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德化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资源ID:95753558
资源大小:38.53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2023年春季德化重点中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 皆出诗意。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 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 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 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 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 子昂发现了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 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图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 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 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 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 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 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 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 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 盎然。(摘编自西川生活的诗意)材料二: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 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 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 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 五、情景默写(共6分)18 .(本题2分)屈原在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 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 19 .(本题2分)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 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20 .(本题2分)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 句是“, :六、课内基础知识选择题(共10分)21 .(本题2分)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箱帘六七十 B.郁郁登郡门C.徐徐更谓之 D.徒留无所施22 .(本题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不胜本节怖惧之情A.谨拜表以恒B.则刘病且笃C.历甲郎署D.凡在改考23 .(本题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自我徂尔,三岁食贫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伏沛自以死直兮D.固时俗之工为兮24 .(本题2分)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与例句句式全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刘夙婴疾病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B.则告诉不许C.急于星火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5 .(本题2分)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马,胡人的兵马,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代指金兵。B.豆蔻,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诗赠别(其一)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 月初”之语。C.淮左,淮水东面。方位以东方为左,扬州一带,在宋时属淮东,故称。D.授、拜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表示提升官职的词有拔、擢、升、出等;表示降低官 职的词有贬、谪、左迁等;表示罢免官职的词有罢、到1、夺、免等。七、语言文字运用(共10分)(本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如果说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途径,建立了豪迈词风, 从而使作为“艳科”的词提高了文学地位,并与传统文学,那么,柳永则通过 “以赋为词”的方式,使慢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 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在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 传统的偏见,创作、填写大量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 词与小令两种体式,齐头并进。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 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 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凡有井水处,皆能颂柳词,柳永在市井中的声望连帝王将相都 o他的词多反映青楼女子的内心世界和下层人民的悲欢离合,笔法细腻,感情深挚,雅俗共赏,每每流传甚 广。在柳永之前以及同时代的同类题材词作中,爱情块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 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作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 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柳永还把词的题材朝着自我化的方向进行了拓展。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 大多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重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26. (2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并驾齐驱各有千秋望其项背妄自菲薄B.双管齐下 各有千秋 望尘莫及 自怨自艾C.并驾齐驱 平分秋色 望尘莫及 自怨自艾D.双管齐下平分秋色望其项背妄自菲薄27. (2分)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B.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 C.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可以说如柳永于词的贡献一样D.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28. (2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B.柳永也许是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第次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C.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D.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29. (4分)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请以词人柳永为描述对象,写一段 话。要求:结合其词作内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达对词人或词作的评价; 不少于40个字。八、材料作文(共60分)30. (本题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今社会到底是“一技”重要还是“一机”重要?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一技''和“一机''展开 了讨论。