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pdf
人 教 版 小 学 美 术 五 隼 级 上 册美术教案珠梅小学谭芝南2017年下期订第一课色彩的对比教学目标: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教学重点:认识色彩的对比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教学准备:课件、颜料教学过程:一、欣赏:(1)出示课题一 一“色彩的对比(2)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二、发现:(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阿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三、实践:(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四、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板书设计:色彩的对比红-绿、黄 _ 紫-教学后记:对比色第二课 色彩的和谐教学目标: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3、感受色彩的魅力。教学难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教学重点;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课件、颜料等教学过程:一、引导欣赏:(1)欣赏图片,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一 一“色彩的和谐(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二、目标发展:(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 绿-绿红紫一一紫一一蓝紫黄橙-橙-红橙(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三、实践活动:(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四、作业展评。板书设计:色彩的和谐黄-黄绿-绿红紫一一紫一一蓝紫黄橙一一橙一一红 橙-教学后记邻近色第三课美丽的纹样教学目标L了解单独纹样的基本知识,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2.能用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对单独纹样进行装饰。3.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审美、设计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用自然、几何图形等要素结合点、线、面来装饰单独纹样。教学难点运用纹样变化的方法来设计单独纹样。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示范工具等。学生:水彩笔、作业本等。教学过程一、欣 赏 导 入 通 过 欣 赏,感悟纹样的魅力1.欣赏生活中利用纹样装饰的生活用品。(出示P P T)2.教师展示有适合纹样的被罩、衣服、鞋垫等,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受纹样的美感,说说自己的感受。3.漂亮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纹样的世界,感受纹样的精彩魅力。(板书:美丽的纹样)二、通过欣赏,探究纹样L课件展示大自然的花卉和图案中的花卉,通过比较,发现纹样的特征。2.欣 赏”纹样的写生变化过程”教师小结:纹样的设计要经过夸张变形来表现。3.欣赏单独纹样,学生讨论其基本骨架结构。(对称式、均衡式)三、通过探究,寻找设计的规律。请同学们欣赏不同的纹样,思考:1 .单独纹样的基本外形结构?2 .可以用哪些图案内容来设计装饰?3.发现了哪些表现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回答)4 6人一组4 .每组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并积极帮助其他小组思考问题,加上教师的适当提示,共同总结出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及规律:单独纹样没有外轮廓限制,可单独处理、自由运用。设计图案可有动物、人物、植物、点线面的组合等。点的表现方法、线的表现方法、面的表现方法、点线面的综合运用技法。(教师出示F L A S H 纹样的变化技法)四、通过尝试,学习纹样的绘制1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设计一张单独纹样首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教师进行部分示范)2 .同学们和教师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共同总结出设计步骤:首先要思考自己想要设计的内容。接下来设计图案,对称式:先画出基本骨架线,再进行图案的设计。均衡式:将图案根据装饰形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变形。(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提示并适当示范图案细节设计:设计时主体图案构图饱满、巧妙利用点线面的结合、纹样可进行适当变形夸张。)将设计的图案涂上颜色。(小提示:合理运用色彩搭配)3 .欣赏同龄学生作品,交流欣赏感受,吸取同龄同学作品的优点。五、通过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1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并搭配上适当的色彩。2 .学生大胆想象,将自己的所感所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根据需要给予适当适时的指导。教学后记:第四课趣味文字教学目标1 .掌握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2 .能在实践中用趣味文字的变化规律设计出一幅作品。3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表现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趣味文字的特点,掌握趣味文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教学难点根据趣味文字的变化规律设计出一幅作品。教 学 准 备 教 师:课件、自创趣味文字作品、水彩笔等。学生:水彩笔、油画棒、作业本、直尺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 .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画字!在画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怎么样?请 看 黑 板(师出示甲骨文图片)请你们猜一猜,这里面有哪些字?2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令老师佩服,这些图案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一一甲骨文。我们的祖先就是利用大自然一些物体的特征创造了甲骨文,最后演变成现在的文字。大家看,这些字是不是就像一张张绘画一样,充满趣味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趣味文字的世界。(出示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欣赏趣味文字1.感受趣味文字,学生讨论趣味文字的特点。(形象、美观、生动、有趣)2.师生共同探讨趣味文字的美化方法有哪些?