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化学试题分类练习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pdf
第一章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2009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0 9 江苏卷6)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B.用 5 0 m 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 0 m L K M n O4溶液C.用量筒取5.0 0 m L LOOm o l L 盐酸于5 0 m 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 0 0 m o l L 盐酸I).在苯萃取滨水中的浪,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答 案 B解 析 A 项,导气管深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去了,这样容易产生倒吸,所以该装置不能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 项,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用的仪器室滴定管,滴定管有两种:酸式和碱式,具体使用范围是: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使塞子无法转动。碱式滴定管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的溶液,如碘、高镒酸钾和硝酸银等。所以量取高镒酸钾溶液用酸式滴定管。C 项,有两点错误之处,第一点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二点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内溶解,不允许在容量瓶内溶解。D 项,苯的密度比水小,飘在水上面,故有机层应该从上口倒出。2.(0 9 广东理科基础3 6)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0 和 02 B.H CI 和 NH3C.压和 CO D.SO?和 CO?答 案 D解 析 NO与 02反应生成N02,不能共存,A 项错;H C1 与 NH:,反应生成NH Q 1,故不能共存,B 项错;和 C 0 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 项错;S 6 和 CO?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 项正确。3.(0 9 广东化学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25 m l 碱式滴定管量取20.0 0 m l Km n O,溶液B.用 p H 试纸测定溶液的p H 时,需先用蒸储水润湿试纸C.蒸储时蒸储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在研体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答 案 C解 析 A项中的K M n O i 溶液有很强的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来装,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来量取因此A错;B 项若先用蒸僧水润湿会造成溶液浓度的降低。测出值不准确,故 B 错;D金属钠性质比较活泼易于空气中氧气,水反应,故 D错。4.(0 9 安徽卷9)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bCD存放液硝酸分离水和乙酸乙酯准确St取9.50 ml.水实验室制取乙缩处)4.5 3 g,由于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0.1g,故为 4.5 g;(3)由图像可知,开始阶段c(A l*)没变化;而 后 c(A l*)降低,生 成 A l(0H)3 沉淀;当 p H 8,A l(O H)3 沉淀开始溶解。调节p H至 7,0上 先跟N H 反应,然后与A 产反应生成A 1(O H)3 沉淀。10.(09 宁夏卷2 6)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 C u C O s ,y C u (O H)2,z H Q 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写出x C u C O a -y C u(O H)2-z 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a)-称取2 3.9 g 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2.7 g 残留物,生成4.4 g 二氧化碳和7.2 g水。该 样 品 的 结 晶 水 质 量 为 g,化学式为;(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o答 案(1)(D x C u C O s ,y C u (O H)2 ,z H20+(x+y)I I 2 =(x+y)C u+X C O 2+(x+2 y+z)H 2 Oa f k,j f g f(h i)f d e(e d)-h i(g f)-b c(c b)-1 1.8 C u C 03 C u (O H)2 H20(2)可行 根据反应 x C u C O j ,y C u (O H)2 ,z H20=(x+y)C u 0+x C 02 t +(y+z)H20 t ,依据碱式碳酸铜、C u O、C O?和质 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解 析(1)本题的碱式碳酸铜与氢气反应看似个很难的信息,其实细心一点只要把它理解为C u C O,和 C u(O H)z 受热分解后产物C u O 再与氢气反应,第问题便可以解决;对于要能分析出测定反应后C O?和 H Q 质量,因此对于氢气发生器后仪器的选择是除氯化氢和水蒸气,防止对后续测定影响就可以了,因为测定出0 和 C O?分别用浓硫酸和碱石灰是固定的。(2)其 实 在 分 析(1)方 程 式 书 写 时 便 得 到 了 碱 式 碳 酸 铜 热 分 解 方 程 式:x C u C O s y C u (O H)2 ,z H20=(x+y)C u O+x C 02 t +(y+z)H20 t,稍加分析可知,依据碱式碳酸铜、C u O、C O?和上0 质 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2005-2008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C 08 广东理基2 1)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答 案 B解析 容量瓶是不能受热的仪器,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稀释浓硫酸;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 加 入 少 许 硫 酸铜时在锌表面形成若干个原也池反应,反应速率加快;玻璃棒不能搅拌漏斗内液体,因为玻璃棒易使滤纸破裂;加入盐酸能除去N a2 s 0 4 中的N a 0:,但却引入N aC l 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因此只有B正确。