有人提出,“一技在手,吃穿不愁”,所以要沉下心来,练就一技之长或掌握一门本 领;也有人认为,“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只要会操作一只手机,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中, 就可以玩转自己的世界了。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可以支持或反驳其中一方,请注意联 系社会现实与自我发展。要求:题目自拟,立意不得脱离材料;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1. C 2. D 3. C4. (1)论证结构上,采用总分结构,先说“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然后依据时间顺 序列举事例分析。(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如列举了苏轼、曹雪芹等人的事例证明自己 的观点。道理论证,如引用“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证明曹雪芹是个非常好的 诗人。因果论证。如“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 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3)论证方式上,立论与驳论相结合。 通过反驳胡适先生的文学史观点,证明本文的观点“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 诗的历史(学生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满分4分)5. (1)可以使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2)促进了我们民族文学 史的发展。(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C. “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 原因''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 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 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 血脉里的东西”可知,选项杂糅信息、,因果逻辑关系混乱;“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表 述于文无据。故选C。2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说法不正确,根据材料一结尾段“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 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可见在作者看来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但需要你去,发 现“、去“抓住”、去“说出”,选项表述绝对。故选D。3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概括处材料三的观点,即“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 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ABD三项均表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C.发射气象卫星,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这是一种发展成就,没有体现人与自然环 境的和谐相处。故选C。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使用提取关键句法从材料二第一段中归纳出“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 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这是总说, 提出问题,领起下文。根据关键词“为什么”“因为”确定论证方法为因果论证。材料二第二段说“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这是分说的内容, 论证第一段的观点。从“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 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 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可知使用了例证法;结合“然而事实上,他的这 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可知使用了反面事例论法;结合“这也说明曹 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可知使用了正面例证;综合而言此段正 反对比立论驳论相结合;结合”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 学史的这个观点“,可知使用了因果论证。结合“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 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 也是以诗为主''可知使用了道理论证。结合“元明也是如此''可知使用了类比论证。到了清代, 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 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 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 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结合“曹 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可知使用了引证法。5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本,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 要求,然后回归文木,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总之,诗意 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 获得再生之力”得出答案(I)可以使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 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i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 西''和第二段“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得出答案(2)促进了 我们民族文学史的发展。从材料三第二段“自然界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 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 中提炼出答案(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6 . A 7.这里的“心”有两层含义;一是爱国之心,告诉弟弟不要中途变节,投降日本人; 二是报国之志,嘱咐弟弟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这里的“永远”是告诫弟弟,要永远坚持下去, 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有报国的责任。这是瑞宣对弟弟的告诫与期许:常怀爱国之 心与报国之志。8.沉稳谨慎,如精心安排弟弟出城;对家庭有责任心,如看重亲情, 爱护家人;有爱国情怀,如全力支持弟弟参加抗战。【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A.“他没有勇气进去,因为担心见到母亲后会改变自己的决定”理解错误,从文本第十段看, 瑞全当时的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他一再坚持自己逃走的决心,“他决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他一定要逃走,去尽他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他又割舍不下家人,尤其放不下与自 己在感情上有着“无可分离的联系''的母亲。但当他想到''有多少母与子,夫与妻,将受到无 情的离异,与永久的分别”时,他“离开了南屋的窗前根据这些内容可知,瑞全没有进母 亲的房间,主要是因为他认识到与亲情相比,参加抗战,赶走日本侵略者更重要,也只有这 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母亲,保护更多的人。故选Ao7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瑞宣叮嘱三弟的这句话时,关键是理解句中“心”和“永远”这两个词语的深层含义。结合 前文”五分钟的热气能使任何人登时成为英雄,真正的英雄却是无论受多么久、多么大的困 苦,而仍旧亳无悔意或灰心的人你要老不灰心丧气,老像今天晚上这个劲儿,我才放心” 来理解这两个词语,这里的"心''结合“纯洁”的修饰语可知,有两层含义;一是爱国之心,二 是报国之志。