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小学教育小学考试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
资源ID:95769873
资源大小:223.9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小学教育小学考试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泾源县六盘山镇东山坡小学:周宏杰 设计说明: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加法交换律之后的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计算,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因此,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同样在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下进行,让学生根据笔记本上记录的三天行程的数据提出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2本内容的学习是在刚刚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利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种运算顺序的意义,在比较运算意义和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等式,并请学生根据此等式的特点,举一些例子,对此类等式的特点展开讨论,然后初步小结得到加法结合律的内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2034()20 36()64()2下面的算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1)230 270300200(2)60 8040604080(3)48 dd48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运算定律呢?这些运算定律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结合律。(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加法的另一个重要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探究新知 1教学例 2。出示例 2:李叔叔第一天骑了 88 km,第二天骑了 104 km,第三天骑了 96 km。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师:这道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列式后与同桌交流。(如果学生没有给出第二种算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方法一(88 104)96 19296 288(km)方法二 88(104 96)88200 288(km)师:观察这两个算式,说一说它们分别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预设 生 1:方法一先求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再和第三天所行的路程相加,从而求出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生 2:方法二先求第二天和第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再和第一天所行的路程相加,从而求出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师: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88 104)9688(104 96)预设 生:可以用“”连接。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活动。(1)出示课堂活动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预设 生 1:这几个算式的相同点是加数不变,位置不变,和不变;不同点是运算顺序改变了。生 2:这几个算式的左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右边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生 3:我们小组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师板书)生 4:我们小组列举了 4 组这样的算式:(18 42)35 和 18(42 35),45(64 28)和(45 64)28,通突出以下几点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加法交换律之后的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计算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程的数据提出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一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本内容的学习是在刚刚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利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种运算顺序的意义在比较运算意义和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教学程复习导入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下面的算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运算定律过计算验证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3)小结:这个规律就是加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其举出更多的关于加法结合律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概括出加法结合律。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让学生打开教材 18 页,把例 2 下面的两个算式补充完整)()_(_)(a b)c_ (_ _)小结:和加法交换律一样,我们通常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板书:(ab)ca(bc)巩固练习 1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15 12)515(12 _)(243 146)54243(_ 54)4037(25 44)(4037 25)_ a(bc)(a_)c 2下面哪些算式符合加法结合律?a(20 9)(a20)9 15(7b)(20 2)b (10 20)304010(20 30)40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 教材 19 页 4 题。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88 104)96 88(104 96)(加数不变,位置不变)突出以下几点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加法交换律之后的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计算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程的数据提出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一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本内容的学习是在刚刚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利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种运算顺序的意义在比较运算意义和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教学程复习导入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下面的算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运算定律 先把前两 先把后两 和不变 个数相加 个数相加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a(bc)突出以下几点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加法交换律之后的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计算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程的数据提出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一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本内容的学习是在刚刚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利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种运算顺序的意义在比较运算意义和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教学程复习导入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下面的算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运算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