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昭通市直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昭通市直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 60.0分)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离不开核糖体B.所有细胞都具有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生物膜系统C.所有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2.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可水解特定的RNA序列,并将它命名为ribozyme,其中文译名“核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酶含C、H、0、N、P、S 六种大量元素,基本单位是核糖核甘酸B.RNA分子既是信息分子,又是功能分子C.核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其催化活性可能受温度影响D.核酶催化RNA水解的原理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3.相思子毒素蛋白前体由4 部分组成,即 34个氨基酸的前导信号序列、251个氨基酸的A琏、263个氨基酸的B 链以及连接A、B 链 的 14个氨基酸的连接肽。经过相应细胞器的加工,最后形成含有514个氨基酸的相思子毒素蛋白,加工过程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O 表乐氨基酸高尔基体I费泡运/液泡分泌至细胞外A.前导信号序列可能引导新合成的肽链转移到内质网继续其合成B.相思子毒素蛋白前体至少含有563个氧原子C.囊泡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据图分析液泡中含有相应的酶,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4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下列所示化学反应不在这些“区室”内完成的是()A.叶肉细胞中利用C O 2 合成三碳化合物B.动物细胞中损伤、衰老细胞器的分解C.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D.细胞核中DNA的复制以及转录过程5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借助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B.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也能让氨基酸、葡萄糖、核甘酸等小分子通过C.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若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是活细胞D.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突触前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6 .某研究小组发现,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G D I 1”的蛋白质,其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因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而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G D F 1 1 含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分裂能力下降B.血液中G D F 1 1 的减少可能导致细胞衰老,细胞相对表面积增大C.血液中G D F 1 1 含量减少可能导致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D.促进癌细胞内G D F 1 1 合成基因的表达,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思路7 .蜜蜂中工蜂和蜂王是二倍体,体细胞含有3 2 条染色体(2 N=3 2),雄蜂是单倍体,可通过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方式形成精子,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成立的是()A.蜜蜂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 6 条同源染色体B.蜜蜂的性别由性染色体所决定,属于Z W型C.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含有的染色体始终为1 6 条D.若不考虑突变,一只雄蜂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8.2 0 2 2 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原型是国宝大熊猫,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现在主要以冷箭竹为食。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基于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大熊猫的细胞与组成冷箭竹的细胞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B.大熊猫食性变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也发生了改变C.三种生物可形成食物链:冷箭竹一纤维素分解菌+大熊猫D.不同保护区的大熊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9.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寒冷导致机体散热大于产热常会发生体温异常降低B.抗体与内环境中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断兴奋的传递引发重症肌无力C.严重贫血导致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引发代谢性酸中毒D.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加,进而引发组织水肿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B.脊髓控制排尿时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C.脑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分工明确,独立地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D.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因此它对机体活动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11.据调查统计,节食减肥往往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过度节食还会诱发骨质疏松、贫血、低血钾、内分泌失调、情绪低落等多种症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低血钾可能使人体内醛固酮分泌增加B.过度节食可能使钾的吸收减少,影响骨骼发育C.人体缺少大量元素Fe也可能患贫血症D.情绪低落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影响人体记忆力12.在饥饿条件下,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饥饿条件下酮体浓度会升高以弥补血糖过少而导致的供能不足。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所以人在长期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HTIHTA.酮体的产生与胰岛素浓度升高产生的促进作用有关B.在饥饿条件下为维持血糖的稳定,需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C.机体血糖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氧化分解过程(或细胞呼吸),此途径需胰岛素促进D.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人体能量需求外,还可以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内环境pH下降13.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直接给予感受器适宜强度的刺激,就会引起反射活动B.血浆内C02浓度升高会刺激下丘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C.血浆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使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D.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会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14.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B.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C.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15.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没有细胞参与的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可以继续使用16.2021年 8 月国内首例注射120万一针的CAR-T细胞疗法的淋巴瘤患者康复出院。该疗法的原理是将患者体内的T 细胞分离出来,进行基因改造和修饰后再注射到病人体内,经过处理后的CAR-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癌细胞表面H L A,对特定的癌细胞进行定点清除,在短时间杀死癌细胞。