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土力学》试验指导书.pdf

    • 资源ID:95795031       资源大小:2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土力学》试验指导书.pdf

    一、含水量试验(-)试验仪器设备1.烘箱:能控制温度为105110。2.天平:精度为0.01g。3.称 量 合(铝土合):合盖和合体有相同的编号。(二)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2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5 0 g,放入称量合内,盖上合盖,称湿土+称量合质量(mo);2.打开合盖,将合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干。烘干时间对粘性土不得少于8 h,对砂性土不得少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干;3.将称量合从烘箱中取出,盖上合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称量合质量(皿)。(三)含水量计算试样的含水量计算,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 ,md-m式中,m称量合的质量。含水量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当含水量小于40%时不得大 于1%;当含水量等于、大于40%时不得大于2%。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二、密度试验测定土的密度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环刀法适用于粘土,蜡封法适用于和形状不规则的坚硬土,灌水法和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原状砂和砾质土的密度。这里只介绍环刀法。(-)试验仪器设备1 .环刀:内径为 6 1.8 0.1 5 m m 和 7 9.8 0.1 5 m m,高度为 2 0 0.0 1 6 m m。2 .天平:称量5 0 0 g,感量0.1 g;称量2 0 0 g,感量0.0 1 g。(二)试验步骤1 .试样切取。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用钢丝锯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2 .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并取余土测定含水量。(三)密度计算试样的密度按下式计算:试样的干密度按下式计算:1 +6 9 1式(1)、(2)中,m o 湿土的质量(g);V 土的体积(c n?);P o 一 土的湿密度(g/c n?);P d 土的干密度(g/c n?)3 1 一 土的含水量。环刀法密度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O.O 3 g/c m 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三、颗粒分析试验土的颗粒分析方法有筛析法、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筛析法适用于颗粒直径小于、等 于 60m m,大于0.078mm的土;密度计法适用于颗粒直径小于0.075mm的土;移液管法适用于颗粒直径小于0.074mm的土。这里只介绍密度计法。(一)试验仪器设备1.土壤密度计:(1)甲种土壤密度计:刻度为-5 50,最小分度值为0.5 。(2)乙种土壤密度计(20/20):刻度为0.995 1.020,最小分度值为0.0002。2.量筒:容积为1000m L内径为60mm,高度为35010m m,刻度为0 1000ml。3.洗筛漏斗:上口直径大于洗筛直径,下口直径略小于量筒直径。4.天 平:称 量 1000g,感量0.1 g,称量2 0 0 g,感量0.01g。5.温度计:刻度为050,精度为0.5。6.煮沸设备:附冷凝管装置。7.搅拌器:底板直径为50m m,孔径为3mm。8.锥形瓶:容积为500ml。(-)试验步骤1.密度计法颗粒分析试验的试样,宜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易溶盐会计师大于0.5%,应洗盐。2.取代表性试样200300g,风干并测定试样的风干含水量。3.称风干试样30g倒入锥形瓶,注入纯水200m l,浸泡过夜。4.将浸泡过夜的悬液煮沸,煮沸时间宜为40m in,冷却后过0.075mm筛,把留在筛上的试样用水冲洗入蒸发皿内,倒去清水,烘干,称烘干试样质量,并对试样进行筛分析。5.将过筛后的悬液倒塌入量筒,将纯水注入量筒,加入4%浓度的六偏磷酸钠10mh再注入纯水至1000ml6.用搅拌器沿悬液深度上下搅拌15次,时间为Imin。