(师 出 示FL A S H 趣味文字创作方法)笔 画 变 化 一一改变某些笔画的形状和粗细也求得有趣的变化,如尖、圆、方、曲线等等。字 体 变 化 一一改变字体的外形,使之有造型感。可以把字写方一些、圆一些或者梯形、菱形来表现这个字体。象 形 变 化 一一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结 构 变 化 一一可以把某些笔画进行夸大、缩小以求得新颖的效果。3.师示范趣味文字的书写方法(也可以课件F L A S H演示)画出外框勾骨架勾画笔触粗细 装 饰、勾线涂颜色三、创作表现1.可以选择木材、水果、花朵、树叶、牛奶、小草、足球、火焰等词语,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字。2.作业要求:设计要独特、象征要明确、有装饰效果、色彩要明朗。3.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设计,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重点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后记:第五课画龙点睛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纹样在包装上的作用,能综合运用纹样与趣味文字创新装饰美化包装。2.让学生掌握纹样、文字设计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力。教学重点纹样、文字表现形式。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文字、纹样相结合的方法并以点状、面状装饰包装。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水彩笔、纯色纸包装好的包装盒一个等。学生:收集用纹样图案装饰的包装盒、水彩笔、纯色纸包装好的包装盒一个等。教 学 过 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一组服饰、生活用品、物品包装上运用纹样装饰点缀的图片。2.启发学生思考:物品这么美有什么共同点吗?(有包装,而且进行了装饰)物品配上精美的包装,并且进行装饰,更显得物品的珍贵。3 .引出课题 画龙点睛。二、讲授新课1.欣赏教材第8页1、2幅图,看看同样产品的包装盒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包装底色、纹样、文字三个方面)2 .教 材3、4幅图包装上的纹样是如何排列的?(点状排列装饰、面状排列装饰)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各自带来的包装上的纹样图案是如何运用的?是如何凸显产品特色的?然后各小组派代表用一段简短的文字与全班同学交流。过渡:简单的物品,经过合理的夸张、变形纹样、文字装饰,更能凸显物品特色,彰显产业文化。三、直观感知,启发创新思维 教师出示课件,欣赏一组形式不同的纹样,开拓学生思维,启发创新意识。选择: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离心式、向心式、对偶式供学生参考。四、自主探究找方法 自主学习教材第9页,学习包装的制作方法。1.废旧纸盒贴上白纸,重新设计。2.根据设计意图画纹样。3.加文字,调 整 完 成(注意联系前两课的知识)五、艺术实践 运用所学的纹样和字体设计知识,给自己带来的包装进行主题性美化与装饰。(可以选择中秋、春节等主题)六、作业展评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看谁的作品最有新意,包装得最好看。大家评出优秀作品加以表扬,并在摆放在美术室里进行展示。七、课后拓展 欣赏徐州汉画像石图案,启发学生大胆创新,利用汉画像石纹样,设计一个独具徐州元素的包装。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纹饰图案的兴趣。教学后记:第六课快乐刮画教学目标1.认识刮画的特点,了解掌握刮画工具的使用方法。2 .通过欣赏、讨论、自主探究和教师的示范讲解,运用竹签等工具进行刮画。3.通过自制刮画纸,创新完成刮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我劳动成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提高美术学习兴趣与创新想象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刮画特点,学会运用刮画工具。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的知识进行刮画。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多种刮画工具、自制刮画纸(4张)等。学生:油画棒、刮画纸、竹 签(或牙签)数支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制刮画纸(1 6开)。先用彩色油画棒平铺纸上,然后用黑色油画棒覆盖表面。二、欣赏导入1 .教师出示刮画作品。2 .学生讨论:这么漂亮的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3 .引出课题:快乐刮画三、讲授新课L教师出示孔雀线描画图片。学生分析讨论其表现技法与使用工具,总结出线描写生主要运用点线面的疏密得当、粗细对比、多样性变化构成了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它的工具就是简单的一支勾线笔。2.教师出示一张用刮画方式表现的孔雀。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绘画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3.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得知:刮画也是用点、线、面的多样性与疏密粗细来表现画面的;不同点在于线描表现的是单色,而刮画更加充满渐变美。四、初尝刮画工具1.教师出示自制好的四张刮画纸,拿出三角板、竹签、牙签等有尖的生活常见用品,抽四位同学上台用不同的工具在纸上随意刮,看看在纸上会产生什么样的肌理效果?2.教师补充示范技法,讲解主要事项:力度不能过猛、不然会戳穿纸张。3.教师小结:在刮画纸上或凝滞、或流畅的运笔,再与点、线、面的结合,会使画面产生千变万化的肌理效果。4.小组讨论步骤 看教材第11页 在恐龙园,学生讨论作画步骤。教师示范,加深学生印象五、艺术实践L教师出示作业要求:尝试用牙签、竹签等工具在自制或成品刮画纸上,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内容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等。注意:点、线、面的处理方法;力度不能过猛。2.教师巡回指导。六、作业展评 学生展示完成好的作品,全班同学进行自评、互评、烦死自我。教师点评作适时的补充,加深巩固刮画方法和注意问题。七、课后拓展 总结本课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材质表现美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创新。教学后记:第七课无笔画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界中具有天然纹理的景物,欣赏这些纹理别具特色的美感。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2.学习对印的方法,利用水彩、水粉颜料加水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创作出色彩变幻、肌理美观的无笔画;培养学生探索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学习对印的方法和步骤;创作出色彩变幻、肌理美观的无笔画。教学难点把握色彩加水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无笔画教学范画及作画工具材料等。学生:纸张、水粉颜料、调色工具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冰纹、木纹、水纹、石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物体的纹理。