但该疗法目前多对血液肿瘤有效,并非通用的抗癌药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出来的T 细胞主要是辅助性T 细胞B.CAR-T细胞需在体外进行大量增殖后再注射C.CAR-T细胞清除的癌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该患者的CAR-T细胞可用于对其他同种癌症患者的治疗17.豌豆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如图5 甲;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如图乙;棉花、苹果等枝条去除顶芽后的生长状况如图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 是()乙A.若图甲中a 处的生长素浓度为2O0mg/L,则 b 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800 1000mg/L之间B.由图乙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可能在200 600g/L之间C.图丙中的去顶操作有利于侧枝的生长,是因为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D.题中三组实验均可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18.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除激素外,光照、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调节作用C.烟草的种子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萌发的原因是需要光照提供能量D.植物光敏色素能够接受光信号并将信息传递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19.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利用血细胞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对培养液进行适当稀释便于计数B.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使用台盼蓝染液染色区分活菌和死菌C.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还可对同一时间培养液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D.本实验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遵循实验的对照原则20.生物有两种繁殖策略:速度策略(r策略)和环境容纳量策略(K策略)。采取r策略的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如果蝇、鼠等。采取K策略的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r策略的种群与生物因素无关,其种群数量只受非生物因素的控制B.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一般情况下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C.将沙漠蝗虫的数量控制在K/2之内,不一定能有效防止沙漠蝗灾的发生D.东北虎属于K策略的生物,其有效保护措施是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以提高K值21.中华虎凤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华虎凤蝶以紫花地丁、蒲公英等植物的花蜜为食,喜欢把卵产在多年生草本植物杜衡叶片的背面,卵孵化后,幼虫以杜衡叶片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中华虎凤蝶与杜衡之间为捕食关系,与紫花地丁、蒲公英之间存在种间互助B.人工种植的杜衡园中,杜衡植株高矮不一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C.中华虎凤蝶的卵绿色透明,产在杜衡叶片的背面,有利于躲避敌害D.杜衡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等药用价值是其直接价值的体现22.群落结构总体上是对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在其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生物群落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3类:营养关系,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的活体、残体或产物为食;成境关系,一个物种的生命活动使另一个物种的居住条件发生改变:助布关系,一个物种参与另一个物种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在群落的成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B.动物在群落的助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C.同一群落中同营养级生物在生态位上往往高度重叠D.营养关系和成境关系把不同物种的生物聚集在一起,是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础2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余下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下表为4 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实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类别玉米地荒J也湖泊i湖 泊 ii太阳能利用率(初级生产量/入射太阳能)1.6%1.2%0.4%0.1%呼吸消耗率(呼吸消耗/初级生产量)23.4%15.1%22.3%21.0%净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76.6%84.9%77.7%79.0%A.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C02供应不足导致光合速率较低B.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大致相等,但明显高于荒地C.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4 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D.玉米快速生长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净初级生产量24.图 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 中 I W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组成成分;图 2 为该生态系统二年内能量流动的部分数据(a、b、c 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图1能量值_=A.能量沿生产者、n、ni和w 构成的食物链单向流动且逐级递减B.图 I 中如果表示口的粪便中的能量,则属于口同化的能量C.图 1所示II的能量流动去向缺少呼吸作用和自身生长、发育两条途径D.图 2 中 b 代表生产者的能量,且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2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弃耕农田形成灌木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降低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破坏后的生态系统不易恢复,说明其恢复力稳定性弱D.控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6.根据生态环境知识分析雾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给自足的,雾霾天气没有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B.烤肉串会增加雾霾天气发生的概率,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C.改变生活方式,减小生态足迹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D.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染物浓度过高而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7.下列有关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一1A.若I为突触的结构,则n、m、v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r-rXn inB.若i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则n、川、v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若I为免疫系统,则U、m、V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D.若I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则n、皿、v表示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2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废城市”应该做好垃圾分类,做好回收利用、二次利用,实现城市完全无废弃物B.生态工程建设最终的目的是让人类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能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C.生态工程建设时,种植经济作物可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体 现“整体”的生态学原理D.