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高级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 资源ID:95795859       资源大小:4.81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高级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高级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3 0小题,共6 0.0分)1.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A.白花x白花一 白花 B.红花x红花一红花C.红花x白花2 1 5红花+2 1 3白花 D.红花x红花-3 0 6红花+1 0 5白花2.领)(次林取的蛆令)如图是性状分离模拟实验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配子B.将乙桶中的小球换成A、a两种小球,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C.每次抓取小球后不能重新放回,这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同一小桶中两种小球的个数必须相等,但两个小桶中的小球个数可以不相等3 .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性 除性D:病 茎d:矮茎Y:曲 色y:绿色R:四也 r:第校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 2:3:1,不遵循遗传定律4 .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Fix隐性纯合类型一测R遗传因子的组成B.通过测定R的遗传因子的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测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是根据Fix隐性纯合类型t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B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5 .甲为人类性染色体的扫描电镜图,乙为人类性染色体的模式图。结合两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类X、Y染色体的扫描电镜图甲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卬非同源区n1 同源区J i非同源区x Y人类X、Y染色体模式图乙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 染色体总是比X 染色体短小C.正常情况下,位 于 I 区段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可能有其等位基因D.位于n 同源区中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表现均一致6.摩尔根借助果蝇发现了伴性遗传。他用野生型红眼雌果蝇与突变型白眼雄果蝇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A.突变型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R 全部表现为野生型B.日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都有白眼C.B 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7.如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的实验组合统计数据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组别表现型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红花X矮茎红花627203617212二高茎红花X高茎白花724750213262三高茎红花X矮茎红花95331700四高茎红花X高茎红花925328315108五高茎白花X矮茎红花517523499507A.通过第一、四组可以得出红花对白花为显性B.通过第二、四组可以得出高茎对矮茎为显性C.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的杂交组合是第五组D.每一组杂交后代的纯合子的概率都相同8.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第 2 页,共 27页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D.细胞中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9.有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某两栖类动物(基因型为AaBb)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正确的是()A.内有4 个四分体,内有2 个四分体B.均含同源染色体C.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D.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1 1.蟋蟀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 0 型:雌蟋蟀具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8+XX;雄蟋蟀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0,0 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8+XO。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雄蟋蟀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1 5 个四分体B.在雌、雄蟋蟀体内均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3 0 条的细胞C.蟋蟀的后代中,性别比例不可能是1:1D.若显微镜下观察到蟋蟀的某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来自雌蟋蟀1 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 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A.B.C.D.1 3 .如图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菌和S型菌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体内转化实验中,小鼠体内的S型活菌含有R型菌的遗传物质B.高温不能改变DNA的结构,所以加热杀死的S型菌能将R型菌转变成S型菌C.可表示体内转化实验中R型 菌(曲线乙)和 S型 菌(曲线甲)的数量变化曲线D.可表示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 菌(曲线甲)和 S型 菌(曲线乙)的数量变化曲线14 .在 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有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10对 碱 基(A有 6 个)的 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A.5 8 B.7 8 C.8 2 D.8 815 .生物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思维与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萨顿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B.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的方法构建了 DNA的结构模型C.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D.孟德尔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概率论发现了分离定律16 .生命科学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往往需要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才能完成。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威尔金斯等提供的DNA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B.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得出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 N AC.孟德尔用F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接近1:1,这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过程D.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第 4 页,共 27页17.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细胞核中均存在D N A的加倍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均存在胞质分裂,核D N A数减半D.若受精卵中有12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分裂过程形成12个四分体18 .某小组调查了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如图,皿1表示尚未出生的个体(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推断错误的是()I 3 Q-|-B 4 1(5占4m 1A.该单基因遗传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B.该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有可能高于女性C.若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H b患该病的概率为;D.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U h是男患者的概率为:1 9 .下列关于D N 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 N A分子两条链的方向是相反的B.D N A分子的每一条链中A=T,G=CC.每个碱基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D.D N 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通过氢键连接20.某实验小组模拟“T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做了如下的实验(注:不同元素释放的放射性强度无法区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大肠杆菌一被 标 记 的 噬 菌 体含P的 含P的 保温、搅抻、岗心培养凿*大肠杆菌*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A.搅拌不充分或保温时间过长都会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增大B.该实验可以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胞C.