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清河县第五中学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pdf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清河县第五中学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 择 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农民在种植水稻时,常在田填边种植大豆,这种技术属于A.间种种C.轮种B.套D.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A2.某生物小组探究果实中不同浓度的乙烯对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2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乙烯能调节细胞的呼吸速率,从而促进果实发育B、随着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值不断增大C、随着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出现的时间提前1)、乙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参考答案:c略3 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B,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保持细胞间粘连及对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如图,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层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为m-3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C.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参考答案:D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参考答案:A5.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是()。ABC参考答案:D6.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 NA 或 R NAB.除部分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 NA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 NAD.生物细胞中D NA 较多,所 以 D N 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 N A 和 R N 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含有D N A 也含有R N A,遗传物质是D N A,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D N A 或 者 R N A,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 N A 或者R N A.解: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 N A 或 R N A,如果含有D N A,则遗传物质就是D N A,A 正确;B、除部分病毒外,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 N A,B正确;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 N A,所以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 N A,C正确;D、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 N 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 N A,所以说D N 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D考点:证 明 D N 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7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B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感受器的兴奋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I).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参考答案:C【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f化学信号f电信号。2、体温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详解】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会导致代谢旺盛而抵御寒冷,不是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战粟的原因,且骨骼肌不自主战粟是神经调节的结果,A错误;饮水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错误;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C正确;寒冷环境下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较大,故其产热量多于炎热环境,其散热量也多于炎热环境,D错误。故选C o8.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 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那 么Fi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A.1:3 B.1:1C.1:2:1 D.9:3:3:1参考答案:A9.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系统功能的是()A.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B.运动神经元兴奋引起肌肉收缩C.细胞呼吸中的 H与02结合生成水D.光合作用中的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分析】生物膜系统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组成,有的含有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生物膜的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是有膜的细胞器,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功能,A错误;B、运动神经元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肌肉,使肌肉收缩,胞吐有生物膜系统的参与,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功能,B错误;C、细胞呼吸中的 H与结合生成水位于线粒体内膜,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功能,C错误;D、光合作用中的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为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无生物膜系统参与,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10.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DA代表分子;B代表。(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 _ _ _ _ _o(3)在a 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4)维生素D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图中编号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 是 图 中 编 号。参考答案:(1).蛋白质(2).磷脂双分子层(3).一定的流动性(4).b、c、d(5).b(6).a【分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查对细胞膜结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理解。C为糖蛋白,位于细胞的外侧,根 据a、b、c、d、e进出细胞的浓度方向及是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可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图 中a为主动运输,b为自由扩散,c、d为协助扩散,e为主动运输。【详解】(DA代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被动运输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在a 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4)维生素D属于脂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点睛】“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穿膜运输方式低依 高;&度-一定力主母拯检不拿黄a1 f a犷.商 浓 度 一 优浓度I-*自由/微产六运*心建愫财犷僮自由十鼓电5.期吐主动运幡出生但3自由犷能*E-般为主勾迂公11.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检测到的物质是A.尿素 B.葡萄糖 C.大分子蛋白质 D.