取出搅拌器,立即开动秒表,将密度计放入县液中,测 计 1,2,5,15,30,60,240和 1440min时密度计读数。7.密度计读数均以弯液面上缘为准。甲种密度计应精确至0.5,乙种密度计应精 确 至 0.0002o每次读数后,应取出密度计放入盛有纯水的量筒中,并应测定相应的县液温度,精确至0.5e o(三)计算1.颗粒的百分含量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1)甲种密度计:innx=Cc(Rin+T-RF)md(3 1)式中:CG-比重校正系数,查附表2;Rm-密度计读数;RF-分散剂校正值;T -温度校正值,查附表1。2)乙种密度计:X=CG+J P.V 2 0m.(3 2)式中:C G-比重校正系数,查附表2;R m 密度计读数;RF-分散剂校正值;T -温度校正值,查附表1;P w2 0 一温度2 0 时水的密度(g/cm3),查有关物理手册。2.土颗粒的粒径土颗粒的粒径按下式计算:d=1807;L(Gs-Gw/)Pw4g t(3 3)式中:d 一 试 样 颗 粒 粒 径(m m);H 一纯净水的动力粘滞系数(1 0-6 k P aS);Gs-土颗粒比重;GWT 水的比重P w4 温度4 水的密度(g/cn r,);L -某一时间内土粒沉降距离(c m);T -沉降时间(s);g 一 重 力 加 速 度(cm/s2)o附表1温度校正值悬液温度()甲种土壤密度计温度校正值(T)乙种土壤密度计温度校正值(T)悬液温度()甲种土壤密度计温度校正值(T)乙种土壤密度计温度校正值(T)10.0-2.0-0.001220.00.0+0.000010.5-1.9-0.001220.5+0.1+0.000111.0-1.9-0.001221.0+0.3+0.000211.5-1.8-0.001121.5+0.5+0.000312.0-1.8-0.001122.0+0.6+0.000412.5-1.7-0.001022.5+0.8+0.000513.0-1.6-0.001023.0+0.9+0.000613.5-1.5-0.000923.5+1.1+0.000714.0-1.4-0.000924.0+1.3+0.000814.5-1.3-0.000824.5+1.5+0.000915.0-1.2-0.000825.0+1.7+0.001015.5-1.1-0.000725.5+1.9+0.001116.0-1.0-0.000626.0+2.1+0.001316.5-0.9-0.000626.5+2.2+0.001417.0-0.8-0.000527.0+2.5+0.001517.5-0.7-0.000427.5+2.6+0.001618.0-0.5-0.000328.0+2.9+0.001818.5-0.4-0.000328.5+3.1+0.001919.0-0.3-0.000229.0+3.3+0.002119.5-0.1-0.000129.5+3.5+0.002220.0-0.0-0.000030.0+3.7+0.0023附表2土粒比重校正值土 粒 比 重比 重 校 正 值甲重土壤密度计(CG)乙重土壤密度计(CG)2.50L0381.6662.521.0321.6582.541.0271.6492.561.0221.6412.581.0171.6322.601.0121.6252.621.0071.6172.641.0021.6092.660.9981.6032.680.9931.5952.700.9891.5882.720.9851.5812.740.9811.5752.760.9771.5682.780.9731.5622.800.9691.5562.820.9651.5492.840.9611.5432.860.9581.5382.880.9541.532四、液、塑 限 试 验4-1液限试验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直径小于0.5m 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试验仪器设备I.锥式流限仪:锥质量为7 6 g,锥角为30刻度。2.天平:称量2 0 0 g,感量0.01g。3.秒表一只。4.铝盒2 只。()试验步骤1 .液限测定法采用天然含水量试样和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就过0.5mm的筛。2.取 0.5mm筛下的代表性试样2 0 0 g,分成三份,放入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纯水,高 25m m,距锥尖10mm处刻有环状图4-1液限仪示意图制成不同稠度的试样。将试样调匀,盖上湿布,湿润过夜。3.将制备的试样搅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对较干的试样应充分搓揉,密实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试样表面。4.将试样杯放在流限仪的底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使圆锥尖接触试样面,松开手指使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同时开动秒表,经 15s后观测圆锥下沉深度,若下沉深度小于(或大于)10m m,则表示土中的含水量小于(或大于)土的液限,取出试,从新调节土的含水量,然后重复步骤3、4,直到下沉深度为10m m,这时取部分试样测定含水量即得土的液限含水量。