2.C 0 8 广东理基3 1)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D.H Q?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答 案 A解析 绿色化学理念是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原子利用率高,消耗原料少,产量大,反应易进行,实验设计合理为宜,A不符合。3.(0 8 江苏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B.构成铜锌原电池C.检查装置气密性D.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答 案 c解 析 A项中集气瓶口密封,错误;B项中C u和 Z n 两电极放错位置(应该互换);D 项中应该从长导气管通入C O,从短气管排出空气;C项合理。4.(0 8 江苏9)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嗅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B.准确称取0.4 0 0 0 g的 N aO H 固体配成1 0 0 0 m L 浓度为0.0 1 0 0 0 m o l -L 1的溶液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滨水后过滤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 达尔现象答 案 B C解 析 A项中乙醇和滨水互溶不分层,和苯混合可以出现上层橙红,而 与 C C K 则是下层橙红,故可以鉴别;B 项中无法准确称取0.40 00 g Na OH 固体;C 项中因为苯酚与滨水反应生成的三溟苯酚易溶于苯中而无沉淀不可过滤。D项正确。5.(08 重庆理综8)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CD答 案 B解 析 A项中温度计的液泡没有插入反应物液面以下,错误;C项中无加热仪器,错误;D项中导管插入了饱和Na 03溶液中,错误。6.(0 8 山东理综10)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C 6。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答 案 D解析 理论化学与实践应相辅相成,而不是以谁为副的问题,因此D 选项是错误的。7.(0 7上海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答 案 C解 析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求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工。38.(07 上 海 17)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I).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答 案 B解析 从题给的装置看所得气体应具备下列特点:可用浓H zS O,干 燥(即不与浓H2S 0.,反应),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且密度比空气大(从收集装置进气管看),因此应选B。9.(0 7 广东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 C C 1,萃取溟水改为C C 1”萃取碘水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将实验室的废酸液与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A.B.C.D.答 案 D解析 化学实验 绿色化”的含义是指节约试剂、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排放等,因此都符合。1 0.(0 7 广 东 1 0)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钠与水的反应用镶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 0 0 0 m 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 0 0 0 m L 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C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答 案 C解 析 A项中,没有吸干钠表面上的煤油,烧杯不能装满水。B项中氯化钾不能在容量瓶内溶解。D项中,分液漏斗内的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而不能从下端管口放出。1 1.(0 7 北京理综1 1)用 4 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通入C 02,溶液变浑浊。再升温至6 5以上,溶液变澄清。Ce Hs O N a 溶液B通入CO z,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至过量,浑浊消失。N a z S i Ch 溶液C通入CO”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 (C10)2 溶液D通入CO”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0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 a O U溶液,又变浑浊。Ca(0H)2 溶液答 案 B解析 N a S i O:,溶液中通入 C02 气体:N a z S i O a+CO z+HQ =N a 2c 0:州 论 1Ib S i O a 沉淀不溶于过量CO,气体,故 B 项是错误的。12.(07 北京理综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CO?、02 C b、CIh N 0?、02 N z、H2A.B.C.I).答 案 D解 析 中 C 0 与 不 发 生 反 应,且都不与水反应,不会使瓶内压强减少;中 CH,与 C h 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HC1和一些油状液体,使瓶内压强减少;中N O?与水发生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N z 与乩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反应,且都不与水反应,瓶中压强不变,故 D 项正确。13.(07 天津理综8)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 Z n S O,溶液,将 10 g Z n S O,-7 H2O 溶解在9 0 g 水中B.欲制备Fe (O 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 CL 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C.