部分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可能都有放射性D.该实验保温时间过短对上清液放射性强度的大小几乎无影响21.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i都表现为显性性状,B 的自交后代却出现了性状分离。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指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自交实验和测交实验均可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D.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22.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豌花传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3.一基因型为A a的豌豆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2:1,则可能是由显性纯合子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3:1,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2:1,则可能是由隐性个体有50%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4:4:1,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24.若哺乳动物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 基因的表达。现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组中F2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第一组中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D D,组合二中则为aaDd组别亲代Fi表现型 F i自由交配所得F2表现型及比例黄色X褐色全为黄色黄色:褐色=13:3二全为褐色黄色:褐色=1:3C.第一组F i的基因型为A aD d,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第一组F?中,黄色的基因型有7 种,黄色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表25.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6.如图表示雌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I W)中的核DNA及其染色体的数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第6 页,共27页个数量!JI-,-Hd)nI V细胞类型A.分别代表核DNA和染色单体B.口阶段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处于I阶段的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D.处于W阶段的细胞均可以和雄果蝇的精细胞结合受精2 7.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个细胞内DNA分子含量的变化。下列各项拦气Vzclg-E-国史中对本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 e的初期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C.f点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D.a c是分裂前的间期,c f是分裂期,f g是精细胞变形的阶段2 8.如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 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和互换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 8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B.1与2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分裂II的后期C.该细胞产生的精子类型有4种D.1与6、7、8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I的后期2 9.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代表的物质中储存着遗传信息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的种类无特异性C.DNA一条链中的A 数目一定与T 数目相等D.DNA分子中A 与 T 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3 0.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遗传的物质基础,础叙述正确的是()A.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的染色体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B.水稻体细胞中有12对 24条染色体,卵细胞中应有6 对 12条染色体C.T2噬菌体DNA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和千变万化的碱基配对方式D.DNA分子一条链上的法越大,热稳定性越强二、探 究 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40.0分)31.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已知正常肤色基因(A)和白化病基因(a)分布在常染色体上,色觉正常基因(B)和红绿色盲基因(b),据图回答:(1)白化病是 性遗传病,1-1 的基因型是,I-2的 基 因 型 是,n-2的基因型是 o(2)从理论上分析,n 3 与 口-4婚配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几率是,生一个 O分别代表正常男女 色u男勿。分别代丧白化病男女红 绿 色 盲 孩 子 的 几 率 是,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32.果蝇的灰身与黑身(设基因为A、a)、直毛与分叉毛(设基因为B、b)是两对相对性状。两只纯合亲代果蝇杂交,Fi无论雌雄全为灰身直毛果蝇,Fi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表型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第8页,共27页(1)控制果蝇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果蝇体色和体毛这两对性状F 2 表型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果蝇6 0 101 9 90雄果蝇2 9 93 0 29 91 0 3的遗传遵循 定律。(2)B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R雌果蝇的基因型是(3)F 2 表型为灰身直毛的雌果蝇基因型有 种,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4)用测交方法鉴定R中雄果蝇的基因型,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白花x白花一全为白花,不能判断红花和白花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A错误;B、红花x红花一全为红花,不能判断红花和白花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B错误;C、红花x白花-2 1 5红花+213白花,这属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红花和白花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C错误;D、红花x红花-3 0 6红花+105白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D正确。故选:D。判 断 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考生识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应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2.【答案】C【解析】解:A、甲、乙两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A正确;B、甲桶内两种小球为D、d,将乙桶中的小球换成A、a两种小球,这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因此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每次抓取记录完毕后需要将小球放回原桶,保证每次抓取每种小球的概率均为aC错误;D、同一小桶中两种小球的个数必须相等,但由于雌雄配子数量一般不等,因此两个小桶中的小球个数可以不相等,D正确。故选:Co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注意事项:1、材料用具的注意事项是:(1)代表配子的物品必须为球形,以便充分混合。(2)在选购或自制小球时,小球的大小、质地应该相同,使抓摸时手感一样,以避免人为误差。第10页,共27页(3)选择盛放小球的容器最好采用最好选用小桶或其他圆柱形容器容器,而不要采用方形容器,这样摇动小球时,小球能够充分混匀。(4)两个小桶内的小球数量相等,以表示雌雄配子数量相等。同时,每个小桶内的带有两种不同基因的小球的数量也必须相等,以表示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形成数目相等的含显性基因和含隐性基因的配子。2、实验过程注意事项:(1)实验开始时应将小桶内的小球混合均匀。(2)抓球时应该双手同时进行,而且要闭眼,以避免人为误差。每次抓取后,应记录下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3)每次抓取的小球要放回桶内,目的是保证桶内显隐性配子数量相等。(4)每做完一次模拟实验,必须要摇匀小球,然后再做下一次模拟实验。实验需要重复 50100次。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答案】A【解析】解: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A 正确;B、丁的基因型是YyDd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不发生交叉互换,则自交后代中有3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如果发生了交叉互换,则自交后代中有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B 错误;C、图甲基因型Yyrr、图乙基因型是Y Y R r,不论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都产生比例是 1:1的两种类型的配子,因此不能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 错误;D、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3:1,遵循遗传定律,但属于特例,D 错误。