2.欣赏作品:青山绿水 秋色浸染。3.冰花晶莹的天趣,水流迂回的流畅,木纹变化的浪漫,一,这些自然天成的形态,像一首首朦胧诗,似一幅幅抽象画。这节课我们也要试着制作纹理。揭示 课 题“无笔画二、观察分析,探究方法L自主学习,钻研教材 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了解对印的过程。2.教师讲解作画步骤准备表面光洁的纸张对折。在其中一半用颜料随意涂画。(可以用点、线、面)可以采用多种涂色方法。(涂色、刷色、洒色、滴色)颜 色 未 干 时,把另一半纸紧贴在画面上轻轻压印。打开画纸。用不同的手法(如:揉搓、多次快速打开等)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3.教 师 示 范(现场示范)现场演示对印方法和步骤。讲述要点。A.纸张上着色要用到涂色、洒色、点色等多种手法,合理使用水分,让色彩交融,以获得多变的肌理效果,达到生动与变化的效果。B.纸张上的色彩要有深浅(明暗)的对比,同时要注意色彩的调和。C.印制的时候,要随时观察效果,可以反复对印。三、实践操作,体验乐趣1 .尝试用水粉颜料对印的方法制作一幅抽象画,根据画面效果取适合的题目。2 .作业要求:水分把握得当,颜料的干湿,流淌的变化。颜色搭配合理,能够取得需要的色彩效果。能掌握对印的方法与技巧,注意揭画时的速度和停顿。四、作品展评1 .展示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纹理效果。2 .我们以前还学了吹画、喷洒、拓印等方式,同学们在课后还可以尝试更多的方法来创作无笔画。教学后记:第八课鸟语花香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认识和欣赏花鸟画名家名作,感受花鸟画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热爱。2.学习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尝试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训练学生心手相应的表现能力。3.体验中国花鸟画用笔、用墨方法,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运用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表现花鸟,体验笔墨趣味。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理解笔墨情趣。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国画示范作品、毛 笔(大白云)、生宣纸、毛毡、墨汁、调色盘、国画颜料等。学生:毛笔、墨汁、生宣纸、调色盘、国画颜料、水桶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L导入:播放鸟鸣声音,课件展示美丽的花卉和鸟儿的图片。导语:听到小鸟婉转的歌唱,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鸟,我们就仿佛来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闻到了芬芳扑鼻的花香。2.欣赏:出示中国画名家作品图片。课件对比出示美术作品和生活实物图片,加深学生视觉印象。引出本课主题:“鸟语花香”。二、学习新知1.请同学们说说中国画工具材料。教师现场展示:毛笔、宣纸、墨、中国画颜料等等。(重点讲解毛笔、宣纸的特点)2.欣赏:看看国画大师是怎样表现花鸟的。一一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了花鸟的外形和色彩,更重要的是画面富有深刻的寓意。3.探索中国画的技法。(投影仪展示)用笔的方法 教师示范中锋、侧锋用笔及其轻重缓急的基本笔法。(注意讲解线条的粗细、曲直变化)用 墨 的 方 法 教 师 演 示 蘸 墨 的 方 法,及其墨色的变化。4.探究花鸟画法学习花鸟画,主要要通过对描绘对象的细心观察、研究和体会,掌握不同花的形态特点和不同鸟的形体特点,反复练习,才能画出好的作品来。观察齐白石 麻雀图(顺带讲解齐白石这名画家),了 解 麻 雀 的 基 本 结 构(头、身子、两条腿、两翅、尾巴)学习鸟的画法。师边示范边教步骤。鸟的基本形体我们可以用两个圆表不Oa用羊毫笔调赭墨,一笔点出“头”,二笔点出“身子b在身子左右两侧画出飞动的“翅膀二c用浓墨点出身上的“斑点”、“飞翅”和“尾巴d淡墨勾出胸腹,点出嘴、眼,最后用曙红勾出爪子。三、实践体验1.根据教师刚才的示范,尝试用中国画工具练习调墨和用笔(练习中锋、侧锋用笔方法,表现墨色的浓淡变化),掌握好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刚才的麻雀。2.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辅导。四、交流评价,总结拓展L选择有特色的习作,对其用笔、墨色变化进行评述,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画的笔墨趣味。2.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中国画名家名作。教学后记:第九课诗情画意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趣。课件出现童声朗诵 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题:诗情画意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 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三、发展阶段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3、提出作业要求: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完成基本构图;完善构图,上色。4、学生操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1)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导。2)引导个别后进生的造型创作。3)提醒应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上色。4)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使其完善作品。四、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五、课堂延伸:可以尝试用电脑绘画的方式表现,可以根据自己的电脑水平设计不同风格的作品。教学反思:第十课彩墨脸谱教学目标1、认 知 目 标:让 学 生 初 步 了 解 中 国 京 剧 脸 谱 艺 术 的 特 点、谱 式、色彩等方面 的 基 础 知 识,了 解 中 国 脸 谱 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 学 生 对 京 剧 脸 谱 艺 术 的 欣 赏 能 力。2、实 践 目 标:学 习 按 步 骤 临 摹 京 剧 脸 谱。根 据 谱 式、颜 色 所 代 表 的 含 义 分 组 合 作 设 计 一 套 京 剧 脸 谱。3、情 感 目 标:通 过 对 京 剧 脸 谱 知 识 的 学 习,激 发 学 生 关 心、热爱中国 脸谱 艺 术 的 情 感,培 养 民 族 自 豪 感。教 学 内 容 及 重 难 点:1、教 学 内 容,学 习 京 剧 脸 错 知 识、设 计 制 作 京 剧 脸 谱。2、重 点:培 养 学 生 对 祖 国 传 统 艺 术 的 认 识 和 热 爱。(通 过 多 媒 体、范 画 解 决)。3、难 点:学 习 京 剧 脸 谱 图 案 的 设 计 制 作,线 条 要 流 畅、和 谐;色 彩 要 均 匀、清 爽。教 具 学 具:1、学 生:第 一 课 时:脸 谱 资 料、铅 笔。制 作 好 的 脸 谱 底 板。第 二 课 时:脸 谱 资 料、水 粉 色、调 色 盘、毛 笔。2、教 师:课 本、京 剧 脸 谱 资 料、图 片、录 像、课 件。