(三)液限含水量计算液限含水量含水量按下式计算,计算至0.1%:处=3 k x io omd-m(4-1)4-2塑限试验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直径小于0.5m 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这里介绍手搓法测定土的塑限含水量。(一)试验仪器设备1.天平:称量2 0 0 g,感量0.01g。自吸2.毛玻璃一块。_ A n A_3.铝盒2 只。5 V(二)试验步骤 9 3 1 .按液限测定的方法制备土样。、99 =7 2.将试样取出一小块在手中揉捏,至不沾手为止,再用两手心搓成椭圆状;然后将土样放在毛玻璃板上并用手掌轻、一轻搓滚,搓滚时要均匀施力,不能过猛,图4-2塑限试验示意图也不允许进行无压力的滚动,而且土条在搓滚过程中不因产生空心现象。3.若或未达到3mm就产生横向裂缝和断裂现象,则表示土中的含水量大于(或小于)土的塑限,应从新调节土的含水量,然后重复步骤2、3,直至土条搓滚至3mm发生横向裂缝和断裂现象,其相应的含水量即为土的塑限含水量。4.将合符标准的断裂土条立即装入铝盒中,盖紧盒盖,继续搓滚,使土条的质量累计35g左右为止。然后测定土的含水量。(三)计算1.塑限含水量按下式计算,计算至0.1%:(42)2.塑性指数按下式计算:p=coL-a)p(43)附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直径小于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小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试验仪器设备1.液、塑性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7 6g,锥角为3 0 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百分比式。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二)试验步骤1.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采用天然含水量试样和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就过0.5mm的筛。2 .取0.5m m筛下的代表性试样200g,分成三份,放入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纯水,制成不同稠度的试样。试样 图43液、塑性联合测定仪的含水量宜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的中间状态。将试样调匀,盖上湿布。湿润过夜。3.将制备的试样搅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对较干的试样应充分搓揉,密实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试样表面。4.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5.调节零点,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面,指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s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取出试样杯,取部分试样测定含水量。6.以相同的步骤分别测定3个试样的圆锥下沉的深度和含水量。7.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当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通过高含水量的点与其余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下沉深度2mm处查得相应的两个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时,应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高含水量的点连一直线。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等于2%时,应重做试验。8.在含水量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取值至整数。(三)计算1.含水量按下式计算,计算至0.1%:i一 叫1md-mxlOO(44)2.