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pdf
2023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 Fe2 SO42 CO32 Br,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取样进行实验,结果是:测得 溶 液 pH=2;加入氯水,溶液颜色变深。对 原 溶 液 描 述 错 误 的 是()A.一定含有Fe2+B.一定含有BrC.可能同时含Fe2 Br D.一定不含NH4+2、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A在相同温度下,向 1 mL0.2 mol/LNaOH溶液中滴入 2 滴 O.lmol/LMg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 滴 0.1 mol/LFeCb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溶解度:Mg(OH)2Fe(OH)3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pH=3的 HA和 HB两种酸分别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HB的酸性比HA强DSiO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SiO2是两性氧化物A.A B.B C.C D.D3、有关化学资源的合成、利用与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能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B.通过有机合成,可以制造出比钢铁更强韧的新型材料C.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D.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4、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A.NaHCOj B.HNO3 C.Agl D.HC1O5、某学生探究0.25mol/LAL(SO4)3溶液与0.5mol/LNa2cCh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实 验 1过量的N o-5 旃液|-7 MH;SO4过屹、洗漆N:2B.N a C l O、H C 1 0 都易溶于水C.N a C l O 的电离方程式:N a C 1 0=N at+C 1 0-D.H C 1 0 与 N a S O 3 溶液反应,可以得到N a z S O,8、中学常见物质A、B、C、D存在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物质中符合转化关系的A的个数为 -C,CL S Fe NH3AlCb Na2cO3A.3 B.4 C.5 D.69、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含少量Ca2+、Mg2+)并进行相关实验(装置如图),电解一段时间后,各部分装置及对应的现象为:(1)中黑色固体变红;(2)电极a附近溶液出现浑浊;(3)中溶液出现浑浊;(4)中溶液红色褪去。下列对实验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A.中:CUO+H2=CU+H2OB.(2)中 a 电极:2H2O+2e=H2t+2OH,Mg2+2OH=Mg(OH)2;C.(3)中:C12+S2-=S;+2C1-D.(4)中:CL具有强氧化性10、2019年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四大运营商颁发了 5G 商用牌照,揭示了我国5G元年的起点。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其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温性能突出、可高倍率充放电、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磷酸铁锂电池是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Mi_xFexPO4+e-+Li+=LiMi_xFexPO4,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硝酸铁锂电极、Mi-Fc1PO,、LiM,Fe,PO4 r电解/石墨电极-U C 6Li+6CA.放电时,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磷酸铁锂电极B.电池总反应为 MiFexPCh+LiCs音Mi-xFexPO4+6C放电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C6-e-=Li+6cD.充电时,Li+移向磷酸铁锂电极11、含元素硝(Te)的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H2Te 2 Te 一.%。,H i T e O 5 H T e O j H,Te,O5小H2Te4O9A.反应利用了 HzTe的还原性B.反应中H2O作氧化剂C.反应利用了 H2O2的氧化性D.HzTezOs转化为H2Te_O9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12、下列实验不能不能用如图所示装置实现的是*A.用 CCLi提取碘水中的碘B.用 NaOH溶液除去嗅苯中的漠C.用酒精除去苯酚中的甘油D.用饱和Na2cCh溶液除去乙酸丁酯中的乙酸1 3、下列关于pH=3的 CH3COOH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 H2O 电离出的 c(OH)=1.0 xl0 3mol L-1B.加入少量CMCOONa固体后,溶液pH升高C.与等体积O.OOlmol/L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呈中性D.与 pH=3的硫酸溶液浓度相等1 4、下列实验与对应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A.A选项实验解释或结论A2 mL/r(Y)r(X)r(W)B.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2XO3H2YO3C.ZWY是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中只存在电离平衡D.单质熔点:X C B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EA二、非选择题(共 84分)23、(14分)结晶玫瑰广泛用于香料中,它的两条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两个羟基同时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结构不稳定,会发生脱水反应:-(-0 H1功收勺=0 +H200H完成下列填空:(1)A 的俗称是;D 中 官 能 团 的 名 称 是;反应的反应类型是(2)写出G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已 知:-HO-Q1 _-心 一 见。