桑基鱼塘设计时,要考虑栽种作物与养殖动物的关系,主要体现了“循环”的生态学原理29.如图为酱油的制作流程,其中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的蛋白酶、脂肪酶等,该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下列说法错误 的 是()/S麦我曲大小麦米A.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大豆中蛋白质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B.米曲霉分泌的酶可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C.发酵池发酵阶段应密封进行,酵母菌与米曲霉对氧气需求相同D.发酵池中两种主要微生物产生的酒精、乳酸可以抑制杂菌生长30.米尔斯坦和科勒用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如图为其实验流程图,c为杂交瘤细胞,下列相关的叙述或说法,不正确的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分离纯化的单克隆抗体A.用单克隆抗体可对肿瘤细胞进行靶向治疗B.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选择B淋巴细胞的原因是它能分泌多种特异性抗体C.a是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不同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是灭活病毒诱导法D.表示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需要进行抗体阳性检测31.哺乳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发育规律是胚胎工程重要的理论基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精子获能后,才具有与处于MII期的卵母细胞受精的能力B.精子入卵后,透明带会迅速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C.受精卵早期在透明带内进行有丝分裂,进一步发育形成桑建胚D.桑意胚进一步发育形成囊胚,从二者中均可以获取胚胎干细胞)32.如图为我国获得克隆猫的基本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代孕C 猫应为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B.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定期更换培养液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C.将早期胚胎移入代孕猫子宫时一般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根胚或原肠胚D.A 猫卵母细胞去核的目的是使克隆猫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有价值的供体细胞细胞核33.北方白犀牛目前仅剩两头雌性个体,科研人员尝试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利用实验室冷冻保藏的少量白犀牛精子拯救该物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研人员可以利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繁育北方白犀牛的试管动物B.若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北方白犀牛的克隆动物,该动物一定是雌性C.为了繁育更多的子代,可以对人工繁育得到的原肠胚的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D.进行胚胎移植时,作为受体的雌性北方白犀牛一般不会对移植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34.如图为杂交瘤细胞制备示意图o骨髓瘤细胞由于缺乏次黄喋吟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在 HAT筛选培养液中不能正常合成D N A,无法生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免疫幽胞 骨SI痛细胞占 辱 O体外长期 敌合的细胞 在HAT培养中死亡 培养液中死亡A.可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B.两两融合的细胞都能在HAT培养液中生长C.杂交瘤细胞需进一步筛选才能用于生产 D.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融合的基础35.3种限制醐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中箭头所示)依次为限制前L-IGATC-;限制酶2:-CCGQGG-;限制酶3:-GJGATC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限制酶有不同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B.限制酶2和限制酶3识别的序列都包含6个碱基对C.限制酶1和限制酶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D.限制醐2也能识别和切割RNA分子,限制酶1和3则不能36.下列以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去除部分杂质B.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量的研磨液,充分研磨,过滤后弃去滤液C.滤液中加入冷酒精后,用玻璃棒搅拌会使DNA的提取量增加D.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振荡,观察颜色变化37.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操作的,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一定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A.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黏性末端结合C.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D.DNA探针检测受体细胞的目的基因38.下列生物技术操作对遗传物质的改造,不会遗传给子代的是()A.将胰岛素基因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筛选获得基因工程菌B.将花青素代谢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经组培获得花色变异植株C.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培育出产低乳糖牛乳的奶牛D.将腺甘酸脱氨酶基因转入淋巴细胞后回输患者,进行基因治疗39.四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GAATTCCCCGGGCTGCAG1GATATCCTTAAGGGGCCCGACGTC4CTATAG瓦。RITSmaPstIEcoRVA.图中EcoRI、P stI两种酶切割后的DNA片段末端类型可以用E.coliDNA连接醐连接B.图中SmaL EcoRV两种酶切割后的DNA片段末端类型可以用T4DNA连接酶连接C.DNA连接酶催化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片段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D.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核甘酸序列,DNA连接酶连接特定DNA片段,两者都具有专一性40.下列哪一观点不属于我国对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观点()A.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应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B.实施人体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受到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C.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只可以有条件地接受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D.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 0.0分)4 1.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过程的模式图;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光照强度对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f H g)叶绿体基质/甘油酸 丝氨酸乙 醇 酸 才X+Y-Vof dS:叶绿体外的代谢途径叶绿体图 1氧气释放速率一毫克/(小时.单位叶面积)一604020-2002 5 c15 c2 4 6 8 10光照强度(千勒克斯)图 2(1)与 光 合 作 用 有 关 的 色 素 中 含 量 最 多 的 是。分布于叶绿体的 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叶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2)据 图I可知,光合作用过程中R酶催化C,与C O 2形成的物质是 o在某些条件下,R酶催化的化学反应还会生成1分子2-磷酸乙醇酸,其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乙醇酸后经载体蛋白T运离叶绿体,再经过叶绿体外的代谢途径转换为_ _ _ _ _回到叶绿体。(3)经测定,由叶绿体外的代谢途径回到叶绿体中的碳有所减少,从 图I分析,原因是下列选项中能提高光合效率的方法有 (填序号)。抑制R酶的活性敲除载体蛋白T基因设法将释放的C 0 2回收至叶绿体中使用抑制剂降低载体蛋白T的活性(4)图2中该植物在15、8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单位叶面积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m g o4 2.