故选:Ao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分析题图可知,甲乙图中,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 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丙丁中,Y(y)与 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假说演绎法的内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题图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答案】D【解析】解:A、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若子代均为显性性状,则子一代为纯合子,否则为杂合子,A正确;B、孟德尔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B正确;C、测交可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若测交后代均为显性性状,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否则为杂合子,C正确;D、测交时,与 日杂交的另一亲本应为隐性类型个体,D错误。故选:D。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本题考查测交方法检验子一代的基因型,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掌握测交的意义,明确测交法可以用于检测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体,也可以用于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再选出正确的答案。5.【答案】C【解析】解:A、控制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可以控制性别,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A错误;B、X 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不一定比X染色体短小,如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B错误;C、正常情况下,位 于I非同源区中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可能有其等位基因(如女性),C正确;D、n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位于该区段上的遗传,可能在性别之间存在差异性,D错误。故选:Co分析图乙:I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位于该区段上的显性遗传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女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女性正常,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正常;位于该区段上的隐性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儿子一定是患者,男性正常,母亲、女儿一定正常。II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位于该区段上的遗传,可能在性别之间存在差异。m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该遗传病没有显隐性关系,男患者的后代男性都是患者,表现为限男性遗传。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及类型,掌握各种伴性遗传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第12页,共27页6 .【答案】C【解析】解:A、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 i 不论雌雄全部表现为红眼,只能说明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不能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B、F i 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都有出现红眼和白眼,且比例1:1:1:1,这属于测交类型,仍不能说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C、B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说明这一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红眼全部雌性,能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是最早说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D错误。故选:C o在摩尔根的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R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说明野生型相对于突变型是显性性状;B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雌性都是红眼,雄性有红眼和白眼,且白眼全部为雄性,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考生要识记和掌握摩尔根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的现象,理解和掌握摩尔根作出的假说,运用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7 .【答案】D【解析】解:A、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第一、四组的亲本都是红花,但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说明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B、仅分析高茎这一性状,第二组的双亲都是高茎,但杂交后代出现了矮茎,说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此外从第四组亲本是高茎与高茎杂交,后代有矮茎,也说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B正确;C、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五组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C正确;D、据分析可知第三组杂交子代无纯合子,D错误。故选:D。分析表格可知红花R对白花r 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 为显性,各组亲本分别为:一组H h R r x h h R r,二组 H h R r x H h r r,三组 H H R r x h h R r,四组 H h R r x H h R r,五组 H h r r x h h R r,本题结合表格,综合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8 .【答案】B【解析】解: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A 错误;B、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B 正确;C、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C 错误;D、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营养几乎完全由卵细胞提供,D 错误。故选:Bo受精作用:1、概念: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3、结果: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而营养物质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结果及意义,明确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而营养物质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9.【答案】A【解析】A、图示细胞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次级卵母细胞的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 正确;B、图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应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与图示a和 B、A 和 b分离不符,B 错误;C、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卵细胞形成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应不均等分裂,与题图不符,C 错误;D、图示细胞着丝粒分裂,且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在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不可能产生,D 错误。故选:Ao10.【答案】B【解析】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内有 2个四分体,内没有四分体,A 错误;BC、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减数第14页,共27页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 错误;D、由于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细胞质均等分裂,故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该动物为雄性动物;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D 错误。故选:Bo分析题图:图中为体细胞或精原细胞,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像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11.【答案】B【解析】紧扣题干信息“蟋蟀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 0 型:雌蟋蟀具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8+XX,答题。A、雄蟋蟀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8+XO,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可形成14个四分体,A 错误;B、雌蟋蟀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8+XX,所以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30条的细胞;雄蟋蟀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8+XO,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30条的细胞,B 正确;C、雄蟋蟀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产生的配子中,含有一条X 染色体:不含性染色体=1:1,所以蟋蟀的后代中,性别比例可能是1:1,C 错误;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观察到雄蟋蟀的某细胞中有两条X 染色体,D 错误。故选:Bo12.