为鉴别K C1、A1CL 和 M g Ck 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 a O H溶液至过量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答 案 C解 析 A 项中,A g Z n S O,7 H2O 中 Z n S O,的质量小于10 g,如果溶于9 0 g 1 120 中,Z n S 0(的质量分数定小于10除 B 项中,Fe CL 饱和溶液中,若长时间煮沸,其胶体将会因为受热而聚沉;C 项中,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 a O H溶液至过量,K C1溶液无现象,A1CL 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溶解;M g Ck 溶液中则有白色沉淀生成:D 项中,锥形瓶不需要烘干,洗净即可。14.(06 重庆理综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B.用镶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C.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答 案 B解析 因浓H NOs 受热、见光易分解,故通常应保存在棕色瓶中,A 错;实验中剩余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入垃圾桶,以防污染环境和引起危险事故,C错;H?与空气混合加热易发生爆炸,故应先通H”排净空气后再加热氧化铜,D 错,故选B。1 5.(0 6江苏4)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CD答 案 D解 析 A项可用于分储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B项可以分离溶液和胶体:C项可用于过滤,从溶液中分离不溶物;而 D 项中能用于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不能用于分离物质。1 6.(0 6江 苏 1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B.配制F eC h 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 e和稀盐酸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1).Na2(X)3 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答 案 C解析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相当于增加待测液,易引起滴定误差,A错;配 制 F eC h 溶液若加入F e易发生2 F e+F e 3 F e使所配溶液引入F e而不纯,B错,NaE C h 溶液显碱性,易使瓶塞和瓶口粘在一起,故 D 错,应选C。1 7.(0 5 上海综合1 1)观察右图,若 用 1 L水来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要比较精确地量取地球上的淡水量,应选择的仪器是()A.1 0 0 m L 烧杯 B.5 0 m L 烧杯 C.1 0 0 m L 量筒 D.5 0 m L 量筒答 案 D1 8.(0 5 天津理综1 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 2 s o i 清洗B.在 中 学 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C.不填将浓H 60,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 a O H 溶液冲洗D.在 2 5 0 m L 烧杯中,加入2 1 6 m L 水和2 4 g N a O H 固 体,配 制 1 0%的 N a O H 溶液答 案 B1 9.(0 5 北京理综1 2)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储水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样时,先称取定量的晶体,后放入日堪中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 l 和 s o j,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钢溶液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答 案 D解 析 A.稀释浓H*。,忖应先在烧杯里加蒸储水,再缓慢倒入浓H 2 s o i 并不断搅拌;B.测定C u S O.,5 H2O的结晶水含量,应先用天平称量空玷烟的质量,再加入晶体称量;C.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 1 和 S 0 7 应先加B a(N O 3)2 再加A g N O*D.制取干燥纯净的5 时,先使S 通过 水(或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混有的1 I C 1。二、非选择题2 0.(0 8 江苏2 1 B)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溪乙烷和1 -溪丁烷的反应如下:N a B r+l b S O.1 =H B r+N a I I S Ol R O H+H B r 一 RB r+f W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酸,B r 被浓硫酸氧化为B n 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醉嗅乙烷正丁醇1 -澳丁烷密度/g ,c m 30.7 8 9 31.4 6 0 40.8 0 9 81.2 7 5 8沸点/67 8.53 8.41 1 7.21 0 1.6请回答下列问题:(1)澳乙烷和1-嗅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 列 仪 器 最 不 可 能 用 到 的 是。(填字母)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布氏漏斗(2)澳 代 燃 的 水 溶 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醉;其原因是。(3)将 1 -浪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填字母)a.减少副产物烯和醛的生成 b.减少B n 的生成c.减少H B r 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5)欲除去浸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 n,下 列 物 质 中 最 适 合 的 是。(填字母)a.N a i b.N a O H c.N a H S O s d.K C 1(6)在制备嗅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但在制 备 1-澳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答案(1)d(2)小于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溟代煌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3)下层(4)a b c (5)c (6)平衡向生成浪乙烷的方向移动(或反应向右移动)1 -澳丁烷与正丁静的沸点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储,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解析(1)圆底烧瓶可作反应器,量筒加入试剂,锥形瓶作尾气吸收装置,不需要布氏漏斗。