这里的“永远”是告诫弟弟,要永远坚持下去,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有报国的责任。即可得出答案。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瑞宣'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要从小说内容出发,找出文中有关瑞宣的语言、动作、心 理等描写,以及小说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根据“有勇无谋可办不了事必能找到军队”“老大,你到底是读书人,想得周到'等内容可 得出第点;根据“到处留神哪”“他说不出什么来,只紧跟在弟弟的身后东转西转他得想出言词去敷衍 家里的人而且有证据使大家放心老三的安全”等内容可得出第点;根据“他爱老三;因为爱他,所以才放走他。他并不后悔教老三走,只是不能放心老三究竟 走得脱走不脱又现在,他们才真感到国家,战争,与自己的关系他们才能肩起更大的责 任”等内容可得出第点。9 . B 10. A 11. D12 . (1)(李密)一有空闲的时间就研究学问,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 把他比作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2)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13 .第-H:如果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后用来比喻不除掉制造内乱的罪魁祸 首,国家就不得安宁。第二问:在本文中,李密这句话说的是从事,他认为从事是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不除去国 家就不得安宁,表现了他对从事的憎恨之情。【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密)由京官外调任温令,却憎恨从事,曾经写信给人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 难不会结束。从事把他的信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中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出为温令''语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而憎疾从事''中的"从事”是官名,作宾语,中间不能 断开。排除CD“在县”是“清慎”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而且“弗之劾也”的主语是承前省略的“司隶”,据此 排除Ao故选B10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官府征召称,征 皇帝征召称,辟,”错,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选项说法颠倒 了。故选Ao11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 “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错误。“密有才能自以失分怀怨”是说李密想入朝为官, 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太守。他心怀不满,作诗发牢骚。 故选D。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暇”,空闲,闲暇;“师事”,拜为师;“门人”,弟子。(2)得分点:“奔驰”,赴京就职或奔走效劳:“日。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笃”,加重。1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己。'庆父是鲁国公子, 曾一再制造内乱,先后杀死两个国君,齐国大夫仲孙湫说了这句话。比喻不除掠制造内乱的 罪魁祸苜,国家就不得安宁。李密把“不去庆父,售难未已”改成“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文中“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 一语可看出,李密这句话是针对从事说的,表达了他对从事的憎恨。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又名虔。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 密只有几岁,感伤眷恋备至,孝道之情骂深,于是积郁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 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刘氏有病时,他就哭泣流泪不敢大口呼吸,从不脱衣安唾,饮 食汤药总要尝过之后才端上去。(李密)一有空闲的叶间就研究学问,忘记了疲劳,并且拜 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学生子游、子更。李密年轻时在蜀汉做官,当郎官。多次出使吴国,有才智机辩,吴人很欣赏他。蜀汉被 平定后,泰始初年,(皇上)下诏任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因为祖母年高,(家中)无人奉养, 就没有接受官职,并(向朝廷)呈上陈情表:“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 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 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皇上读后说:“土人有名节,不是平白无故的!”于是停止征召。后来刘氏去世,李密守丧 期满除去丧服,朝廷再一次以太子洗马之职征召他到洛阳。司空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 怎么样? ”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张华询问其中的缘故,(李密)回答说:“齐 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信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身长蛆。安乐公得到诸葛亮 而抵抗曹魏,任用黄皓而丧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张华认为他说得很好。(李密)由京官外调任温令,却憎恨从事,曾经写信给人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 难不会结束。”从事把他的信票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中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 密有才能,常常希望改任内官,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迁担任汉中太守,自己认 为没得到应有的职分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诗 的末章说:“人们也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做官没有有权势的朝臣作依靠,不如回家种 田。皇上英明睿智,这话岂能这样说!”武帝很生气,在这时都官从事上奏免除李密的官职。 后来李密死于家中。14. D 15.自和空字最好:碧草映阶,足见其深,茂盛的草独自欣赏春色,表明祠堂 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到来;黄鹏隔叶,足见其茂,黄鹏空作好音,无人欣赏。一 空一自足以表明后人已经把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一切遗忘了,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 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D.“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赏析有误,奔放飘逸是李白诗歌的特点,杜甫诗歌的特 点是沉郁顿挫,这首诗也不例外。故选D。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找出颔联中最传神的那两个字,然后指出该字,在句中的意思,接着把该 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运用该字诗句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感情。 颔联写祠庙荒凉之景。其意思是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鹏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感叹碧草娇莺无人欣赏,无人倾听之意,“自”“空”两字是此联之眼,用的最传神。“自”意为 “空自”,“空”意为“白白地”,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 诸葛亮的深沉悲痛。这句诗,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7不解 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 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16. C 17. D【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都以爱情故事为典故”错误。