月季为雌雄同株植物,其花色由基因A、a,D、d共同决定,其中基因D决定红色,基因d决定粉色。基因A对a为显性,且基因a会抑制基因D、d的表达,当基因a存在时,花色为白色。研究者选取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F i均表现为红花,B自交,所得F 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9:3:4。答下列问题:(1)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2)F 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3)现有各种花色的纯合品系植株,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实验思路:o实验结果预测:若后代全部表现为粉花,则 该 白 花 植 株 的 基 因 型 为;若,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 a D d;若,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 a D D。4 3.红梨醋的制作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i a便 秦 汁 上1臬 酒 一里屋红梨 饮(1)可在酸性条件下用 与发酵产物反应,检测过程是否成功。(2)对过程所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时,常用的划线工具是 o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4次,至少需要灼烧划线工具 次。(3)在过程进行旺盛时,过程往往不能进行,原因是(4)为检测水中的大肠杆菌含量,每次将2 0 0 m L水样过滤后,取滤膜放在伊红一亚甲蓝琼脂培养基上,重复3次。将3个平板置于3 7 恒温箱中培养2 4 h后挑选深紫色的菌落进行计数。平板上目的菌落数分别为32,292和36,据此可计算出每升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为个。若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结果会偏高,原因是。44.如图回答下列问题:消毒后的植物组织或细胞过5 a愈伤组织过 产胚状体巴,幼苗过5a植株(1)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被称为 o通常,发生在生物体内的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图 中 生 理 过 程(填图中字母)是对细胞分化不可逆的否定。(2)启动细胞分裂和过程b的关键激素是 o细胞经过程a d发育成植株体现了经过程b产生的胚状体中出现形态结构不同的细胞,其 根 本 原 因 是。45.膀胱生物反应器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膀胱特定组织,在动物的尿液中提取具有重要价值产品的转基因动物的总称。A蛋白是人体中具有重要调节功能的蛋白质,如图表示利用膀胱生物反应器生产A蛋白的技术流程。回答下列问题:A盘门旗因受精卵卜二|中期杆的一 二 代孕母体 *1 一 双液 一 AXfl(1)将图中A蛋白基因导入受精卵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过程前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等,启动子是 片段,它是的部位,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将A蛋白基因与 的启动子重组在一起。(2)过程需要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 期才可以进行过程。过程指.进行该过程前,代孕母体的处理及生理状况是 o(3)膀胱生物反应器A蛋白的产量比乳腺生物反应器A蛋白的产量 (填“高”或“低”),原因是。答案和解析I.【答案】B【解析】解: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具有核糖体,故所有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离不开核糖体,A正确;B、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共同组成,而原核生物不含细胞器膜和核膜,故并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生物膜系统,B错误;C、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他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C正确;D、生物分为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其中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非细胞生物虽然不含细胞结构,但其必须寄生在宿主的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故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D正确。故选:B o1、核糖体的结构和作用:(1)形态分布: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内质网上(除红细胞外的所有细胞)(2)成分:RNA和蛋白质。(3)作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作为膜蛋白、输出细胞质的蛋白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由细胞本身使用。2、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共同组成。3、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基本单位是核甘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 N 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甘酸叫做脱氧核昔酸,组成RNA的核昔酸叫做核糖核甘酸。本题考查细胞中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属于基础题。2.【答案】A【解析】A、核酶是RNA分子,故核酶的组成元素为C、H、0、N、P,不含S,基本单位是核糖核甘酸,A错误;B、mRNA可以传递遗传信息,为信息分子,I R N A 可以转运氨基酸,为功能分子,B正确;C、醉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在细胞内产生,但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一般都有空间结构,而空间结构易受温度等外界因素影响,再结合题干信息“核酶是一类单链RNA分子”,可知核酶的活性可能受温度的影响,C正确;D、酶起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 正确。故选:A o1、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2、酶的特性: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 H 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 H 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 H 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3、酶的本质: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以发挥作用。本题考查了核酸的分子组成,酶的概念和作用、酶的作用机理,意在考查考生审题和理解能力。3.【答案】C【解析】解:A、前导信号序列到达内质网后其前导序列被切除,据此推断前导信号序列可能引导新合成的肽链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A正确;B、相思子毒素蛋白前体共有3 4+25 1+26 3+1 4=5 6 2个氨基酸构成,其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5 6 2x2-(5 6 2-1)=5 6 3 个,B正确;C、囊泡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错误;D、相思子毒素蛋白前体以囊泡形式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此过程中,从前体蛋白到成熟蛋白,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化,可以推测囊泡中有一些酶促反应,D 正确。故选:C oH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H z N l C O O H,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H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峻基(-C O O 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 H 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竣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竣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竣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x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x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X18。