(2)小于,因为溪代燃无法与形成氢键而乙醇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3)1 -溟丁烷密度大于水,因而在下层。(4)由学过的知识可知生成烯和酸、氧化B r 到 B。都是浓H 2 s o i 作用的结果,冲稀后以上副反应都不易发生;加水有利于H B r 的溶解而减少挥发,所以选a、b、c 1 120很明显不是催化剂。(5)a会生成L而引入新杂质;b会使C 2 H$B r 水解;d 无法除去B n,只有c可以还原B。生成B r 溶于水溶液中除去且不引入杂质。(6)山沸点分析知,制溪乙烷时边反应边蒸出产物有利于澳乙烷蒸出而使平衡向生成浪乙烷的方向移动;而制备1 -澳丁烷时却不能,是因为正丁醇和1 -浸丁烷的沸点比较接近,采用边加热边蒸储会把大量正丁醇蒸出而降低产率。2 1.(0 8 山东理综3 0)食盐是I I 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 、C a 、M g 、Fe3 S O 广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 a C l 的流程盐酸洗 涤(除去K*),烘干晶体纯 NaCI提供的试剂:饱 和 N a 2 c 0 s 溶液 饱 和 K 0 3 溶液 N a OH 溶液 B a C k 溶液 B a(N 03)2溶液 7 5%乙醇四氯化碳欲除去溶液I 中的C a M g2 F e3 S O:-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只填化学式)。洗涤除去NaCl晶 体 表 面 附 带 的 少 量 K C 1 ,选 用 的 试 剂为。(2)用提纯的N a C l 配制5 0 0 m L 4.0 0 m o l -L N a C l 溶液,所用仪器除药匙、玻璃棒外还有(填仪器名称)。(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若收集的上为2 L,则同样条件下收集的S(填=”或)2 L,原因是。装置改进后,可用于制备N a OH 溶液,若测定溶液中N a OH的浓度,常用的方法为 o(4)实验室制备乂和C L 通常采用下列反应:Zn+H z S O”Zn S O.+I L tM n O2+4 H C l (浓)q=M n C h+C l 2 t +2 H Q直流电源惰性电极一口饱和食盐水据此,从 下 列 所 给 仪 器 装 置 中 选 择 制 备 并 收 集 团 的 装 置 (填代号)和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 h 的装置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填代号)。可选用制备气体的装置:答案 B a C k、N a OH、N a2C O:!(错选或多选本小题不得分)7 5%乙醇(2)天平、烧杯、5 0 0 m L 容量瓶、胶头滴管(3)电解生成的氯气与电解生成的N a OH 发生了反应 酸碱中和滴定(4)e d解析(1)除去粗盐中的C、M g 、F e 、5 0 会应在除蛇2 一和卜屋之前除5 0 广,C 必须最后除去,因为除去S 0:-时引入B a。因此除C a 知寸应将引入的过量B/和 C a 一起除去,应先加B a C L,后 加 N a OH,最后加N a 2 c o%洗 涤 N a C l 晶体应用蒸镭水,无蒸储水可以用7 5%乙醉,因为乙醇与水互溶。(2)配制5 0 0 m L 4.0 0 m o l/L 的 N a C l 溶液,应选择5 0 0 m L 容量瓶、天平、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3)山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解反应方程式为2 N a C l+2 H20 H=C12 t +H2 t +2 N a OH0但是由于C L 的溶解度大于上的溶解度,主要因为生成的C h 与生成的N a OH 发生反应,使得C k 的体积减少,测定酸(或碱)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方法是酸碱中和滴定方法。(4)由 Zn+H 2 s 0 4=Zn S0.,+H z 个 M n Oz+4 H C l(浓)屋=M n C h+C L t +2 H/0可见氢气的反应装置应是固体和液体不用加热生成气体,而 C b 是固体和液体加热制取气体,但 是 C k 要干燥、纯净,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 h 中的H C 1,用 浓 H 2 s o l除去水蒸气,应选d。2 3.(0 7 天津理综2 8)二氯化二硫(S2 c k)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为在实验室合成S L,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将干燥的氯气在1 1 0 1 4 0 C 与硫反应,即可得S2 c L 粗品。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七化学性质S1 1 2.84 4 4.6略遇水生成H C 1、SO2、S;3 0 0 以S2C 12-7 7 1 3 7上完全分解:S2sq=2 SC L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1)上图中气体发生和尾气处理装置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利用改进后的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D中的试剂分别是、。(4)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F的作用是 0(5)如果在加热E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在 F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6)S2 c b 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填写两种)、,为 了 提 高 的 纯 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答 案(1)用导管将A 的上U 和 B相 连(或 将 A 换成恒压滴液漏斗)在 G和 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2)M n O2+4 H+2 C l=M n2+C L t +2 Hz02 S+C 12=S2C 12(3)饱和食盐水(或水)浓硫酸(4)分 液 漏 斗 蒸 储 烧 瓶 导 气、冷凝(5)产率降低 有固体产生(或其他正确描述)(6)SC12 Cl2 S(任写其中两种即可)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解析(1)A为带塞的分液漏斗,液体流入B 中,导致A中上方压强小于B中上方压强,液体难于继续流入B 中。若用导管将A的上口和B相连,则可解决上述问题。制 备 S2Cb温 度 在 110 140,S k 成为气体,在 G 中又冷却为液体,但 S2clz易与水反应,故应在 G、H间加一个干燥装置。(2)B中为实验室制C k的反应,E 中为S 和 C h的反应。(3)C 为除去CL中 HC1的装置,D为干燥氯气的装置。(4)F 为长导管,其作用为导气,冷凝SL。(5)若温度过高,一 部 分 又 分 解,导致产率降低。F 中若部分S2ck与水反应生成S,则有固体产生。(6)S2cb在生成过程中,S 与 C k均过量;温度过高S b 又与CL反应生成S C L,所以为了提高S2CI2的纯度,除控制好温度外,还要控制C h的产生速率。24.