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穆兴中学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pdf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穆兴中学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52分)1.读“世界某地区图“,回 答18-19题。B.图示海峡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C.A河含沙量大,水能丰富D.A河夏季水量大,水位高19.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A.棉花 B.天然橡胶 C.油橄榄参考答案:D.椰枣18.B 19.C2.经国务院批准,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于2009年9月9日 1 2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将以“行动中的数字地球”为主题。围绕数字地球理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等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旨在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数字地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灾害治理、自然资源与世界遗产保护等储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说法错误的是()A.数字地球就是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B.数字地球就是地理信息技术C.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D.数字地球是RS、GIS、GPS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参考答案:B【详解】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 RS、GIS、GPS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数字地球不能等同地理信息技术,故 B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3.读 下 图,回 答 12 14题。12.图中所示海峡分别是A.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麦哲伦海峡、曼德海峡B.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C.马六甲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曼德海峡D.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麦哲伦海峡13.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A.B.C.D.14.两侧分属于两个大洲,但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A.B.C.D.参考答案:12.A 13.B 14.D4.2018年 9 月 7 日 20时,台 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 月 1 1 日20 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65米/秒,风力达到18级;9 月 1 6 日 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 4 级,中心最低气压9 5 5 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 1.读上左图判断,2 0 1 8 年 9月 1 5 日2 3 时,台 风“山竹”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A.1 4 N,1 3 8 W B,2 0 N,1 1 5 EC.1 3 N,1 6 5 W D.1 3 N,1 6 5 E1 2.台 风“山竹”登陆我国时,地球位于上右图中的()A.-段 B.-段 C.-段 D.-段参考答案:1 1.B 1 2.A1 1 .图中显示,9月 1 5 日 2 3 时,台 风“山竹”处 于 1 1 5 经线、2 0 纬线附近,根据图中经纬度变化规律判断,当地经度为东经度,当地纬度为北纬度,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 A、C、D o1 2 .材料信息表明,台风登陆我国日期是9月 1 6 日,处于夏至之后,秋分之前。根据右图中地球的昼夜分布状况判断,位置北极圈出现极昼,应为夏至日(6月 2 2 日前后),位置北极圈出现极夜,应 为 冬 至(1 2 月 2 2 日前后),然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为秋 分(9 月 2 3 日前后),为 春 分(3 月 2 1 日前后),由此判断9 月 1 6 日位于、之间,选项A符合题意,排 除 B、C、D5.在收割后的麦田里,焚烧秸秆的现象愈演愈烈。读 2011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回 答 9 10题。囹伊X等日期线省界9.为监控焚烧作物秸秆着火点的分布,应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 B.RS C.GIS D.GPRS10.2011年 6 月1 1 日,焚烧作物秸秆的着火点较多的省份可能是A.闽 B.赣 C.吉D.豫参考答案:9.B 10.D6.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1 月等温线图(单位:C),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3 8 .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可以判断()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山东半岛地势平坦C.西北部地势起伏大D.东南部沟壑纵横3 9 .a处等温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原因是()A.受山脉分布的影响B.受西北风的影响C.受纬度位置的影响D.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参考答案:3 8.C 3 9.A【3 8 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地区等温线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说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 A 错误;山东半岛等温线出现低温闭合曲线,说明为山地地形,故 B错误;图示区域西北部等温线密集,说明地势起伏大,故 C 正确;东南部等温线稀疏,说明地势较为平坦,故 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3 9 题详解】a处等温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结合中国地形图可知,主要是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脉的影响,故 A正确;受纬度影响等温线应为东西方向,故 C错误;西北风和海陆位置都不是影响该处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故 B、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7.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 例Q落叶林年针叶林国 荒 漠虫 草 甸7 000 一等高线(米)5 .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6 .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基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 B.光照 C.热量 D.水分参考答案:5.B 6.D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5 题详解】读图分析,山脉西侧山麓为落叶林,说明该山地位于为温带地区。东侧山麓地带为荒漠,说明该地降水稀少,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6题详解】读图分析,山脉西侧山麓为落叶林,东侧山麓为荒漠,故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8 .