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t 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一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一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本题结合相思子毒素蛋白的形成和加工过程图,考查蛋白质合成加工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答案】C【解析】解:A、叶肉细胞中利用CCh合成三碳化合物,即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叶绿体属于生物膜围成的区室,与题意不符,A 错误;B、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将损伤、衰老细胞器的分解,溶酶体属于生物膜围成的区室,与题意不符,B 错误;C、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不 在“区室”内完成,与题意相符,C 正确;D、细胞核DNA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细胞核属于生物膜系统围成的区室,与题意不符,D 错误。故选:Co1、生物膜系统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生物膜系统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答案】C【解析】解:A、水分子借助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A 错误;B、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因缺少载体协助而不能让氨基酸、葡萄糖、核甘酸等分子通过,B错误;C、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若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是活的动物细胞,C 正确;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不需要突触前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 错误。故选:Co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 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0 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一高浓度 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2、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为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协助但都消耗能量,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的特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及特点,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特点,能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6.【答案】D【解析】解:A、由提供信息分析可知,GDF11的减少会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而端粒酶能够修复端粒从而提高细胞的分裂次数,故 GDF11含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分裂能力下降,A 正确: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增大,但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故细胞相对表面积增大,B 正确;C、血液中GDF11含量减少可能导致细胞衰老,细胞衰老的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C 正确;D、抑制癌细胞内GDFII合成基因的表达,能够减少细胞的分裂次数,从而降低癌细胞的繁殖,故抑制癌细胞内GDFH合成基因的表达,可以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思路,D 错误。故选:D。1、细胞衰老的特征:(1)水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2)酶低: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色累: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核大: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透变: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据题意分析可知,G D F 1 1的减少会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而端粒酶能够修复端粒从而提高细胞的分裂次数,故G D F 1 1含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分裂能力下降。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D【解析】解:A、一个染色体组是由非同源染色体组成的,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B、雄峰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雌蜂和蜂王含有2个染色体组,3 2条染色体,是二倍体,因此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数目所决定,没有性染色体,B错误;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染色体数目是3 2,C错误;D、由题图可知,雄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只产生一个精子,因此如果没有基因突变,雄蜂产生的精子相同,D正确。故选:Do由题意和题图可知,雄蜂精子的形成过程是: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2个D N A分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1 6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内,该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精子细胞,另一个细胞退化消失;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没有染色体,退化消失。本题以雄蜂产生的精子的过程为背景,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消失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8.【答案】B【解析】解:A、组成大熊猫的细胞与组成冷箭竹的细胞不同是遗传物质不同的结果,A错误;B、大熊猫食性变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也发生了改变,B正确;C、三种生物可形成食物链:冷箭竹T大熊猫,C错误;D、不同保护区的大熊猫属于同一物种,故不同保护区的大熊猫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Bo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本题考查食物链、细胞分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9.【答案】B【解析】解:A、若寒冷导致机体散热大于产热常会发生体温异常降低,可能导致“失温”,A正确;B、抗体与神经一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断兴奋的传递引发重症肌无力,B错误;C、严重贫血会使组织细胞缺氧,导致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引发代谢性酸中毒,C正确:D、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并使其渗透压升高,吸水引发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Bo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 7 c左右。(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 C O r HPO4?一等缓冲物质有关。(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 h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 h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理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答案】A【解析】解:A、内脏器官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但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A正确;B、脊髓控制排尿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B错误;C、脑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分工明确,通过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过程共同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C错误;D、自主神经系统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D错误。故选:A o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本题考查神经系统分级调节和大脑皮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 1.【答案】D【解析】解:A、醛固酮促进钾盐的排出,低血钾时醛固酮分泌减少,A 错误;B、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过度节食可能使钙盐吸收减少,影响骨骼发育,B 错误;C、F e 属于微量元素,C错误;D、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