塑性指数按下式计算:IP=a)L-a)P(45)五、渗 透 试 验土的渗透试验有常水头渗透试验和变水头渗透试验,前者适用于砂性土,后者适用于粘性土。这里主要介绍常水头渗透试验。(-)试验仪器设备常水头渗透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为常水头渗透仪,它主要由金属封底圆筒、金属孔板、滤网、测压管和供水瓶等组成(如图所示)。金属圆筒内径为10cm,高为40cm。当使用其他尺寸的圆筒时,圆筒内径应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的10倍。(二)试验步骤1.装好仪器,量测滤网至筒顶的高度,将调节器与供水管相联,从渗水孔躲避 筒充水至高出滤网顶面。2.取具有代表性的的风干土样34kg,测定其风干含水量。将风干土样分层装入圆筒内,应在滤网上铺2cm厚的粗砂作为过滤层,防止细粒流失。每层试样装完后,从渗水孔向圆筒充水至试样顶面,最后一层试样应高出测压管34cm,并在试样顶面2cm砾后作为缓冲层。当水面高出试样顶面时,应继续充水至溢水孔有水溢出。3.称剩余土样的质量,并计算试样质量和试样高度。4.检查测压管水位,当测压管水位与溢水孔水位不平时,用吸球调整测压管水位,直至两者水位齐平。5.提高调节管至溢水孔以上,将供水管放入圆筒内,开止水夹,使水由顶部注入圆筒,降底调节管到试样上部1/3高度处,水位差使水渗入试样,经过调节管流出。调节供水管止水夹,使进入圆筒的多于渗出的水量,溢水孔始终有水溢出,保持圆筒内水位不变,试样处于常水头下渗透。6.当测压管水位稳定后,测记水位。并计算各测压管之间的水位差。按规定时间记图5 1常水头渗透仪装置1-金属圆筒;2-金属孔板;3-测压孔;4-测压管;5-溢水孔;6-渗水孔;7-调节管;8-滑动支架;9-供水管;10-止水夹;11-温度计;12-量杯;13-试样;14-砾石层;15-铜丝筛布滤网;16-供水瓶录渗出水量,接取渗出水量时,调节管口不得浸入水中,测量进水和出水处的水温,取平均值。7.降底调节管至试样的不同高度重复测定,当不同水力坡降下测定的数据接近时,结束试验。(三)计算1.渗透系数按下式计算:式中 ki水温为TC时的试样的渗透系数(cm/s);Q时间t秒内渗出水量(cm3);L一一两测压管中心的距离(cm);A一试样的断面积(cm2);H-平均水位差(cm);T时 间(s),2.标准温度下的渗透系数为:七。=%(52)20式 中k20标准温度(20)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QTTC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Pa s);n2o20,C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Pas)。粘滞系数比互查附表。20附表 水的动力粘滞系数n、粘滞系数比n ”n 20、温度校正TP温度C动力粘滞系数n(10)kPa,sn 17 n 20温度校正Tp温度动力粘滞系数n(io)kPa sn T/n 20温度校正Tp5.01.5161.5011.11715.51.1301.1191.585.51.4931.4781.1916.01.1151.1041.606.01.4701.4551.2116.5%1.1011.0901.626.51.4491.4351.2317.01.0881.0771.647.01.4281.4141.2517.51.0741.0661.667.51.4071.3931.2718.01.0611.0501.688.01.3871.3731.2818.51.0481.0381.708.51.3671.3531.3019.01.0351.0251.729.01.3471.3341.3219.51.0221.0121.749.51.3281.3151.3420.01.0101.0001.7610.01.3101.2971.3620.50.9980.9981.7810.51.2921.2791.3821.01.9860.9761.8011.01.2741.2611.4021.50.9740.9641.8311.51.2561.2431.4222.00.9630.9531.8512.01.2391.2271.4422.50.9520.9431.8712.51.2231.2111.4623.00.9410.9321.8913.01.2061.1941.4824.00.9190.9101.9413.51.1881.1761.5025.00.8990.8901.9814.01.1751.1631.5226.00.8790.8702.0314.51.1601.1481.5427.00.8590.8502.0715.01.1441.1331.5628.00.8410.8332.12六、固 结 试 验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饱和的粘性土。当只进行压缩时,允许用非饱和土。(-)试验仪器设备1.固结容器:由环刀、护环、透水石、水槽、加压上盖组成(如图所示)。其中,环刀的直径为61.8和 79.8mm,高度为20mm;透水石由氧化铝或不受土腐蚀的金属材料组成,其渗透系数应大于试样的渗透系数。用固定式容器时,顶部透水石直径小于环刀内径0.20.5mm2.