教 学 建 议:1、教 学 对 象 分 析:本 课 教 学 对 象 是 五 年 级 学 生,学 生 的 感 知 力、理解力较强,对“时、空”观 念 也 比 较 明 确,理 解 记 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 水 平,有意注意占优 势,并 且 能 长 久 保 持,兴 趣 稳 定。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 很 大 的 提 高,对 新 鲜 事 物 感 兴 趣。京 剧 脸 谱 艺 术 对 于 他 们 来 说 是 一 种 新 的、不 十 分 了 解 的 知 识,学 生 有 浓 厚 的 学 习 兴 趣 和 强 烈 的 表 现 欲 望。京 剧 脸 谱 通 常 分 净 角 与 丑 角 脸 谱 两 大 类。约 有 十 余 种 谱 式,净 角 主 要 有:“整脸”、“三 块 瓦(窝)脸”、“十 字 门 脸”、“六 分 脸”、“碎 花 脸”、“歪 脸”等。丑角 谱 式 较 少 有:“豆 腐 块 脸”、“腰 子 脸”、“枣 核 脸”几 种 谱 式。本 课 选 用 了 学 生 较 为 熟 悉 且 具 有 典 型 意 义 的 传 统 京 剧 人 物 形 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2、教法设计 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 色 彩 知 识 掌 握 的 延 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针对学生特点在教法设计上采用:、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指导制作法:、多媒体演示法: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主要内容:谱式一、导入 新 课(播放):一一京剧唱腔片断 锄美案、古城会。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为什么包拯、关羽、曹操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引导学生小结: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板书:京剧脸谱)(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京剧一一舞台化妆一一脸谱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学生回答。(略)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播放)一一古代面具一一京剧脸谱资料。1、起源: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画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 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2、意义:讨论: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 人 物 的 形 象 进 行 夸 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一一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 来 造 成 舞 台 的 效 果。3、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教帅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 有 很 高 的 欣 赏 价 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4、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学 生 回 答(略)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冷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三、京剧脸谱的谱式:(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 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 中 的 五 种。介绍特点: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 的 纹 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 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 之 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从脑门顶至鼻了尖,用黑色或其它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 头 涂 白,有灰色小圈眉了,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色彩、构图小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卫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二四、1、演 示 作 业 过 程:1播放一一演示课件)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3、(课件)出 示 作 业 要 求: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 谱 作 业,具体分工自己商议解决。如:水辩传、三国等。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c、注意事项:1、自选谱式;2、左 右 对 称(歪脸除外)五、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进行辅导:定中轴线、五官位置:勾画谱式:(课件同时播放勾画谱式过程)六、课堂总结选优秀作业 让作者自己点品:其余同学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第二课时:主要内容色彩一、组织教学、导入 新课。课件播放)一一京剧脸谱资料。二、学习新知识一一脸谱色彩知识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学 生 回 答(略)。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 以 随 便 乱 用。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 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 人物的忠、好、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学 生 讨 论(略)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 格、气度。红色一一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蓝色一一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黑色一一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 色-代 表 阴 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大虬。黄色一一代表袅勇、凶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紫色一一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金、银色一一现各种神怪形象。