,则可推知反应发生时,会得到一种副产物,写出该副产物 的 结 构 简 式。(4)G 的同分异构体L 遇 FeCb溶液显色,与足量浓滨水反应未见白色沉淀产生,若 L 与 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能反应,则 共 热 生 成 的 有 机 物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任写一种)24、(12分)聚 合 物 H 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其结构简式为HNHQNHQ 强O H。该聚合物可广泛用于各种刹车片,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C、D、G 均为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Diels-Alder 反应:(1)生成A 的 反 应 类 型 是,D 的名称是,F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2)B 的 结 构 简 式 是;“B-C”的反应中,除 C 外,还 生 成 的 一 种 无 机 产 物 是 (填化学式)。(3)D+G-H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4)Q 是 D 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D 大 1 4,则 Q 可能的结构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 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3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任写一种)。(5)已知:乙块与1,3一丁二烯也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请 以 1,3一丁二烯和乙焕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25、(12 分)已知 2 5 c 时,Ksp(Ag2S)=6.3xlO-s fcp(AgCl)=1.5xlO-,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 AgCl、Ag2s 沉淀转化的原因。步骤现象I.将NaCI与 AgNCh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II.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加Na2s溶液沉淀变为黑色III.滤出黑色沉淀,加入NaCI溶液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后,沉淀变为乳白色(1)1 中的白色沉淀是(2)II中能说明沉淀变黑的离子方程式是一。(3)滤出步骤HI中乳白色沉淀,推测含有AgCI。用 浓 HNO3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沉淀部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X和白色沉淀Y。i .向 X 中滴加Ba(NC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五.向Y 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由 i 判断,滤液X 中被检出的离子是 由 i、ii可确认步骤DI中乳白色沉淀含有AgCl和另一种沉淀一。(4)该学生通过如下对照实验确认了步骤HI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在 NaCI存在下,氧气将ID中黑色沉淀氧化。NaCI,Ag?S的B 里注液现象B:一段时间后,出现乳白色沉淀C: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A 中产生的气体是一。C 中盛放的物质W 是一。该同学认为B 中产生沉淀的反应如下(请补充完整):_2Ag2S+_+_+2H2O=4AgCl+_+4NaOH从溶解平衡移动的角度,解 释 B 中 NaCl的作用26、(10分)辉铜矿与铜蓝矿都是天然含硫铜矿,在地壳中二者常伴生存在。现取一份该伴生矿样品,经检测后确定仅含C S、CuS和惰性杂质。为进一步确定其中C%S、CuS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 2.6g样品,加入200.0mL 0.2000mol/L酸性KMn。溶液,加 热(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 C -),滤去不溶杂质;收集滤液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取 25.00mL溶液,用O.lOOOmoLLT FeSC 溶液滴定,消耗20.00mL;加入适量NH4HF2溶 液(掩 蔽 Fe-3+和M i?+,使其不再参与其他反应),再加入过量K I固体,轻摇使之溶解并发生反应:2Cu2+4r=2C uI+I2;加 入 2 滴淀粉溶液,用 O.lOOOmoLUNa2s2。3溶液滴定,消耗30.00mL(已 知:2S2O32-+I2=S4O62-+2F)o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u2s溶于酸性KMnO,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配制O.lOOOmoll-TeSOa溶液时要用煮沸过的稀硫酸,原因是,配制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外还有 o(3)中取25.00mL待 测 溶 液 所 用 的 仪 器 是.(4)中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为 o(5)混合样品中Cu2s和 CuS的 含 量 分 别 为%、%(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6)判断下列情况对样品中Cu2s和 CuS的含量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量取酸性KMnO4溶液时俯视读数,则最终结果Cu2s的含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 若用Na2s2。