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成品保护措施.doc
-
资源ID:95735174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成品保护措施.doc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成品保护措施第一节 成品保护管理要素成品保护是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关键性工作,作好成品保护工作可以使已经完成的工序分项工程顺利的转入后续工序,从而为单位工程的最终验收和交付创造良好的条件。完成的精品还没到交工前就遭到损坏,这会造成极大资源浪费。本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单位多、人员多,专业工种交叉作业繁杂,总工期紧迫,工作面重叠,对成品的保护有很大难度,因此提高工程的成品保护意识至关重要。成品保护是工程质量管理、项目成本控制和现场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制定保护成品计划措施,我项目部参加施工管理的全体人员都有保护成品责任。第二节 成品保护阶段管理根据下游项目的特点,我项目部计划实施的成品保护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A材料、设备进场阶段B分项、分部工程工序施工阶段C单位工程完成最终检验竣工交付阶段材料、设备进场阶段,材料、设备卸车后如进仓库,按甲方有关仓库规定管理,如进入施工场地,必须有可靠的成品保护措施。分部工程工序施工阶段,各作业班组长在对操作者进行技术交底时,必须对操作者提出成品保护的要求。工序转序联检时,其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成品保护。分项工程施工阶段,专业工长要有针对性的提出成品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质量检察员对实施效果进行实地考核。单位工程完成最终检验竣工交付阶段,实行现场成品保护巡查制度,如果保护措施未达到预期效果,质量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第三节 成品保护管理责任1、现场材料保护责任由甲方统一供应的材料,半成品、设备进场移交队伍后,由施工队材料员负责保管,然后由施工队发送到各班组的材料。半成品、设备,由各施工班组负责保管、使用。由甲方供应提前到工地的材料或设备进入进入仓库。2、施工阶段成品保护责任设立专门的成品保护班组,直接由施工队负责人领导,人员数量根据形象进度情况随时调整,保证工程成品保护处于受控范围内。3、收尾、竣工阶段的成品保护责任收尾、竣工阶段的成品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这一阶段主要的成品保护的责任单位是施工队。在工程收尾阶段,各施工队在进入施工作业面时必须持有施工队领导签发的“作业申请单”(按照常规工程作法)方能够进入作业,否则成品保护员有权拒绝进入作业。4、工序交接责任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要办理交接手续。交接工作在总包质量经理的协调下有序进行,责任工程师要把交接情况记录在施工日记中。施工人员在进行本道工序施工时,如需要碰到其它施工队的成品时,必须以书面形式上报总包项目经理部。 第四节 成品保护技术交底责任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对专业施工员进行成品保护交底,各专业责任工程师对各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及成品保护工作交底。1、成品保护组织措施根据本工程各分段施工的实际情况,由于工期较紧,工序繁杂,各工种交叉频繁,对于成品和半成品,通常容易出现二次污染和损坏,直接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成品保护,针对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成品保护制定以下措施:设立项目部成品保护领导小组,分部和架子队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制定正确的施工顺序:制定重要区域或设备的施工工序流程,将各专业工序相互协调,排出一个空间的工序流程表,各专业工序均按此流程进行有序施工,根据施工流程安排的工作内容完成时间,严格控制工作面的人流量,如不符合流程时间的工种一律不准随意进入其他施工区。严禁任何违反施工程序的作法。作好工序标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易受污染、破坏的成品、半成品标识“正在施工,注意保护”的标牌。工序交接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认可,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或质量经理)同时签字确认,并保存工序交接书面材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专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分生产装臵区域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生产厂家现场服务、巡视检查、施工操作人员凭许可证进入施工区域,并在入口处办理登记手续,工作完毕后由成品保护责任人及时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查明责任者。对已完成建安施工的单位工程或区域,派专人负责保管钥匙。全场设统一成品保护标志,施工重要部位挂牌警示保护。2、成品保护的实施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的内容范围很大,主要包括:防水(雨)、防锈、防电击、防雷、防尘、防潮、防撞击(划痕)、防盗、防二次污染等。对成品保护工作的方法主要采取护、盖、封三种措施:A护:就是提前保护。如交叉作业,对已完成的工程,防止在交叉施工时受撞击、划伤,要求对已完成的成品加以保护,同时在关键部位贴上成品保护标志条,起警示作用。有必要时要采取硬维护(有足够的防撞击能力)B盖:就是表面覆盖。有防雨防水要求的要用防雨布覆盖。C封:就是封闭。如在车站通道等工序完成后,应及时围堵封闭,尽量减少人为的损坏,以达到成品保护目的。3、成品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成品在施工和安装过程中的防护原则,是谁施工,谁负责;谁的东西,谁看管。质检员负责监督、检查和管理,发现成品丢失损坏及时报告和做好记录。成品、半成品的防护原则是:许进不许出,许装不许拆。成品完工后需要拆改和二次剔凿的必须凭有关部门的文字依据或工作票,并注明施工单位、拆改部位及具体要求方可施工。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出入证,并主动交成保单位查验。进入重要部位和关键场所施工的人员还应有人监护,待施工完毕后,经监护人员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成品的移交需按程序办理;凡施工完毕后,先交总包方验收达到要求后,由甲方正式办理移交,并进行书面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