(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一一脸谱资料)三、着色方法(课件演示一一涂色过程)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2、再涂颜色,要按由浅入深地顺序涂,3、最后着墨色四、作 业 要 求:(出示课件)1、完成铅笔稿着色2、注意事项: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五、课堂练习学生分组完成作业一一涂色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六、点评作业方式: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 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第十一课陶泥的世界教学目标: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说陶1 .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2 .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二、赏陶(媒体展示陶文化1 .欣赏彩陶文化:(1)半坡型庙底沟型(3)马家窑型(4)半山型、马厂型2 .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3 .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媒体出示黑陶图片媒体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三、玩陶1 .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2 .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3 .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4 .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6 .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8.欣赏学生作品。媒体出示捏制法、盘条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四、用陶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第二课时一、对比导入1 .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2 .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用各种方法做成的陶艺作品二、探究方法1 .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2 .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3 .同桌或小组间交流。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三、验证方法1 .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2 .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1)拍泥板一一泥板厚度适宜;(2)粘接成形一一粘接部位要捏牢固;(3)装饰-方法不限;(4)烧制。制陶工具和泥巴四、教材赏析尝试制作1 .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2 .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1 .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2 .教师巡回指导。五、作业展评1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2 .教师小结全课。第十二课元宵节里挂彩灯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2、引导学生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教学重点: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激趣导入: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2)各有什么特点?(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2、请学生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3、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1)花灯的制作材料(2)花灯的基本结构(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二、与学生一起探讨、演示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1、演示制作方法、过程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三、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合作四、课堂小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请学生谈谈本组制作思路二、互相参观提看法三、交流好的制作放四、继续制作完成五、作品展览,评议六、课堂延伸: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第十三课太空新居设计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信息社会,各种卫星的发射,让我们的联络方式呈现出多元、便捷的特点。随着我国 神舟8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神奇的太空勾起了孩子们的无限联想和好奇心,为此,设计了美术创想活动 太空新居,活动旨在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最大程度启迪幼儿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体验成功创造的快乐。教学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创造美好事物的愿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2、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大胆表现和创造,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重点: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提炼出具有美感的造型。难点:引导学生大胆、富有个性地创造表达自己的作品内容。活动准备1、课件:神州八号发射剪辑片段、宇宙太空图片、各种奇特造型的建筑物图片。2、黑色水彩笔若干。3、衬布一块。活动过程一、随 音 乐 我和星星打电话进入活动室(1)谈话引入课题,了 解“神 州8号”发射。(2)欣赏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太空美景。二、欣赏梦幻城堡以及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建筑物,进一步启迪幼儿思维。三、引导幼儿理解并构建各种趣味房子的特征。看完这么多好玩儿的房子,小朋友有什么奇思妙想呢?(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四、设计美丽的太空房子。(1)小朋友是不是很想自己来当小小设计师呢?那就让我们开始吧!(2)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作,并对房子进行线描装饰。(3)教师与学生一同做画。五、欣赏评价作品。(1)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表达作品内容。