3溶液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则最终结果C uS的含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27、(12分)实验室以电镀废渣(O2O3、CuO、FezCh及 CaO)为原料制取铜粉和K2O2O7的主要流程如下:s(1)电镀废渣硫酸 适量Na?S溶液 氨水O2 H,O,K,Cr2O7铜粉(1)“酸浸”时,用硫酸而不用盐酸,这是因为.(从浸取产物的溶解性考虑)。(2)“制铜氨液”,即制取Cu(NH3)4SO4溶液时,采 用8 moi1一1氨水,适 量30%H2O2,并通 入。2,控制温度为55温度不宜过高,这是因为(3)“沉C u N H 4 s 时可用如下装置侠持、加热仪器略):制 取SO2的化学方程式为“沉CuNH4so3”时,反应液需控制在45,合适的加热方式是 0反应完成的实验现象是(4)设计以“Cr(OH)3、Fe(OH)3”的混合物为原料,制 取K2O2O7的实验方案:将Cr(OH)3、Fe(OH)3的混合物加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调成浆状,,冰水洗涤及干燥。(已知:碱性条件下,%。2可将+3价 的Cr氧化 为CrO4%酸性条件下,H2O2可将+6价 的Cr还原为+3价 的Cr;+6价 的Cr在 溶 液pH7时,主要 以CrCV-的形式存在。部分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一一04。0一)釉都遵巡0lot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KOH溶液、10%。2溶液、稀盐酸)28、(14分)现有常温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O.lmoHJ的NaOH溶液,乙为0.1molL”的HC1溶液,丙为O.lmoH/1的CH3CO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溶液的pH=。(2)丙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一(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3)常温下,用水稀释O.lmoH/i的CH3COOH溶液,下列各量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_(填序号)。n(H+)cW)C(C H W。)a。)(4)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最大的是一(5)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20.00mL乙溶液和20.00mL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滴定曲线,则 a=一。(6)图 (填 1或 2)表示Na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的过程。(7)图 2 中 a 点对应的溶液pH=8,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9、(10分)硼酸三甲酯用作柠檬类水果的熏蒸剂。实验室合成硼酸三甲酯的原理及装置如下:Na2B4O7.10H2O+2H2SO4+16CH3O H-2 N a H S O4+4(CH.,O)3B+CH3OH+17H2O硼酸三甲酯甲醇溶解性与乙酸、甲醇混溶,能水解与水混溶沸点/6864硼酸三甲酯与甲醇混合物的共沸点为54c实验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中加入44.8g甲醇和19.IgNazBaCh 10%0(硼砂,式量为382),然后缓慢加入浓H 2 s 并振荡;加热烧瓶中的液体,通过分储柱回流一段时间。先接收5155的储分,再接收5560的馆分。将两次微分合并,加入氯化钙进行盐析分层,上层为硼酸三甲酯,分离。精储得高纯硼酸三甲酯19.2g。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a 的名称为;直 形 冷 凝 管 冷 却 水 应 从(填“b”或 c”)接口进入。(2)本实验加热方式为,优点是 o(3)加 入 氯 化 钙 盐 析 分 层 的 主 要 目 的 是(4)U 型管中P2O5的作用是.(5)步 骤 的 仪 器 选 择 及 安 装 都 正 确 的 是(填 标 号),应收集的馈分。(6)本次实验的产率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溶 液 p H=2,呈酸性,H+一定有,CCV-不能存在,加入氯水,溶液颜色变深,溶液中可能含有Fe2+和 BE之一或者两者都有,被氯气氧化成Fe3+和 B n,由于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符合电荷守恒,如设各离子的浓度是lm ol/L,则有可能存在c(H+)+2c(Fe2+)=2c(S(V-)+c(B r-),还有可能溶液中只含氢离子和漠离子,但 NIV不能存在,故答案选A,Fe2+可能存在,符合题意。2、C【解析】A.发生反应MgC12+2NaOH=Mg(OH)21+2NaCL由于NaOH过量,因此再滴入FeCb溶液,会发生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 l,不能比较 Mg(OH)2和 Fe(OH)3溶解度大小,A 错误;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该气体为酸性气体,其水溶液显酸性,B 错误;C.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HA浓度比HB大,在反应过程中HA溶液中c(H+)比较大,证明HA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AK-H+A-,HA是弱酸,故酸性HBHA,C 正确;D.SKh与氢氟酸反应产生SiF4和 H2O,SiF4不是盐,因此SiCh不是两性氧化物,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o3、B【解析】A.使用农药和化肥固然有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会在农产品中造成农药残留,会使土地里的盐碱越来越多,土壤越来越硬,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长远来讲反而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故 A 错误;B.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可以制造出新型高分子材料,某些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比钢铁更强韧,故 B 正确;C.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减少污染,故 C 错误;D.过分开发可燃冰,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故 D 错误;故 选 B。