血细胞参考答案:A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三者的成分如下表:主要成分血浆中(克/100夏升)肾小震中(克/10埸 升)尿液中(克/100充升)水州9896受白质8 000030 000100100 00无机盐0720721 10尿 素0030 03180从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12.右图表示某雄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 条 染 色 体 上D N A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每条染色体D N A畲里细胞分裂时期A.该曲线表明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B.CD段的变化是由于着丝粒的分裂C.BC段细胞内染色体:DNA=1:2D.D点后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参考答案:A13.绿斑螳螂的眼型由等位基因D、d控制,其中DD为大眼,Dd为小眼,dd为无眼。眼睛颜色由等位基因E、e控制,红眼对褐眼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型为DdEe的雌雄绿斑螳螂个体之间进行交配,子代的基因型有 种,表现型有 种。子代无眼螳螂中纯合体占。(2)现有一只小眼雄性绿斑螳螂,其细胞中基因I)、d所在的两条染色体中有一条存在片段缺失,且基因D、d不在缺失片段上。已知含有缺失片段染色体的精子约有50%不育,若探究有片段缺失的染色体是基因D所在的染色体还是基因d所在的染色体,应将该螳螂与个体交配并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结果预期:若子代表现型比为,那么该个体基因D所在染色体存在片段缺失。若子代表现型比为,那么该个体基因d所在染色体存在片段缺失。参考答案:(1).9 (2).5 (3).1/2 (4).无眼雌性(5).小眼:无眼=1:2 (6).小眼:无眼=2:1【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D d E e 的雌雄绿斑螳螂个体之间进行交配,其后代的基因型有3 义3=9 种,d d 无眼,则没有眼色表现,表现型有2 义2+1=5 种。子代无眼螳螂有l/4 d d E E、2/4 d d E e、l/4 d d e e,纯合体占1/2。(2)根据小眼雄性绿斑螳螂体细胞中基因(D、d)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条缺失部分片段,说明缺失部分不包括D或 d基因。若探究有片段缺失的染色体是基因D 所在的染色体还是基因d所在的染色体,应将该螳螂与无眼雌性个体交配并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缺失片段是D所在的染色体,则该个体可产生含D和 d的两种卵细胞,且比例相等,含有缺失片段染色体的花粉有5 0%败育,则产生的可育花粉中含D和 d的花粉比例为1:2,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 d:d d=l:2,表现型及比例为小眼:无眼=1:2。若缺失片段染色体是d所在的染色体,则该个体可产生含D和 d的两种卵细胞,且比例相等,则产生的可育花粉中含D和 d的花粉比例为2:1,后代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 d:d d=2:1,后代个体表现型及比例为小眼:无眼=2:1。【点睛】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紧扣题干关键信息”含有缺失片段染色体的精子约有5 0%不育”解决相关问题,并会进行实验设计。1 4.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B.细胞内色素减少C.细胞内水分减少 D.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参考答案:B【Ks 5 u 解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2)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3)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4)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5)有些酶的活性降低;(6)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故选B1 5.右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其它条件不变且比较适宜时,分别在光照强度为a、b、c、1 时,单位时间内C O?释放量和。2 产生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108620mil口0 052产 2择生危放量bedA.光照强度由a到 d时,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速率不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B.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若光照强度长期为c时,该绿色植物不能正常生长D.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要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单位时间参考答案:B1 6.右图表示人体内的某化学反应,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B.参与b过程的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a、b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D.反应速率与温度、p H值有关参考答案:B1 7.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这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皮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C.吃鱼引起的过敏反应 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参考答案:B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A错误;皮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B正确;吃鱼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错误;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D错误。1 8 .研究表明,K 对植物体内多种酶具有活化作用,而一浓度过高会破坏酶的结构,因此K+抗 盐 植 物 正 常 情 况 下 细 胞 中 能 保 持 一 个 高 的N a*值.下 列 相 关 叙 述 错 误 的 是()A.K”的高积累量保证了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B.膜 蛋 白 对K和N a,的转运体现了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植物根细胞对K*和N a.的吸收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D.细 胞 内K和N a.积累量的差异取决于其遗传特性参考答案:B【考点】33: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分析】关于主动运输,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载体,二是能量,载体是蛋白质,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上的载体有差异,这取决于其遗传特性,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解答】解:A、K 对植物体内多种酶具有活化作用,所以其高积累量保证了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A正确;B、膜蛋白对K 和Na*的转运体现了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错误;C、细胞对K和Na.的吸收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D、细胞内K和Na 积累量的差异取决于其遗传特性,即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D正确.故选:B.1 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 确 的 是()A.人体内酶可以在细胞内、外都可以产生,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醐、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里C.胃蛋白酶随食物进入小肠后仍然能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D.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加入新鲜猪肝研磨液参考答案:D20.图 中 曲 线I、n分 别 表 示 物 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 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D.若曲线H为最适的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参考答案:D21.下列关于各种前作用的叙述,不 正 确 的 是()A.D 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甘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B.R NA聚合醵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D 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甘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参考答案:C22.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I I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I I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参考答案:A23.