加荷设备:能垂直地在瞬间施加各级规定的荷重,且没有冲力,压力精度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3.变形测量设备:量 程 10m m,最小分度为 0.01mm的百分表或精度为0.50.1%FS 的位移传感器。(二)试验步骤1.将带有试样的环刀装入固结容器内,套上护环,放上透水石和加压盖板,将容器置于加压框架正中,安装百分表或位移传感。2.施 加 IkPa的预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之间接触,给百分表一个较大的初读数或将传感器调整到零位。3.确定需要施加的各级压力,压力等级宜为 12.5、25、50、100、200、400、800、1600、3200kPa,最后一级压力应比土层的计算压力大100200kPao4.需要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初始段的荷重率应小于1,可采用0.5或 0.25。施加的压力应使测得的elog曲线下段出现较长期的直线段。对于超固结土,应进行卸荷,再加荷来评价其再压缩特性。5.第一级压力的值应视土的软硬程度而定,宜 用 12.5、25或 50kPa。对于饱和试样,施加第一级压力后应立即向水槽中注水浸没试样。6.需要测定沉降速率时,则施加每一级压力后宜按下列时间顺序测记试样的高度图6 1固结仪示意图1-水槽;2-护环;3-坚固圈:4-环刀;5-透水石;6-加压上盖7-量表导杆;8-量表架首载刚性护环|尹 刀样君:水.不:K、底度图62固结仪的压缩容器简图变化。时间为6、1 5、I 、2 1 5、4、6 1 5、9、1 2 1 5、1 6、20 1 5 、25 、30 1 5 、36 、497、64z、1 0 0 20 0 、40 0 、23h、24h,至稳定为止。课程试验时考虑到学时的安排,只分四级每级加荷(50、1 0 0、2 0 0 和 40 0 k P a),每级加荷的时间为l O m in o7.试验结束后吸去容器中的水,迅速拆除仪器各部件,取出试样,测定含水量。(三)计算1.试样的初始孔隙比为仇:e产)G”一 (61)Po式 中 3。试样的初始含水量;P w 水的密度(g/c m 3);P o-试样的初始密度(g/c m 3);G s试样土的比重.2.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后的孔隙比G:et:=v e0 -J-A/?.I(62)式 中 h0试样的初始高度(mm);hi某级压力下的试样固结稳定后的总变形量(mm)。七、直 接 剪 切 试 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e值室内试验有多种方法,这里介绍粘性土的快剪试验。(-)试验仪器设备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盒、垂直加荷设备、剪切传动装置、测力计、位移量测系统等 组 成(如图所示).2.环刀:内径61.8mm,高20mm o3.位移量测设备:百分表或 传 感 器,百 分 表 量 程 为10mm,分度值为0.01mm,传感器的精度为0.50.1%F S。(二)试验步骤1.试样制备:应按要求制备四个试样,要求试样比环刀的体积稍大。在把试样装入环刀时,先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把环刀刃口向下,缓慢压入试样,边压边削环刀四周的土。刮平环刀的两端,取剩余的土测定土的含水量。2.对准剪切容器的上下盒,插入固定销,在下盒内放入不透水板,将带有试样的环刀刃口向上,对准剪切盒口,在试样上放图7 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示意图1剪切传动机构;2推动座;3一下盒;4一垂直加荷框架;5一垂直位移量表;6一传压板;7透水板;8 一上盒;9一储水盒;10剪切力计量仪表;11 水平位移量表;12滚珠;13一试样一块不透水板,并将试样小心地推入剪切盒内。3.移动传动装置,使上盒前端钢珠刚好与测力计接触,依次加上传压板,加压框架等。4.根据工程实际和土的软硬程度施加各级垂直压力。课程教学试验时,施加的压力为0.5、1.0、2.0、4.0kg/cm2等四个压力(注意施加祛码的数量)。5.施加垂直压力,拔出固定销,立即开动秒表,以0.8mm/min(4转/min)的剪切速率进行剪切。6 .当测力计百分表读数不变或后退时,应继续剪切至剪切位移为4mm时停止,记下破坏值。当剪切过程中测力计百分表读数无峰值时,则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时停止。7.剪切结束,吸掉盒内的集水,退去剪切力和垂直压力,移动压力框架,取出试样,测定试样含水量。8.根据后面的计算,作。关系图,再求出土的c、。值。(三)计算剪 应 力 r 按下式计算:r=M R/AQ(71)式中 T-试样的剪应力(k P a);M-测力计测力环变形系数(k N/O.O l m m);A o-试样的剪切面积(m?)。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土力学》试验指导书.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