“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是化用杜牧的诗句,这 句并不是以爱情故事为典故。故选C。17.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D."专指有昔盛今衰的感慨”错误,小序中的“黍离之悲不光感慨扬州昔盛今衰,还有感时伤 世的情绪。词中一方面表达了对如今扬州城凋残破败的痛心,同时又对南宋王朝投降政策的 谴责。故选D。18. 余虽好修娉以机羁兮骞朝讲而夕替19. 飞湍瀑流争喧眩磕崖转石万壑雷20.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21. 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箱帘六七十”意思是“大大小小的箱子有六七十个“,“帘”通“奁”,古时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故选Ao22. 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 例句与B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是:像犬马一样,一天天地。A.动词使动用法,使知道。C.名词作动词,任职。D.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故选B。23. 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三岁,古义:指多年;今义:确指三年或年龄为三岁。B.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C.清白,古今都指纯洁、没有污点。D.工巧,古义:善于取巧;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故选C。24. 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 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 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 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 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 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 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 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 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 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 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材料三:所谓“诗意地栖居”,是人的生活、生存的诗化。“诗意”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多 指向的,但是,笔者以为,其本质是明确的,那就是自由与和谐。自由自在,其乐无穷,这 是世上善良人们共有的体脸;自然而然,生趣盎然,则往往又是人们生存中滋生诗情画意的 根本元素。但人类的生存并不仅止于单向度地依附于自在的自然,或终日满足于欣赏自在的 自然,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还要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即所谓“充满劳绩”。所以,如 何使得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对自然的“人化”)成为充满“诗意”的创造,亦即如何在“充 满劳绩”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与和谐境界,这是问题的关键人 类生存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类作为从自然环境中剥离而出的一个智能物种,本质上就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 天缘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这二者之间,有过对立,有过混乱,有过和谐, 有过平衡。顺应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生存,是人类的天性:改造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更 好地生存,是人类的特性。总而言之,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总是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一 种根本性的关系。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界从“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 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对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 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变成了对人类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它或者作 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 例句为被动句,被疾病缠身。A.判断句,"非''作标志;B.被动句,申诉不被允许;C.状语后置句,“于”作标志;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是”。故选B。25. 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D. ”表示提升官职的词有出等”错误,“出”为从京城到地方任职,为官职调动,不是 升职。故选D。26. C 27. A 28. D 29.柳永,仕途抛弃了他,他也抛弃了仕途。他的生活,在偎红 倚翠中;他的乐趣,在浅斟低唱里。他的笔,尽写街头巷陌的笙箫歌舞;他的歌,唱出对长 亭晚的哀情;他的伺,溢出的是青春娇女沉甸甸的泪水;他的心,饱含的是对生活的挚爱柔 情。【解析】2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组:“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双管 齐下“本指画画儿时两管笔同时并用,比喻从两方面同时进行。语段强调苏轼提高了词的文 学地位,使之与传统文学不分高下,应选用“并驾齐驱第二组:“各有千秋''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 一半,不分上下。文中借此说明慢词地位之而。故选用“平分秋色第三组:“望尘莫及”指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望其 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语段强调 柳永在市井中的声望是帝王将相赶不上的,应选用“望尘莫及工第四组:“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 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自怨自艾”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 恨自己的错误。文段中,想借此表现爱情缺失的女性之前的做法,选用“自怨自艾”合适。故选C。27.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结合整个语段来看,此处应是强调“柳永于词的贡献”,而非“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 献”,据此排除C项。另外,文段中“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样”,是用来与“柳永于词的贡献”作类比 的,应紧跟其后,据此排除BD两项。故选Ao28.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也许是''应该修饰“第一次”,所以应将“第 一次'放在"也许是'的后面;二是成分残缺,“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所“诉说的苦闷幽怨”是柳永的笔表达的,所以应在“她 们”前加介词“为故选D。29. 本题考杳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以“柳永”为对象写一段文字,就应该根据词人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精神品质、作品内容、 创作风格等,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对其人物形象或者作品进行评价。注意本题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引用等常见修辞手法。 “表达对词人或词作的评价”,要根据自己所学的雨霖铃望海潮等作品对其作品进行 评价;若对词人进行评价,要联系日常积累的有关柳永的知识进行评价,做到恰当准确,符 合人物实际。