4、A【解析】浓硝酸、碘化银、次氯酸见光都易分解;碳酸氢钠加热分解,见光不分解,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gl、H N O 3、HC1O在光照条件下都可分解,而 NaHCOs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本题选项A。5、C【解析】由现象可知:实 验 1发生完全双水解反应生成A1(OH)3,实验2 过量的Na2c03与完全双水解反应生成A1(OH)3发生反应。【详解】A.实 验 1 中,沉淀溶解,无气泡,白色沉淀a 是 A1(OH)3,故 A错误;B.实验2 中,沉淀溶解,少量气泡,该气体是C O 2,但不能说明白色沉淀b 一定是AL(OH)2(CO3)2,故 B错误;C.检验白色沉淀a、b 是否洗涤干净,即可检验有无SO产,均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检验,故 C正确;D.实 验 1、2 中,过量AL(SO4)3溶液显酸性,过量Na2cCh溶液显碱性,不能确定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与混合后溶液的pH有关,故 D错误;答案选C。【点睛】注意D 项中,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6、B【解析】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 0-6 0 C,是苯发生硝化反应的条件,可以反应生成硝基苯,故A正确;B.用CH3cH20H与CH3coi80H发生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生成的有机物为CH3co0cH2cH、,故B错误;c.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苯环和碳碳双键都能加氢,生成乙基环己烷,故C正确;D.戊烷(C5H|2)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结构,再进行一漠取代,正戊烷有3种一溟代物,异戊烷有4种一浪代物,新戊烷有1种一溟代物,故戊烷(CsHn)一漠取代物共有8种(不含立体异构),故D正确;故答案为Bo7、A【解析】A、O.Olmol!/的HC10溶液pH 2,氢离子浓度小于HC1O浓度,说明HC10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所以能说明该酸是弱电解质,选项A正确;B、NaCK)、HC1O都易溶于水,不能说明HC1O的电离程度,所以不能据此判断HC1O是弱电解质,选项B错误;C、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说明NaClO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但不能说明HC1O部分电离,所以不能据此判断HC1O是弱电解质,选项C错误;D、HC1O与Na2sCh溶液反应,可以得到Na2so4,说明HC1O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钠,但不能说明HC1O部分电离,所以不能判断HC1O是弱电解质,选项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强弱的判断,明确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不能根据电解质的溶解性强弱、溶液导电性强弱判断电解质强弱,为易错点。8、D【解析】A为CL,D为Fe,B为氯化铁,C为氯化亚铁,满足转化关系故正确;A为S,D为氧气,B为二氧化硫,C为三氧化硫,满足转化关系Aj BC,故正确;A为Fe,D为硝酸,B为硝酸亚铁,C为硝酸铁,满 足 转 化 关 系B2 C,故正确;A为NH3,D为氧气,B为NO,C为二氧化氮,满足转化关系A故正确;A为A1CL溶液,D为NaOH,B为氢氧化铝,C为偏铝酸钠,满足转化关系A故正确;若A为Na2co3,D可以为酸,B为碳酸氢盐,C为二氧化碳,满 足 转 化 关 系Bj C,故正确;根据分析可知,满足转化关系的A有6个。答案选D。9、D【解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含少 量 Ca2+、Mg2+)产生的气体为氢气和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具有较强还原性,根据中黑色固体变红,(2)电极a 附近溶液出现浑浊可知,a 电极为阴极,放出氢气,生成氢氧根与镁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b 电极为阳极,产生的氯气可氧化硫化钠生成硫沉淀出现浑浊,过量的氯气通入含酚猷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为H+中和了 OH、也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所致,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1)中黑色固体变红,是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_A_CU+H2O,故 A 正确;B.(2)电极a 附近溶液出现浑浊,则 a 电极放出氢气生成氢氧根,与镁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相关反应为:2H2O+2e=H2t+2OH,Mg2+2OH=Mg(OH)2l,故 B 正确;C.(3)中溶液出现浑浊,是产生的氯气氧化硫化钠生成硫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L+S2=S1+2C1-,故 C 正确;D.(4)中过量的氯气通入含酚酸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为H+中和了 O H,也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所致,故 D 错误;故选D。10、C【解析】A.放电时,电子由石墨电极流向磷酸铁锂电极,则电流由磷酸铁锂电极流向石墨电极,A 错误;itir 至B.根据电池结构可知,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M iF e、PO4+LiC(,妄 L iM iF e、P6+6C,B 错误;C.放电时,石墨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LiC“e=Li+6C,C 正确;D.放电时,Li+移向磷酸铁锂电极,充电时Li+移向石墨电极,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1、D【解析】A.%Te被 02氧化生成T e,体 现 H?Te具有还原性,故 A 正确;B.反应中Te与 H2O反 应 HzTeCh,Te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则 HzO为氧化剂,应 有 H?生成,故 B 正确;C.