(0 6江苏卷)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原因是:(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变异;(C)害虫对农药进行了隔离;(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正确答案是D。24.如图是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成分的操作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新鲜的菠菜叶片替代苹果B.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C.甲试剂由A、B两种液体组成,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D.甲试剂也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参考答案:B【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分析】分析图解可知,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并且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图中是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解答】解:A、还原糖鉴定需要选择无色或浅色的实验材料,不能选用新鲜的菠菜叶片,A错误;B、加人石英砂的是使研磨更充分,B正确;C、斐林试剂是由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组成,使用时应混合使用,C错误;D、斐林试剂混合后不能再用于鉴定蛋白质,D错误.故选:B.25.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IT基因型为Aa BB,且 H-2 与 H-3 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正甯力性:正常女由0以气文作A.I -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I I -2的基因型一定为a a BBC.I I I-1的 基 因 型 可 能 为Aa Bb或AABbD.I T I-2与 基 因 型 为Aa Bb的女性婚配,子 代 患 病 的 概 率 为3/1 6参考答案:B2 6.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其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存在()A.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B.DNA复制和细胞质分开C.纺锤丝出现和ATP的产生D.同源染色体复制和分离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其中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成对排列和分离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据此答题.【解答】解:A、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A 错误;B、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存在DNA复制和细胞质分开,B 正确;C、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C 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 错误.故选:B.2 7.葫芦科的一种二倍体植物喷瓜,其性别是由3个基圈a D、a+、a1)决定的,对a+为显性,a+对a d为显性。喷瓜个体只要有基因即为雄性,无 而 有a卡 基因则为雌雄同株,只有a d基因则为雌性(如a+a d为雌雄同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 V o B.该植物可产生基因型为aU的雌配予C.该植物不可产生基因型为a 的雌配子 D.aD adX a V-*i:雌雄同株:北=1:2:1参考答案:A2 8.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参考答案:D29.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仅有一种核酸,D NA或R NA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A.B.C.D.参考答案: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与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前系,必须营寄生生活,错误;病毒仅有一种核酸,D NA或R NA,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 NA或R NA,正确;基因工程载体有质粒和动植物病毒,灭活的仙台病毒能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所以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正确;病毒是一种生物,有遗传物质,所以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正确。3 0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参考答案:B3 1.日常生活中致癌因子很多。像吸烟时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放射性物质等,尽管从整体而言,癌症的发病率并不高,但老年人细胞容易癌变,这 说 明 了()A.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抵抗力强 B.年轻人没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细胞的癌变是一个累积效应 D.致癌因子对不同的人作用不同参考答案:C3 2 .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染色改进实验效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观察菠菜叶肉细胞时,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叶绿体的结构更清晰B.在蔗糖溶液中加人适宜红墨水,可用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C.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时,可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D.在研究蛋白酶专一性实验中,可用双缩腺试剂检验蛋由质以确定底物分解是否彻底参考答案:B【分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原理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具有中央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当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且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导致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逐渐分离,即发生质壁分离,此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间隙充满了外界溶液。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实验原理是:脂肪可被苏丹【II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之一是:染色体容易被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详解】A、健那绿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叶绿体本身呈绿色,其形态为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因此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不需要染色,A错误;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无色,以此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红墨水使之成为红色,会使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B 正确;C、脂肪被苏丹HI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龙胆紫等碱性染料可将染色体染成深色,因此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时,不能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C 错误;D、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在研究蛋白酶专一性实验中,用双缩胭试剂检验仍有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Bo3 3.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嗓咤脱氧核甘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参考答案:B3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硫氨酸的R基是一CH2CH2SC H s,则匕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酪氨酸儿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C.