世纪后期,英国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就是呼吸系统疾病流 行”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要注意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2)据材料二“用高关税来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输入,限制重要原料的出口,免税进口 必须的原料等”可知该计划利用关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据材料二“通过1790年 专利法,明确规定'保证发明家对于其发明在一定期限内享有专利权,以奖励科 学的进步可知该计划有利于鼓励发明创造促进技术进步;据材料二“积极修建 公路,开凿运河,加快商品的运输速度”可知该计划有利于改善交通,促进商品 流动,推动贸易发展,促进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据材料二“国家加强对经济 的干预,扶植、帮助民族弱势工业的发展壮大”可知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加强对经 济的干预,进而刺激民族弱势工业的发展。(3)据材料三“对于国营经济是直接计划、指令性计划,对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 济则是间接计划,对于集体经济则是指导性计划”可知采取直接计划和间接计划(或指令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方式;据材料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促进 农业发展,尽可能支持农业合作化,改善民生”可知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兼顾农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据材料三“在解决资金问题上外债仅占总收入的 2. 7%”可知我国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的方针;根据所学知识,一五计 划期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可知我国在通 过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18 . (12 分)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12分)分值评分羲、层次一9-12 分层次二5-8分层次三1-4分(1)论题对材料观点有准确提 取,能进行合理评价且 明确表达,符合正确的 历史态度和价值观对材料观点提取,能进行 合理评价,基本符合正确 的历史态度和价值观对材料观点提取不够明确, 能够进行评价,(2)阐释对材料观点的评价分 析合理准确,所列举的 史实与观点分析评价 结合紧密、合理对材料观点的评价分析 基本合理,所列举的史实 与观点分析评价结合较 为紧密、合理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合理准 确,所列举的史实与观点分 析评价结合不够紧密、合理(3)表述能表述成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能表述成文,思路较清晰,逻辑较严密思路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密提示:材料的核心观点是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不宜用闭关锁国来定义,更为合理的是“自主 限关”政策,可以围绕这一观点进行评价。也可以提取材料中其他的观点:闭关锁国政策是 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物,不合理:自主限关政策在明清时期有一定的合理性。需要结合明清时期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外交往限制、中外贸易的发展状况、中外文化 交流、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史实进行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