关于我国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改革开放政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C.城市人口与城市数量同步增长 D.城市化进程集中发展到逆城市化阶段参考答案:A9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上游支流多发源于太行山脉,水质较好。上个世纪在白洋淀上游的9条河流上兴建了百余座水库,结合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图 例 Al 一 河施、水库 城市 水域 精 +十M r r 1被分运动方向土壤中的处分微发*降水土壤盐碱化示意图5.2 0 17 年 4月初,上游两大型水库同时开闸向白洋淀放水,计划为期两个月。其主要目的是A.减轻上游水库的压力 B.水库冲淤排沙C.改善白洋淀的水质 D.提高白洋淀的通航能力6.土壤盐碱化是白洋淀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湖区春季土壤盐碱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春季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海水倒灌,使盐度升高A.B.C.D.参考答案:5.C 6.A5.根据材料提示,上游支流多发源于太行山脉,水质较好。上游两大型水库同时开闸向白洋淀放水是为了改善白洋淀的水质。6.根据土壤盐碱化示意图,可知白洋淀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春季气温回升快,又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水分蒸发后,盐分保留在土壤表层,所以春季土壤盐碱化严重。1 0.下图是比例尺为二千万分之一的我国东北某区域某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判 断 1 4-1 7题.14.影响此地气温的主导因素A.太阳辐射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15.如果甲、乙分别代表两个大地形单元,则乙地是A.山地 B.盆地C.平原 D.丘陵16.在农业生产上A.甲地以种植柑橘为主,乙地以种植茶叶为主,红壤为主要土壤B.甲地以耕作业为主,乙地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是小麦、玉米、牛羊等C.甲地以旱地为主,乙地以水田为主,在耕作制度上是二年三熟D.甲地以林业为主,乙地以耕作业为主,在耕作制度上一年一熟17.甲地村落规模小而分散,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B.起伏大,坡度陡C.地块小,耕作距离远而不便D.气候条件恶劣参考答案:B B D C11.读 某景区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总人数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人数呈正相关B.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人数呈负相关C.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人数无关D.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人数关系不明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旅游业发展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所以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人数呈负相关。所以本题选择B 选项。12.图 5 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 成 11 12题。11.属于水循环中地下径流环节的是A.aB.bC.cD.d12.该城市在路面改造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这种改造会使图中四个环节量的变化A.a 增加 B.b 减少 C.c增加 D.d 不变参考答案:C C1 3 .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的差异 B.海陆位置的差异 C.地势的高低 D.植被条件的差异参考答案:A1 4.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题。41-20 号 之,Ki中 的 s 踣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西北向东南流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2.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上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A.1 处 B.2 处 C.3处D.4处3.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W B.X C.Y D.Z参考答案:A C D1 5.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图 3),回答2 8 2 9 题。1Q0-流域电E图32 8.图中河流的乙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A.水流湍急落差大B.高山束缚支流短C.高原气候降水少D.泥沙淤积河床高2 9.形成丁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有()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季风气候,光热水条件较好A.B.C.D.参考答案:B D16.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 答 1 2 题。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主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参考答案:D B17.读“我国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与各作物生育期内平均需水量关系图”,据此回答1516题16012080400-春课生 wm s-冬小M育期内需水址水稻生微内翻就15.该地的耕作制度为A 一年一熟B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 一年三熟D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16.有关该地水资源最缺乏月份的叙述,正确的是A 降水少,只有80毫米左右B 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C 一年中光照最强的时候,蒸发旺盛D 正值夏玉米生长后期,需水量大参考答案:B B1 8.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回答题。1 7 .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位于赤道附近C.乙地位于南温带 D,丙地位于北温带1 8.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中国的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C.澳大利亚的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参考答案:17.B 18.D试题分析:【17 题详解】根据图示两至日正午太阳的位置及方向,可以推断,甲 图 中 a、b从南北两侧照射,故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又因为a、b太阳高度角相等,故甲应位于赤道;乙图中,a、b两点太阳都位于南方,图乙图应位于北温带;丙 图 中 a、b太阳都位于北方,故丙图在南温带。【18 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即正午太阳高度位于当地的正北,即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冬至日,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A错误;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应达到最大值,B错误;此时澳大利亚为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C错误;此时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D正确。19.我国的蒙古族人民摸索出了“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蒙古包迁徙原则。