个氨基酸共有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一n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G3Hl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参考答案:C3 5.如图为植物组织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 N 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中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细胞数比例2C 2CYC 4C细胞DNA的相对含重(C)A.中部分细胞的核糖体增多B.中细胞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若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则细胞将增多D.若用D N 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群,则细胞将增多参考答案:36.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A.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甘酸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D.X可能是蛋白质参考答案:A37.9.低倍镜改用高倍镜观察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A.增多、变小、变 亮B.增多、变小、变暗C.减少、变大、变 亮D.减少、变大、变暗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解答】解: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视野就变暗.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减少、变大、变暗.故选:D.38.在植物细胞中,下 列 过 程 需 要 酶 参 与 的 是()A.。2进出细胞 B.光合作 用 中C02的固定C.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D.叶 绿 素a被激发失去电子参考答案:B3 9.在生命系统中,下列现象不是单向进行的是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人体内的遗传信息从D N A 到 R N A,进而流向蛋白质的过程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参考答案:C【分析】1、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反向运输。2,体内的遗传信息从D N A 到 R N A,进而流向蛋白质的过程,实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可以来自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详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是单向的,A正确;B、人体内的遗传信息从D N A 到 R N A,进而流向蛋白质的过程是中心法则的内容,是单向的,B正确;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错误;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D正确。故选C。40.右图表示某池塘中几类生物在一昼夜内释放或吸收CO2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光合作用强度变化B.曲线B 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吸作用强度变化C.2 时左右C02释放量下降与水温较低有关D.18时左右曲线B所代表的生物不进行呼吸作用参考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 小题,共 40分。)41.I某人承包了一个鱼塘,放养了 2000尾鲫鱼,在最初4 个月内,由于资源和空间充足,每个月鱼的数量是上一个月的2 倍。为了研究鲫鱼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他设计了如下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鱼的情况研究方法鱼的数量每一个月是上一个月的2 倍4 个月内池塘的资源和空间充足,鱼的增长不受鱼的密度增加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观察统计鱼的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请对该步骤进行补充,即写出上表中处的内容: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n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进水口+-:-1,草、黑藻:海沉水植物,r-1芦 苇、麦白:懵挺水植物,浮 萍、绿藻博浮游植物彳;浮游动物”I细菌3真菌J出水口(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 o(2)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 结 构。(3)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污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在下图中添加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表示上述湿地的能量流动:参考答案:I .观 察 研 究 对 象,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N t=N o X1(其 中,N t代 表t个月后鱼的数量,t表示时间,人表示倍数,N o表示最初的鱼的数量)I I .(1)太阳能和化学能(2)垂直(3)无机盐被充分吸收 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4)如 下 图(对5个 以 上 得1分,共2分)4 2.图 中 横 坐 标1、2、3、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 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 中a、b、c分别表示D N A分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在不同时期数量的连续变化,与图中横坐标1、2、3、4相对应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1 细 胞 的 1 条染色体含1 条单体和1 个 DNA,染色体数目为2 n,表示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2 细胞染色体数为2n,一条染色体含2 个单体和2 个 DNA,表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3 细胞染色体数为n,一条染色体含2 个单体和2 个 DNA,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4 细胞染色体数为n,1 条染色体含1 条单体和1 个 DNA,表示浆细胞或卵细胞或第二极体。综上所述,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 3.图 1 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表示代谢过程,A F 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 2 为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 1 中,物质F 是,过程为.叶肉细胞中的比0 作为反 应 物 直 接 参 与 代 谢 的 场 所 有,叶 肉细胞在光下可进行的代谢过程有(用图中数字来未表示).(2)图 2 中,若 在 七时刻增加光照,光 合 速 率 将 (填“增强”/“减弱”/“不变”);口 一t,段,图 1 中 的 变 化 是 (填“增强”/“减弱”/“不变”);0一如段,细胞中C6HM,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减少”).(3)提取该绿色植物叶片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 绿 素 a 和叶绿素b 在层析 液 中 溶 解 度 较 大 的 是.光合速,SQ充 co:,充足恒定.光毁尸-0 I.L t ti 时间(注:片头指为处“开蛤时向)图2参考答案:1)丙酮酸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类 囊 体(薄膜)和线粒体基质(2)不变 增强 不变(3)叶绿素a(1)图1中,物质F是丙酮酸,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图甲中4 0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光反应过程,其场所是类囊体(薄膜);HQ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叶肉细胞在光下可进行的代谢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图中的.(2)据图乙分析,t2时刻为光的饱和点,故 若 在tz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不变.匕-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暗反应加强,产生的C 3增多,还 原C;时产生A D P和P i增多,有利于光反应的进行,故图甲中的光反应过程增强.0 3段,细胞中CMQ的含量不变.(3)提取该绿色植物叶片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 绿 素a和叶 绿 素b在层析液中叶绿素a的扩散速度较快,故叶绿素a的溶解度较大.【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表示光反应,表示暗反应,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表示 H 和A T P,B表 示A D P和P i,C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E表示 H,F表示两酮酸.图乙中,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