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九篇.docx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九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温度,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的学问体系中数的熟悉范畴。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学问,并有了肯定的数感,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阅历,从学生熟识的温度动身,引导学生进展负数的学习。把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根底。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会用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能在详细情境当中比拟两个负数的大小。 2、力量目标:经受观看、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概括力量以及规律思维力量,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力量。 3、情感目标: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体会胜利的欢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严密联系,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能正确读写温度,难点是比拟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仆人,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基于以上熟悉,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纳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谈论法进展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侧重关注学生学会观看,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学习。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细心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实际中,感知负数 课的一开头,我给学生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让学生在纸条上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北京和哈尔滨的温度。记录完成后,我让学生找出最简洁明白的表示方法,从而提醒课题生活中的负数。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好玩的记数活动,吸引了学生的留意力,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这一环节,我亲密联系生活实际,敬重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从实践活动中,熟悉负数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观看活动:学生分组观看温度计并通过合作沟通答复:1、温度计的用途?2、它由几局部组成?3、温度计上的刻度怎样排列?通过实物与投影结合来加强直观性,通过汇报结果突出教学的关键点。 (2)、实践活动: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温水和冰水中,让学生通过观看温度计的变化状况,并请学生来读出度数,同时让学生用双手体会两杯水温度的差异,体验温度的凹凸与读数的大小的关系。 (3)、画图活动:让学生在温度计图片上画出北京和哈尔滨的刻度,并比拟两个温度的凹凸。让学生从直观形象上理解温度的凹凸。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温度的表示方法的熟悉,同时深化了温度的读写,也充分体了温度的差异与读出度数的差异。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强化了教学的关键点。 三、回到生活中,理解负数 “生活中除了气温,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负数吗?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立刻会联系生活说出见到的负数。通过沟通,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有用性,开阔了视野,对负数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熟悉。 四、在分层练习中,运用负数 为稳固学问,进展技能,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 根底练习,反应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把握状况; 2. 综合练习,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势,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延长练习,开阔视野,增长才能 这三个练习设计主要表达层次性,有用性,生活性,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胜利的体验,既稳固了新知,又进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 五、从质疑问难中,畅谈收获 课的最终,我设计了一个提问:“同学们对负数还有什么疑问吗?你们还想知道有关负数的什么学问呢?“鼓舞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课的教学中,我从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供应讨论素材,诱导学生观看,争论,比拟,合作沟通,让学生在把握学问的同时,体验胜利的欢乐,点燃才智的火花。 我的说课完毕,请专家评委批判指正。感谢!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2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熟悉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能发觉信息并进展简洁的数据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受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力量,进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细心观看的良好习惯以及合作意识。 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熟悉和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依据给定的条件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能依据统计图发觉信息并进展简洁分析。 4.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 教学难点是: 1.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依据统计图发觉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洁的问题。 教学中所要用到的铅笔、尺子、橡皮擦以及多媒体课件是本节的教具和学具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我主要采纳情境激趣法、设疑诱导法以及直观演示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学问。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是单纯地依靠仿照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学问的过程。依据这一理念,本节课,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看发觉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沟通法。