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设计实验》建筑园林工程_建筑-园林工程.pdf
-
资源ID:95781839
资源大小:244.8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园林建筑设计实验》建筑园林工程_建筑-园林工程.pdf
园林建筑设计实验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园林建筑设计实验(英文):Experi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课程编号:14351064 课程学分:2.5 课程总学时:75 课程性质:(通识课程、科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前修课程:园林设计初步,阴影透视,美术等。二、课程内容简介(300 字以内)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设计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之一,也是该专业方向学生 学习和掌握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重要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园林建筑的空间组织、功能布局、环境融合、生态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相关的园林建筑设计理论和设计实例,并在理论和实际知识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园林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是使学生能 够结合设计的过程,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定现有园林景观建筑实例,并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有 效的方式借鉴现有的设计实际作品和设计理论;使学生能够结合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设计 成果,培养符合自身特点的设计能力及方法,并积极探索园林建筑地域化、生态化、多元化 的设计思路,融合生态技术和地域文化内涵,实现教学与市场的有效接轨。三、实验目标与要求 1、经过园林建筑设计的学习,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独立的获取和运用知识 的能力,观察、分析、想象的能力,综合评价的能力以及设计成果表达能力等等,并在此基 础上掌握设计构思、方案形成、深入推敲和表达的基本方法。2、促进学生确立正确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式,培养学生辩证的,多元的创造性思维方 式与创作思想,拓展深化基本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帮助学生系统的、牢固的掌握设计方法,不犯基本的常识性错误,能综合分析问题,制图规范。3、在此学习阶段了解环境、空间、功能关系、造型、园林建筑性格塑造等重要因素在园林 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并能综合考虑。初步接触并了解结构、构造、建筑物理及建筑与景观环境 融合等因素与设计的关系并能应用。4、学习正确处理园林建筑与园林规划、园林工程之间的关系,培养调查研究,评议方案的 能力,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5、这一时期以手工绘图为主,可适当借助模型和电脑软件辅组绘图。四、学时分配 园林建筑设计实验课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备注 公园入口设计 22 设计性实验 小卖部建筑设计 22 设计性实验 公园茶室建筑设计 31 综合性实验 合计 75 主:园林建筑设计实验课程总计 2.5 学分,安排 3 次实验,其中设计性实验占、综合性实验 占 100%五、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建筑与环境整体建筑设计公园入口设计(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园林建筑的基本形式、功能与周围总体景观环境的关键,并学会将不同类型的园林 建筑空间进行有效灵活的组合,与整体的园林景观形成和谐的有机整体。(二)实验主要仪器 1 号与 2 号图版、丁字尺、三角板、拷贝纸、钢笔、黑白及彩色铅笔、橡皮、马克笔、水粉、水彩、纸板塑料剪刀等模型用具。(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努力养成整体的思维的习惯:园林建筑体量较小,容易关注于某一点,所以设计之初要养成良好的整体思考的习 惯综合考虑问题,增强对园林景观规划中不同建筑的组合能力,学会协调景观建筑 各方面因素。2、方案构思过程中进行多思路探讨: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适时转化思考问题的角度,选区不 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比较,比如在景观整体方案初期提出 2-3 个设计思路,同个讨论 分析,最终得出一个综合的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该思路的一套方案。