下列叙述中,与这些迁徙原则主要成因相吻合的有()春洼 一大风 夏岗 一洪水 秋平 一大风 “冬阳”一低温A.B.C.D.参考答案:C因春季内蒙古多大风而迁徙至洼地;夏季气温高,由于低地热而迁至高岗,利于散热;秋季天高气爽,可以在平地;冬季寒冷迁到光照较好的向阳坡,利于防寒。2 0.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各题。资料一新疆和田一带,是中国古代玉矿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十几亿年前,昆仑山区为浅海地区,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白云质灰岩(石灰岩);到 7 8亿年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到 2.5 3亿年前由于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到白云质大理岩层接触变质后形成玉矿。古时玉料的开采有“水产”和“山产”两种方法。“水产”就是从河流中采玉,又 称“捞玉”、“摸玉”,浅水河滩是玉石富集区,采 到的玉称“仔玉”。“山产”就是直接从含有玉矿的山中开采,采得的玉料称“山料子”或“山子”。由于玉的硬度较高。无法用锤钎在玉矿中打洞开凿,古人开采大玉料,曾采用“火攻法”,即在玉矿堆积木柴燃烧,使玉受热后,速浇冷水,玉料便破裂开来。资料二地质循环示意图 资料三和田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图1 .资料二图中序号可代表玉石的是A.B.C.D.2 .资料三图中捞玉的最佳地段和季节是A.甲,冬季 B.乙,秋季 C.丙,夏季 D.T,春季3 .与古人采用的“火攻法”相似的地质作用是A.物理风化 B.流水侵蚀 C.风力搬运 D.海浪堆积参考答案:1.C2.B3.A【1 题详解】在资料二图中,根据箭头方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的是沉积岩,D 错。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代表岩浆,代表岩浆岩,A、B错。玉石属于变质岩,序号可代表玉石的是变质岩,C对。【2 题详解】“捞玉”就是从河流中采玉,又 称“摸玉”,浅水河滩是玉石富集区,采到的玉称“仔玉”。资料三图中捞玉的最佳地段是乙处,河流流出山口后,泥沙沉积多。西北内陆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夏季水量大,秋季水量小,冬季结冰,最佳捞玉季节是秋季,B对。甲处坡度陡,以侵蚀为主,A错。丙处水量太小,断流,沉积少,C错。丁位于山顶,没有沉积,D错。【3 题详解】与古人采用的“火攻法”相似的地质作用是物理风化,都是外力作用使岩石崩碎,A 对。流水侵蚀形成沟谷,不是岩石崩碎,B 错。风力搬运是移动到另一位置,C 错。海浪堆积是使搬运物质沉积,D错。21.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读图完成10 11题。10.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 .能 源 B.技 术料D.市场11.该生态产业园区中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了企业间的集聚B.技术协作带来C.原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参考答案:10.C1 1.D试题分析:1 0 .由图可知某企业是以制糖厂为中心,衍生出来的产业部门。制糖厂是原料密集型产业。故C 正确.1 1 .由图可知企业之间的集聚市场竟争难免故A 错误。&企业之间并不是存在技术协作而是生产协作联系,故B、C 错误。图中爱田是第一产业,其他产业属第二产业。都是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实现的。故D 正确。2 2.移动信号强度在无外界强电磁干扰下,主要因距离和地形阻挡而衰减。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图例公路,有遇0 MK-V。村正蛇山水燧0 150*1I J2 1 .为给图示区域居民提供日常移动通信服务,计划在该地建造一个移动通信基站(信号塔),最合理的位置是()A.A B.B C.C D.D2 2 .在该位置建造移动通信基站(信号塔),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A.地势低平,易遭受洪涝 B.地形坡度大,易遭受滑坡C.河谷地区,易遭受泥石流D.海拔高,易遭受低温冻害参考答案:2 1.B 2 2.B试题分析:【2 1 题详解】A位于山区,距离居民区太远,影响信号的质量;B海拔较高,距离用户距离合适,且交通较为便利能够不对居民健康产生危害,且能保证良好通信,辐射范围较广,便于维修和检 查 B项的位置最为合适。C项距离居民区较远,且地势较陡,不合适;D建在居民区内,对居民的健康影响较大,不合适。【2 2 题详解】由图示可知,B点位于山坡坡面上,地形坡度较大,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地形坡度大,易遭受滑坡,B对,A C 错;冻害对信号塔没有大的影响,D错。,23.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完成下题。单 位 产 品 成 本(元)与 城 布 中 心 的 距 离(千 米)1 9.造成图中、两地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通达程度B.距离市中心远近 C.环境质量 D.收入水平参考答案:A2 4.读青海省及相关景观图(图 1 3),回答33-35题。3 3.图中字母A.a处于阿尔泰山区C.c湖周边夏季高温B.b 湖为咸水湖D.d 省区简称宁34.“天下黄河贵德清”(图中景观),这反映了当地A.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B.地形以平原为主C.农、牧业注重植被保护 D.河流堆积作用强3 5.在图中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主要能为这些河流的中下游A.丰富物种 B.涵养水源 C.净化空气 D.美化环境参考答案:B C B33.a处是祁连山区;b湖是青海湖,为咸水湖;c湖黄河上游,是高原气候,夏季不可能高温;d 省是甘肃省,简称甘或陇。选 B正确。34.“天下黄河贵德清”黄河在上游贵德段水是清的;该段流域植被覆盖好,水土保持好;该段流域是高原气候,以草原草甸为主;地形以高原为主;河流的上游海拔高,以侵蚀作用为主。选 C 正确。3 5.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对当地来说可以保护丰富物种、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但是这些功能不能对河流中下游地区形成影响;湿地主要是为下游提供稳定的水源补给,湿地有涵养水源的功能。选 B正确。2 5.读“水循环示意图”(图4)(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 8 1 9题。层 府 地 港才图 41 8.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亚地区:环节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水量1月份较小1 9.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对环节施加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C.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的水量 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和的水量参考答案:CC2 6.T V 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流域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恢复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 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A.B.C.D.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共 10分)27.读“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此时,日本东京的风向是_ _ _ _ _。(3)图中P所在的天气系统为,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参考答案:(1)冷 锋 下 降 升 高(2)偏 西 风(西北风)(3)反 气 旋(高压)寒冷 干燥整体分析:该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此类试题,往往以锋面气旋加上区域图的形成进行考查。冷锋与暖锋的气候特征,风向与风力,气压中心高低气压值的判断是高频考点。该题的切入点是,根据气压大小判断高低压中心,找出低压中心后联系锋面气旋的知识。(1)考查锋面系统及其天气特征。据图可知,锋面从北向南移动,说明锋面的类型是冷锋。冷锋过境后,将会出现气温降低、气压上升的天气特征。