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主动与我同行,我预备从学生身边查找数学,创设了一个我们班中各小组分别有多少人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依据收集的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并借助投影仪展现学生画出的统计图,让学生依据统计图进展简洁的数据分析。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我预备设计一个冲突冲突,告知学生这样的单式条形统计图不能直观地看出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怎么办?从而引出课题。(这样的设计,不但复习了旧学问,检查了学生对旧学问的把握状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预备。)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数据的分段整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第1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初步教学分段统计数据,所以例题和习题都明确了数据以及各段的数值范围,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教材通过创设学校预备为鼓号队员购置服装的教学情境引出分段整理数据,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分析整理后的数据,依据分析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当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立者,要学会制造性地使用教材。为了更加贴近每个学生生活经受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对教材进展了重新开发把购置鼓号队服改为购置武术队的服装。围绕购置服装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经受分段整理-制作统计表-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而学习重点放在分段整理数据上整理的方法,采纳多种方法,在沟通比拟的过程中,逐步优化,突出画“正”字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展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2在经受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会依据实际状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展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展分析。 3使学生进一步增加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进展统计思想,培育学生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4结合统计,对学生进展环境爱护教育,提高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学会数据的分段整理,难点是能对统计数据进展简洁的分析做出决策。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进展的过程。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敏捷采纳谈话法、比拟法、争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受画“正”字分段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分析统计数据的全过程。学生在迫切完成任务和剧烈的探究兴趣驱动下,对原来枯燥的统计学问产生一种新奇感和真实感,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参加到学习中。学生能自然而然地依据已有的阅历通过探究尝试、合作商讨、沟通反思等多种学习方法,真实经受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特殊是学会了分段整理的方法,从而获得了胜利的愉悦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需求: 以学校预备为武术队队员购置新的服装引入全课。在师生的沟通中得出:要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置多少套,先要知道每段身高的人数,从而引出分段整理。 2.自主探究、学会整理: (1)初次尝试:同桌合作,尝试分段整理。此时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在沟通中进展方法的最优化,提出画“正”字法整理。 (2)再次尝试:同桌连续合作,但规定整理的方法,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学生操作中教师巡察,收集资源。在资源的比照中,体会画“正”字分段整理时的留意点,如:合计的意义,统计表中日期的填写等,让学生初步学会画“正”字分段整理的方法。 (3)回忆总结:分段整理数据-制成统计表-分析数据。 3.联系实例、感受方法: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活动要求,让学生自己完成统计表。 (2)让学生沟通分段统计的结果。 (3)分析统计结果,说说知道了什么 4.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1)第2题采纳4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统计,第3题是独立完成统计。过程与第1题一样。 (2)介绍:你知道吗? (3)出示2、3题的两张统计表,谈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练习,进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初步培育学生应用数学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力量。 5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数据的分段整理 分段整理数据(画“正”字)制成统计表分析数据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6页例2。 教材分析:垂线的画法位于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其次课时,是画规章平面图形的起源。它将直接影响到对规章平面图形的画图和计算。因此,它在整个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数学中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也将影响到学生对平面几何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把握垂线的画法,能敏捷运用绘图方法力量。 2、熟悉垂线的性质。 3、注意发散思维训练,激发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把握垂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垂线性质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预备:1、教具:,数学用三角尺一套,题单。 2、学具:学生用三角尺一套。 教学宗旨:突出重点,深化难点,拓纲务本,忠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法和学法:1、教法:讲解法、提问法、演示法、问卷法。 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总体上安排有: 1、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3、强化新知、拓展延长、提高力量; 4、畅谈收获与感受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在创设情景、导入新知局部。 首先复习旧知组织教学,将学生的留意力引入到课堂中来;接着用富有挑战性的语言你们会画垂线吗?从而鼓励学生去尝试画垂线。 