30. 例文: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尊敬的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君子善假于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鱼乘于水,鸟乘于风”先贤早已向我们 昭示过人生的至理: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善于借力、巧于使物。“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使用的手机等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多, 思考空间却越来越小,动手能力越来越弱,不知不觉,我们再也不能“一技在手,吃穿不愁”, 从,使物,变成了“为物使诚然,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倘若还一味坚持事事亲力亲为、绝不假手于人于物,浪费时 间,虚耗精力,未免太迂腐可笑。很难想象假如人们抛弃智能电饭煲、录音笔、扫地机器人、 榨汁机等物件后所面临的窘境,也很难想象假如人们的生活起居、学习工作只能依赖大脑和 双手后所承受的压力。我们只是凡人,无法去掌握一项项的“技善借外力,善使器物,用 简便快捷的现代化工具代替些非必要的劳动,将人们从繁琐的琐事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时 间放在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地方,这是科技创新的时代的馈赠。君子使物应有“时闲暇的时候,轻松的时候,学习的时候,不妨放下手机,让自己的 大脑和双手从幕后走到台前,读一本书,写几行字,做一道菜,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唤醒 身体的劳动本能,试着找寻消失许久的真实心境。工具既为人所制造,必定也有失灵、故障 的时候,有工具时得心应手,无工具时热练应对,这才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君子使物应有“度不只是部手机,电脑、家电等各种现代化工具代表着科技的力量 和时代的辉煌,我们不能排斥先进的科技与工具,不但不排斥,还要更充分、更广泛地发展 和利用这些来为我们造福。但是,过度依赖工具的确会造成人们各方面能力的衰减,这并非 好事。习惯了手机和电脑的键盘输入,偶尔提笔,却发现自己对书写感到陌生;习惯了车载 导航和手机地图,偶尔抬头,却发现自己对生活多年的城市一无所知;习惯了电子备忘录和 日程提醒,偶尔忘记输入,却发现自己似乎已经不能靠大脑来记忆;习惯了浏览自媒体短新 闻和观看各种短视频,偶尔看看巨著,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拥有阅读的耐性。使用现代化设 备本是为了让我们高效、精确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但我们却让方法变成了目的,让工具变成 了主人,一旦离开工具,我们就如同置身于虚空般茫然无措。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用进废退,我们发明制造工具以谋求生活的便利和舒适,但又在 这种舒适中慢慢忘却了强化自身能力的重要;我们将使用工具当成节省精力的手段,却在离 开工具时又无法依靠精力去解决问题。一边是使用日新月异的工具,一边要培养良好的能力。 我们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对和谐互补的伙伴八故,君子使物,而不应该为物所使!【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两种观点,”一技在手,吃穿不愁''是一句俗话,指练就一技之长或掌握一门本领, 生活就没有后顾之忧,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生活的经验总结。而“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说的是凭借一只手机,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这里的手机,可以认为是便捷性的 工具。两种说法,各具背景,各有所指,主要围绕人类社会自身掌握技能重要还是善于使用 工具重要来展开思辨。但其实,两者并非绝对的矛盾关系。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 单靠人力也许无法掌握瞬息万变的海量信息,无法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利用好手机 等工具尤为必要。但是,必须要意识到,手机只是外部的工具,并不是人本身的知识与技能。 一旦手机这个工具失效或无法掌控,人类将寸步难行。因此,一技在手方能高枕无忧。写作时,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阐发自己的观点。比如,可以首先解释何为“一技在手, 吃穿不愁”,何为“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然后分析二者“各具背景,各有所指“,并不矛盾。 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今社会出现争论的原因,提出信息化时代到底应当如何看待“技''和"机 的方法,最后指出''一机时代,不是淡化了对技术的需求,相反,它对一技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一技也罢,一机也罢,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没有持之以恒的意志,一技之长 是空话;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一机在手是摆设。“总的来说,行文可以按照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办的协作模式进行写作。立意:1 .机不可失,把握最好的时机。2 .做事要适应社会发展。3 .人不应该被过度工具化。4 .“技”乃生存之本,“机”乃成功之助。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选自宋生贵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有删改)1. (3分)下列关于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意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更是种使我们超越事物般状态的感 觉。B.诗意使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使生活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 不可思议。C.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 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D.人类追求的诗意的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其理想境界是自由与和谐。2. (3分)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现诗意,要了解自己的心灵,并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B.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产生心灵感应,你会发现诗意就在眼前。C.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D.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3. (3分)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A.山中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踏着满地的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 股雨水,步上山去。B.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 殖。C.我国发射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轴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 用体系。D.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4. (4分)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5. (6分)根据三则材料,“诗意”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二、文学类阅读一单文本(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出城老舍老三瑞全因心中烦闷,已上了床。瑞宣把他叫起来。极简单扼要的,瑞宣把王排长的事 说给老三听。瑞宣也很兴奋,可是还保持着安详,不愿因兴奋而卤莽,因卤莽而败事。慢条 斯礼的,他说:“我已经想了个办法,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老三慌手忙脚的登上裤子,下了床,“什么办法?大哥! ”“有勇无谋可办不了事!我想去找李四大爷去。李四大爷要是最近给人家领杠出殡,你 们俩都身穿重孝,混出城去,大概不会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