(2)欣赏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和想法。(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继续设计美丽的太空房子六、作业展评1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2 .教师小结全课。第十四课会跳的玩具教学目的:1、了解物体会跳的原理,学习设计会跳的玩具。2、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3、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教学难点: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教学准备:废弃按压式圆珠笔、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剪刀等。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带齐所需材料和工具。二、谈话:(1)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2)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三、引入课题:会跳的玩具(板书)四、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点拨技法难点。(1)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A、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怎样制作?B、你觉得自己在制作时,哪一部分比较难?(2)老师点拨技法难点:A、依靠弹簧的弹力,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B、运用卡纸进行折叠产生弹性,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五、提出制作要求:A、玩具会跳的功能要体现出来。B、利用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等材料进行恰当的装饰,使会跳的玩具更加漂亮。C、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卫生。六、学生大胆设计制作,老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A、依靠材料的材质,巧妙设计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B、利用适当的材料进行给玩具进行恰当的装饰。七、展示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观赏、评价。八、延伸活动:游 戏“会跳的玩具大比拼”,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动手动脑保持行废物再利用的热情。第十五课神奇的装饰柱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认识柱子,了解各种柱的,使学生对柱子产生兴趣,进而研究柱子的形态,结构与柱子上的装饰。2、制作装饰柱,培养学生学生设计,制作及装饰技能。3、体会生活中的美,欣赏自己作品的美。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柱子相关知识,制作一个漂亮的装饰柱子。教学难点:柱子的形状及装饰。教学准备:纸箱,纸卡,彩色笔,彩纸。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二、导入1、教师黑板上画一个柱体,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与现实生活中联系,可以将柱体想象成什么?回答:柱子。2、教师将柱体添上几笔,画成一个亭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亭子的主体是靠柱子支撑。(教师板书柱子作用之一:承重、支撑)3、教师继续绘画,将亭子变成房子,反问学生,房子中有柱子吗?(可以联想古代建筑)教师总结:柱子是我们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它无论是在建筑物的里面还是在建筑物的外面,都有着承重支撑的作用。但是露在建筑外面的柱子光秃秃的,不好看,那么古代时候的人就非常的聪明,他们对柱子进行了装饰,。出示课题:装饰柱三、新授课1、他们是怎么样装饰的呢?学生回答:雕刻,镂空,彩绘2、这些 资料是哪里得到的?学生回答:自己收集的。3、谁还收集到了资料,说一说。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内外。4、今天我们也有一个任务,做一个现代的立体装饰柱,你们愿意吗?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5、欣赏书中的作品,根据书中学生的作品,想象一下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柱子。(1)根据自己的材料,讨论装饰柱的设计形式?(2)你的装饰柱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学生汇报:戏剧脸谱立体纸塑手工折纸花纹装饰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教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给予指导。五、展示学生作品小组队长介绍自己的作品六、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第十六课电脑美术一-反色的效果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学习W i n d o ws画图程序的操作,绘制简单的装饰画.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 i n d o ws画图程序的其它功能,对装饰画进行改变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习造型及反色处理技巧。教学难点:造型及色彩的选择。教学准备:教师:教师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学生:在家练习电脑画图,熟练掌握色彩的填色操作。教学过程:一、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准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二、欣赏经过色彩反色处理的电脑装饰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色彩的对比色与反色之间的关系。三、复习学过的Wi n d o w 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图方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等知识内容。1、教师演示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方法,并展示改变后的效果,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2、教师带领共同完成一些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四、学习新内容1、教师演示依照课本范图的作画步骤操作,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自己看图操作。2、教师演示改变图象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特意在色彩上色时运用所学过的对比色上色,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色彩知识。)3、将反色的两张图片并置,