反应中HzTeO3TH6Te6,Te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 H2O2作氧化剂,体现氧化性,故 C 正确;D.HzTezOs转化为HzTeQg时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 D 错误;故答案为Do12、C【解析】A.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利用图中萃取、分液可分离,故 A 正确;B.浪与NaOH反应后,与溟苯分层,然后利用图中分液装置分离,故 B 正确;C.酒精、甘油、苯酚互溶,不能萃取、分液分离,故 C 错误;D.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后,与酯分层,然后利用图中分液装置分离,故 D 正确;故选:Co【点睛】萃取剂与原溶剂不能互溶,不能反应,并且溶质在两种萃取剂中溶解度差别比较大,酒精易溶于水,不能当作萃取剂。13、B【解析】A 项、pH=3的 CH3coOH溶液中c(H+)为 l.Oxlo+moi.L-i,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醋酸中的氢氧根离子来自水的电离,则溶液中H2O电离出的c(OH)=1.0 xl0mol L,故 A 错误;B 项、加入少量ClhCOONa固体后,溶液中醋酸根浓度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 液 pH升高,故 B 正确;C 项、醋酸为弱酸,pH=3的醋酸溶液浓度大于0.001 与等体积O.OOlmoM/NaOH溶液反应后醋酸过量,所得溶液呈酸性,故 C 错误;D 项、pH=3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1.0 x10-3moi 1/,硫酸的浓度为5xlO-4mol L”,而醋酸的浓度大于O.OOlmobL1,故 D 错误;故选B。【点睛】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总是等于水电离出是氢氧根离子浓度,酸碱抑制水电离,水解的盐促进水电离。14、B【解析】A.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解释与结论不正确,A 项错误;B.钠会与无水乙醇反应产生氢气,则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B 项正确;C.动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会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纳,能发生皂化反应,但石蜡不会与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c 项错误;D.电石与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快气体含杂质如硫化氢等气体,所以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能使紫色褪去的气体不一定是乙块,D 项错误;答案选B。15、D【解析】A.H e分子是单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4,NA个氮分子与NA个氮分子的质量比为2 8:4=7:1,故 A 不选;B.不知道FeCb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 B 不选;C.U.2LCH4没有指明标准状况下,故 C 不选;D.20 g H;0 分子为Im o l,含 有IONA个电子,故 D 选。故选D。16、B【解析】向过量的ZWY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既有黑色沉淀生成又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为硫化氢,说明为硫氢化钾溶液,则 W、Y、Z分别为氢、硫、钾。W、X、Y、Z 的族序数之和为12,X 与 Y 的电子层数相同,X为硅元素。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Z)r(X)r(Y)r(W),故错误;B.硅酸为弱酸,亚硫酸为弱酸,但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比硅酸强,故酸性顺序HzSi03VH2s0 3,故正确;C.硫氢化钾是离子化合物,其完全电离,但其电离出的硫氢根离子既能电离、也能水解,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故错误;D.硅形成原子晶体,硫形成分子晶体,所以硅的熔点高于硫,故错误。故 选 B.17、A【解析】A.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故 A 正确;-CH-CH2-B.聚丙烯的链节:I ,故 B 错误;CH3C.合成聚丙烯单体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碳碳双键不能省,故 C 错误;D.聚丙烯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使溟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故 D 错误;故选A18、A【解析】19gA.19g羟基(OH)的 物 质 的 量 为-=lm o l,而羟基1 O H)中含10个中子,故 Imol羟 基(-%用 中 含IONA个中19g/mol子,故 A 正确;B.标况下HF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 B 错误;C.NaHSO4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ImolNaHSO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A,故 C 错误;D.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0.1moH/iKAl(SO4)2溶液中SO产的数目,故 D 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一些特殊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本题中的HF为液体,类似的还有SCh为固体,H2O为液体或固体等。1 9、B【解析】A、煤的气化与液化都是化学变化,故 A 不正确;B、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PM2.5值升高的原因之一,故 B 正确;C、虽然硅的性质比较稳定,但是属于亲氧元素,故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存在,故 C 不正确;I)、单糖不能水解,故 D 不正确;故选B。2 0、D【解析】A.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1 N,故 A 错误;H .B.溟化钱的电子式:,故 B 错误;C.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5,故 C 错误;D.