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pdf
-
资源ID:95760271
资源大小:234.5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pdf
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二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A.岩石圈的上层 B.全部水圈 C.大气圈的上层 D.大气圈的下层 答案:C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阴性植物比耐阴植物更耐阴 B.耐阴植物是介于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二类之间的植物 C.耐阴植物是在强光下生长不好,能忍受遮荫的植物 D.耐阴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答案:C 3.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A.光照长度 B.光照强度 C.光波长短 D.光照速度 答案:B 4.生态系统中,磷损失的主要途径是()。A.有机物燃烧B.沉积 C.反硝化D.挥发 答案:B 5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能疑越来越少 B.能量越来越多 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答案:A 6.营养级之内净生产量与同化量之比是()。A.组织生长效率B.生态生长效率 C.同化效率 D.维持价 答案:A 7群落的发生过程依次是()。A.竞争一定居一迁移 B.定居一迁移一竞争 C.迁移一泄居一竞争 D.迁移一竞争一泄居 答案:C&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B.群落各层优势种的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 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 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英优势度无关 答案:A 9.营养级之内同化量与摄食量之比是()。A.组织生长效率 B.生态生长效率 C.同化效率 D.维持价 答案:C 10植物分泌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的影响叫()。A.他感作用 B.他毒作用 C.抗毒作用 D.抑制作用 答案:A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多个空之间用分号隔开!)1.红橙光主要被叶绿素吸收,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和类 胡萝卜素吸收,因此,把这部分光辐射叫 _ 答案:生理有效辐射 2.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绿色植物一般不能够直接利用,必须通过 _ 作用,才 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答案:固氮 3.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叫 _。答案:交错群落 4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 _。答案:风播 5.生态位大致可归为 _、_、_ 三类。答案: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多维生态位 6.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_ 0答案:群落本身的综合特征 7某个物种在调査中岀现的样方数占全部调查样方数的百分比是该物种的 _。答案:频度&一建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叫 _ 答案:有效积温 9.广义的共生包括 _、_、_。答案: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10.生态系统能保持高度有序状态,是因为它是 _。答案:耗散结构 三、问答与计算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最后产量衡值的生物学意义。答案:在稀疏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很容易获得资源和空间,生长状况好,构件多,生物量大;而在密度高的种群中的个体,由于叶子相互重叠,根系在上壤交错,对光、水和 营养等竞争激烈,个体生长率降低,从而更合理地利用资源。2.为什么说生态系统的调控是无目标的、非中心的自我调控?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原始农业阶段采取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休耕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以下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机械化耕种战国时期农业灌溉的杰出成就是修建都江堰创制筒车开排水创制风力水车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非常先进下图所示西汉时期的农具主要功能是播种灌溉施肥除草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唐朝使用的农具有筒车翻车曲辕犁风力水车下列制瓷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白瓷青瓷五彩瓷珐琅彩礼记记载天子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下列关于我答案:答: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是能量和物质在复杂的食物网中流动过程,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控可以在食物网中的任一环肖,因此,生态系统的调控点是不固左的,是无中心的 控制。又因为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随机的,因此,调控也是无目标的。3.简述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答案:顶极群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 之间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它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左;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 落的消耗量和输岀量平衡,没有生产量的净积累:顶极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 地存在下去。4简述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的特征。答案:根据种群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种群、稳泄型 种群和衰退型种群。(1)增长型: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幼中年个体除了补充死亡的老年个体外还有剩余,所以这类种群的数量呈上升趋势。(2)稳 泄型:种群中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比例适中,在每个年龄级上,死亡数与新生个体数接近相等,所以种群的大小趋于稳立。(3)衰退型:种群含有大量的老年个体,种群数量趋于减少。5.简述自然选择的类型。答案:按其选择结果可以分为三类:稳泄选择。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 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 左型的。左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 动,选择属泄向型。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的 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述种群调节学说。答案:种群调节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的增长势和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这两个反向力之 间的平衡而达到的。种群本身内在增长势就是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它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对任何种群都可导致指数增长。因此,种群大小主要由气候、资源、捕食者、寄生者或疾病 等环境因素所决左。生态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假说来解释种群的动态机制。(1)气候学派。(2)生物学派。(3)食物因素。(4)自动调节学说。2论述生态系统的能流的途径。答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于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捕获,通过光合 作用将日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化学潜能,这些被暂时储存起来的化学潜能由 于后来的去向不同而形成了生态系统能流的不同路径。第一条路径(主路径):植物有机体被一 级消费者(食草动物)取食消化,一级消费者又彼二级消费者(食肉动物)所取食消化,还有三 级、四级消费者等。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都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 量固左在本营养级的生物有机体中,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经微生物分解将全部能 量散逸归还于非生物环境。第二条路径:在各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机体,以 及排泄物或残留体迸人到腐食食物链,在分解者(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复杂约有机化合物 被还原为简单的CO2、H2O和其他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中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发于非生 物环境。第三条路径:无论那一级生物有机体在英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在这 个过程中生物有机体中存储的化学潜能做功,维持了生命的代谢,并驱动了生态系统中物质 流动和信息传递,生物化学潜能也转化为热能,散发于非生物环境中。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原始农业阶段采取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休耕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以下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机械化耕种战国时期农业灌溉的杰出成就是修建都江堰创制筒车开排水创制风力水车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非常先进下图所示西汉时期的农具主要功能是播种灌溉施肥除草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唐朝使用的农具有筒车翻车曲辕犁风力水车下列制瓷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白瓷青瓷五彩瓷珐琅彩礼记记载天子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下列关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