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
资源ID:95778198
资源大小:315.5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猎德小学 龙启梅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五单元 P83 第 3 课时 二、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的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的愿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提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将本单元的第 2 课时与第三课时进行了调整。据课前的小测反馈的信息得知,有 80%以上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分类及基本特性。另外,学生具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有序的开展合作学习。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数学素养还有待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另外,四年级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任意”一词是第一次出现在小学数学书本中,要学生深刻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以小游戏、查找字典及举例说明的形式进行了铺垫。教学目标 1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2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设疑、猜想、实践操作、验证、合作交流等探究活动,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从而提高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探究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2教学难点 引导在操作和探究中加深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中“任意”一词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 在括号里填上、或。8+2()4 10+8()2 9+6()3 猎德小学迎评规范化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8+4()2 8+2()10 6+3()9 4+2()8 2+8()10 9+3()6 二、探索新知(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展示情景。(设计说明:原教材中的情景图较为复杂,为了方便学生对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一目了然,简化了情景图。)学校 小明家 邮局 路线一:小明家 学校 路线二:小明家 邮局 学校 师:这里有一幅小明上学的路线图,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条路线?师:(指图说)观察从小明家直接到学校与经邮局再到学校的这两段路近似围成了一个什么图形?这里的每一段路相当于三角形的什么?(边)2、教师设疑:为什么走这条路是最近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二)、小组探究,发现规律 1、师:老师准备了 4 个不同的三角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提供的数据和要求填空。并观察数据,从两条边的长度之和与第三条边长度的比较中你能发现什么?1 号:8厘米 3 厘米 10 厘米 本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的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的愿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提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将本单元的第课时与第三课时进行了具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有序的开展合作学习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数学素养还有待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另外四年级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任意一词是第一次出游戏查找字典及举例说明的形式进行了铺垫教学目标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设疑猜想实践操作验证合作交流等探究活动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从而提高推理和抽 2 号:3号:6 厘米 9厘米 8厘米 8厘米 5 厘米 4厘米 4 号:7 厘米 7厘米 7厘米 表一:任意选两条边计算它们长度的和,与第三条边的长度比较进行比较 我们的发现()号 三角形 ()+()()()+()()()+()()()号 三角形 ()+()()()+()()()+()()2、小组合作交流,填写表格。3、小组汇报,总结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并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4、教师进行小结,设疑:从研究中,我们知道这些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你们来猜一下,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三)验证猜想,深化认识 1、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组不同的小棒,每根小棒都标了长度,四人小组摆一摆,看看这次你们又有什么发现?2、小组合作交流,填写表格。本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的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的愿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提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将本单元的第课时与第三课时进行了具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有序的开展合作学习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数学素养还有待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另外四年级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任意一词是第一次出游戏查找字典及举例说明的形式进行了铺垫教学目标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设疑猜想实践操作验证合作交流等探究活动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从而提高推理和抽小 棒 长 度(单位 cm)任意选两根小棒计算它们长度的和,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比较进行比较 我们的发现 ()+()()这组小棒 围成一个三角形,因为 ()+()()()+()()3、小组汇报发现。4、教师小结:从实验中,我们更加确定了前面的研究结论:只有当两边之和只有大于第三条边的时候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5、学生看书 P82,划出规律。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情境图:为什么线路一这条路最近?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基础练习,书本 P86、4。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cm)(设计说明:为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和再次强调:只有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才能摆成三角形,将书本 P86、4 的第三小题是以:2、2、6 顺序呈现的小棒改成 2、6、2。)2、找找看,以下这些线段中哪些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2cm 4cm 5cm 8cm 10cm 3应用练习 2cm?cm 3cm 小明利用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知识想制作一个帆船模型,但老师只提供了分别是 2 厘米和 3 厘米的小棒。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些方案?A1cm B2cm C3cm D6cm 本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的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的愿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提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将本单元的第课时与第三课时进行了具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有序的开展合作学习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数学素养还有待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另外四年级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任意一词是第一次出游戏查找字典及举例说明的形式进行了铺垫教学目标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设疑猜想实践操作验证合作交流等探究活动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从而提高推理和抽4、拓展练习。用 4 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5 根、6 根呢?试着动手摆摆,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发现。(五)总结回顾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收获。(六)作业(略)1、预习 P90-P91,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两张及剪刀。2、五星级 P42、2*3、试做本节课的“拓展练习”。(七)板书 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 任意 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较短 本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的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的愿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提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将本单元的第课时与第三课时进行了具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有序的开展合作学习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数学素养还有待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另外四年级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任意一词是第一次出游戏查找字典及举例说明的形式进行了铺垫教学目标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设疑猜想实践操作验证合作交流等探究活动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从而提高推理和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