间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N l Qp G,故D正确;答案选D。2 1、B【解析】A.碳酸钠溶液中CO32-水解程度很小,存在化学平衡,水解反应CO32-+H2OUHCO3-+OH-,A 错误: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 生 CaCCh沉淀、Na2cO3、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2OH=CaCO31+2H2O+CO32,B 正确;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苯酚、NaHCOj,反应方程式为CGHSOCO2+H2O=C6HSOH+HCO3-,C 错误;D.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产生Fe2+,3Fe+8H+2NOj=3Fe2+2NOT+4H2O,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2 2、D【解析】A、B、C、D、E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0.005mol/L戊溶液的pH=2,说明戊为二元强酸,则戊为硫酸,丙为S t h;甲和丙是D 元素的两种常见氧化物,甲为SO2,D 为 S 元素,E 为 C1元素;乙和丁是B 元素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二氧化硫被乙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可知乙为。3,丁为0 2,则 B 为 O 元素;A 的原子序数是B 和D 原子序数之和的工,A 的原子序数为(8+16)X=6,可知A 为 C 元素;C 的原子半径在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4 4C 为 Na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 为 C,B 为 O,C 为 Na,D 为 S,E 为 CL A.C、D 形成离子化合物N azS,原子个数比为2:1,故 A 错误;B.C、E 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水溶液呈中性,故 B 错误;C.一般而言,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硫离子半径最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钠离子半径小于氧离子,简单离子半径:D B C,故 C 错误;D.非金属性C 1 C,则 E 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大于A 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故 D 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及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把握图中转化关系、元素化合物知识来推断物质和元素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突破口为“0.005mol/L戊溶液的pH=2。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离子半径比较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氯仿 氯原子、醛基 加成反应OH产+4 Na OH-Qr 5H+3NaCI+2H2。ONa ONa【解析】(1)根据A 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其俗称是氯仿,D 中官能团为醛基、氯原子;对 比 D、E、G 的结构可知反应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氯仿;醛基、氯原子;加成反应;(2)G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水解反应,再脱去1分子水生成形成竣基,竣基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则反应方(3)已知:十 HO-CH H t 可推知反应中副产物为苯环取代G 中羟基,结构简式为:(4)G 的同分异构体L 遇 FeCb溶液显色,说明含有酚羟基,与足量浓浸水反应未见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酚羟基邻位、对位没有H 原子,若 L 与 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能反应,则 L 含有-CH2cH2a或-CHCICH3,L 苯环上还含有2 个-Cl,L 与 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时,羟基发生反应,还发生卤代克的消去反应,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24、消去反应 对苯二甲酸(或 1,4一苯二甲酸)硝基、氯原子 j 0 H2O【解析】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A 为 CH2=CH2,C 被氧化生成D,D 中含有竣基,C、D、G 均为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D 中应该有两个竣基,根据H 结构简式知,D 为CH3HOOC-COOH、G 为 H2 HN H2;根据信息知,生成B 的反应为加成反应,8 为 1,B 生成C 的CH3反应中除了生成C 外还生成H 2O,苯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 为:C1,(二口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根据 G 结构简式知,发生对位取代,则 F 为 C 1-Q-N 0:,F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硝基苯胺。【详解】C2H50H与 浓 H 2 s 在 170下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A 为 H2C=CH2;由 H 的结构简式可知D 为HOOCr-COOH、G 为HH2;D 为对苯二甲酸,苯 与 CL在 FeCb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E(C 1),E 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F(C l-二 N 0:),F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硝基和氯原子;故答案为:消去反应;对苯二甲酸(或 1,4一苯二甲酸);硝基、氯原子。