(2)此时,日本东京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偏西风。(3)考查主要的天气系统。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大小可知,P地为高压中心,从气流角度来说,是反气旋,受其控制将会出现寒冷干燥的天气特征。【名师点睛】锋面气旋的判读1.冷锋、暖锋的判断:在锋面气旋中,要判断冷锋和暖锋,需要先判断出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主动移动。2.降水区域的判断: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而暖锋降水在锋前。但锋前、锋后的判断是一个难点,这要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来分析,锋面将要经过的区域为锋前,锋面已经经过的区域为锋后。3.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而暖锋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甲处为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28.读下面“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无卫星的行星是 和金星(填字母),字母序号表示地球的是,表示巨行星的是 和 o(2)若哈雷彗星现在位于“1”处,那么经过 年后它又一次运行到1处。(3)小行星带位于 和 之间。(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点有:;。参考答案:(Da,c,e,f(2)76(3)火、木(或d、e)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试题分析:(1)太阳系中,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根据距离太阳的距离,判断地球的位置,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2)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约76年。(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瑜道都近似正图,即近身性;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一致,即同向性;,在 行星绕日公转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即共面性。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落基山的熔岩高原上。1872年3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签署了 黄石公园法案,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在美国诞生。6 000万年以来,黄石地区多次发生的火山爆发,构成了现在海拔2 000多米的熔岩高原,加上3次冰川运动,留下了山谷、瀑布、湖泊以及成群的温泉和喷泉。大自然用水、火、冰、风在这里精雕细琢,造就了迷人的景象。(1)黄石国家公园的景观特色有。(2)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 景观、景观、景观旅游资源。黄石国家公园属于 景观旅游资源。(3)黄石国家公园因其多彩、独特的自然风光而著称于世,美国另一处以“活地质史教科书”闻名的世界遗产是。参考答案:(1)山谷、瀑布、湖泊以及成群的温泉和喷泉(2)自然 文化 自然和文化 自然(3)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山谷、瀑布、湖泊以及成群的温泉和喷泉为其特色。第(2)题,旅游资源根据其本质属性分为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黄石公园以自然景观为主。第(3)题,美国以“活地质史教科书”闻名于世的是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三、综合题(共38分)3().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图 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o(2)图中两处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分别称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0(3)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4)图 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原因是.(5)图 中M、N两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该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 天 气。参考答案:53.(8 分)(1)C(1分)(2)气旋 反气麻(2 分)(3)阴雨(1分)(4)A A处等压妓密第,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5)N 降温、大风、雨雪等(2分)31.阅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 8 月,广东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 20 E 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图中甲、丙为研学小组成员拍摄的照片。00 10 20 30(1)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论,分析丙区域地表景观的成因。(2)判断到达乙地时可能见到的生物景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3)归纳此次研学路线所见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参考答案:(1)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特征和整体变化规律。丙区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及信风的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因而地表河流稀少,地表水缺乏,植被覆盖率低;气候干燥,降水少,植被缺乏,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显著,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在风力作用下,沙漠、戈壁面积不断扩大。(2)草木茂盛,动物繁多;此季节乙地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较多,为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3)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1)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论,即是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各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出发地点和时间分析,到达乙地时正值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为湿季,所以当地的生物景观是草木茂盛,动物种类繁多。(3)此次研学路线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 0 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纬度地带)地域分异规律。3 2.某灾害性天气系统从珠江口附近过境,如图甲所示;A、B、C三地观测到过境时的气压与平均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别如图乙、丙所示。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图内(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1分)(2)这一天气系统中心是从A、B、C三地中 地过境的。(1分)(3)B地 天1 2时风速突然很低的原因是。(1分)(4)在当天1 2时,A地的风向为 风,C地的风向为 风。分)(5)如何理解“台风有功也有过?(2 分)参考答案:(1)台 风(热 带 气 旋)1(2)B J(3)台风中心(或台风眼)经过 1(4)偏北 偏南 2Z(5)利:带来丰富的降水,减轻伏旱,缓解高温酷暑;弊:带来暴雨和洪涝灾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