(0 7 山东理综3 0)卜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 为活塞)。(1)若气体入口通入C0和 CO?的混合气体,E 内放置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 选 装 置 的 连 接 顺 序 为 (填代号)。能 验 证 C0氧化产物的现象是。(2)停 止 C0和 C02混合气体的通入,E 内放置N a 按 A-E-D-B-H 装置顺序制取纯净 干 燥 的。2,并 用。2 氧化乙醇。此时,活 塞 a应,活 塞 b应.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填代号),m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N a O H 固体,E内放置伯铝合金网,按 A-G-E-D 装置顺序制取干燥的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 性。答案(1)A C BE C F A B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 F 之间的C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2)关 闭 打 开 k m2 c H 3 C H Q H+O 2 3 2 c H 3 C H O+2 H z O(3)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氢氧化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0 1 1 增大了氨水中0 H 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还原解析(1)制取干燥纯净的C 0 气体,应用A 中的N a OH 溶液除去C 02,用 C中澄清石灰水验证C 02已除尽,用 B中浓硫酸干燥得纯净C 0 气体。E 中反应为C u O+C O=C u+C O2,再用C中澄清石灰水验证生成C O2 气体,尾气C 0 气体用点燃除去,防止污染环境。(2)关闭活塞a,打开b,稀硫酸和A 中生成的N a zC Q,反应,生成的C 0 2 气体中含水蒸气,共同和E 中 N a zOz反 应 生 成 再 通 过 D除去C O”B 干燥得纯净O2,加热K使乙醇挥发,和乙醇在加热条件下被C u 网催化氧化生成 C H3C H Oo(3)N a OH 固体溶于水,吸水放热,抑 制 N H3 H20 电离,均有利于N H:,逸出。N H3+H2ON H 3 H Q =NH;+OH 能性 生成的N Fh 经 G中碱石灰干燥后,在 E 中,N H 3与、销钱合金空气中的在预热的钻错合金网催化下发生反应,H P 4NHB+502-4 N 0+6 H20,N H3在该反应中体现了还原性,最后用I)中 N a OH 除去尾气中N 0,防止污染空气,4 N 0+30 2+4 N a 0 H4 N a N 03+2 H 0 o2 5.(0 7 江 苏 1 7)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 H,)zS O,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 原 理 为:4 N H+4+6 H C H 0 -3H*+6 压0+(C H2)N H+滴定时,1 m ol(C H2)H+与1 m ol H.相当,然 后 用 N a 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 骤 I 称取样品1.5 0 0 g 步骤I 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 5 0 n i L 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I I I 移取2 5.0 0 m L 样品溶液于2 5 0 m L 锥形瓶中,加 入 1 0 m L 2 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 i n 后,加 入 1 2 滴酚酥试液,用 N a 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1)根据步骤I I I 填空:碱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 a O 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锥 形 瓶 用 蒸 储 水 洗 涤 后,水 未 倒 尽,则 滴 定 时 用 去 N a O H 标 准 溶 液 的 体 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达到终点时,酚献指示剂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色变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色。(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 L标准溶液的体积滴定前刻度/m L滴定后刻度/m L12 5.001.022 1.0322 5.002.002 1.9 932 5.000.2 02 0.2 0若N a O H 标 准 溶 液 的 浓 度 为 0.1 01 0 m o l -L 1,则 该 样 品 中 氮 的 质 量 分 数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答案(1)偏 高 无 影 响 B 无 粉 红(或浅红)(2)1 8.8 5%解 析(1)碱式滴定管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直接加入N a O I I 标准液,相当于使标准液变稀,使测定结果偏高;锥形瓶洗涤后水未倒尽,对消耗标准液的体积无影响;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酚甑遇酸性物质显无色,遇碱性物质显粉红色(或红色),故终点时应由无色变粉红色。(2)根据题给信息可以推断n (N)=n (N H:)=n (N a O H),根据三次滴定所用N a O H 溶液的体积平均应为 2 0.00 m L,所以 n (N)=0.1 01 0 m o l L-,X2 0.00X 1 0 3 L=0.002 02 m o l,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2 =L S O,+L+H2O(2)上述反应生成的h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 a 2 s03稀溶液,将 L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N a 2 s 稀溶液与I z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加入适量Na2 s 0:;稀溶液;c.分离出下层液体。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3)已 知:I2+2 S20=2 r+S40 o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a.准确称取 v g食盐,加适量蒸储水使其完全溶解;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 溶液,使 Kl Oa与 KI 反应完全;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OX l O m ol 的 Na2 s 2 O3 溶液10.0 m l,恰好反应完全。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所依据的现象是。