CH3 乙 烯 和 发 生 DielsAlder反应生成B,故 B 的 结 构 简 式 是 C 为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只含两种不同化学CH3环境的氢原子,“B-C”的反应中,除 C 外,还生成的一种无机产物是H2O;故答案为:(J;H2OD+G-H 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为:秒 H-NH-d 8 3(00OH-(2n-l)H;0+2n-l)H:0 5 故D 为HOOC-二 ACOOH,Q 是 D 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D 大 1 4,如果取代基为CH2coOH、-CO O H,有 3种结构;如果取代基为YH3、两个V O O H,有 6 种结构;如果取代基为CH(COOH)2,有 1 种,则符合条件的有10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 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3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0;(5)CH2=CHCH=CH2和 HCCH发生力口成反应生成和澳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5、AgCl 2AgCl(s)+S2(aq)=Ag2S(s)+2Cr(aq)SO?S O2 Ag2s 的悬浊液 2Ag2S+Kh+4NaCl+2H2O=4AgCl+2S+4NaOH 对于溶解平衡 Ag2s(s)2Ag+(aq)+S”(aq),O2将 Sz一氧化生成 S 时有 Ag+游离出来,NaCl中大量的Cl.与游离的Ag+结合成AgCl沉淀,使得溶解平衡右移,B 中最终出现乳白色沉淀AgCl和 S【解析】(1)1 中的白色沉淀由NaCl与 AgN(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 中沉淀由白变黑,则表明白色沉淀与S2-反应,生成Ag2s沉淀等。i.向 X 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此沉淀为BaSO*ii.向 Y 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AgCl转化为Agl;由 i 判断,可确定滤液X 中被检出的离子。另一种沉淀应能被浓硝酸氧化,生成SO,、N th等。(4)A 中,MnCh是 H2O2分解的催化剂,由此确定产生气体的成分。因为C 是做对比实验而设立的,由此可确定C 中盛放的物质W。B 中,反应物还有NaCl、O 2,由上面分析,生成物有S,由此可完善方程式。B 中,Ag2s被氧化生成S,则 Ag+会与NaCl作用,从而促进平衡正向移动。【详解】(1)1 中的白色沉淀由NaCl与 AgNCh反应生成,则为AgCl。答案为:AgCl;(2)11中沉淀由白变黑,则表明白色沉淀与S2反应,生成Ag2s沉淀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l(s)+S2-(aq)=Ag2S(s)+2CI-(aq)o 答 案 为:2AgCl(s)+S*(aq)=Ag2s(s)+2Cl(aq);i.向 X 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此沉淀为BaSCh;ii.向 Y 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AgCl转化为Agl;由 i 判断,可确定滤液X 中被检出的离子为SCI?、答案为:SOA;另一种沉淀应能被浓硝酸氧化,生成SO=、N(h 等,则其为S。答案为:S;(4)A 中,MnCh是 H2O2分解的催化剂,由此确定产生气体为02。答案为:02;因为C 是做对比实验而设立的,由此可确定C 中盛放的物质W 为 Ag2s的悬浊液。答案为:Ag2s的悬浊液;B中,反应物还有NaC kfh,由上面分析,生成物有S,由此可得出配平的方程式为2Ag2S+lO2+4NaCl+2H2O=4AgCl+2S+4NaOH 答案为:2Ag2S+lCh+4NaCl+2H2O=4AgCl+2s+4NaOH;B 中,Ag2s被 Ch氧化生成S,则 Ag+游离出来,会 与 NaCl中 的 结 合,生成AgCl沉淀,从而促进平衡正向移动,B 中最终出现乳白色沉淀AgCl和 S。答案为:对于溶解平衡Ag2s(s)-2A g+(aq)+S(aq),O2将 S氧化生成S 时有Ag+游离出来,NaCl中 大 量 的 与 游 离 的 Ag+结合成AgCl沉淀,使得溶解平衡右移,B 中最终出现乳白色沉淀AgCl和 S。【点睛】因为Ksp(Ag2S)=6.3xlO-5。、Z fsp(AgCl)=1.5xlO-,6所以将AgCl转化为Ag2s我们容易理解,如何实现黑色沉淀向白色沉淀的转化,即 Ag2s转化为AgC L则需要改变反应条件,通过实验我们可得出是02的帮助,结合前面推断,可确定还有S 生成,然后利用守恒法便可将方程式配平。26、Cu2S+2MnO4+8H+=2Mn2+2Cu2+SO42+4H2O 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 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61.5 36.9 偏低 偏低【解析】由配制溶液的过程确定所需仪器,据滴定实验原理判断终点现象,运用关系式计算混合物的组成,据测定原理分析实验误差。【详解】(1)Cu2s与 KMnO,酸性溶液反应,高镒酸钾做氧化剂氧化Cu2s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钾、硫酸镒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112S+2KMnO4+4H2sCh=K2so4+2MnSC)4+2CuSO4+4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S+2MnO4+8H+=2Mn2+2Cu2+SO42+4H2O,故答案为 Cu2S+2MnO4+8H+=2Mn2+2Cu2+SO42+4H2O;(2)配制(MOOOmokLrFeSO 溶液时要用煮沸过的稀硫酸,原因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配制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外还有胶头滴管,故答案为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胶头滴管;(3)取 25.00mL溶液为高钛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取25.00待测溶液所用的仪器是酸式滴定管,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4)加入2 滴淀粉溶液,用 O.lOOOmokl/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30.00m L,发生反应2$2032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