【答案】C【解析】解:孟德尔的碗豆杂交实验提出了两大遗传定律,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错误;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并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正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正确。故选:Co1、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4、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 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t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了解人类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历程中,一些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3.【答案】B【解析】解:A、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小鼠体内的S型活菌含有R 型菌的遗传物质,A 正确;B、高温能使DNA变性,能改变其结构,B错误;C、据分析可知:可表示体内转化实验中R 型 菌(曲线乙)和 S型 菌(曲线甲)的数量变化曲线,C 正确;D、据分析可知:可表示体外转化实验中R 型 菌(曲线甲)和 S型 菌(曲线乙)的数量变化曲线,D 正确。故选:B,分析图: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中,R 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所以曲线在开始段有所下降,后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 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所以曲线上升。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并通过繁殖使数量增多,曲线上升。分析图: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R 型细菌能在培养基中大量增殖;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也能在培养基中大量增殖,所以曲线都上升。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考生掌握格里菲斯和艾弗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论,明确S型细菌的DNA能将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各段曲线下降或上升的原因,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4.【答案】C第16页,共27页【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D N A分子结构,对于D N A分子结构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题意:用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构建一个D N A的基本单位需要2个订书钉;将两个基本单位连在一起需要一个订书钉,连 接1 0对碱基组成的D N A双链片段,需要将2 0个基本单位连成两条链,需 要1 8个订书钉;碱基A和T之间2个氢键,G和C之间三个氢键,A有6个,A=T=6,那么G=C=4,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需要订书钉连接,据此答题。【解答】根据试题的分析,构建一个D N A的基本单位需要2个订书钉,构建一个含1 0对碱基(A有6个)的D N A双链片段,首先要构建2 0个基本单位,需要4 0个订书钉:将两个基本将两个基本单位连在一起需要一个订书钉,连 接1 0对碱基组成的D N A双链片段,需要将2 0个基本单位连成两条链,需 要1 8个订书钉;碱基A有6个,A=T=6,那么G=C=4,A和T之间2个氢键,G和C之间三个氢键,碱基对之间的氢键需要6 x 2+4 x 3=2 4个订书钉连接。共需要4 0+1 8+2 4=8 2个订书钉。综上,A B D错误,C正确。故选C。1 5.【答案】A【解析】解: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A错误;B、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的方法构建了 D N A结构的物理模型,B正确;C、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C正确;D、孟德尔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概率论发现了分离定律,D正确。故选:A o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3、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本题考查科学思维与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 6 .【答案】B【解析】解:A、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威尔金斯等提供的DNA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A正确;B、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得出S型肺炎链球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S型菌的遗传物质是D N A,B错误;C、孟德尔用子一代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接近1:1,这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过程,C 正确;D、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即荧光标记法,D正确。故选:B o1、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T作出假说一演绎推理T实验验证T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R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 7 .【答案】D【解析】解: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间期过程细胞核中均存在DNA的加倍,A正确;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过程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第18页,共27页正确;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末期过程均存在胞质分裂,核 DNA数减半,C正确;D、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不形成四分体,D错误。故选:D。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染色质)的系列变化过程。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则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发生在前期;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发生在后期。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本题结合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染色质)的系列变化过程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阶段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1 8 .【答案】D【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该单基因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B、该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有可能高于女性,B正确;C、若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口2 和 U 3 的基因型分别a a 和 Aa,1山 患该病的概率为:(a a);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 口2 和 D 3 的基因型分别A a 和 a a,H L 患该病的概率也为之(Aa),C正确;D、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U 2 和 H 3 的基因型分别是 X a Y 和 X AX a,H L 是男患者的概率为J (X a Y),D错误。故选:D o分析遗传系谱图:L 正常,12 患病,生出了患病的D2,13 正常,14 患病,后代都不患病,说明该病的遗传方式可以是隐性遗传:可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基因用字母A、a 表示。本题结合遗传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9.【答案】A【解析】解:A、DN A 的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 正确;B、双链DN A 中 A=T,G=C,但每一条链中A 和 T,G和 C不一定相等,B错误;C、DNA分子中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不与磷酸基团相连,C 错误;D、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A 与 T 通 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 错误。故选:AoDN A的结构特点: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 N A 中的脱氧核甘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0.【答案】D【解析】解:A、搅拌不充分,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吸附在大肠杆菌上,会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减小;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32P标记的子代噬菌体,会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增大,A 错误;B、该实验同时用了放射同位素32P和 35s做标记,设计思路错误,由于不同元素释放的放射性强度无法区分,不能判断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标记是否是35S,因此不能证明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大肠杆菌,B 错误;C、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不进入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以培养基中

    注意事项

    本文(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高级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