b 中反应所产生的L 的物质的量是 m ol,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m g/k g。答案(1)1、5,3、3、3、3(2)L+S OJ-+H20 =2 I+S 0 4-+2 H-在步骤b 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3)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 1.0X ex,W2 7.(0 7 宁夏理综2 5)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实验用品:硫酸钠晶体试样、研钵、干燥器、珀崩、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实验步骤:准确称量一个干净、干燥的用期;在生期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晶体试样,称重,将称量过的试样放入研钵中研细,再放回到用相中:将盛有试样的玷烟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将步骤中的期堪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将步骤中的用竭再加热一定时间,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本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结果不变;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钠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分析该方案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2)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3)硫酸钠不能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的原因是;(4)步骤的目的是:(5)下面的情况有可能造成测试结果偏高的是(填序号)。A.试样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B.试样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C.测试前试样已有部分脱水 D.实验前生坍未完全干燥E.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 F.加热时晶体溅出答案(1)用烟钳、酒精灯(可以不答“火柴”)(2)步骤有错误=应先将试样研细,后放入地堪称重(3)因硫酸钠放置在空气中冷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4)保证试样脱水完全(5)B、D、F解析本题为定量实验题:实验原理为:N a2S0 i ,x H 2 N a 2 so i+x H?O本定量测定实验的关键:一是N a (h x H Q 完全失去结晶水;二是称量准确。(1)围绕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选取实验用品。(2)步骤中先将试样称量,放入研钵中研细,再放回到珀烟中,可能造成试样的损失,带来实验偏高的误差。(3),(4)的回答都是以N a fO,x L O 完全失去结晶水为依据作答。(5)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 m C l t +N a z S O K -m C l t )*10W皿珈曷+试样)-必用摒)*根据上述式子分析各种情况造成的测试结果误差。2 8.(0 7 四川理综2 6)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图中:为氯气发生装置;的试管里盛有1 5 m L 3 0%K O H 溶液,并置于水浴中;的试管里盛有1 5 m L 8%N a O H 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镒,通过(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水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与之间安装盛有(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别是:反应完毕经冷却后,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填写编号字母);从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填写实验操作名称)。(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4)实验中可观察到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实验现象原因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 _ _ _ _ _ _ _ _ _ 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 使石蕊变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色答案(1)分液漏斗 B(2)碱溶液(或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 应 温 度 不 同 M 过滤(3)Cl2+20H*C IO+C1+H2O(4)红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 C1 0 将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黄绿继续通入的氯气溶于水使溶液呈黄绿色解析 装置中盛有3 0%的 K O H 溶液,置于热水浴中,用来制取K C1 0 装置中盛有8%的 N a O H 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用来制取N a Cl O,可知二者碱液浓度不同;温度不同,制 取 K C1 0 3 时需较高温度,冷却后有大量晶体析出说明K C1 0 3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且低温时,溶解度较小,则溶解度曲线为M。CL+H Q 、H +C1+H C1 0,氯水的成分、含有H,、H C1 0,Cl?对 应(4)中各现象。2 9.(0 7 全 国 I 理综2 8)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0 和 还 有C0,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 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 和 4 (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夫 /赞a 一曲/卜水 和 沸 石 浓H2sO,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回答下列问题:(1 )盛 浓 H2SOI的装置用途是,盛N aO H溶 液 的 装 置 用 途是。(2)仪 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仪 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