其次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通过“自己尝试画垂线比拟画法演示”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总结画垂线的方法。那就是: 手握斜边,使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两手协作,沿直线平移三角尺,使另一条直角边靠近指定点。 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学生把握了垂线的画法后,再次让学生过直线上的点画垂线,稳固正确作图方法。同时教师重点强调“重合、平移靠点、画线”这画法三步曲 二、难点的处理: 也就是探究垂线的性质。 采纳小组争论的形式,此处让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通过“画一画、量一量”,而后发觉:点到直线的线段有很多条,有一条最短的。这时教师演示且提醒垂线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 通过质疑“你是怎样画出这条垂线段的?”抽象概括与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是全都的。 最终一个环节就是在强化新知、提高力量。 先独立完成分层练习题,写在题单上,准时反应垂线的画法。 后运用垂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二人小组争论完成教材第69页5、6题,并说说理由。 5、最终谈收获与感受,总结本课。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什么新发觉?有何感受?从而培育学生由“学习享受”转变为“享受学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5 敬重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你寄过贺卡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页,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安排在第六单元统计的最终一节课,在学生已经把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之后,教材从学生熟识的事物动身,安排了你寄过贺卡吗? 这一实践活动课。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学问,发觉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争论沟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付诸实施,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觉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育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加学生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整个这节实践活动课,我把它大体分为三局部,在这三个局部中,通过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到寄贺卡与环保之间的联系,即发觉问题;通过小组学生调查,利用身边的数据,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方法得出结论,即分析问题;最终一局部是解决问题,这局部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发觉了问题,分析问题之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据此,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通过阅读材料和进展调查,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觉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育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3、 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对课本阅读材料中内容的阅读,和对调查统计的数据进展分析,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表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表达如下特点: 1、以学生的观看、调查、争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全过程。 2、切实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看、分析、争论、操作、归纳,提高学生对统计结果和估算等数学学问的运用力量,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通过观看争论,引导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得到获得新学问的胜利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学问的欲望。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表达在,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看以及学生的动手、动脑等方面,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发觉问题 1、问题引入,你寄过贺卡吗?、你知道你们平常寄贺卡与环保有什么联系吗?(演示)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奇怪心与求知欲。 2、然后播放一段造纸动画片(演示)。这个动画直观、形象,学生一看便知道纸是用什么造出来的,这主要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后面阅读材料中的数据打下根底,减轻学生的理解。由于我疑心,假如没有此动画片,学生对纸是由树木造出来的不太信任,播放此动画片能直接消除学生的疑虑,进入乐学状态。 3、连续播放影片(演示),出示阅读材料,通过学生的阅读、思索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平常寄贺卡的行为消耗了大量的木材,对废纸的有效回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分析问题 感知教材 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依据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以及对调查统计结果数据分析的过程。这局部内容,贯穿了对统计结果和估算等数学学问的运用,需要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力量。对这局部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1、将我个人的调查结果公布(演示),再依据学生已把握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它们的总数和平均数。 2、全班同学每五人为一小组争论五个问题(演示),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到达人人参加的效果。每个小组还可以把争论的结果拿到全班沟通,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现有的统计数据进展思索,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我信任,通过学生的合作、沟通、探究,他们能得到样一个结论:为爱护森林,应当少寄贺卡。在这些争论问题中,第五个问题,谁能说说少寄贺卡,除了能爱护森林之外,还有什么好处吗?这一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索,到达拓展的目的。 (三)解决问题 升华提高 这局部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分析问题之后的又一争论活动,主要是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依据这局部的教学内容,我再次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争论出节省用纸、挽救森林的详细措施。