3、从模仿和交流入手,强调相互学习:对于首次涉及有明确功能的建筑,模仿是最常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通过查 阅类似的园林建筑规划及单体设计的经典案例、参观现实中相对优秀的园林建筑规 划及设计实例,大量收集相关的资料,学习别人的经验及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并 在设计中加以应用(杜绝照搬照抄);与此同时在课堂上重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 间的相互交流。(四)实验结果综述 根据前期的设计过程分析,最终完成一个比较符合任 务书要求的,复合自己思路的园林建筑组合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细部的深化和风格形 式的确定,并通过模型的建立进行不断的调整与细部推敲,最终在任务要求的时间期限确定 自己的方案。(五)作业 将以上的成果分析过程在若干张 2 号图纸上,用手绘表现的方式将园林建筑组合 设计通过总平面规划,主体景观建筑平面、立面、剖面、效果图、设计分析及模型照片的形 式表现,提交作为这次实验的最终作业成果。实验二:建筑与环境的融合训练 1 公园小卖部建筑设计(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公园景观规划汇总相对完整独立的园林建筑设计,理解建筑的功能、形式设计 及周围景观环境的总体设计,并学会建筑内部不同功能的分布及空间造型的灵活组合,了解 小卖部建筑设计的要点、分区及规范要求,了解小卖部作为服务建筑物,设计中应该注意的 功能特点和形式特点。(二)实验主要仪器 1 号与 2 号图版、丁字尺、三角板、拷贝纸、钢笔、黑 白及彩色铅笔、橡皮、马克笔、水粉、水彩、纸板塑料剪 刀等模型用具。(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努力行成同步思维的模式:通过前期训练以后,进一步强化综合考虑问题,增强对小卖部建筑设计方案 各功能因素的综合协调能力,平面、立面、剖面及空间形态应同时考虑,并不断反 复推敲,可借助模型帮助思考,最终形成整体设计的思维模式。2、方案构思过程中进行多方案比较: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适时转化思考问题的角度,取相对 优点较多的方案进行深入,比如在小卖部方案初期提出 2-3 个设计方案,同个讨论 分析,最终得出一个综合的设计方案。3、强调相关信息量的扩展,增强相互学习的能力:对于有完整丰富生活功能的园林建筑,除了通过查阅类似的小卖部经典案例、参观现实中相对优秀的公园小卖部建筑实例和大量收集相关的资料外,还要关注最 新的建筑设计趋势,设计当代的建筑,学习别人同时也要加强师生及不同专业年级 同学之间的交流,了解信息的同时,交流彼此的设计的验及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并 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四)实验结果综述 根据前期的设计过程分析,最终完成一个比较符合任务书要求的,符合自己思路 的小卖部建筑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的深化和形式的确定,并通过模型的建立进行 不断的调整与细部推敲,最终在任务要求的时间期限确定自己的方案。(五)作业 将以上的成果分析过程在若干张 2 号图纸上,用手绘表现的方式将茶室设计通过 平面、立面、剖面、效果图、设计分析及模型照片的形式表现出来提交作为这次实验的最终 作业成果。实验三:建筑与环境的融合训练 2 公园茶室建筑设计(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公园景观规划汇总相对完整独立的园林建筑设计,理解建筑的功能、形 式设计及周围景观环境的总体设计,并学会建筑内部不同功能的分布及空间造型的 灵活组合,了解茶室建筑设计的要点、分区及规范要求,了解不同类型服务建筑物 设计应该注意的功能特点和形式特点。(二)实验主要仪器 1 号与 2 号图版、丁字尺、三角板、拷贝纸、钢笔、黑白及彩色铅笔、橡皮、马克笔、水粉、水彩、纸板塑料剪刀等模型用具。(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努力养成同步思维的方式与方法:综合考虑问题,增强对茶室建筑设计方案各功能因素的综合协调能力,平面、立面、剖面及空间形态应同时考虑,并不断反复推敲,可借助模型帮助思考。2、方案构思过程中进行多方案比较: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适时转化思考问题的角度,取相对 优点较多的方案进行深入,比如在茶室方案初期提出 2-3 个设计方案,同个讨论分 析,最终得出一个综合的设计方案。3、从多途径模仿学习,强调相互学习:对于茶室类建筑造型要求较高的功能建筑,模仿时尽量多途径模范,这样既可 以避免进入抄袭的模式,同时可以更清楚的熟悉自己的设计思路,在查看资料的同 时要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互相探讨共同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思路,为后期思路 的成熟奠定基础。(四)实验结果综述 根据前期的设计过程分析,最终完成一个比较符合任务书要求的,符合自己思路的茶 室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的深化和形式的确定,并通过模型的建立进行不断的调整 与细部推敲,最终在任务要求的时间期限确定自己的方案。(五)作业 将以上的成果分析过程在若干张 2 号图纸上,用手绘表现的方式将茶室设计通过平 面、立面、剖面、效果图、设计分析及模型照片的形式表现出来提交作为这次实验的最终作 业成果。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10%平时成绩,90%考查作业成绩(平时成绩通过考勤、调查报考、课堂表现等方式考查,考勤 占平时成绩的 50%,调查报告占平时成绩的 30%,课堂表现占平 时成绩的 20%,考查作业成绩为作业成绩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