对争论中消失的状况可实行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消失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我实行全班争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为此我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结论做成动画(演示),充分确定学生的争论结果,另外,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还特意制作了一个淘气学生,他说他知道,就是不说。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去思索,去探究其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到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力量的目的。 在学生争论的时候,依据这局部的教学特点,我制作了一首高山流水背景音乐放在里面,可依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播放。这首音乐听上去本身就有一种让人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四)归纳总结 练习反应 引导学生对学问要点进展总结,梳理学习思路(演示)。并布置学生课后练习:仿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一张你喜爱的贺卡送给同学。(如生日贺卡、新年贺卡等) 本节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公平、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得到培育。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好玩的算式,我预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局部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 好玩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究与发觉(一)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运用计算器进展一些简洁的四则运算的根底上来进展教学的。学生学了这局部内容,能为以后进一步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发觉乘法的结合律和安排率打下根底。为了更好地表达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培育学生的推理力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进展,使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索问题,能够发觉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并运用数学的学问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依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 学问与技能目标:通过好玩的探究活动,稳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方法。 3、 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奇异,养成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习惯。 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鼓舞学生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展比拟,从中发觉一些好玩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定为:培育学生探究发觉的力量和推理力量。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我预备采纳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 教学中,我将通过谈话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2、 观看分析、主动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进展独立思索,并与同伴沟通,亲身经受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 通过敏捷多样的练习,稳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思维力量和推理力量。 4、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进展。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力求突出“以学生进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首先创设好玩的情境挖掘宝藏。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依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好玩的闯关嬉戏活动,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加,让学生获得探究规律的体验,懂得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进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环节:活动探究,猎取新知。 通过四次闯关,在每一关中经受“计算、观看、思索、沟通、归纳”这一过程,主动猎取学问,探究规律。 第一关:奇异的宝塔。在每个同学都想一想的根底上,通过小组议一议、全班沟通、教师板书等启发引导。 其次关:惊奇的。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在观看的根底上提出疑问,进展争论总结出规律。 第三关:奇妙的9。通过设置“9999999×9999999=?”的难题,经受解决问题的挫折,激发查找新方法的探究欲望。 第四关:查找神奇的数。通过“卖关子计算得到的最终结果假如是6174的就是 好孩子,否则就不是好孩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供应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与合作的学习的空间,培育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环节:联系生活,深化应用。让学生学以致用,从山脚到山顶有2222222层,每一层有5555555级台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解决22222222×5555555=?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用学到的学问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7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P95-96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是在第五单元学生就已经学习了有关角的学问,以及有关角的简洁的加减法计算,只是由于刚学,学生对于推理的书写过程还颇为生疏。 因此,通过本节课探究相等的角,进一步加深对有关角的学问的理解,并使学生对推理的过程更趋于娴熟化、合理化,让其在复习的根底上又有所创新,使所学学问得到提高与进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把握有关角的简洁的加减法计算,因此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有学问的根底上进一步探究同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的余角相等这两个简洁的几何命题,加深体验几何推理的过程。同时进一步感受数学思索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为后继学习几何学问打下坚实的根底。 教学过程: 1、引入局部。 由于本节课所执教的内容需要学生能够依据角的关系娴熟的计算出角的大小。从而推理说明出各角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引入时安排了两题角的计算帮忙同学们进展复习,目的是复习角的计算格式和特别角的度数。 2、新知探究局部。 由于两条直线相交后得到角有许多,而小于平角的只有4 个,同学们根本上都能够依据以前的学问说出它们之间互补的关系,而对与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形成的相等的角可能局部学生有了初步感知,或许会说到。所以我采纳的是猜测- 验证的策略。而经过总结验证的策略可能会有如下三种; (1)学生会想到把四个角都测量一下 (2)举例法,假设测量出其中一个角,通过计算得出其余的角。 (3)通过推理说明,依据同角的补角是相等的关系证明出结论。但是在课上不消失同角的补角是相等这样的话。目的是渗透猜测验证的数学思想,和培育学生规律推理力量。 3、练习局部:这要分为二个层次。其一,找一找,动一动。通过身边找一找或动一动制造一组的相等的角,培育学生擅长观看的好习惯,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其二,想一想,说一说。本节课主要我的定位是能够找出各角之间的互补或互余的关系,在解题中培育学生的规律推理力量,和言语表达的条理性。 而对于书写过程可能学生做起的难度很大,因此,根本上没要求书写计算过程的局部。 4、总结局部。其一,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今后要学习的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的学问,但是在小学阶段不做要求,但是,我想为了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引入数学文化的方法,介绍最早证明出对顶角相等的科学家是古希腊的泰勒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喜爱科学的争当数学家的远大志向。培育学生的学习自信念。其二,学问的总结,谈一谈你的收获或感受。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8 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画一个角。在学之前请同学们先拿出复习资料。 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4° 锐角( ) 钝角( )直角( )平角( )周角( )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师: 第一题是复习什么?生:角的度数! 师:角的分类!好下面做一下第一题。 师巡察、指导。发觉有的同学没有填全。 师:这里面可不是只有一个锐角,有的可是有两个三个呐! 订正 师:锐角。生:4°、40° 师:有填一个的吗? 生:我填的是4°。留意,这里面可不是只有一个锐角。 师:钝角。生:91°、127°。 师:什么叫钝角?生:大于九十度小于一百八十度的角。 师:刚刚那个锐角,什么叫做锐角?生:小于九十度的角.师:叫做.生:锐角。 师:直角。生:90° 师:平角。生:180° 师:周角。生:360° 师:下面看其次题。量出下面的角。 生量。师巡察指导。 师订正角1多少度?;角2多少度?角三呢?学生一一说出。 这里一边说开口方向一边说度数多好! 师:量一个角我们要遵循哪些步骤? 生说师板书:1、找准开口方向 (开口向左用外刻度,开口向右用内刻度。) 2、重合(1)中心端电 (2)0刻度射线 3、看另一条射线经过哪一刻度。 师:量一个角我们会了,假如我们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么画出这个角呢?好!现在看教师给大家作示范。 师边说边作示范:1、先画一条射线。 2、重合(1)中心端电 (2)0刻度射线 3、画另一条射线。 师:看明白了吗?好下面翻开书在看一下书上是怎么画的。 这一环节没有必要。 师:看完了吗?刚刚咱们画的是开口向哪一方的?生:右!师:好,能不能画一个开口向左的?生:能!师:好,现在你们画一个开口向左的55°角。 生画师巡察。 师:画完后,同桌交换检查一下。 生交换检查。 师:画完了吗?再画两个怎么样?生:好! 师:画65°、110°的角,开口方向随便! 生画。 师:我们画了4个角了,那你能不能总结一下画一个角应有哪些步骤呢? 生回忆刚刚教师画角的步骤。举手。 师依据学生的总结,边说边板书:1、先画一条射线。 2、重合(1)中心端电 (2)0刻度射线 3、画另一条射线。 师:好,再画一个角怎么样?生:好。师:用量角器画一个45°角。生画。 师:画完了吗?生座正以示画完。能不能不用量角器画?生:能!用三角板! 师:好,拿出你的两个三角板。两个三角板中六个角各是多少度?指两名学生答复。 师:好,现在用三角板画出45°角。 师:用三角板还能画多少度的角?(30°、60°、90°) 师:好了,我们学会了用量角器,三角板画角了,下面我们拿出一张纸来,用纸来折出角来。 师:用纸折出45°角。生折然后订正。 师:再折出各135°角来,折完就下课。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根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徙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明白和探究关不会感受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长,盘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长,盘算中就会消失种种差异和环境。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黑白常必要的。课本在摆设这一部门内容时,有如许一些特点:(1)建立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办理题目标历程中教学盘算,并在生存中找到它的原型。(2)留意学生的自主探究,造就学生迁徙类推力量。(3)适当加大练习量,同时表达弹性要求。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把握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经受与他人沟通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习惯。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定位。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展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把握观看、比拟、发觉、沟通、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设想 我这节课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学习,探究方法、实践与应用几个环节进展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同学们,你们爱不爱旅游”问题动身,引入本课例题教学。出例如题,让学生查找数学信息,直接列出算式,然后引出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进展以下四个层次的教学: 1、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145×12 在这个过程中,赐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且允许小组间可以相互争论。 2、沟通算法,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思索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说,只要学生说的是对的,不管是简单还是简洁,教师到赐予确定,这也表达了算法的多样化。 3、师生共同探究笔算方法 重点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积?最终算什么? 4、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 (三)实践与应用 1、计算:124×35 改错关键:这个关键计同等个数学医院的改错训练,通过改错又一次的夸张了细致点,而这细致点正是本课的难点。 2、改错关键:这个关键计同等个数学医院的改错训练,通过改错又一次的夸张了细致点,而这细致点正是本课的难点。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长: 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学问?三位数呈两位数的算法是怎样的?。 教学无定法,还请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成绩早些提高。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